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什麼意義?「格物致知」的「知」與一般的知有何區別?
格物和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是「八條目」中的其中兩條。關於格物致知的解釋,有很多種說法。主流的解釋是朱熹的說法,從學理的角度看,朱熹的解釋也是比較接近《大學》原意的。
簡答來說,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擴充自己的知識,形成是非善惡的判斷。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結果,這兩個環節都是從知的層面來說的,也是客觀的一面。而誠意和正心是從心的層面講,也即主觀的一面。誠意是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誠實,正心是要要克服各種不良的情緒,端正自己的心靈狀態。《大學》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後,就達到了修身。
可以看到,誠意正心是要保證自己的心是善的,格物致知是要保證自己知道什麼是善的。只有具備為善之心,同時又知道何為善,才能確保結果的善,這就是修身的內容和目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致知的知,顯然是指客觀事物的知識,包括自然社會的規律,人事的道理,人性的好惡,等等。
但致知的知與一般的知也是有區別的。中國歷史上之所以沒有為知識而求知的科學,就是因為《大學》的致知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研究活動,而是以向善為最終目的的求知。也就是說,這裡的致知是以德性為導向為前提的。任何與修身養德沒有直接關聯的求知,都會被排斥。
戰國時期莊子的好友惠施,本來是比較富有探索精神的,代表了當時自然科學的方向,但他的這種立場卻被莊子批評為「逐萬物而不返」,即一味研究客觀事物,而忽視了根本的人心。莊子的這種態度,事實上是中國傳統傾向的反映。
格物致知,是值得深深反思、甚至反對的傳統概念。
主要是三條:
(1)「格物知致」的確切意思是啥?公婆各有理
(2)格物致知到治國的「線性」思維,太機械。
(3)良知說變成玄學
分別說一下
一、一直來我們並不知道「格物致知」的確切意思
大概梳理一下,古代牛人的各種觀點
東漢鄭玄為:「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司馬光:「《大學》曰:『致知在格物。』格,猶捍也,御也。能捍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也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程頤: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若日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
朱熹:「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王陽明:「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純屬內省的功夫。
清初顏元: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義
王夫之:格,就是質測。他引用的是方以智的觀點:「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格,重視實地考究、分類認識、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熊十力:「假定萬殊之物界為實在,而分門別類窮其理者,是為格物學之觀點(古之格物學,猶今雲科學)。」
大家可以看到,7和8似乎比較有趣,但是訓詁上,越老越好,就好看看「尚書」里的語言,其中的格是啥意思:「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尚書。堯典》,這裡的格,有點宏觀意思,正確安放和沖盈的意思。
如果我理解,格物致知,我願意支持熊十力老師的:格物學就是科學。這樣就知道致知,就很清晰,致就是逼近,知,就是規律/真理。
但是如果按照國學大家們的說法,就會把「知」,變成良知。那就又複雜了。之後說說。
二、從格物到治理天下的線性是非要不得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上面這一段,這八段論,幾乎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德於天下)
而傳承比較多的是簡單4段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文中的不容置疑的線性邏輯,在邏輯上是充分必要、氣勢恢宏的七個「牛頓定律」,但是這幾個牛頓定律,幾乎每一個都沒有去很好的驗證過,其中的概念也沒有準確定義過,於是這種振振有詞就變得非常可疑。
格物,是啥?如果是實驗,非常好。
致知是什麼?如果是接近客觀規律,那麼格物-->致知,對。
誠意,是啥?是正確的世界觀?是正能量的意願?暫且不說啥是正能量,誠意就是好的vision,而正心是對應的mission?起碼誠意,推理不出正心。
而格物致知,與誠意和正心的關係呢?一脈下來,是建立科學世界觀和用科學方法嗎?
之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現在的觀點應該加一個「創業/興業」,其邏輯是從一個人多多少億人的一個邏輯,那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歷史看來,還真的不是可以推演的,很多身體一塌糊塗,家庭生活也不好,但是企業辦的不錯,劉邦的治國如何,秦始皇呢?現在的聯合國主席呢?
而且最害人的是機械的線性主義:一個在洞穴中修身養性40年的老大,直接可以治國平天下,比如姜太公釣魚一樣,直接去治理東周大國?這種思維害了「有知之士」,同樣害了國家治理者。很多對各種政策指手畫腳的,往往受此影響,內心深處,有一句「要是我是市長,這事應該就好辦了」。
實際應該是一個循壞漸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建議大家用google的larry Page和alibaba的馬雲作為案例,來理解這八段論。
三、良知說,把這八段論走出一個岔路
王陽明,通過年輕時候的實驗,證明格物致知是錯的,這次錯誤直接導致他的心學。
明·錢德洪《王文成公年譜》:「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歲,在越。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龍山公於京師,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聖賢有分,乃隨世就辭章之學。」
他自己是這樣說的:「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 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晦翁,就是朱熹,所以王陽明是非常不喜歡朱熹的。
按說,這次失敗,應該導致王陽明去開始用質測之法,用物理實驗去研究竹子,或者是用植物學的方法去研究竹子。這樣就可能出現一個材料學家王陽明、植物家王陽明。
唉,但是時代需求,是希望王陽明去當官,甚至去當將軍。
所以王陽明是上述八段論的大案例,但是也是孤案,我勸大家不要推而廣之。王陽明心學的愛好者,總是覺得只要獲得心學真諦,修身沒問題了,齊家,治國和平天下也沒有問題了。實際上呢?呵呵
因為心學本身也存在「公婆各有理」的嚴重缺陷。
總結一下,格物致知的知,就是規律。
如果你說知是「良知」,我們就不在一個星球上,88.
這條問題在談儒家功夫,特別是宋明理學的所倡所爭,是繞不過的重大問題,於後者尤為突出。
從現存儒家經典看,格物的「格」最早見於《尚書》。《尚書?舜典》有「格於文祖」,另一篇<益稷篇>又有雲「祖考來格」,此處的「格」就是到來的意思,並不算是概念。至《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鄭玄注為:「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像人所好來也」。這裡說的是,外界事理的呈現與人心的善惡有絕大關係,人的認知與德行守操是一體的意思,已經有些命題化了。這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儒家一種認知觀和信仰態度。然而,宋之前的儒家,基本上沒有把「格物」看成是儒家命根般的功夫,只肯定人的認知與內心的德性修行、人格人性有著合一存在的事實。
至宋儒,程伊川首次把「格物」看作是人認知萬物的最核心尺度,「格物致知」創新了儒家功夫的境界、要求和途徑。其云:「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二程遺書》,卷二,二先生語二上)「格猶窮也,物猶理也」(同上書,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語十一)。視格物為窮理,這就是前所未有的開創之說了。程氏認為,人生所遇無非是物,是物就有物之性理,格物並非一次完成,「亦須積累涵養」(同上,卷十五,伊川先生語一)。具體怎麼做呢?他認為「莫先於正心誠意。然欲誠意必先致知,而欲致知又在格物。致,盡也;格,至也。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窮而至之,所謂格物者也」(同上書,卷十八)。
朱熹後來總結出程伊川有關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共有九條,有點兒啰嗦,其中重要的一條是「窮理者,非謂必盡窮天下之理,又非所止窮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覺脫然有悟處」(同上書,卷二)這層意思,大體因為朱熹的承繼光大,最有影響,其注《大學》五章補傳云:「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至此提鉤括領,「格物致知」頓成儒門功夫之要衝關口。
其實說到底,「格物致知」所言並不在乎物理方面真懂多少,不在乎是否達到盡多少事物性理,而是在於通過格物,把自己放到赤誠於天地萬物,沒有自我偏執的狀態,從而完整地讓萬物之至理呈現於人生,人與物(事理)高度融合,達到生命的至聖之境。這是一種什麼追求?宗教的追求!一個信徒教徒,修鍊自身,成就聖教尺度的功法,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究天人之際」具體的操持功夫和檢驗系統。
好了,至此我們應該明白,「格物致知」中的「格物」與我們現時代說的「科學研究」「科學探索」「科學發現」,區別到底在哪了。儒家的「格物致知」是宗教道統里一門實踐的功夫,求把人的內在生命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澄明,本真,光輝,通透。而現代科學求的是純客觀物象之理之跡的真相,探求背後的原理規律。雖然兩者都強調態度上要端正,不能有「私」,不能「夾帶」先入為主的看法,但兩者的語態、追求、檢驗尺度,完全不搭界。至於說,陸九淵、王陽明之反對程朱的「格物」那就更是徹底的主觀宗教化了。
我再次強調,儒家,又名「儒教」。儘管他在神明問題上模凌兩可。
儒家學說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實現三綱(明德、親民、至善)的具體方法,八目的重點是修身,前四目是修身的基礎,修身好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人生的成長來說八目也是一個人一生成就的過程。也是衡量一個人成就大小的主要內容。儒家思想提出八目之間是相互有一定關聯的。欲明明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身,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先致其知;欲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主要強調的是一個正常的有充滿了正能量的人的成長曆程,如果達到平天下之人,可以說缺一不可。注意兩點,一是正常情況普遍適用,二是在治國平天下的位置上不一定能治好國了。有些人經常批駁的是當今社會當老闆的好些沒上過大學,當大官的、貪官也沒有什麼八目之說,請問,這些是真正意義上的八目要求嗎?
三綱八目別的沒有多大爭議,只有格物爭議最大,對其理解就歷史上的大家有十多種解讀。不知是在做大學時格物有明確的規定還是失傳了。程朱理學後爭論不休特別王陽明格竹失敗之後。爭議更多了。東漢鄭玄為《大學》註解時說: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司馬光 在巜致知在格物》中解說:致知在格物,格,猶捍也。能捍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也矣;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己也;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王夫之認為: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等等。
縱觀先賢高論都有其一定的背景和道理。在當今工業文明社會,格有窮究、深研之意,應該是深入研究事物,獲得和識,這個物可以是事物,可以是現象,可以大到宇宙小到微物,亦可以是活物也可以是死物。知可是知識可以是規律,總之是通過格得到知。
時代不同了我們應該與時並進。不應該死搬硬套。
「格物致知」,是古人治學的一個「方法論」。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都突破不了古人畫的圈圈。古人也沒能擺脫過古人的古人。也就是「格物」,主動去感知和認識外界事物,研究和探索其中原理,發現其中奧秘,掌握其本質。然後收歸己有,積累並轉化成自己的知能。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是儒家首創,從老莊、周公到上古先賢都有這層含義,只是沒有我們的先儒們說得這樣具體和露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先儒們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們去苦讀寒窗、去窮經白首,也要「致知」。因為他們知道「將相本無種」,更須「男兒當自強」,「劉項不讀書」,那是天數。最終還須是「致知」,才能達到目的。至少,「一生襟袍未曾開」,也能「窮則獨善其身」。沒有「致知」就無法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沒有這兩樣東西,知識再多、學問再高,人生有目標,會有起點嗎?
有人說,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中,十人九儒。這個說法不過份吧?中國的知識分子,不管是積極主動,還是消極被動,大多數人,至少都有著極強烈的道德使命感。當然,也不乏負能量的人,那是他們還沒有達到「致知」的標準,也就達不到高的道德標準和精神境界。
「致知」,在人文範疇里,其含義或更廣泛,應包括「超前和(精神)高度」。或有他解,願意洗耳恭聽。
格是什麼意思?格就是畫格子。在哪兒畫格子?在心上畫格子。在心上畫格子是什麼意思?那就是思,是思想的思。想是在心上起相,也就是在心上想出一個東西來。思卻不是,思是把你看到的東西在心上切碎,然後一點點一層層地觀察,也就是分析。格,就是分析。格物,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研究。就這麼簡單,很多人把格物想的很複雜。中國人都是意相性思維,所以古人把分析研究叫格物。
通過分析研究得來的知識,與你學來的知識,當然不同。通過分析研究得來的知識是直接知識,而學來的東西是間接知識。直接知識不容易忘,間接知識容易忘。
知識什麼是慮嗎?慮,就是過濾,拿著篩子篩東西。思慮,就是把你切碎的東西用篩子反覆地過濾。當思慮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悟。悟怎麼寫?一個樹心,一個吾。得到我的心,就是悟。思慮既久,突然迸發,就會見到本心,這就是悟。
你可以參看我對另一個問題「修真是否是存在的?」的回答。
此問題我引用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吧!格物致知,即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親身體驗和研究來獲得知識。
格物致知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知其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利,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格物,此謂知之至也。」
宋代以後,「格物致知」成為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到了清朝,「格物致知」被簡稱為「格致」,又成了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統稱。時至今日,當我們談論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時,仍然要說到「格物致知」。
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
釋義: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呵呵!此話題……本人其實沒有任何能取證供當今世人認可參考的資格來回答。不過應邀之請,除感謝樓主之邀外,也自然真實的說說從我個人角度出發,一點淺薄認識。
「格物」(個人理解,通俗表達):直至任何面臨的人與事物;能自然摒棄所有表象,以及附屬關聯以「有形」方式展現出一切……直至本質(動機)。
「知」:乃直至人心,人性初始的【良心】;此【良心】的本能歸復於 心 處於一種特殊「靜」態下時,具有此心所本能具備的一種「認知判斷」,即:良心認知--良知。
換句話說:「當人心能處於純粹(類似摒棄不被任何現實環境中,社會價值與精神,或者說純粹心無現實價值取向所影響的時候,均有此明辨判斷的【良知】會像發送某種經它審視分辨後的一種結果性的訊息,傳達至我們意識到,那一刻,對於某種面臨的事物,需要我們做出立即的行為反應時刻,則是由我們各自內心……五花八門的展開了超越人生如戲的各種演繹、掩飾、迴避、借口……還是如實的得到【良知】將判斷傳遞意識的原版訊息去真實的付諸於言行了。
「格物」的概念、起源、發展路徑其實還是來自儒釋道三教,其近義詞是反躬自省、返觀內照、內視觀想等,在現代通稱為「內視觀想」,簡稱「內觀」。內觀(格物)是一門自我教育、矯正的技術,古人會的較多,但層次有差別,一般以「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內觀(格物)技術高明的,可「不出門,知天下」……。記得其中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操作要領,訓練目標是達到「悟透自己,點悟他人」。由此看來,格物致知的「知」,指的或許是智慧
格,各聲,「木」指樹木。「各」意為「十字交叉之形」。「木」與「各」聯合起來表示「樹榦與樹枝形成十字交叉之形」、「枝杈為十字交錯之形」。本義:樹木枝幹分叉系列,引申為格子、探究。
當前最形象的理解是微分,是把整體事件、事物不斷細化,按照2格、4格、……9格……不斷細化、探究,力求發現其本源、本原及其「道」,即為致知。
推薦閱讀: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今天不適用——《論語》459-460
※柏拉圖的德治思想與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什麼異同之處呢。?
※我有孔子解釋《老子》的著作,要怎麼辦才能無償的獻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