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濕氣太重,會容易患什麼疾病?
執業藥師小茴香回答你!
濕氣是個啥?
濕氣,對於南方的小夥伴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我們需要終身與濕氣做抗爭。濕氣來給我們的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好睏,身體好重,痘痘好多……濕氣,是致病的「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的一種。不同的病因,中醫有不同的治病規則。內濕,體內濕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多傷及脾胃,濕邪困脾;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睏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癥狀。外濕,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汗出沾衣,水中作業,涉水淋雨,居於潮濕之處而造成。濕邪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癥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癥狀。濕,最喜歡和其他病邪在一起,濕不是一種表現,有很多種類型。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在皮下,就成了肥胖。濕氣自測1、體重體內濕氣較重的人,體重會不斷增加,體內濕氣在非常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自身下肢出現水腫的現象。2、大小便濕氣重的人,會有小便混濁、大便溏泄等癥狀。如果大便成形,濕氣重會使大便黏膩,很難沖乾淨廁所,總有排不凈的感覺。3、舌苔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膩,並伴隨有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明顯齒痕等,則說明體內有濕氣。4、皮膚濕氣重的人,用手去抓癢,有紅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樣。5、關節當濕邪傷及到關節時,很明顯的就是侵蝕關節,出現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濕氣怎麼去? 萬病之源的濕氣是不會自愈,需要及時的排出。在不同的臟腑就有不同的表現,所以,你是哪一種濕,不同的濕有不同的方式去除。用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濕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里除了燥濕,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濕是最容易滲透的。在南方是感覺非常明顯的,祛濕,小茴香認為首調脾胃,裡應外合是基礎原則。1.調脾胃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紅豆祛濕茶,可是很多人堅持喝了大半年,效果並不顯著,小茴香想說,長期濕氣困身,必傷及脾,此時僅用紅豆粉效果不大。可使用參苓白朮片、木香順氣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理。
2.外合
艾灸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寒裡面是祛濕寒,而不是其他濕,尤其是濕熱是不能用的。祛除寒濕還是全身艾灸才是王道,具體是用艾條並排夾著然後全身艾灸。
3.生活習慣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
水分攝取要適量。
飲食清淡適量。
濕氣是中醫的說法。在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最怕濕邪。人體的濕氣過重時,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據統計,有多種疾病與濕氣有關。如肥胖、水腫、腹脹、濕疹、皮炎、痤瘡、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白帶增多瘙癢等。濕氣可能引起頑固性肥胖,這種肥胖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會引發惡性腫瘤,身上的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正所謂,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
濕氣重,容易導致身體出現以下各種疾病:
1、傷害關節
濕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濕,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帶下病
體內濕氣過重,容易導致脾虛,使得濕氣下注,使得女性出現白帶多,白帶有異味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炎症。
3、肥胖+浮腫
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4、.影響排泄
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凈的感覺。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採的感覺。
5、影響性功能
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濕氣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除了上述危害外,體內濕氣重的人會有全身乏力,排便粘膩感等多種不適癥狀,時間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除濕對於我們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主要應從生活方式著手。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2: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3:避開濕氣的環境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藉助電器進行除濕。
不當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及潮濕的生活環境等,是造成人體濕氣過重的主要原因。比如長久喜食冷飲等寒涼、肥甘厚膩之物,夏日空調溫度開的過低,又缺少運動,熬夜,久而久之人體就會產生濕氣。濕寒之氣鬱結在人體內部,容易傷到內臟,是萬病之源,產生各種疾病。濕氣過重是導致現代人易患各種慢性病和疑難雜症的重要原因。
濕氣是人體六大制病因素之一,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一旦被濕氣纏身,濕邪和體外的各種邪氣裡應外合,狼狽為奸,使人容易出現濕疹、哮喘、虛胖、水腫、多痰、高血壓、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組織炎症等很多慢性疾病和疑難雜症,甚至腫瘤等。女性則容易得婦科病,比如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濕氣過重的危害主要有:損傷脾胃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影響關節活動,引發關節疾病;引發各種慢性病和疑難雜症,這些病不易治癒且易複發;阻礙人體機能,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工作。
那如何祛濕呢?首先飲食上不能吃生冷寒涼、肥甘厚膩之物,飲食要清淡,有規律,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健脾祛濕才是根本,比如:莧菜,薏仁茶,紅豆薏米粥,豌豆,冬瓜,綠豆,西瓜翠衣等。
其次要多運動,只有動起來才能將體內的多餘的水液排泄出去。運動是最好的排濕方法,人體的各個器官機能強了,才能提高免疫力。
再次可以找中醫醫師對自己的身體實際情況開中藥進行辯證調理,這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濕為長夏的主氣。長夏即農曆六月,時值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且多,熱蒸水騰,潮濕充斥,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若濕氣淫勝,傷人致病,則為濕邪。濕邪為病,長夏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濕邪侵人所致的病證,稱為外濕病證,多由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水中作業等環境中感受濕邪所致。
濕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濕為重濁之邪,與水同類,故屬陰邪。陰邪侵人,機體陽氣與之抗爭,故濕邪侵人,易傷陽氣。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濕,故外感濕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濕內生、停聚,發為泄瀉、水腫、尿少等症。濕氣重一般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濕邪為病,多易傷及人體下部,如水腫、濕疹等病以下肢較為多見。濕病癥狀多表現為黏滯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滯澀不暢,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證的小便滯澀不暢,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膩等,皆為濕邪為病的常見癥狀。
經過中醫的八綱辨證,如果確實存在濕氣太重的情況,應該注意應用健脾利濕的中藥調理,如果濕熱並存可考慮應用清熱利濕的中藥治療。平時飲食宜清淡,也可多做些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出汗能很好去濕氣,夏天一定要注意把身體里的汗排出來。
濕氣為中醫說法,生活中不少疾病和濕氣相關,濕氣重,易造成人體出現以下疾病:
關節炎
濕氣重進到關節,遇寒便產生寒濕,易形成炎症,造成關痛。
帶下病
身體濕氣重,易造成脾虛,令濕氣下注,令女性白帶增多,白帶存在異味等,嚴重有可能形成炎症。
肥胖、浮腫
濕氣進皮下,有礙皮膚細胞代謝,減低脂肪燃燒,從而造成肥胖。濕氣過重滯留身體里,會加大脾運化水濕負擔,甚至可危害腎利尿功能繼發身體浮腫。
有礙排泄
濕氣重,可出現濕氣黏腸,大便次數變多,拉不凈感。中醫講,濕氣如裹,濕氣重有礙細胞間通透性,出現頭沉、精神不振感。
不利性功能
外濕多因天氣潮濕,或處於潮濕環境導致。常吃冷飲,生冷食物等寒涼物,人陽氣受損造成。濕氣重不利腎氣宣化,造成水汽停滯,腎積水,有礙性功能。
濕氣重人群注意事項
腸胃關係營養、水分代謝,所以要適量、均衡進食。酒、油膩物、牛奶等不易消化,易導致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物可令人體生成過氧化物,令發炎加重。生冷或涼性蔬果,可造成消化等停滯。
濕氣是中醫里六種邪氣其中之一。還有風,寒,暑,熱,燥等五邪氣。其實中醫認為組成大自然的六氣也就是這六氣。對人體而言,要健康的話六氣得講究平衡,如果是某一氣過了,或者弱了,那麼對人體來說就是邪氣!
其中風,寒,暑,熱,燥這五氣,正常情況下人體會第一時間感知到,從而人體大多情況下會自主採取防禦措施。相對濕氣,人體的感知會差很多,容易長期受濕邪所傷。所以最怕的是濕邪!濕邪輕則影響體表,比如大多數皮膚性疾病。重則影響體內臟腑失調,產生各種臟腑病。如果硬要說會得什麼病,那隻能說絕大多數疾病都跟濕邪有關!
人體濕氣太重,會引起,很多疾病的先兆。在病證上又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
濕氣重會引起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癥狀,同時不思飲食,消化系統降低,大小便異常;還會影響生殖生育功能。
濕氣重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陰道炎,濕疹浸淫流水等,淋證、泄瀉、痢疾等,水腫也多以下肢較為明顯。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農地圈微信公號:quandier,三十萬新農人聚集的活躍社群
東方花雪
謝邀!
濕氣重是侵害現代人健康的一大殺手,雖然濕氣重不會致命,但卻是滋生各種疾病的溫床。
濕氣重最常見的表現是浮腫、濕疹。
而濕氣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紅豆薏米水(薏米要注意孕婦和產後婦女禁用)。
紅豆、薏米(不加亦可)適量(視飲用量決定),洗凈泡水過夜(這樣有利於節約時間),煮前洗一下,大夥煮開,小火煮約10分鐘,關火放涼即可飲用。
關鍵是有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才會見效。
我這就是濕氣過重,熱乎的,目前還在出濕疹,很嚴重,除了濕疹大便粘膩,易疲勞,到醫院打針,吃藥,口服的,外塗的,藥片,顆粒,買了一堆葯,最後抵不過兩塊錢的艾葉,煮水,來回擦拭患處,還記得第一次擦,那個乾爽啊,只是想告訴大家艾葉煮水塗於患處,治濕疹療效立竿見影。
濕氣重,剛開始我吃的時候中醫來了湯藥,因為要出去打工,老家醫生讓出去買香砂六君子丸,每次二十粒,吃一個月以後改8粒連吃三個月!中醫說去濕就是干體力活最好,要不就是夏天室外運動,出汗最好!沒事可以拔罐,如果不好好治理濕氣,以後濕熱困脾,病種就埋下了,肚子也就變大了,俗稱啤酒肚!
推薦閱讀: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續2(3)
※中醫能治什麼病之八:中醫的本質
※醫生最不推薦睡這種枕頭!毀睡眠傷頸椎,越睡身體小毛病越多!
※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後,如何補脾胃至關重要
※這6種食物稱男人天然的「保養品」,每一種都很常見,真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