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下聯怎麼對?
謝邀。
項籍字羽,乃楚名將項燕之後。幼時隨叔父項梁避難江東。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揀選幾件。
一是學習:讀書記名而已,學劍與一人搏鬥,願學萬人敵。但又不肯盡學。這話很有學問。項羽個人武勇和戰爭藝術可以說千古少有,為什麼說他不肯盡學呢?其實他就是半途而廢。劍術,最終目的是不用劍,這才是王者;戰爭,最終目的是無爭,這才是王者;讀書的最終目的是治世,這才是王者。所以說項羽半途而廢。
第二件事是:會稽太守欲反,與項梁商議,要找個什麼人。項梁說只有項羽能找到他。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羽是豪俠。豪俠講的是義氣,這個義字伴隨項羽一生。
單論戰場相鬥,項羽還真是無敵。范增只能算個兵家,其餘那些人只是功狗的猛將。項羽真正缺少的是蕭何似的人物,但就算有,還是失敗。他是易經上的飛龍在天,飛的太高,已脫離群眾了。
舉三例,來誇誇他,好歹是個英雄。
一是巨鹿之戰。這全憑一個勇字。就像一個人單挑一群人,憑的就是氣勢。好像老天也被感動了,秦朝君臣失和,章邯懼誅而降。這多虧了故人司馬(忘了名字)。
二是彭城之戰。三萬騎兵把五十六萬漢軍殺的鬼哭狼嚎。士兵屍體都把泗水堵起來了。劉邦棄父棄子,真是突襲戰的典範。
三是垓下之戰。當韓信破齊,殺了龍且之後,項羽再沒有優勢兵力。這時,很明智的選擇拉攏韓信,可惜韓信的腦袋有間題,連項羽都不如。既然勢不如人就講和吧!可是劉邦能容得下項羽嗎?劉邦有五六十了吧,項羽呢?耗都能耗死他。這天下還是項羽的,劉邦怎麼會不知道呢?荀彧勸曹操堅守官渡,就用的是劉項成皋之戰,誰退誰亡。曹操出奇而勝,反而善出奇招的項羽卻退卻而亡。最後用二十八騎表演一下戰爭藝術,還說:非戰之罪。臨死都不知戰爭的最高境界啊!又自奉首級給董馬童,還當自己是個講義氣的大哥。
個人很喜歡項羽,非常崇拜他。可是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不是這樣的。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清風半縷雲捲雲舒,詩酒文章筆墨存。
壯志浮雲論猶長
雄心衣錦道還鄉
無顏江東應自取
有恨敗北屬輕狂
以暴易暴運難久
親民愛民國祚昌
一筆興衰及今古
半生榮辱淡露藏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
慷慨赴死可歌可泣,荊軻寧願易水別。
上,戒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
下,金戈鐵騎精忠報國,岳飛飲怨斷頭台。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
扶漢興劉忠義雙全,君候不幸麥城走?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
斗酒一世會詩會友,詩仙夢斷釆石邊。(會詩人,會朋友)
竹籃打水滾滾紅塵,來世為姬卷土來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相伴一世不離不棄,虞姬情沒君王前。
謝謝友友邀請!聯一長,平仄不好掌握,拙對下聯:忍辱三載知恥知苦,勾踐勵志越國興。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
歷經百戰示強示弱,沛公還鄉大風歌。
推薦閱讀:
※在楚漢之爭的時候,韓信有機會獨立稱王,但是為何最後投靠了劉邦
※【資料篇】秦末楚漢大事記·西楚霸王元年(漢元年[前三年])
※同樣是舉鼎,為何秦武王舉鼎被砸死獲惡名,項羽舉鼎成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