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武帝蕭衍為什麼被稱為「菩薩皇帝」?
因為梁武帝「妄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個時期的寺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梁武帝時期建立起來的,不僅如此,他還四次捨身出家,對佛教看起來十分友好,所以才有了「菩薩皇帝」的名頭。
不過,和達摩祖師犀利指出的一樣,梁武帝對佛教的「痴迷」,其實是另有政治目的的。這個「菩薩皇帝」,其實並不是心腸有多好,而只是演技比較好而已。
梁武帝蕭衍,是南朝第三個王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本人才華橫溢,他開創的梁朝,也是那個戰亂時代文治最盛的一個朝代,《昭明文選》的蕭統、《宋書》的沈約、《文心雕龍》的劉勰、《詩品》的鐘嶸等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都出自那個朝代。
然而,梁武帝蕭衍卻有一個特殊的標籤:妄佛。史載他曾四次出家做和尚,每次都鬧得滿城風雨。王公大臣前前後後,為他花了四個億,才把他從寺廟中給「贖」了回來。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他的六弟與女兒私通,和次子蕭綜的背叛,才導致他看破紅塵,其實這只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是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北大田餘慶教授在他的《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為我們描述了那個時代的政治和社會形態: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被大大小小的門閥士族控制,無論是軍隊,還是財政。有時候甚至連皇帝,也不得不聽從這些世家大族們的意見。
梁武帝面對的局面就是這樣,雖然他有開國皇帝的威嚴,但面對那群門閥大家族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財政被他們控制,皇帝想要做些什麼,往往被各方掣肘。不像後世的唐宋元明清,皇帝想抄誰的家,就抄誰的家。在當時,皇帝要坐穩江山,只能聯合甚至依賴那些大家族。而要從他們手中摳出錢了,那是比登天還難。
於是,梁武帝才想到了借佛的名義,開始了一場撈錢大戲。第一次,是在公元527年,蕭衍忽然跑到同泰寺,做了三天主持和尚,還下令改年號為大通。這次屬於預演。第二次,梁武帝又跑到同泰寺,開什麼「四部無遮大會」,並脫下龍袍,換上僧衣,還有模有樣的講解了《涅槃經》,嚇得群臣以為他真要出家,趕緊捐錢一億,求贖回這位「皇帝菩薩」。
「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因捨身,公卿以下,以錢一億萬奉贖。」——《梁書?武帝本紀》。
一次兩次還不夠,第三次是在公元546年,蕭衍又再次出家。這次不單單是自己捨身了,而是連全國都舍了進去,所以這次的贖金也更貴,群臣拿出了兩億。第二年(547年),蕭衍又第四次出家,硬是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群臣無法,又出了一億給他「贖身」。這前前後後,總共花了四億。
雖然名義上錢是捐給同泰寺的,但蕭衍自己就是這個寺廟的住持,捐給寺廟,就等於是捐給他自己。要不是第二年侯景之亂爆發,估計這樣的大戲,還要再上演幾次。
所以佛家對梁武帝的評價一直不高,當年達摩祖師就曾當面懟他,說他各種建寺、造塔、寫經、度僧、造像等等,「沒有功德」,還別有深意地對他說:「佛在心裡,心即是佛」。
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梁朝首都建康(南京)城破,梁武帝被軟禁,後來活活餓死在宮中。
梁武帝,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人,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他本來是南朝齊代的屬官,後來取代齊而自立,在位時間很長,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崇佛皇帝。他的崇佛有很多方面,可以列舉出早年舍道歸佛、大建寺廟、廣為布施、舉辦法會、四次捨身、建立無盡藏——佛教的「錢莊」、「當鋪」、禁斷肉食、親講佛經和注釋佛經等等。
捨身寺院自稱為「奴」,這是佛教信徒的一種虔誠奉佛的行為。據《梁書》記載梁武帝一生曾經四次捨身同泰寺為「奴」,分別在梁大通元年(527)、中大通元年(529)、中大同元年(546)和太清元年(547),每次都由群臣向同泰寺贖錢億萬放還。包括他所捨身的同泰寺,梁武帝修建了許多所寺院,比如大敬愛寺、皇宅寺、智度寺、光宅寺等等。梁代寺院在梁武帝大力支持下,開設「無盡藏」,興盛一時,所經營的對象和範圍包括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貨物,比如黃金、牲畜、生活用品,還有薴麻之類。
中國漢族和尚素食而不沾葷酒,這是眾所周知的,人們很容易誤認為這是佛教的一種根本制度。其實,佛教並沒有主張絕對素食,梁武帝以前僧人可食「不見、不聞、不疑」為宰殺的牲畜之肉,稱為「凈肉」。到現在除漢族和尚以外,有的民族和國家的僧人仍可以吃葷。這種漢族特殊的現象,原來是梁武帝在位期間嚴令佛教僧人「禁斷酒肉」的結果。漢族佛教佛事活動中鼎鼎有名的《梁皇寶仟》也是這位「皇帝菩薩」創製而成的。可見,梁武帝崇佛給後世中國佛教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在位47年。是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梁武帝活了86歲,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長壽帝王。
中國歷史上信佛的皇帝不在少數,之所以稱梁武帝是菩薩皇帝,主要是因為梁武帝生前對於佛教的崇信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是其他信佛皇帝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親自出家,皈依佛門公元504年,四十歲的梁武帝看破紅塵,率領僧俗兩萬,在重雲殿親制《舍道事佛疏文》,發願請「諸佛菩薩攝受」,皈依佛門。他不但自己發願信奉佛教,而且要求王公貴戚乃至平民百姓都要信佛。同年,梁武帝在敕門下詔書中說,唯有佛教是「正道」,其它都是「邪道」。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導和推行之下,「皇儲以下爰至王姬」從慧約受戒為弟子者達四萬八千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朝的眾多寺院當中,有許多就是在梁武帝的主持修建起來的。據統計,南梁時的佛寺達2846座!遠遠不止480座呀!梁武帝廣修佛寺的同時,還盛鑄佛像。我們都知道鑄造佛像需要耗費大量的金屬,包括銅、金等,花費很大。據《隋書?食貨志》記載:「至普通中,乃議盡罷銅錢,更鑄鐵錢。」因為鑄造佛像而造成鑄錢原料銅的缺乏,不得不改鑄鐵錢,可見當時鑄造佛像的數量有多麼巨大。
中國僧人因為梁武帝而吃素在梁武帝之前,佛教經典中是對於僧人是否吃素,沒有統一的規定。釋迦牟尼佛認為佛教信徒是可以食用三凈肉。所謂的三凈肉,指的是沒有看見、聽見或懷疑為了自己而殺死的動物的肉類。因為梁武帝而開始大力倡導禁斷肉食,他親作《斷酒肉文》嚴令僧徒遵守,從而改變了自佛教傳入以來僧徒食三凈肉的習慣。
儘管後世對於梁武帝崇佛的做法充滿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梁武帝的影響下中國佛教的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他對於佛教經典的研究和編譯、他對於嚴格僧團戒律、他對於僧眾理論水平的提高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梁武帝蕭衍,關於他與佛法,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大體說來,在佛教圈內,褒大於貶,在圈外,貶大於褒。
關於他的一些故事,之前的回貼也到談及,便無須重複贅述了。但看他們論述,或「佞佛」寫成「妄佛」,或「菩薩戒是梁武帝創造的」,一看便是門外漢,對佛法根本就不了解,撓不到癢處。
在圈內而言,梁武帝是個極虔誠的佛弟子,至今盛行不衰的《梁王忓》及漢地佛子吃素戒食肉之風,是他的功勞。但如有的帖說他創啥菩薩戒的,那是胡說八道。佛門高僧至多也就定個清規啥的,像叢林一直盛行的《百丈清規》,是高僧百丈禪師訂的叢林制度,但只能叫清規。說到定戒律,出家人都沒資格,別說在家居士了,胡扯什麼?
世人喜歡用達摩懟梁武的公案來嘲笑梁氏膚淺,這是個笑話。達摩可以懟他,世人卻不可以。因為普通人對佛學的見解,比梁武應該不是差那麼一點點,估計腳跟都摩不著,你笑他,跟笑楊振寧物理不咋的,有些類似。
從普世的眼光看,梁武帝最大的悲劇,是他搞政教合一,以致一代英主因此而淪為昏庸。歷史上的帝君,凡是搞這套的,幾乎沒好結果,如道君皇帝宋徽宗等。
觀佛陀釋迦牟尼行履,棄江山帝位如敝履痰唾。依此便知,他創立的佛法,是不可能將安邦治國作為課題的。將佛法揉合政治,要麼扭曲佛法,要麼將政治搞得烏煙瘴氣。梁武開國之初,實堪稱南朝傑出的帝君,到後來,偌大個梁朝,竟被一個瘸子,以區區亡命之旅,搞到分崩離析,幾乎亡國,自己亦遭軟禁而餓死。實在令人扼腕嘆息,亦實足為後來者之明鑒也。
說他是「菩薩皇帝」是在損他,你們以為是在讚揚他嗎?!
誰都知道,菩薩是為眾生救苦救難度人的,就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
而作為皇帝有誰能比你更容易為眾生「救苦救難」?
皇帝制定一個好政策,發展民生,提升國民生活質量。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衣穿。發生災難時,大眾不會被餓死,冬天寒冷時不會有人凍死!這就是皇帝的菩薩行,也是皇帝的無量功德!
而梁武帝呢?
前半生還算兢兢業業的,自從迷戀上佛法,整天不理朝政,在國內大肆推廣佛教,興建寺廟。
甚至離譜的四次出家當和尚,每次都是讓朝臣動用國庫上億金錢把「菩薩皇帝」從寺廟贖回去!
梁武帝不懂真佛法,以為建寺廟,念經蓋佛塔,才是功德。遇到真懂佛法的「達摩祖師」,說他沒有功德,被批的一無是處!
最後「菩薩皇帝」梁武帝,因為下臣政變被囚死在高台之上。
所以後世提梁武帝是「菩薩皇帝」,都是在嘲笑他!
因為他三次捨身同泰寺,虔誠佛教(我懷疑這是他早年奪權時的生殺的求贖),並且貴為皇帝的梁武帝每次待的時間不長卻耗費過億的錢贖身,大興佛教建築和活動,史書上罕見故有次稱號不為過。
推薦閱讀:
※奧運首金:因為歷史成為情結 也成為傳統
※《信仰者》洗腦主旋律?不,這是一場英靈見證
※一棹人千里——秋收起義人物的登場與謝幕(二)
※蒙古大汗直屬的察哈爾部之歷史源流
※安納托利·福緬科《中國偽史考》01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