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什麼病?


帕金森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震顫、強直、運動遲緩。帕金森病的病變部位在人腦的中腦部位,該處有一團神經細胞叫黑質,它們通過合成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大腦的運動功能進行調控。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質細胞大量壞死、消失,多巴胺的製造減少。當黑質神經細胞變性死亡達六成以上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未明,起病較為隱匿,進展緩慢,目前醫學上尚不能治癒。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因為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目前,我國約有250萬帕金森病患者,多發生於50~60歲,男性稍多於女性。在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中約有2人患有帕金森病。同時,近年來我國帕金森的發病也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


它常常被看作是老人病,但20多歲就患上此病的也並非個例。更令人憂心的是,有近60%的帕金森患者有過被耽誤診治的經歷。

年輕人也有可能患,肢體靜止性震顫,慢慢開始出現表情獃滯,身體僵硬,走路等行動遲緩的現象,因為年紀太年輕,當地醫生沒有往帕金森病去想,遲遲不能診斷。直到省第二醫神經內科得到確診,此時已經耽誤了治療,小娟沒有辦法上學和工作。

「門診患者中,60歲患者不到三成,但是有像小娟這樣20多歲的患者卻不少。」現在門診中帕金森病患者的面孔越來越年輕。

早期延誤治療高達60%,目前我國65歲以上男性帕金森患病率為1.7%,女性為1.6%,其中早期帕金森延誤治療高達60%,帕金森病誤診的情況也可謂是五花八門。「這麼高的延誤診治率,這與帕金森疾病的緩慢起病有很大的關係。」

帕金森病分為原發性帕金森病和繼發性的帕金森綜合症,原發性的帕金森病是因腦幹黑質多巴胺分泌減少引起,從而出現了一系列臨床表現和功能障礙。但是對於帕金森綜合症,腦血管病、腦炎、肺結核、缺血缺氧性腦病、腦外傷都有可能導致,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是出現經常性的手抖、強直、無力的癥狀,而這些導致帕金森綜合症的病症本身也會有像手抖這樣的癥狀出現,比如說中風後的病人就會有類似的表現。

另一個延誤治療的主要原因是「不承認」!「有的患者,特別60歲以下的患者,對帕金森病的認識有誤區。當出現手抖的情況時常常會首先認為是精神緊張而引起的,等到出現肢體僵硬等更多癥狀去醫院檢查時,往往又主觀選擇不相信自己會患帕金森病,最後到了身體出現行動遲緩時才不得不選擇面對。」

持續規範用藥很重要,當出現經常性的靜止性震顫時應注意排查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帕金森,治療用藥一定要持續規範。有些患者因患有其他疾病需要用藥,又怕與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衝突就擅自停葯,而往往停葯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加重病情的進展。此外,一定要找有經驗的醫生,準確判斷病情進展階段,確定治療方案。曾有患者因為沒有被判斷準確病情,為了快速緩解癥狀,剛開始的藥量就非常大,結果因為加藥過快到最後幾乎無葯可吃。


帕金森病又稱為震顫麻痹,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或死亡,引發多巴胺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功能障礙疾病。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首先描述了該病,所以叫做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該病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引起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而發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病因目前不清楚,可能與基因、家族史、年齡、嗅覺減退、氧化應激等有關。

帕金森病的典型癥狀是靜止時手、頭不自主地震顫,行動緩慢,肌肉僵直,姿勢平衡障礙等。用藥治療後可合併開關現象和異動症。開關現象是指帕金森病癥狀在突然緩解和突然加重之間轉換,緩解時常有不自主運動,加重時全身僵硬、寸步難行。異動症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出現跳舞樣運動,肢體不受控制而隨意運動。

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約有1.7%患有帕金森病,全國患病總人數約250萬。帕金森病是嚴重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慢性神經變性疾病,國外報道發病1~5年後致殘率為25%;5~9年時達66%;10~14年時超過80%。

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運動治療。在發病早期,左旋多巴及其它多巴胺能藥物能很好的改善運動障礙癥狀,提高生存質量。但5年過後,癥狀多難以控制,還會出現因藥物所致的異動症、開關現象、劑末現象等。帕金森病常用的手術方法有神經核毀損術和腦深部電刺激(DBS)。其中植入腦起搏器是效果最好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及運動併發症,減少藥物用量(通常藥物劑量會減少50%左右),從減輕藥物的副作用,還改善運動功能。但外科手術只是改善癥狀和減輕痛苦,並不能徹底治癒帕金森病。運動康復治療不能改變帕金森病的疾病進程結局,但可以延緩疾病發展,提高獨立生活能力,保持良好的肌肉靈活性和體力,提高生活能力和質量。

總之帕金森病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無法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無有效延緩或停止疾病進展的確切療法。目前治療的目標是控制運動和非運動癥狀,減少功能殘疾,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說到帕金森,不能不提「拳王」阿里(1942-2016),很多人對他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一幕記憶猶新:他用顫抖著身體點燃了奧運主火炬,場景令人心酸,一代拳王也敵不過帕金森病。

我國很多享譽世界的名人也曾被「帕金森病」困擾,其中包括因證明哥德巴赫猜想「1+2」享譽整個世界的陳景潤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靜止性震顫、運動減少、肌強直和體位不穩為臨床特徵,主要病理改變是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和路易小體形成。

本病的病因未明,發病機制複雜。可能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常為60歲以後發病,男性稍多,起病緩慢,進行性發展。首發癥狀為震顫(60%-70%),其次為步行障礙(12%)、肌強直(10%)和運動遲緩(10%)

臨床癥狀

1、靜止性震顫 多從一側上肢開始,呈現有規律的拇指對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顫,類似「搓丸」樣動作。

2、肌強直 多從一側的上肢或下肢近端開始,逐漸蔓延至遠端、對側和全身的肌肉。

3、運動遲緩 病人隨意動作減少、減慢。多表現為開始的動作困難和緩慢

4、姿勢步態異常 早期走路拖步,邁步時身體前傾,行走時步距縮短,頸肌、軀幹肌強直而使病人站立時呈特殊屈曲體姿。

飲食指導

1、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鹽、低脂、適量優質蛋白的易消化飲食。

2、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和補充各種營養素,戒煙戒酒。

3、由於高蛋白飲食會降低左旋多巴類藥物的療效,不宜盲目給予過多的蛋白質

4、檳榔為擬膽鹼能食物,可降低抗膽鹼能藥物的療效,也應避免食用。

5、主食以五穀類為主,多選粗糧,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減輕腹脹,避免便秘。

6、適當的奶製品和肉類、家禽、蛋、豆類,少吃油、鹽、糖。鈣質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每天應補充1000-1500mg鈣質。

本病為慢性進展性疾病,大多數患者需要口服藥物控制,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但近幾年,微創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俗稱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效果顯著,DBS手術一般分兩步,第一步局麻,在精準的定位系統指導下,將電極植入腦部相應得神經核團;根據病情情況,時間約1小時左右;第二步全麻,在胸部皮下植入一個刺激器(內置電源),通過刺激器發放的電脈衝阻斷異常信號的產生,以控制帕金森病癥狀,時間約1小時。當電池耗盡時更換電池。

很多大型醫院的神經外科開展此項業務,造福了很多患者。但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

多數病人發病數年內尚能繼續工作,也有迅速發展至功能殘障者,生存期為5-20年。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推薦閱讀:

意識的生理基礎
人腦的兩個半球真的各自工作嗎?
心理學01:人的左右大腦
啟動「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計劃, 阿里晶元,量子晶元
每日文摘 | 2018年09月24日

TAG:科學 | 神經科學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