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軍事為什麼弱?看梁山泊大敗高俅就知道了?


宋朝總是一個讓人唏噓的朝代。文化,經濟已經達到了頂峰,但在軍事這一塊感覺天生就不行。開國擴邊就受阻,止步於幽州,太宗騎著毛驢跑回來了。以後就徹底失去對幽州的爭奪權,後聯金看似奪回來幽州,但旋即被金佔了,這還不算,連累著開封都丟了。聯金滅遼被後世看來是史上最錯誤的戰略之一。如果沒有以後的聯蒙滅金,聯金滅遼應該是這就是最錯誤的戰略。

打不過蒙古,金,遼也就算了,西夏也打不過,這就顯示宋可太菜了。西夏1038年建國,這已經是宋仁宗時期,但其實公元881年拓跋家族已經被封為節度使,世代割據於此。某種意義上和遼961年建國,一樣均比北宋立國要早。就是說宋朝建國時,這些政權已存在多年。後世從宋朝角度去說這件事,看似征伐天經地義,但實際上師出無名。一鼓作氣打下來也就算了,可偏偏又沒打下來,再打嘴皮子仗時就理虧些。

討論這些失敗,後世往往從宋朝時重文輕武的國策來講;還有就一直沒有完全控制西夏,導致缺乏良馬,已致在大平原上以步兵抗騎兵所致,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沒有歷史的來龍去脈看出有宋一代的困惑和無奈,以及宋的努力。

都知道宋朝是在後周的基礎,殿前都點檢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集權於後,才得以結束唐亡以後五代十國的混亂狀態,統一大部分中國。

在這一背後其實可以看出,有宋一代但單就軍事角度看,宋朝時軍隊繼承於後周。無論是後周還是中原的當時其他王朝軍隊其實都來自於唐朝的藩鎮割據勢力演變。從這一點應該可以得出,宋朝時開國的軍隊和明朝朱元璋明顯不一樣,明朝軍隊是元末朱元璋從無到有一手建立的。從這一點宋朝對軍隊的從下到上的控制,就不可能如朱元璋一樣得心應手。

唐朝的安史之亂的平定 並不是建立在唐朝軍隊完全消滅了安,史的軍隊。僅僅是由於河北三鎮的內亂,而且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也是其他其他藩鎮的軍隊。從中唐以後唐王朝是藩鎮的平衡中搖搖晃晃度過的。

從安史之亂763年開始到北宋960年建立,已有二百年。在這二百年,是藩鎮形成和藩鎮混站戰的過程。藩鎮形成於唐府兵制廢棄後,在安史之亂中形成。而後藩鎮尾大不掉,藩鎮不見得就一定割據勢力,但藩鎮是一種形式上軍事民政統一的半獨立性的地方勢力了。

唐滅亡後的五代十國可以看做事藩鎮割據的延續。就象西夏本身就是唐任命的節度使。不要從宋的軍事不行就認為藩鎮的兵不行。藩鎮的兵在長期的軍事對抗中,鍛煉了很強的作戰能力。藩鎮中的牙兵也就禁衛軍,戰鬥力極強,有名唐陌刀隊敢以步兵硬抗騎兵衝擊。唐陌刀製作不易,禁止陪葬。現只是從史書記載去了解,實物至今未見出土。

但藩鎮是軍事為目的成立的,從一開始就是兵驕將傲。安史之亂平定最後河北三鎮驕兵也是不服安史,最後安祿山,史思明均是死於自己的驕兵之手。這種情況下,驕軍中主帥,或父子相承,或由驕兵擁立代立,朝廷無法過問。朝廷的冊力立節度使有時居然帶著空白文書去,看諸將擁立誰,就填寫誰的名字。這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始的雛形了。

有唐一代的事看下來,宋朝的做事情的脈絡就很清楚。杯酒釋兵權就是很顯而易見的辦法,聚天下之並開封,以防藩鎮之禍也是正常。

但在開國之時,有宋一代的問題就凸顯了,這就是藩鎮之兵。藩鎮的兵是地方割據勢力形成的,中間雖然相互攻佔不休。但從一開始這些兵馬就長於攻城略地,趙匡胤出身軍人,而且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在有限範圍的陣地戰,攻城拔寨不輸於任何當時的軍隊。估計和當時歐洲騎士對攻也不見得會輸。所以在統一中國戰鬥中,沒有廢多大力氣。

但一旦到收復幽州時,就凸顯出這些兵員藩鎮兵的弱點,這些軍隊是地方割據勢力,其長期的作戰大多限制於一定區域,多是攻城和陣地戰對抗。無論如何,二百多年以後,唐建立藩鎮以防範北方的游牧民族騎兵的目的給忘了,反而農耕民族之間的作戰倒是很熟練。而且已經長時間混戰,以及河套地區的丟失,北宋立國時騎兵已是不多。雖以後大力發展騎兵,但養馬之地已在西夏之地。好馬不多。

遼其實建國已久,已經是依舊是農牧結合的軍隊,農耕和游牧的優點兼而有之。開戰就是騎兵的衝擊,騎兵攻擊被有層次的攻擊,一旦攻擊有效,就撕開口子衝鋒。攻不下就遠而走之,不停騷擾,等你疲憊了,找到缺點突然一下子就再攻擊,打不過就跑,實在是沒把法一勞永逸解決。游牧民族的作戰方式就是這幾種,但實在在失去幽州,無長城可守的情況下,對付這種作戰沒太好辦法,軍隊數量多,後勤保障困難反而不好。看宋遼做戰,戰鬥不見得輸,多失敗在騎兵騷擾後勤,一旦有變,騎兵就是最好的追擊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騎兵對攻。但這就要從根源上從頭建立軍隊,裁剪冗兵冗員,建立精兵強將。但這恰恰不是趙匡胤所敢做的,現實反而逼迫著北宋在開封養八十萬禁軍。

後來對付西夏更加不利,你一來,他就跑。你累了,他過來打你,一旦後勤跟不上就是你軍隊的崩潰的地步。後來,採取逐步建寨子土堡的塔攻模式,已有成效,但時間已到宋徽宗時期,晚了。

歷史要放在當時人的時期看問題。宋建立脫胎於藩鎮割據勢力的土壤中,並受制於當時的條件。不可能像明朝那樣重新打造一支全新的軍隊。朱元璋可以放手手下軍隊追亡逐北,趙光義事情一有變化就有另立新君的威脅,從這一背景下可以看出宋朝君王控制力的不足。

有宋一代在軍事上一直有外患,所以想了很多辦法對付騎兵,其中很多是有效果的。但最大的毛病就是這些辦法都是防禦性質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就是宋朝時的教訓。


推薦閱讀:

高俅為什麼非要殺死林沖?
宋江為什麼不讓林衝殺了高俅?
高俅真的迫害過梁山好漢嗎?

TAG:宋朝 | 高俅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