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讀楊絳的《我們仨》有什麼感想?


美好的遇見!非常感謝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在浮躁的年紀看到這本書,受益匪淺!楊絳先生書中簡練的語言,樸素真摯,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平淡無奇的生活,讓人十分感動。簡短有力的句子,描寫十分細緻,一幅幅畫面印在我的腦海。

整本書是按照從前到後的時間線去寫,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部通過夢境和隱喻的寫法,不只是平白直敘的記錄反而讓人感覺滿滿的感動。

書中講述夫妻倆人的感情生活,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可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兩人的幸福恩愛,感情深厚。夫婦倆都是文學泰斗,他們不爭名奪利,一生兢兢業業的付出,踏踏實實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有個房子落腳,有書讀,有家人陪伴在身邊,就是莫大的知足和幸福。

就如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書中所說,精神世界越豐富的人,對外界的名利榮譽的追求就越少。

他們的生活態度,看待名利和追求外界繁華的心態,讓我受益匪淺。每當心情浮躁焦慮的時候,看著楊絳先生的文字,就莫名的平靜踏實。

碼字不易,點贊是最大的鼓勵!謝謝!


我最近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書,從最開始讀第一部和第二部雲里霧裡,到讀了第三部一切就都理解了,先生用了夢境和隱喻寫了鍾書和錢媛生病期間的事情,想想用夢境來寫,應該就是不想相信那時發生的一切,彷彿一切都像是在做夢,寫出了悲傷的心境,而家也成了她的客棧,因為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家就像是客棧。

整本書描述的是楊絳一家三口人平淡無奇的生活經歷。他們的經歷平淡但是很讓人感動,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楊絳和錢鍾書是門當戶對,才子和才女的組合,他們都是熱愛文學,都鍾愛讀書,對權勢地位看的很淡,他們有知識分子的傲骨。他們的愛情故事很是令人羨慕,錢鍾書先生在生活中是個不能自理的人,而楊絳卻什麼都會,他們都能欣賞和包容彼此,尊重對方的選擇。他們無論在同城工作還是異地工作,他們都會通過書信或是電話告訴彼此發生的事情,他們永遠保持溝通。他們的女兒繼承了鍾書了文學造詣,他們經常用文學知識來開玩笑。雖然生活給了他們不少考驗,但是他們都一起挺了過來,在錢媛生病期間,她依然還在做著老師的工作批改作業等,還在堅持讀書,還在想著寫我們仨。他們積極生活,忠於自己,永不放棄自己的愛好。

在鍾書決定去藍田時,楊絳本來是不同意的,但是他們因為家庭教育和文化素養選擇尊重彼此,他們只吵過一次架,就因為發音問題,後來他們意識到吵輸吵贏都沒有意義,以後便不再吵架,很有生活的智慧。當最後剩下楊絳先生一人時,依然可以活得精彩是因為她有自己的愛好,讀書。

人的一生世故和不世故的人結局可能真的未必不同,人的心力有限,如果用在不必要的地方是浪費。人生在世,必然會導致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只是不論我們選擇怎麼樣的角色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丟失自己。

人的一生想想都是在五味雜陳中度過,都有過悲傷喜樂,親人永遠是最重要的,想想當親人不在時,我們最值得懷念的就是生活中的細節。有時候幸福是由細節產生的,有時候幸福是被細節磨沒了,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面去看待問題才行。我們要學會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歲月,有時候想想我們都是彼此人生的過客,一起相守的時間很短暫,願我們都能有智慧過好屬於自己的一生。


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女作家,她一直是我心中不老的豐碑,老不老不在外表,在一顆永遠積極,永遠向上的心。今年是先生去世兩周年,那一天,我深受打擊,不敢相信,有許多人在名人去世那一天會跟風悼念,可是這這是為數不多的讓我真的恍惚,以為是夢,但是她的精神永遠在那,在指引著人們,先生年過百歲,仍然筆耕不輟,在苦難中在痛苦中仍能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一份詼諧。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在九十多歲高齡,開始提起筆寫出的《我們仨》,用來懷念記錄與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媛的日常。以最樸素的語言,寫出世間最深的感動。

婚姻

文章讀來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的修飾,有的只是簡簡單單的敘述,但讀來卻讓人深受感動,讀《我們仨》的那一年,我的年齡還小,充滿了小女生的幻想,可能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就是我最嚮往的婚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患難,相濡以沫。在柴米油鹽中也能把日子過的溫暖又幸福,在出國留學時,一同成長,一同進步,在動蕩歲月,還可以偷偷的約會。

這樣的愛情,這樣的婚姻,讓人讀來也覺得充滿感動,雖然現在也一樣嚮往,但總覺人生匆匆而過,不知對的人到底在哪,自己不是楊絳,對方也不可能是錢鍾書,但仍固執的想相信,冥冥之中一定會有一個像先生所說的那樣的人。

「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 楊絳

親情

當感情久了,兩個陌生人也會變成親情,這就是奇特之處吧,人跟人本來沒有關係,但溝通交流確實最重要的,錢媛的出生給兩個人帶來巨大的歡喜,生活不能自理的錢鍾書開始學著做飯,學著照顧楊絳,兩個天才,生的女兒也是溫厚的,善良的,認真的,即使身患疾病,卻依然想著為學生們批改作業,兩個人是幸福,三個人也依舊是幸福,到後來我們仨還是走散了,獨剩先生一人,我想先生是不願接受的,這一部分先生像是在寫夢境,其實只是不願相信罷了,但後來先生寫在了書中,留下了他們的美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楊絳先生在之後的日子一直在整理他們二人留下的書籍,並成立「好讀書」基金,在這一切安頓完成。

「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這是現實期待的,也是作為讀者期待的,「我們仨」終於團聚了。


推薦閱讀:

楊絳: 女人,才能真正富養一個家庭
楊絳:善待暮年(令人深思!)
104歲的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字字珠璣!
看了楊絳和董卿,才知道什麼 是真正的富養

TAG:楊絳 | 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