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近幾十年的產量與銷量如何?


據已故茶葉泰斗姚月明文章中介紹:「清光緒年間(一八七五至一九○八年),武夷茶(烏龍茶)產量約為四十萬斤,其中武夷岩茶約十餘萬斤。清末民初,武夷茶進入全盛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武夷茶生產銳減,一九二四年年產僅十餘萬斤。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官吏營私,捐稅繁重,武夷茶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海口受阻,遂使茶葉凋零,一九四二年全岩產量不及三萬斤。至解放前夕,茶園荒廢,僅殘留零星衰老茶園一千餘畝,原先的一百餘家茶廠(設在各岩的制茶廠)大部倒閉,僅留下二十餘家,真是一片荒涼。」

根據武夷山市茶葉局2008年發布的《武夷山茶葉資源概況》中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土地改革,分茶山到農民,以戶進行個體生產。爾後成立互助組,農戶聯戶生產,擴大了加工規模,茶葉產量達3000擔。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農民茶山歸集體所有,以生產隊為單位核算,進行生產、分配,加上困難時期的影響,至1962年,茶葉總產僅2800多擔。此後的十多年,茶葉產量緩慢增加,至1978年底,全市茶山面積只有24600畝,總產量6400擔。」

根據中國武夷山網站2007年發表的文章《武夷岩茶》 中介紹:「70-80年代,武夷岩茶的生產屬於持續穩定增產的時期,外銷量也不斷增長。1978年外貿出口茶葉6.36萬公斤,外貿額41.76萬元。1980年有了較大的突破,出口茶葉9.26萬公斤,外貿金額104.57萬元。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出現「求大於供」的現象,1987年,出口外銷量70萬公斤,為1978年6.36萬公斤的11倍。1987年以後,由於日本飲用烏龍茶形成風氣,歐美十幾個國家也熱衷於飲用烏龍茶。至1993年,出口茶葉達89.14萬公斤,外貿金額達1780.26萬元。」「為了加強武夷岩茶產業的發展,我市1992年提出了發展武夷岩茶,打一場岩茶總體戰的發展戰略,全市上下形成了開發武夷岩茶的熱潮,武夷岩茶麵積已從1992年的4.3 萬畝,發展到目前的9.6萬畝。目前,武夷岩茶全年產干毛茶8686噸,全市岩茶總產值1.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2%,創稅利1500萬元,佔全市財政收入的15%,成為我市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武夷山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5年武夷山市茶葉產量16174噸。

據武夷山市茶葉局局長鄧崇慧在2017年接受《中國茶商》記者採訪時介紹:」從2008年開始嚴格控制茶園面積,嚴禁亂開墾茶山,因此到現在,原產地的茶產區保持在15萬畝左右。」


武夷山位於東經117°37′22″–118°19′44″,北緯27°27′31″–28°04′49″之間,屬中亞熱帶地區。武夷山景區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為我國首批國家風景名勝區。

根據普查統計,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茶山115473畝,其中大紅袍32636畝,佔總面積的28%;肉桂24210畝,佔總面積的21%;水仙48805畝,佔總面積的42%;奇種9822畝,佔總面積的9%。

武夷岩茶按等級分為四大類,由好到差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為外山茶,正岩茶處於景區6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以今年正岩產區的茶青一斤收購價最低也要一百多,正常10斤茶青做一斤成茶,因此正岩產區的岩茶絕對沒有低於1000元的。

目前市面炒得火熱的牛肉(牛欄坑肉桂)來說,牛欄坑山場面積不大,茶葉種植面積僅有70餘畝,每畝產茶青700斤,10斤茶青做一斤成茶,牛欄坑一年岩茶總產量盡有5000斤左右。因此,市面上的正宗牛肉一泡難求,更別說上產品系列了。以2017年牛欄坑茶青收購價,一斤在1000元以上,做成成茶一斤就得一萬多,而且還買不到。因此市面上幾千的牛欄坑肉桂,肯定是假貨!


推薦閱讀:

科普 | 最實用的紅茶沖泡技巧!
【任煥紅說】內心真正的安靜
空腹喝玫瑰花茶會影響健康嗎?
關於西湖龍井的詩句有哪些?

TAG:武夷岩茶 | 社會 | 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