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認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穩定就是希望自己處於一個安穩舒適的環境狀態,因為變化我們需要調整和應對,但我們懼怕因為變化調整不對或不合適給我們帶來危險和損害。趨吉避凶的本能我們往往選擇舒適安逸和逃避。

我們很願意相信安穩和舒適的誘騙,那樣我們就會一步步掉進穩定舒適給我們設置的陷阱。我們會在它布置的溫柔中漸漸退化和弱小。我們會慢慢的和周圍環境形成反差,因為在我們穩定安逸的時候周圍環境卻不停在變,我們卻躺在舒適的懷抱中安逸的享受,漸漸的我們就會感受到我們穩定舒適的空間在被一點點壓縮,直到我們感到了窒息壓抑和痛苦,而那時我們已經四肢無力再也不能抵抗和應對了。

所以如果我們想活的有價值有意義,盡量不要讓自己過早的尋求穩定和安逸,我們應該儘力克服我們安逸和懶惰的心裡。

趁我們有力氣,我們應該找一些我們喜歡的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我們應該不斷克服困難,因為所謂困難是為了不斷塑造我們肌肉,克服困難越大越多我們就會越有能力就會變強變壯,不怕挑戰不斷超越自己那才會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安全。

如果一個人年紀輕輕就開始尋求穩定和舒適,那才恰恰最可怕的不安全,危險就隱藏在我們封閉在蝸牛殼裡所謂的安全,那將是致命的災難。

活著就應該在風風雨雨里闖蕩一番,即使沒能闖出一番天地,但也能練出一身肌肉啊,這起碼能證明我們是健康的存在。


中國古代有很多名言警句,同時有很多名言警句自相矛盾著。

這些矛盾反應的就是古時候人們的生活環境,文化氛圍,社會主流思想的千差萬別。

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分析現實問題,有時需要具體情況而論,不可一概而論,一杆子打到一大片。

生於憂患,的確可以激發我們的生存積極性,奮發圖強,死於安樂的確容易麻痹人心,玩物喪志,這是一方面。

同樣的,過於密集或程度過於嚴重的憂患會讓人一蹶不振,學名習得性無助。而一個平靜安詳的環境對人的身心及思維思考學習專研大有裨益。

而有句話——天才形成於平靜中,性格來自於生活的激流。相較於憂患安樂之說格局要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是孟子裡面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憂愁患難的處境可以使人發奮而得以生存,安逸快樂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導致滅亡。指時時警惕,才能杜絕禍患。

像我這樣貧窮的人才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你家境一無所有的時候,才會去想著填飽肚子,而去努力學習工作。讀書的時候,父母總說考上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然後努力讀書,上了大學真的玩了四年,畢業了,發現什麼都不會,怎麼辦,還不是只能出來打工從最開始做起。所以勤奮,請繼續勤奮。

王思聰需要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不需要,從小受的教育好又有一個好爹,他的眼界比一般人都開闊,做的事又有資源,那就多半會成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是我們這些貧窮的人,以勤勤懇懇工作為家人求個溫飽為本分。既然做不到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推薦閱讀:

人生最簡單的道理: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淺析系列」《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節(2)
《孟子》淺議——公孫丑章句下·第四節
為什麼在同一個時期會有很多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TAG:語言 | 孟子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