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散文思想主要是什麼?
五四散文又稱小品文,或小品散文,它的一個來源是英國隨筆。魯迅曾說:「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爐旁邊的安樂椅上,倘在夏天,則披浴衣,啜苦茗,隨隨便便,和好友任心閑話,將這些話照樣地移在紙上的東西,就是essay。」周作人的散文是「閑話」,自然是氛圍輕鬆,自然從容,「閑話」雙方互相尊重,坦率真誠,毫無保留。這是精神的散步,亦是思想的漫遊。如此看來,「散文」不僅僅是體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哲學、特定情趣。
周作人為何與散文結緣,又為何能在散文上造詣高深?答案自然與他的思想不可分離。
氣質所歸傅東華概括說散文這一文體是商人的自由主義和文人的個人主義結婚的產兒,因而散文必然誕生於思想自由、個性解放的時代。周作人骨子裡有著濃厚的貴族氣息,他渴望「在江村小屋裡,靠玻璃窗,烘著白炭火缽,喝清茶,同友人談閑話」,如此嚮往不禁露出傳統名士的「氣味」,又有著西方個人主義的紳士味道。可以說周作人自身的「生活藝術」,五四時代自由氣氛以及散文的「體性」,三者高度和諧,如此周作人必然是現代散文小品的主要代表作家。
思維散文化周作人的思維少有浪漫主義的氣息,文字造境少有大膽奇特、詭異瑰麗的世界,如魯迅《野草》中的夢境般奇幻神秘。他自言「我到底不是情熱的人」,「凡過火的事物我都不以為好」,「我不大喜歡李白,覺得他誇」,這樣,周作人根本氣質就是排斥詩的。他明確表示「頭腦是散文的,唯物的」。因而,在生活情趣外,周作人的藝術思維也是極符合散文的。
年歲蹉跎在41歲之後,周作人自言「夢想家和佈道者的氣味漸漸地有點淡薄下去了」「想只做隨筆了」。「少年愛綺麗,壯年愛豪放,中年愛簡練,老年愛淡遠」,因為年紀的關係,當初青壯年時的英雄夢蔫然凋落,對英雄崇拜的熱血冷卻,轉向做「凡人」。大抵時間讓周作人看得更透徹,也越發虛無,對民族對反抗失掉了信心。周作人的散文也可稱為「中年人的散文」了。
理性滲透,氣象沖和,博識而寬容慈愛是讀罷周作人散文後的感覺,就像和煦的陽光,用愛的溫度融化了一切。「中庸主義」的調和是周作人的魂,研究學問跨越古今中外,行文之時心載萬物,神人合一,文風要「雅」,要明凈的感情與清澈的理智相調和。周作人總想包容多維角度,並在其間找到平衡點,如他對道法儒的研究:法家太入世,道家太出世,唯有以入世之姿出世,以出世之態入世方為好。溫柔敦厚是周作人骨子裡的崇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適度」觀念深深紮根。散文的張弛有度,萬物可包,形神有道的特點是極契合周作人的。
欲人懂又嘆無人懂胸襟通達,宇宙博大,周作人之散文看來廣博,實則在更深處是寂寞,是壓抑,不若他的書屋名怎叫「苦雨齋」呢。「苦」便道盡了他的落寞。他承認之所以寫作,創造一個散文藝術世界,是為派遣難忍的寂寞。
「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廟會時擠在潮水般的人叢里,特別像是一片樹葉,與一切絕緣而孤立著」
「蓋寫文章即是不甘寂寞,無論怎樣寫得難懂,意識里也總期待有第二人讀,……這恐怕是文藝的一點效力,他只是結點緣罷了」
這樣的用心是苦的。但他又深信哪有相互的理解,自以為讀了他人的文便知了他人的世界,這不過是聊以自娛的如意好夢罷了,就連自己吐到嘴邊的話都是一陣噁心的寂寞,散發著自我品嘗的肥皂味。周作人想要苦中作樂,卻終難派遣內心的孤獨。
他的散文是一種生活哲學,自我寫真。
周作人所神往的這種方式,顯然打上了鮮明的貴族文化的烙印:它豐腴、精緻而又無用,更注重內在情趣;既安閑,又充滿洞徹人世滄桑的歷史感。他的散文充滿灰色,但這憂鬱的情懷又為生活的藝術化增添了別一種味道。
讀後若覺有所助益,望不吝點贊;若有所感,歡迎留言。感謝閱讀!
周作人(1885,1,15一1967,5,6)原名櫆壽,又名奎緩,字星杓,自號啟孟,啟明(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葯堂,周遐等。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以散文成就最高。中國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周作人的散文向來被認為,具有平和沖淡之美。其實,在周作人散文創作初期,1920年,周作人在香山養病。這一時期的散文體現了其散文思想的轉折期。他在《山中雜信(一)》中寫到,托爾斯泰無我愛與尼採的超人哲學,共產主義與善神學,耶佛孔老的教訓與科學例證,我都一樣地喜歡,尊重,卻又不能調和統一起來,造成一條可以實行的大道。五四運動以後,他的理想中的和平式的社會主又失敗,再加之他在養病期,閱讀了幾十種佛經,將思想中原來所有人道主義與佛經中的普渡眾生,忍辱,施捨結合起來,揉合了希臘古典文學的和諧,均衡,寧靜之美,從而構成周作人獨特的精神世界。在他的精神世界結構中,理性,知識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居可其他精神結構底層的是貴族精神,包括貴族的優越,冷漠,敏感,傲慢,居高臨下的禮貌,溫藹,悲憫,謙退,不容侵犯的尊嚴,體面,寧靜。。。。。。而正是這種精神構築,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獨特三味,清淡之呀,苦澀之咊,辛辣之味。
一,清淡之美。周作人的散文,向來都追求平和沖淡之美,比較平緩寧和,與世無爭。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在他的筆下都飽含深情。正如他本人所言,作文極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他寫的散文《喝茶》便是閑適散文的代表作。他在文中寫到,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扺十年的塵夢。通篇閱讀下來,我們會發現,比文給我們以一個清雅獨特的藝術世界,而最為重要的是抒發了喝茶人那傷反樸歸真的情趣。又如他在《烏篷船》中寫到,你坐在船上,應該是游山的態度,看看四周物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桕,河邊的紅蓼和白蘋,漁舍,各式各樣的橋,睏倦的時候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或者沖一碗清茶喝喝。。。。。。。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嗎,也都很有意思。。。。。。。這些文字與作者本人所追求的那份悠遊閑適的生話情趣充全契合。由此可見,周作人的散文作品,善於以洒脫的雅士風度,在平淡敘述中咀嚼欣賞生活情趣。
二,苦澀之情。1924年前後,中國思想界處於一種十分沉悶的時期。他感到信仰坍塌的孤寂與虛無,隨之,便有了《苦雨》。該文通篇籠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他在寫作時先是描繪了或悠然或壯闊的詩一般境界,
周作人的散文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缺乏思想性。要說思想性那就是表達他人生的方式:閑適。他用文字表達生活狀態、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表達也很隨意,隨手而來,開頭結尾都不留雕琢痕迹。沒情緒化、沒有憤怒(和魯迅相反),淺淡而自然。周作人用筆已經非常嫻熟,達到很高的境界。
推薦閱讀:
※詩意地棲息
※可悲的是,那些毀掉文筆的詞,你卻用得賊溜 | 秒治啰嗦症
※《常識》開篇詞
※黃昏-----寫在日末
※隨便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