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所定義的聖人與儒家所說的聖人究竟有什麼本質不同?


謝邀。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個前提:這裡提到的老子所說的聖人,是從道家的意義來闡釋的,而不是從道教、從神仙的角度。所以,下文中我們討論的聖人以及其他用來做對比的神人、至人等概念,都是從道家而非道教的意義來申發。這是前提。

一言以蔽之:老子所說的聖人,和儒家所說的聖人,其實都是從政治的意義上定義的,都是在談論合理的政治應該由何種人來承擔。但兩者政治的向度不同,老子認為政治的道在於無為,在於順其自然,所以聖人也應該無為;而儒家認為政治在於善,在於仁,所以聖人也是能夠主動積極去承擔道德義務的人。

先簡單說說老子。

《老子》短短八十二章,有三十多次提到聖人。我們很容易就能認知出《老子》的聖人的意蘊:

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 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說的是「無為」。

如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現,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老子》的聖人觀,並不是描述一個如何牛逼的境界,而是在描述他所推崇的政治、社會的形態,而這種社會政治必須由聖人才能契合。所以,我們概括一下:老子的聖人,是一種採取無為不爭的方式,來維繫社會政治的合理性的人。

只有到了《莊子》,如《逍遙遊》里著名的論斷: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才把聖人從政治的意蘊里提出來,作為一種純粹的、具有超越性的、無待的人格典範。

再說說儒家

儒家對聖人的論述也很多,廣義的說,三代先王堯舜禹,文武周公孔夫子都算是聖人,連康有為被稱為康聖人。但狹義的說,儒家裡真正被廣泛同意,可以稱之為聖人的,只有周公、孔子。

按照儒家的說法,這是因為周公制禮作樂,孔子刪削六經。那麼,制禮作樂,刪削六經的意思是什麼呢?是立法。

這個立法,不是今天的人大常委會立法,而是一種為後世確立秩序規則、確立法度的意思。我們今天講究的一些禮節,比如父慈子孝,比如尊師重教等等,都是由儒家確定的。這種對風俗習慣的最早約定,就是立法的意思。

所以,儒家將的聖人,本質上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立法者,是一個深入嵌入到社會之中的人。這與道家的聖人,當然是完全不同的了。


儒家,是陽的,是剛的,是顯的,是有點強行推廣的教化萬民!

道家,是陰的,是柔的,是隱的,是有點順其自然的教化萬民!

儒家聖人:一個人,在社會中、在工作中,講規矩、遵紀律、守國法,和睦相處、克己守禮,維護上下左右的秩序,使國、家、個人, 能有序進行,這就是表現出來的、表面的言行禮法!不過,這不是儒家的根本目的。

孔子《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從這裡可以看出,道體:無偏無私、一視同仁、生養萬物,沒有區別,因此是大德,是盛德,是不憂,而孔子的聖人是「憂愁」、哀憐萬物的。因此,孔聖人採取的辦法就是,積極主動的、稍稍強行的教化眾生!

道家聖人:一個人,在社會中,身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因此,曲則全,枉則直;因此,要注意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要慢慢的,要順其自然的一步一步的培養其道德,不可揠苗助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老子不一樣,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了,這時,周朝禮法制度已經老化、僵硬、死板,已經從教化眾生,變成了套在百姓頭上的枷鎖,是殘害百姓的最大幫凶了。由此,老子看到了強行的、人為的教化的弊端。並且,哪怕就是聖人親自製定的法條定律,親自教化萬民,也有力不達的地方,也有由此而更傷害人民的地方。由此,老子看到了太陽底下的陰影,老子看到了油燈下的黑暗,由此,才會有絕聖棄智的無奈言辭。也才會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治國教化理念。

當然,聖人都是和道體合於一體的,

只不過,

一個採取的是從「陰」這個方面的道體的用,

一個採取的是從「陽」這個方面的道體的用,

儒、道,各有其功用,相輔相成而教化眾生,

所以,在中國,必須通儒道,才算真正的中國人入門了!


「才德全盡謂之聖」。「聖人」最初是儒家對「止於至善」人格的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儒家的。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儒家認定的堯舜禹等聖人卻受到諸子百家的公認。其實將儒家和諸子百家對聖人的理解匯總起來,也就是聖人的真容了,因為並沒 有矛盾 ,不過儒學強調的是整體,諸子百家強調的是某個特徵。莊子語「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說明道家眼中的聖人形象直指儒家。

道德經文提到聖人有32次,綜合有7個特徵:

(1)聖人(心)清凈無為,「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2)聖人愛護眾生,」【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3)聖人有德但謙卑而不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4)聖人無我,」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5)聖人無妄語,」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6)聖人即傳法也護法。」【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度可度者,不可度者即棄之如用過的芻狗)」

(7)聖人來到人間為積累功德。」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輜重即功德,輜重是行軍的保證,功德是升天)」

(8)聖人好施捨而願受一切苦,忍一切辱!」【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從才德上講,諸子百家的聖人標準沒有多大區別,儒家重視仁義,道家重視道德。從用世思想上講,儒家更傾向於積極入世用世的利他主義;道家著意於遵循客觀規律,莊子語「聖人無名」,所以更傾向於明哲克己,無為而治的思想。如果二者都有為天下犧牲自我的精神,儒家更傾向赴湯蹈火,不計成本;道家更傾向保全實力,力圖後計。從修身內涵上看,儒家注重「克己復禮」,道家注重節慾,近似於佛。

現在的聖人也有指各行各業的德才全備者,如詩聖杜甫,史聖司馬遷,武聖關羽等等,只是評價的標準已沒有嚴格區分。


儒家講的聖人道高齊天,德厚配地,仁義百姓但不反對階級對立,儒家的理想聖人同時也都是貴族。老子講的聖人道德深遂,功而不居,生而不有,反對階級分化,以大同社會為目標,身為人主,不為財貨,不居人主之位,不以道德仁義的知識教化萬化,老子說:「我無欲,民自化」。


老子所講的聖人屬於無聖之聖.孔子所講的聖人是有聖之聖!這是二者的區別.

先講無聖之聖.那是真入道法自然之境.百姓天下萬物曰用而不知.根本不知他是聖人.如自然一樣.無處不在.卻處處被人忽略.無形無跡無名可尋.不為聖人名.不被人所知.能悟大道.大道是什麼性質才情.他就什麼性質才情.這才是老子的聖人之境.能入萬物而萬物不知.能變天下大勢而天下不知.能入道不被人理解.所以大道難悟就在於人的知見太深.所以真正的聖人無名.常人不識.和光同塵.只有同等境界或者有慧根的人才能瞧得出許些深淺.這和大道一樣.無處不在.卻又不被人識.玄妙通神不被人知!

至於孔夫子說的聖人.有名有跡有學問有才氣顯露.所以是有聖之聖.能夠教化一方而留下名氣.立功立德立言皆有痕迹可尋.被人敬仰所傳誦.功德甚大.這種聖人名和望還有學問就容易被人們理解.屬於人間聖人.

道德經講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此來論二者聖人所不同:可比為老子所講聖人處在道的境界上.孔子所講聖人處在"一二三"的境界上.一為出世入世通達大道而為聖!一為入世顯人世軌跡道理而顯聖!

孔聖是人間封聖!老子是時空宇宙虛空封聖!


老子與孔子所描述的「聖人」幾乎相同,就是上古時代的堯舜禹等為代表的人物處事的方式已經「道」。後世才有些走形了,儒道相差很大了,孔子是被後代理學篡改了!

聖人,最基本的一點,都是要救助他人。戰國時代亂世400年,老子提出了道,孔子提出了禮。都是為了解救受苦受難的大眾。但是所站立的角度和宣揚的方法不同。

《道德經》第38章,就可以看到道與儒的一些區別。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無 德 。上 德 無 為 而 無 以 為 ,下 德 無 為 而 有 以 為 。上 仁 為 之 而 無 以 為 。上 義 為 之 而 有 以 為 。上 禮 為 之 而 莫 之 應 ,則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後 德 , 失 德 而 後 仁 ,失 仁 而 後 義 , 失 義 而 後 禮 。夫 禮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亂 之 首 。前 識 者 , 道 之 華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處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處 其 實 , 不 居 其 華 , 故 去 彼 取 此 。

此章開始,進入「德經」部分。鄉人淺學,不敢妄言,只是看別人著述,講上古的「道德」並不像現在這般成為一個詞,而是「道是道」,「德是德」。

就本人粗俗的理解,「道」是難以言說的萬物自然追隨的規律,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德,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實際效用的體現,所以「德」便是在人世間的體現。「道、天、地、人」,「德」是「人」對於「道」的體用,或者可以理解為:人應該依道而行,得道—「德道」—而行,才能「域內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之前的篇章,老子有一個思想很多次的表達,即「不崇尚、不標榜」。那麼,這章作為《德經》的開篇第一章,就很直接的描述出了「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在給「德」做區分嗎?我認為是的。「道」是一,所以沒有上道、下道之說,但是到了人類生活中的「德」就有了區別。所以也更清晰的看出來,老子所說的「道德」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是兩個概念。當然,老子的「道德」中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道德」的那部分,可以理解為「德行」。

所謂開篇明義,「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是看不到德行的那個面目的,做了好事,他自己不以為自己做了好事,別人也看不出來他在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只是依道而行,做了該做的事情。也就是「善行無轍跡」的意思;「下德」沒有失去德行的那個面目,也就是說看得出來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雖然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已經是「下德」了。

俗語說「積陰德」,就是說「上德不得,是以有德」。陰就是暗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好事,而是做了好事,別人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別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大恩大德,來生再報」是普通人對於給予自己很大幫助的人的一種表達,其實真正的大恩人是不需要你回報的。有個小故事,說二戰的時候有兩兄弟是猶太人,聽說德軍快要到了他們村子,於是一個找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救助,一個找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救助,最後得救的是那個找了曾經幫助過他的那個人。其中深意,個人體會吧。

後面的部分,都是對於這個「德」的「上下」之說的根本區別的一個解釋。理解了「無為」與「有以為」,就很簡單了。通俗的說,就是「沒目的」和「有目的」。關乎出自真心;關乎所作何為;關於利益交換……

道、德、仁、義、禮、樂、刑、亂。是一個逐漸遞減的過程,從最高的道開始逐漸的下降。這裡需要再次重申時代背景,四百年的社會動亂。還有就是中華文字所記錄的文化的源泉,也就是《易經》。

老子、孔子,都認為上古時代才是最完美的社會,後來的社會有在逐漸的喪失很多美好的東西。對於學術角度來講,道家與儒家都認可《易經》,只是對於「救世」的「藥方」,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只取了「道」的部分,「德」也已經開始區分上下了。他認為只有道才可以救萬民於水火。孔子更直接,認為人類社會已經淪喪到了第五個階段,即「禮」,所以儒家更多的是論述「仁、義、禮、樂」,管理理念就是「禮」,也就是人類社會的一些基本的文化、習俗、制度等等來管理。所以傳說有孔子問禮於老子而被罵出的故事。

老子是不是不認可「禮」呢?不是,「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老子認為人類社會「上禮」還是可以追求的,但是還是如之前的「上德」一般,應該是不著痕迹的才對,我們都遵從我們的習俗、與人為善等等的「上禮」,而不以為這是應該做的,就像隨手丟棄一個東西一樣扔掉了。這才是對的。

人類社會是一個逐漸退步的過程。到了後來需要「禮制」來約束的時候,就已經淪喪的很厲害了。所以說「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有預見能力的人,看起來道行很深,其實是愚笨的開始。怎麼理解這句呢?老子不是說「直至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嗎?怎麼這裡好像又在提倡做個正真的笨蛋,不「前識」呢?不是的,後面緊跟著做了解釋。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不做表面文章,他依道而行,歸於樸實無華。後面章節有「民好徑」一段,再做詳解。


老子在五千言中對聖人多有描述,如『』聖人不仁『』、『』聖人無常心『』、『』聖人被褐懷玉『』,是將自我屬性、社會屬性、自然屬性了悟融合,以致達獲上善若水之境界。這需要持續地修行。

儒學意義的聖人,乃是後人對孔子的奉稱,可謂能力、學識、智慧達獲極致的人。

故要說二者有什麼本質不同,一個是出世為道,日損其私,以無為之法達獲無不為,一個是入世為學,日益其識,以建功立業治理天下。

水平有限,請眾友指正!


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知行合一。

什麼是不是道?分心就是知行不合一,就不符合道。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吃飯的時候講話,飯就嗆到氣管裡面去。那就是不自然,所以,自然很簡單,多幹事,少說話,最好不說話。

天地有大美而不說,跟老天爺學,老天爺做了那麼多事,從來不說話。那就是老子說的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你爭,所有的做都是有毒的。你爭,跟吃飯講話一樣的,身體裡面的能量就亂跑,跑錯方向就是疾病。

道簡單吧!就這麼簡單!是我想得太複雜了。


老子說,「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見22章經),這是老子給「聖人"的定義。《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乃是天人合一的狀態。即唯有靈知在,肉體如虛空。(一孔見供參考)。


推薦閱讀:

蔡京的書法真的能和蔡襄相媲美嗎?
「卧薪嘗膽」這個典故是真的嗎?
為什麼以前學的歷史本講得一些事件、人物現在反轉了毀三觀?
上聯,孫行者,怎麼對下聯?

TAG:老子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