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未都?
馬未都,以前是文人,現在是一台行走的印鈔機。
試想一下,突然有一天,你成為一個專業的收藏家,古董鑒定專家。而且最最關鍵的是,你還家喻戶曉、人畜無害、老少皆宜……那麼恭喜,你也就光榮的成為一台行走的印鈔機了。
為什麼?
別人拿過來一個古董,找你端詳端詳。
你掌一眼:「吆,不錯,漢朝的,存世量少,你瞧這紋理,你瞧這款兒……」
然後最關鍵的時刻來了,「好好給後代留著吧,現在少說能拍個幾百萬吧。」
有了「行走印鈔機」的點評,原本拿過來時都不敢斷定是什麼玩意什麼年代,是現代工藝品還是絕世古董的藏主,立刻就知道接下來幹什麼了。馬先生說至少幾百萬,估計出了門,經過各路人馬一忽悠,就成幾千萬了。
同樣,若是「行走的印鈔機」心情不好,或者一走眼,把一幾千萬的東西地下一摔:什麼玩意兒,仿的倒是挺真的,但確實是假的。
那真的也就成假的了。
所以,中國寥寥無幾,但目前也最著名的「行走的印鈔機」,就是馬先生。
很多金融人士、收藏人士、娛樂人士、財經人士都對馬先生畢恭畢敬高看一眼的原因,除了他的專業,就是他多年積攢下來的好人品——他不愛錢,不亂說話。
他想掙錢的話,路子很多,就不多說了,說多了泄人家行業的密。
所以,最至高無上的金錢觀是什麼——被公認的好品德。
馬先生沒什麼大的身世背景。最早以前是媒體人,文學編輯。
可能因為是王朔第一本書的文學編輯,所以連王朔這樣狂傲的世外高人,提起他,也比較尊敬和客氣。
馬先生的收藏歷史基本上就是他的人生歷史,那會兒當個知名出版社的編輯還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且那會沒有收藏熱,潘家園還能淘騰點東西,所以,馬先生每月發了工資以後,除了家用之外的大部分錢,就都用來騎著自行車四處撿漏兒了。
這就必須提一句:書中自有黃金屋。
別以為倒騰古董的都是鬼吹燈盜墓筆記里的江湖高手。
真正的高手全得是有文化的人。
否則,秦始皇用過的夜壺,在你這,說不定就當成工藝美術館造的酒壺了。
馬先生是難得有文化的人,所以,馬先生在我們都還不知道收藏為何物,路過廢品收購站都只會捏鼻子跑過的時候,騎著大二八自行車倒騰出了現在觀復博物館裡不少讓我們瞪大眼睛流連忘返的寶貝。
快回家好好學習,然後多看各種「沒用的閑書」吧,你的未來,不僅在黃岡的測驗題里,其實大把大把的顏如玉、黃金屋和印鈔機,都在書里放著,只是你不願意看而已。
熟知老馬,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愚以為,作為一個男人,外面的皮囊長的如何並不重要,唯肚子里是否有知識有內涵才最為緊要,比如馬未都,他的樣貌你永遠和帥聯繫不起來,一雙三角眼可謂有些「嚇人」但提及老馬的知識之淵博,口才之犀利,卻是他能引人入勝的法寶。
了解一個人,最直接的辦法是到他的地頭上了解探訪,這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零距離熟知他。老馬北京地界兒的大本營,北京觀復博物館老豬是實地探訪過,而且還在院里碰到了觀複名貓-黃槍槍。這裡先上幾張實地照片。觀復的來歷,充分的說明老馬的水準,這二字來源於老子《道德經》十六章原文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達到虛空的極點,安住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到它們的本根源頭。
觀復博物館裡面也有人文關懷的一面,比如這個黃槍槍其實以前是流浪貓,被老馬撿來,養在了博物館大院里,生活可謂一步登天。這個照片就是黃槍槍,名字取自貓譜——雪裡拖槍。哈,非常形象,全身雪白,就尾巴是黃色,不過看到它的這天心情好像不太好,所以不上相:)當然博物館裡不止這一個貓,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花肥肥,白拖拖,黑包包等等。據說現在貓部隊已經擴充到三十多隻了。
博物館裡面都是老馬精心的收藏,大致有瓷器館、傢具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這些展區,都做的非常精美和現代化,能讓過來的訪客一睹從古至今的藝術品古董文物的韻味之美。最精美的是瓷器展區,裡面有宋代至清代上千年間各種精美的官窯民窯的瓷器N件,五大名窯(汝、鈞、官、哥、定)全都有收藏,可謂饕餮盛宴。
最有特點的當屬古代的傢具門窗展廳,裡面的陳列非常科學,以當時的擺置形式,將一個活生生的歷史場景復原出來,讓訪客行走在古生古色的氛圍中,特別的穿越的感覺。這些細節無不透露著老馬的品位和淵博的文物知識。
當然老馬的觀復博物館不至於北京,老豬在去廈門的時候也特意拜訪了觀復廈門館,在這裡雖然不及北京的面積大展品多,但也別具特色,雖小但展品精中選優,也是一個好去處。當時看到一個小瓷器非常「個性」特意拍下給大家展一眼:)據說今年老馬的上海館,天津館都陸續開張了,今後一定有時間繼續探訪給大家展示。
喜歡老豬就點個贊吧:)
我一直很關注這個老頭,也很喜歡他。
認識他是在一集鑒寶的節目中,還很清晰的記得,他拿著一個瓷瓶,還未開口,先是一笑,眼睛立馬眯成一條縫。
然後他不像其他鑒寶大師那樣,先是抖一陣專業知識,而後再做評論,他直接上來就斷了真偽,而後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兩個點,記得其中一句話:「這物件的型不對,這個朝代就沒有做這種款型的!」
當時把我就鎮住了,這麼自信?就不怕出了洋相?
可馬先生馬爺,就這麼老神在在的坐下來了,也不多說,一副愛信不信的模樣。
人嘛,對「新奇特」的事物和人,都是有一份好奇心的,於是節目完了以後,我找了很多馬爺的視頻來看。
發現馬爺關於收藏這個方面的這種知識,還真淵博,一點也不誇張,我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是裝不出來的,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句成語--「舉重若輕」。
再後來,我發現馬爺舉的例子和打的比方,很有煙火氣,讓人很容易聽懂,我想,這是在人與人交往交流的過程中鍛鍊出來的。
我記得他說一個瓷器,說那個朝代沒有這樣的做法,提到了一個詞叫「風行」,他怎麼解釋「風行」?
他說:拿我這件襯衣打比方,早幾十年,大家的襯衣都一個樣,只是布料和顏色有些差異,那個時候的中國,就絕不可能出現一件我身上的這種襯衣,這就叫風行。
本人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尾聲,中山裝,永遠就一個款式,除了藍的就是灰的,要麼就是黑的,很少看見紅的、綠的、彩色的。
一句話,我就明白瓷器原來也是這樣,我就記住這個點。
在現實生活中,我沒有見過馬爺,一直是個遺憾。正因為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交往,對馬爺的人品和喜好,沒有發言權。
但是對於馬爺的作風和語言,對於專業水準,只有敬仰一詞才可以表達。
祝願馬爺生活愉快,祝願各位頭友吉祥如意!
馬未都1955年出生於京城,是地道的北京「老炮兒」。他的學歷履歷上只填寫著「小學四年級」畢業,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卻成為聞名全國的小說家,編輯,劇作家,收藏家。尤其在收藏領域,他做到了極致,僅憑這樣的華麗轉身,他足夠讓人們刮目相看。
馬未都年輕時,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正是「文學熱」風行全國的時期,那個時候,在10個青年中,至少有7個都是「文學青年」,他跟大多數青年一樣,埋頭進入文學創作領域,很快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短篇小說《今夜月兒圓》,從此,他在國內文壇一炮走紅,那一年,他26歲。
這篇小說在讀者中的反響熱烈得有些可怕,據報道,當時馬未都收到讀者的來信是用郵局的卡車拉來的,他想一一給回信,根本不現實,據說光是看完這些來信,就需要大半年時間,因此,他把回信的念頭只能去除。之後,依靠這篇小說帶來的盛名,他進入知名文學刊物做了編輯,篩選和編輯了許多當時是先鋒作家,如今是文壇大腕的作品,如莫言、王朔、余華、蘇童等人。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時值改革開放轟轟烈烈到來,馬未都很快嗅到了商機,他抓住機會做起了藥材生意,但他作為商人的身份都來沒有向編輯部同事透露過,一直在悶頭賺大錢。據說,當時他每個月能賺到8萬多元,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巨款。同事們都知道他是非常有錢的主兒,但就是弄不明白他是從哪裡掙來的錢?
做藥材生意為他挖掘了人生第一桶資金,為他今後進軍收藏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約在80年代末,馬未都認識了大收藏家王世襄,這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目的發生重大轉變的時刻。
此時,「文學熱」經過近十年的瘋狂後,逐漸冷卻下來,跟影視圈一樣,文學圈越來越充滿了勢利,越來越像名利場。馬未都看清真相後,他的文學夢就這樣破碎了。
馬未都和王朔
還好,經過跟王世襄的交流,他對古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認識王世襄那刻起,他就決定不再玩文學和編劇了。從此,他幾乎天天泡在各大博物館,或者王世襄的收藏品陳列室里,不斷觀察各個朝代古董的特點、質地、品相、工藝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經過數年磨鍊,他練就了一雙好眼睛,大約在90年代初,開始正式踏入了收藏圈。就這樣一步步積累後,他收藏的東西越來越多,直到90年代末,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光復博物館,裡邊藏品近萬件。據專家介紹,隨便一件藏品都能賣到幾千萬元,這些是多麼龐大的一筆財富,比起全國頂級富豪,馬未都的資產並不低。
馬未都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收藏家,他之所以能收藏到這麼多好東西,有些還是孤品,根本原因是他是一位非常懂得「捨得」的人。
當有古董販子向他推薦東西時,比如是一隻碗,販子可能是用1000元從偏遠鄉村收購得來,若給販子加價二、三百元,販子當然樂意出手。但馬未都往往會以1500元,甚至2000元來收購,遇見這等好事,販子肯定高興。所以,每當販子以後有好東西需要出手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馬未都,馬未都往往也能買到更多好東西。
用馬未都自己的話來說,收藏的最高境界,不只是交易,更是在交心。
今天一天都沒注意到這問答,余認為馬末都不是收藏家也不是什麼大師,還不是什麼鑒定專家,更不是他自己所說的上蒼派下來的使者。如這圖:
馬未都手裡拿著支手電筒,照什麼呀?!照塵埃?照蛛網?照釉?照旋紋?……裝的挺象!其實!從圖片看釉色、看青花眇一眼已知是只大新貨(現在的數碼攝像能準確反映本質、狀況)。這張圖:馬未都看這玉壺春瓶發獃,是…………還是…………其實同樣是改革開放後的產品。 這張圖片:
馬先生你太認真了,拿只高倍放大鏡(以馬未都對焦距判斷是高倍的)看碗邊,沒必要。高倍放大鏡不帶光,馬先生你看到了什麼呀?!裝模作樣!這圖片:
這圖片馬未都一手握拳,一手乂開,一臉自信,用來描述馬未都決定一件事有決斷力,很合適,究竟他率先辦起了私人博物館。如果用來表達馬未都對古玩收藏的真知灼見,可能就會是一個天大的問號。
他是一個精明的「古董」商人,古董商業托兒,賣、玩地攤貨的騙子。還有人說他光復博物在景德鎮進新貨 ,景德鎮人給他的外號:《馬瞎子》(頭條景德鎮的網友說的)。馬末都曾經是我的偶像,他的書我通讀過,反覆細讀過,通過劉益謙的雞缸杯發現他是個假貨托兒。在他的光復博物館里的瓷器,他書里的瓷器圖片顯示幾乎無真貨。鬼谷下山大罐是個大瞎貨,被他吹的天花亂遂,誤導中國考古、文博藏玩界,害了文博、考古、藏玩界,致使專家們的顏面掃地。他的鑒定節目只講什麼古代文化,講故事,裝腔作勢從不講古代工藝、流程。馬末都人稱馬嘟嘟,在百家論壇講的中國古代陶瓷收藏誤導廣大藏玩者,致使藏玩者聽其誤導,買新貨仿品。如:馬未都在節目里、在他書本里,講到哥窯瓷放床底下,晚上聽開片的聲響很動聽……,北宋哥窯一千年的歷史,還會有辟碎拍拍開片聲嗎?……得續
從文物鑒定來說。馬爺水平二流,野路子出身,學習一流,經驗一流。品行一流。
入行早肯鑽研,有所成績,可謂見多識廣。專業性基礎略差,畢竟沒學過,有點像以前當鋪熏出來的大扎櫃。但是人很講究,品德好。這個德其實是很多行里人做不到的。
從一個文化人來說。偏雜家,涉獵廣泛,經歷眾多。當年除了沒走主流道路,其他的都有接觸,還都能做的風風火火。
從單純一個人來看。性格謙和品德好,屬於讓人很願意深交的那種人。可以一起閑談不怕背後傳你的小話。
可以一起共事,成敗看天看雲,不會怕他坑你肥己。
可以深交,他的閱歷經驗,能給人很多幫助,也願意給人幫助。
綜合來說,馬爺,講究人。
很好,熱點話題。談點我的看法,就事論別無它意。馬未都第一個辦私人博物館,開歷史之先河,馬未都第一個在央視講收藏,之後出書作節目,馬未都從草根躍升為大家,是文化收藏的代表人物。總之是我欣賞的一類。現在的問題是一馬未都被神化了,二討論時只講個人而忽略了時代。我和馬末都比較,1,以藏品論,馬未都沒有過億的東西,我有四件過億,其中一件有突破十億大關可能,馬未都一級文物少,而我有十多件。2,具有巨大學術意義的藏品我有幾件,馬未都沒有。3,我收藏的三十多件東陵寶貝,其歷史地位和現實高度,馬未都望塵莫及。
馬未都,人稱馬爺,文化程度不高,卻是聞名遐邇的大文化人。
做過幾年工人,寫了幾本小說,拍過幾部片子,收藏了幾千件古玩,養了一群肉嘟嘟的貓。
他是版稅極高的專欄作家、是名編劇、是大收藏家…還是一個貓奴。
馬爺常說:他見的人越多,就越喜歡貓。為此,他養了十幾隻貓,並給他們逐個取了霸氣的名字。例如,黃槍槍、花肥肥、白拖拖、黑包包、麻條條…尼瑪,還有個叫王情聖的。
這些名字有聲有色,貓名一現,十幾隻萌貓的形象立馬就跳入眼帘。初識馬未都,是通過他主講的脫口秀類節目《都嘟》,當時就被他的豁目開襟、妙語連珠、詼諧自若所吸引。
「都嘟」這名字挺逗,跟他的觀復貓一樣萌,再看看熒幕里這個眼睛小小、溫和得體的形象,不由得會喜歡上這個有趣的老頭兒。
馬未都出生於空軍五七幹校,是名副其實的大院子弟。生在紅旗下,長在光輝里,衣食無憂,一路都很順遂。
18歲下鄉插隊,20歲回來後,被分配到了七機部工廠當工人。那年月,工人的身份很高了,如果一直幹下去,憑著馬爺那股聰明勁,通過不斷鑽營,也許現在該以廠長的身份退休了。
80年代百廢待興,青年們都很迷茫,大家都想通過文字表達情感,於是產生了文學熱。
作為工人的馬未都,他並不安分。
1981年,26歲的馬未都以瘦馬為筆名,發表了第一部小說《今夜月兒圓》,寫的是工廠里女神愛上車工的故事,表達了那個年代青年人的愛情觀。幸運的是,《中國青年報》用一整版發表了他的這篇小說。
馬未都因這篇小說一炮而紅,不久就被調到《青年文學》做了編輯。
馬未都由此從一個工人一躍成為作家朋友們心中的伯樂爺爺,拿扳手的手一下換成了筆杆子,誰也想像不到他的興奮。
在編輯圈裡,馬未都雖然學歷最低,但眼力卻是最好的。80年代最負盛名的作家,像莫言、余華、蘇童、劉震雲、王朔等的稿子,都是經過他的手而走入大眾視野的。
如果一直這麼幹下去,馬未都現在可能也是個名震江湖的大文豪了。1990年,馬未都帶著他的筆名「瘦馬」從文學圈徹底消失了。
後來,他和海岩、王朔等人創立了海馬影視創作室,拍起了電視劇,當然,那幾年也是賺得盆滿缽滿的。
如果堅持著幹下去,現在北京的影視圈,或許沒有華誼的王氏兄弟什麼事。
馬未都不缺錢,他是個有理想的人,他說文學圈太亂了、影視圈太髒了,不適合他。
於是,他將全身心投入到了他的最愛——古董收藏行業,一不小心成了個大玩家。
對於古董收藏,馬未都是鑒賞家,也是個撿漏王。
大家也許不知道,1966-1976古董是負資產。在除四舊的號召下,大家都把家裡的罈罈罐罐用被子包著砸,生怕被人發現了。
80年代,古董仍不值錢。北京天橋上、衚衕里、舊貨市場內,到處是賣古董的。康熙的夜壺、雍正的碗、乾隆的的帽子、令妃的鞋…
從幾毛錢到幾千塊錢不等,只要你眼神好,可以賺大便宜。
馬未都經常蹬著他的三八式大自行車,像一隻興奮的小鹿,穿梭在這些古玩之間,買買買。
當其他的大院子弟都躲在屋裡看小電影的時候,馬未都捧著幾個罈罈罐罐得意的回來了,「看我這明清的,多正點!」
王朔冷不丁的甩了甩他手裡的光碟,享受的說:日本的,才叫正點。」馬未都經常穿梭在衚衕里,到處尋寶。發現隔壁王大爺家腌菜的罈子有點年頭,就討好下老大爺,老頭一高興,「哈哈哈,喜歡就抱走吧,抱走吧!」
馬未都還會騎著他的破自行車在衚衕里吆喝,「收破桌子、舊椅子啦!」只要馬未都一出現,衚衕里的大媽大嬸們就會相互嚷嚷說:那個收破爛的又來了。
誰都沒想到,馬未都這個撿漏王,竟然撿出了一個古董王國。
由於收買的瓶瓶罐罐、桌子椅子、門窗擺件太多了,家裡放不下了,只好開個博物館了。
於是,1996年10月30日,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經批准在北京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家不需國家贊助的私人博物館,之後杭州、廈門、上海紛紛成立分館。
謙虛點說,馬爺的這些藏品價值絕對在十億以上。
在馬爺心裡,古董文物是無價的,他說:一個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我將收藏品悉數捐給觀復博物館。
裸捐,一件都不留給兒子。馬未都確實是一個值得大眾尊敬的文化人。
多年的挑缺撿漏經驗,加上不斷的學習鑽研,馬爺早已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是古董鑒賞界的大家,網上到處是想找他看藏品的。馬未都看藏品眼疾心細,眼疾口快,直言不諱,看他的鑒賞節目特別過癮。
一個藏友捧了一個瓷器,請馬未都鑒定:馬老師,你給看一下,這個瓷器是幹什麼用的? 馬未都說:這個瓷器是騙人用的。
主持人:馬先生,給你手套,幫我們看看這八件文物。 馬未都:我不用手套,你那東西還沒手套值錢呢!
馬未都不像馮小剛、王朔等北京老炮兒那樣,帶著一股煙火氣,他們只能被稱作頑主,而馬未都是玩主。
馬爺越老越會玩,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據說玩蟈蟈都快玩成精了,給人有點大器晚成的感覺。
馬未都先生永葆著一顆童心,對自然界萬事萬物都存著興趣,雖老猶鮮。
馬爺的經歷告訴我們:那些睜不開眼的,會成為鏡頭下美好的逆光;那些正在熬的,會成為人生里明朗的印跡。
我們生而不止。
本人關注馬未都是在竇文濤的《鏘鏘三人》節目中。他給人的印象是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情商高人緣廣、幽默風趣。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發表觀點時不附庸風雅、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關於老馬的獨到見解,有下面一則軼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到底是不是真有其實呢?北大教授趙冬梅覺得這個故事百分百一定真實存在,依據是在《墨庄漫錄》有文字記載,書裡面把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用漫畫詮釋。當然,趙教授還有其他史料支撐自己的觀點。
馬未都當時就質問趙教授,司馬光是用什麼工具砸的缸?趙回答用的是石頭。馬追問,為什麼肯定是石頭而不是鋤頭、磚頭之類的東西?趙感到愕然。
馬認為,史料是後人搜集整理編輯出來的,一味依賴史料而不加思索判斷往往會出偏差。馬未都是這樣思考推斷的:「司馬光打破的是大缸,還是那種能淹人的大缸,那種那麼大尺寸的缸在宋代根本就燒不出來。一個五六歲孩子能掉進去,直徑至少要一米多,那時候還沒有那個技術。」聽到這話,北大教授低頭不語。馬是古玩專家,對瓷器史了如指掌。
學院派學者和大學教授偏向書本知識,都想要告訴人們歷史的真相,他們自己當然也覺得歷史是基於真相的,馬未都卻堅持認為,歷史更多的是告訴我們相關道理而不是真相本身。做學問不要過於糾結於真相,而是要透過故事看本質,了解歷史蘊含的人生哲理。
老馬在收藏界有一定的地位,但有很多人質疑他的專業水準。這方面又有學歷作怪。在一次《鏘鏘三人》節目中,他和成龍比學歷低,自嘲的同時也在調侃唯學歷論者。
大眾和媒體如何評價馬未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只是個人見聞和感覺。
我的回答直截了當,不轉彎。
1,馬未都先生是一個酷愛收藏的人。從70、80年代開始,把工資、家底都買了古董,跑個地市場收貨,下鄉鏟地皮,真正的打過眼、撿過漏,佔了的便宜,吃了的大虧,是一個經過市場檢驗的收藏家,從這點來看,服!
2,馬未都先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對於收藏來講,以藏養藏是肯定的,就算你再有錢,在古代藝術品面前,都是小數。馬先生一邊收藏,一邊靠著名氣,把手裡的東西出手,存有大量現金,再買好東西。另外,近些年的電視節目,例巜收藏馬未都》,巜觀復嘟嘟》等,有很好的收益。這一點,我也服!
3,馬未都先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可不是誰都讓去的。《觀復嘟嘟》每一期利用一件古代器物評判當今社會,真是博古通今。這一點,也服!
本人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喜愛青銅器、古銅鏡、玉器收藏,喜歡收藏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我,謝謝??
推薦閱讀:
※西湖龍井和西湖有什麼關係?
※弘一法師的書法究竟好在哪裡?
※為什麼中國在清代沒有發展為資本主義,與交通有關嗎?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