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秦漢後的社會不算是封建社會呢?
首先,「封建」一詞不是馬克思首創,我國從古至今,雖無「五段社會論」的分類,但是對於「封建」,倒是一直有自己明確的定義。
「命於下國,封建厥福」——《詩·商頌·殷武》「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王 者 之 封 建 也 , 彌 近 彌 大 , 彌 遠 彌 小 , 海 上 有 十 里 之 諸 侯 。 以 大 使 小 , 以 重 使 輕 , 以 眾 使 寡 , 此 王 者 之 所 以 家 以 完 也 。 故 曰 , 以 滕 、 費 則 勞 , 以 鄒 、 魯 則 逸 , 以 宋 、 鄭 則 猶 倍 日 而 馳 也 , 以 齊 、 楚 則 舉 而 加 綱 旃 而 已 矣 。 所 用 彌 大 , 所 欲 彌 易」 ——《呂氏春秋·慎勢》
從以上三條史料都能看出,我國的「封建」主要是指一種制度,並沒有「社會」這個概念,當然,你可能會說「社會」是舶來詞,所以古代我國沒有提到這個名詞,不代表就沒有這種概念。
沒錯,實情的確是這樣的,其實,先不論馬克思的「封建社會」到底是指什麼概念,但是,關於「封建社會國家」的認識和定義,我國早已有之——《封建論》/柳宗元
「余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遂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於陪臣之邦,國殄於後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運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
這一段里,柳宗元首先是闡明秦郡縣制制代替周封建制的必然。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
緊接著,柳宗元承認了漢代開始,封建制又有所回歸,因為「漢矯秦之枉,徇周之制」,但是注意他後面的那句「有叛國而無叛郡」。
接下來,他開始講他所身處的朝代: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有叛將而無叛州」,與「有叛國而無叛郡縣」聯繫起來,其實他無非都是在強調,郡縣制比封建制對國家一統更有利。
所以他「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也所以即使「漢矯秦之枉,徇周之制」的意思連起來理解就是:他不認為漢高祖「非劉姓不得為王」大封天下仍然是封建制,因為「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就是說,他認為漢代的實質還是郡縣制。
而「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就明確地說明了漢以後也還是那樣。
因此,我國的「封建社會」和馬克思的「Feudalism」是有根本不同的,因為他所指的那種「封建」只有秦以前才比較接近。
好吧,那秦漢以後的社會我們該怎麼定義了?
我認為,應該叫「帝制社會」,因為我國的「郡縣制」其實就是中央集權制的具體體現,既然是權力收聚的制度,那麼,無疑只有「帝」才夠級別,也才適合。
所以,秦漢以後的社會不能算封建社會是正確的。
事實上,馬克思晚年也意識到自己對我國封建社會的不夠了解,他對此也作出過反思:
第一,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第二,存在著孤立的農村公社和強大的中央政權;第三,東方國家的政府具有管理公共工程的職能——《歷史學筆記》/馬克思
因此,關於我國古代的社會性質到底算不算封建,我覺得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了。
持這種觀點的人無非兩種——一種「真不懂」,一種「裝不懂」。因為他們用來反駁、否定的「封建」、「封建制」,同馬克思語境下的「feudalism(封建制度、封建主義)」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前者是政治層面的概念,而後者則是一類以經濟制度為核心的綜合性制度,或者說社會形態。
何況,即便是在前者的範疇里,中國自秦漢之後,也依然保有著多多少少的封建成分(如世襲的藩鎮、土司、衛所武官等等)【1】。
注1:另一方面,就算是歐洲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鼎盛的某些時期,層層分封的「封建制」也不是就「一統天下」了。譬如各級領主,特別是大領主對自己直轄領地的統治、管理,就是混合在當時「封建制」中的集權成分。
而無論歐洲也好、中國也罷,咱們通常所說的「封建社會(封建制度下的社會)」所強調的是什麼呢?
是大土地所有制和小生產的結合,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發展,是農民對地主、領主事實上的人身依附,是地主、領主對農民的剝削(尤其是超經濟剝削),是農民同地主、領主間的客觀對立——這些在許多國家的歷史上都具有相當普遍性的內容。
於是,拿「封邦建國」、「層層分封」什麼的,來反駁、來否定、來懟這樣的「封建制度」、「封建社會」,這不是有如「用前朝的尚方寶劍斬本朝的官」那樣可笑的事情嗎?
當然,兩者之間的確容易引起混淆,但說白了不過是字面的問題,或者說當初翻譯的問題而已。
這是一個學術性的爭議話題,挺複雜的。儘管簡單地解釋一下主流觀點。
「封建社會」這個詞,其實從清末就有人轉譯摘取形成其基本含義,倒不是49年以後新創的。但是49年以後,隨著掌握話權語人士將其與馬克思著作中「feudalism」一詞的硬性對譯,並人為規定為從戰國末期到清末的中國社會形態,寫入歷史教科書(這一點是決定性的),它才成為普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詞。
爭議之處在於,「feudalism」這個詞的原義,是用來形容西歐中世紀那種小國林立、城堡莊園遍布、一層對一層效忠(而非一個中央政權管轄廣大地域直管到郡縣)的社會制度和形態。
這種社會形態,跟秦始皇大一統之前的春秋戰國乃至商周時代,還是比較相似的。「封建」一詞取自「封邦建制」,即周天子封給你一塊土地,你自己治理這塊土地,內部建立自己的制度,這和西歐的各小國各貴族自己折騰比較象。
但是大家都知道,秦統一以後,這種分封建制已經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形態,雖然歷次復活,天下大亂時也會出現,但基本上中華文化傳承者們都不認為這種形態正常應該。那麼強行套上「封建社會」的殼子,很多人就認為是削足適履。其實歷史專業內部,近年也不怎麼使用這詞,但是還沒有另一個專屬名詞,能在更大範圍內、全社會內取代「封建」這個詞,所以估計還會沿用很久。
我理解一下封建是什麼
封就是封土,建就是建邦
開始的時候,大家就是一個大部落,老大帶著大家跟別的部落四處打仗,後來其中的一個部落,統一了一片很大的地方,那個時候沒有高鐵,最早的公路是秦修的,由於交通不便,大國不便於管理,明朝的空印案就是這回事。
老大怎麼管理國家呢?把土地分給有功的大臣,將軍,和自己的子孫,讓他們去建立邦國進行管理,這些王或爵或侯在自己的封地里有著絕對的統治權,立法,司法,行政,稅收,並且養軍隊,他們對他們統一的大王或皇帝,要宣誓效忠,具體是向大王交稅,向大王服徭役(比如大王挖河一個國家出多少人,大王打仗一個國家出多少兵多少糧,大王說打誰,你們就要帶著軍隊去打誰,誰要打大王你們要派兵打誰)
這種的弊端是什麼呢?就是愛分裂,比如大王在的時候,大家都服,大王死了兒子繼位,其他兒子就不鳥大王了,都是王子,憑什麼你當大王,我為什麼向你效忠,一不高興打了起來。
古代英國打英國,法國打法國,英國打法國,法國打英國,打了一千年,就為這點事。憑什麼王位是你的,我是爵。所以英法在資產階級革命前是封建國家。
中國的夏商周,是封建國家,大王封地建國,諸侯國對大王負責(烽火戲諸侯)秦是帝國,帝國是什麼特點,所有的地方皇帝或大王,直接任命官員,進行統治,按國家法律,行政治理,按國家法律,司法,很多地方官員沒有死刑權,皇帝相當於最高法院,國家的政府對官員進行統治,行就干,不行就撤,封建國家的大王沒有那麼高的權力。
漢比較特殊,既有同性王的封建統治,又有中央王朝的帝國統治,景帝七王之亂,後基本就帝國一種形式了,從秦漢以後,天朝就開啟帝國模式,一直到清,依然是帝國。
封建國家與帝國之間的區別主要看政權的組織形式,與權力分配,帝國的一個特點就是高度集權,什麼都是皇帝一個說的算,封建國家,大王要幹什麼要跟大家商量,約翰王說,我要去打法國收復失地,侯爵們說,我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英王約翰一點脾氣也沒有。
其實有些中國人對封建社會的定義是欠妥的。他們認為「封邦建國」就是封建,那麼秦朝以後的郡縣制也就自然不是封建社會了。
這種理解當然不對。因為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根本仍然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階級通過掌握土地這一生產資料,對使用土地的農民通過榨取地租、放高利貸等手段剝削其他階級。同時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盡相同,有通過契約租賃、繳納地租、僱用佃戶等方式實現,但其本質依然是一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不會改變封建社會作為一個階級社會的本質。
封建社會中往往存在相當明顯的階級制度,如中國的宗法制,西歐的教主-國王-領主-爵士制,形成金字塔式的統治架構,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不也是如此完善的,通常領主的爵士不會再對國王效忠,也因此有了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然而這種統治結構能夠長期維持下來的,就是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念:通常以「君上大權」為骨架,融入一些有利於統治階級的思想而彙集成,其中也含有一些優秀的道德價值觀,最典型的是中國的「儒家思想」,也就是封建主義思想。
我不想跟你們玩預言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世界帝王我來做,好吧我認了,不就6000年石頭嗎!但我不在的日子你們所言所話同樣我會用一種你們不記得的方式或說你們不會的方式記錄你們的善與惡,哦忘了我還不到該石化的時候,所以我還說話咒不死你,但是太陽是咒死神,2080年後我可是天上看著你們,慾望,貪婪,霸權,都會給你記著仇,惡果自己種,所以自己要還,就像我,你們所有人都是我種的,雖然你們所做的惡是你們做的,但是是我種的你們所以你們的錯我來承擔大部分,你們來承擔你們能承擔住的那部分,你事業那麼大是因為你欠他們的命我幫你還了,但他們的孩子你要負責養,所以你的錢不是給自己賺的你要記清我教你的不要學我的狠,不要學我的黑,不要學我的貪,不要學我的霸,不要學我身上一起不好的,與人為善,我做這麼都是因為我要替你們背負起一切,所以我要在臨走之前盡量教會你們不要做壞事,你們做壞事做的越多你們還的越多,當然你們只還你們能承受的極限,而剩下的我要來替你償還,我不是一個人,他在天上看著你所做的一切告訴我,然後我來告訴你哪裡不對,完事後我要做我的頑石開始發光照亮,他沒能量了他需要下來受你們萬人香火,然後等待接我的班,是我的錯,我沒教好所以死的人多他能量才充的快,我才不用一等6000年,對你們一生是60年,而對我則如同你們感受6000年,無盡的時間在我身上靜止,我是還命的我受到的懲罰是罰我從頑石開始修鍊之至我再修鍊人型再重登帝位,晉陞一級我需要6000年的功德,茅坑裡的石頭是我的第一個級別,無盡的時間裡我看著你們看著你們的一草一木,還好我是大地,不過上面那個也不好受,我還有你們所有人陪伴了幾*個6000跟你們的時間不一樣的演算法,他是在天上掛了6000跟你們的時間不一樣演算法,所以你們的每一步都是我千億魔話給你們的思想,而太看著我的仁慈會狠生氣,他迫不得已的想跟我兌換下,他是懲罰,又是真的愛你們,而我不願你們消失滅種,所以幾千年一個大匯合我都是老在騙著太,希望你們配合,我可不想就那幾個一個月亮陪著太,我愛的比較多,因為我不知道我的愛變成了誰,其實我的愛變成了你們所以人,我要上去成太陽那是新宇宙的開始,這就是我比太陽更會愛,所以它很嫉妒我想抓住我,希望大家別讓我被抓,這裡面有5個是太陽派來抓我的,還好他們已經愛上我,又因愛我愛上了你們所有人,所以都是自己人,不要背後亮小刀
推薦閱讀:
※南北少林哪個地位高呢?
※易經中的「利見大人」應該怎麼理解?
※看了《知更鳥女孩》,你有什麼感想?
※雎陽之戰到底有多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