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敖和莫言?
以前,我一直覺得敖哥不會老,但去年他公布腦瘤消息後,我突然覺得他老了。
他一直是戰神的姿態,但霎那間我再次嘆息,我們都逃不掉作為人的那一份窠臼。
他當年撕書讀書、和胡因夢的曠世之戀、罵台上人的故事,都成傳奇。
有人說他是八十歲的老流氓,愛政治愛姑娘。我覺得,作為一個人,能說自己想說的話,也是一種大快樂。
作為一個人關心身處的世界,表達自己的態度並想去改變,是人之常情。只不過,碰壁和無效之後,大多數人會灰心、躲避。
莫言,最早知道他是20多年前他出了本《豐乳肥臀》,驚訝於書名,但沒看內容。後來知道電影紅高粱也是他的原著。但以前真沒看懂紅高粱,也許現在我能有更深切地理解。
原諒我至今沒完整看過他的作品,只是從雜誌上看過他的一些短文或作品節選。他文中描寫的生活場景不是我熟悉和喜歡的場景,所以我沒有看他書的衝動,哪怕他剛得諾獎後的熱浪里,我也沒看。
如果拿「脊樑」一詞來評價李敖和莫言,他兩個份量都不夠,即使比他們兩人更有影響力的魯迅,也不夠。
李敖心直口快,見誰不順眼都會開火批評幾句,更像一個「憤青」。他不管對與錯,有話直說,從不藏著掖著,這一點,我還是很欣賞。
李敖文筆犀利,洋洋洒洒有100多本著作,不可謂不豐厚,但95%都遭到封殺,能引起廣泛影響的似手並沒有幾本。只記得他那本《審判美國》原名《陽痿美國》聲勢浩大,宣傳得很火,痛批了美國40多位總統,舉例說明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對全球其它國家的影響。
此書可看作李敖一貫言行、思想和作風的集中體現,以嘻笑怒罵為特色,更像主觀意味上的情緒發泄,並不能說明其價值有多高。
莫言於2012年為中國摘得唯一一次諾獎,是他文學成就被世界認可的重要體現。
莫言的意義是,為中國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讓全世界人可以通過窗戶了解中華民族的內部世界,這個意義很重大。
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推廣,莫言要比李敖的作用更大。
但中國民族文化積澱了5000年,博大精深,浩瀚無窮,一兩個人的學識、思想和精神能量有限,他們只是在5000年中某一時段的閃光點。
就像老子、孔子代表了先秦百家的閃光點,李白、杜甫代表了唐朝的閃光點,歐陽修、蘇軾代表了北宋的閃光點,魯迅、郭沫若代表了民國的閃光點。
李敖、莫言代表了當代的閃光點。他們任何一個人固然偉大,但放在浩瀚的5000年文化大海中,僅僅是滄海一粟,誰也無法代表整個民族文化,更不要說是民族脊樑了。
民族脊樑就像一個廣闊的面,像這些小點怎麼以小見大,代表具有宏觀意義的面呢?
只有一個個文化精英薪火相傳,把民族文化接力下去,讓其延綿不斷,散發著光芒,普照民族精神,民族脊樑才會永遠不倒,受世人尊敬。
諾貝爾獎早先以評選自然科學為主。後來加了社會科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就有點走樣了,另類了,不著調了。
西方人以工業技術發明,領先世界300年,設諾貝爾獎,成為他們領先世界的標誌之一。這一直令世人矚目、佩服,無可厚非。但近幾十年,他們總以和平獎、文學獎整事,而且專門頒獎給西方人不喜歡的國家中他們喜歡的人,頒獎給西方人認為另類國家中的另類人。說白了,就是以他們西方的標準、價值觀來衡量一切。
中國人現在要自信,自強,不要再以西方的標準為標準。中國近年的多項世界頂級科技發明,西方人要麼裝看不見,要麼酸溜溜地。而看見中國有極個別人鬧這個「獨」、那「獨」,他們立馬主張頒「和平獎」。
對文學獎的頒發,西方人同樣也比較另類。說實話,莫作家對中國文學有多大貢獻?對世界文學發展有何貢獻?當今中國優秀的作家不少,許多作品感動鼓舞激勵億萬國人。這樣受國人尊敬的作家、文學家,西方人重來就看不見!
李敖和莫言的書都看過一些,二位都是很有特色的作家。李敖的性格很好,喜笑怒罵,皆成文章。莫言的作品深藏不露,很值的玩味。李敖成了兩岸人的所愛,莫言成了世界大家。二人都是我們國人的翹楚。能走到這一步也很不容易。至於是不是中華脊樑,看我們怎樣定義「中華脊樑」這四個字。其實魯迅先生早在1934年就有過這方面的論述。他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是這麼說的:「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蓋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國人的脊樑」這個提法,見著書的,起碼是我見到的,還未有比魯迅先生更早或闡述的這麼詳細,這麼明白的。可見先生對這一概念的權威性。由此,我們順著先生的思路,去看看什麼是中國的脊樑。
首先是「埋頭苦幹的,拚命硬幹的。」這不就是說的我們芸芸眾生嗎?普通的老百姓,無論是苦幹,還是硬幹。無論是主觀上為自己,還是客觀上為別人。總之,沒閑著,有一份熱,放一份光。創造了這個世界,建設著這個世界,改造著這個世界。正如毛主席所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的動力。」看來,我們就是中國脊樑。
再讓我們看看先生的另外兩句話:「為民請命的,捨身求法的。」據我的理解,先生指的是另一個階層了。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精英太多了。遠的不講,清末的戊戌六君子,鑒湖女俠秋謹女士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在魯迅先生的心中,那些為民族的發展和解放努力奮鬥的人正是這樣的人。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1936年當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魯迅先生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給中央紅軍打電報:「在你們的身上寄託著中國和人類的希望。」可見先生當時就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另外,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歷史是人民大眾創立的。歷史偉人在關健時刻發揮著領導作用,我們可以把精英階層看作是領導人的一部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並不否定科學的「英雄史觀」。由此可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歷代豪傑和人民群眾一樣,構成了數千年中華民族的脊樑。但那些投敵叛國的,賣主求榮的,甘心情願做敵國走狗的,包括祟洋媚外,總覺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人不屬此列。至於李,莫二人,我覺得都是我們中的一員。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脊樑和中華脊樑!什麼是脊樑?凡是被稱為脊樑的首先應該是能夠擔當得起國家興亡、民族大義、百姓利益的這樣一群人或一個群體,而不是某一個人或幾個人。我個人認為中華民族的脊樑說有形的脊樑就是萬里長城,說無形的脊樑就是數以千百萬計的優秀的中華兒女或乾脆就是中國的男人,男人應該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樑,也應該成為這個民族和國家的脊樑!而具體到一個人或幾個人難免有點勢單力薄,難免有點力不從心!
莫言作為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農字輩作家,衝擊諾獎成功無疑會成為當下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追憶和熱捧的對象,但就憑他那略顯臃腫肥胖的脊背要成為中華的脊樑還是疲軟軟塌了一些,讓他一個人擔負起泱泱華夏五千年這樣厚重如此堅實的脊樑之重他自會感到力不從心,這也無從談起!
李敖作為一個島省的著名作家,雖然生就一身傲骨和傲氣,雖然著作等身寫有百部作品(其實著名的作品有一部就夠了)逮住誰罵誰!氣死獨頭蒜不讓小辣椒,但一把把他提溜出來讓他來承負中華的脊樑,他也會倒地不起的,更何況他已沉痾染身!由此可見能稱得上或稱得起中華脊樑的是:從盤古開天闢地,三黃五帝到於今,從老孔孟庄到屈原,從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從民國精英到當代的各行各業的群英薈萃他們匯聚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銅牆鐵壁,他們才是真正的中華的脊樑!
凡擔當起中國脊樑稱謂的,是那些有骨氣有意志,有使命感的中國人。是那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如果二選一的話,我肯定選李敖,為什麼?
李敖被西方媒體捧為「中國當代傑出的批評家」。他在出版《北京法源寺》後,兩千年曾獲諾貝爾獎提名。他曾兩次身陷囹圄,是因為他敢仗義執言,揭露蔣家父子的獨裁統治,敢於針砭時弊,反對台獨,積極促成兩岸和平統一。他自己的作品有九十多本曾被國民黨當局禁止出版,但他不在乎,為了自由和正義,該說的還得說,該罵的還得罵,這是一般的作家都想辦可是又不敢辦的事情。
李敖還拍賣了自己的古董字畫,籌集資金一百萬美金為台灣慰安婦捐款,可謂是大義凜然!
你說,這樣一個人不能叫做中國的脊樑嗎?
至於莫言的影響,是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事,可以說在文學方面,他也撐起了一片藍天!
都是中華民族傑出的人物!
九月九釀新酒
好酒出在咱的手
好酒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氣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
滋陰壯陽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剎口
喝了咱的酒
見了皇帝不磕頭
一四七三六九
九九歸一跟我走
好酒
李敖先生與莫言先生都是性情中人,愛杯中之物,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人騷客情懷,但是他們都生活在禮崩樂壞的知識大爆炸時代,所以他們經常批評與自我批評。
莫言說莫談國事,所以要莫言。李敖贊同柏楊先生說醜陋的中國人,大染缸文化,他隨父母跟蔣委員長來到了孤島台灣,蔣經國開放黨禁之後,他成為了無黨派的立法委員,他批判國民黨文字獄,司法黑暗,政治黑暗,輿論黑暗,指點江山。李敖先生對於國學思想,政治評論,文學理論都有廣泛涉獵。
2000年憑藉北京法源寺一書獲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高中初戀羅同學;文字獄期間紅顏知己小蕾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劉會雲的冰雪愛情;胡茵夢的倉促愛情,李敖多情才子註定是天煞孤星。
相比而言,莫言從軍旅生涯開始創作到職業作家,婚姻從一而終,思想屬於現代魔幻主義可以天馬星空,蛙書寫對計劃生育人權思考,檀香刑則對人治社會思考,生死疲勞則是對改革開放的自省。自紅高粱以來文明世界,201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帶給我們的是對於神話,民間故事及時代精神結合,我們看到時代的發展歷程和個人在時代中的成長。 李敖先生與莫言都讓我們看到民族文化自信和進取,迎接來德先生和賽先生,批判了拿來主義,我們理解現代魔幻主義和民粹主義。
首先謝邀。
再說脊樑,題主提的兩個人,還有別的可選嗎?
題主這意思是要拉一個打一個嗎?何必硬性拉來風馬牛的兩個人做對比呢,這是苦大仇深還是歌功頌德?
毛澤東有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就如題主說到的這兩個人,脫離開硬性的大環境,單純的去說脊樑是不是有些突兀和貿然呢?
我們不應當否認,兩個人都在某個領域做出了相當的成就或貢獻,是個傑出的人物。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影響力會在歷史上有所顯示或輝映,就是因為他們各自的成就、業績。
李敖被冠以大師,是個敢愛敢恨、心直口快的人物,他的作品也被痴迷者奉為圭皋,尤其是他的口才氣勢,敢以羸弱對剛強,用區區一己之力硬性抗衡國民黨等地方黨團的信口雌黃、違背民意,是個不可多得的勇士,甚至即便坐了大獄,也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其人品之高貴由此可見一斑。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李敖從來就說自己是個地地道道、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從不與那些兩國論者沆瀣一氣同流合污。
莫言也有自己的獨門秘籍,他的紅高粱系列小說寫盡了山東高密一帶的風俗民情,尤其是在抗擊日寇的大背景下,更是氣概凜然、視死如歸。
而最讓莫言聲名鵲起的是他本人堂而皇之的站在了諾獎的領獎台上,是為有史以來,中國人的第一次,所以這個感覺就格外的顯眼、倨傲,會被載入史冊名傳千古。
回到題主的問題。除了三皇五帝和卓絕的民族精英們,誰也扛不起脊樑這個重任,只有匯聚了成千上萬的不屈脊樑,才能形成合力,也才具有了形成民族脊樑的優秀品質,也才可以稱之為脊樑。
在下的回答,題主以為然否?
二者都是中國的愛國精英。
莫言貧農出身,熱愛國家,以文化人,關心教育;李敖主張統一,反對台獨,不懼監禁。這都非常人所能比。
但也不必拔高,無需過高要求甚至道德綁架。我們不能要求莫言做魯迅,不能要求李敖做張治中。他們的作用不管大小,無可代替。
中華的脊樑應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
《任何個人都擔當不起》,這一神聖而偉大的稱呼。
這是一個重大,而且極其嚴粛的事情。
《中華的脊樑》,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萬里長城,吼嘯的黃河,滾滾長江都曾被稱之為《民族精神的象徵》。但都從沒有人把它們抬舉到中華脊樑的高度。
而《中華的脊樑》比起民族精神的象徵,應該是更高的境界層面。
推薦閱讀:
※李敖之子批評大陸媒體,大家怎麼看?
※王塑和李敖在文壇那個地位高?
※李敖: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
※一生飽受爭議的李敖去世了,怎麼評價他這個人?
※如何評價李敖自詡為「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