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些人打下了天下很想當皇帝,到了即位的時為什麼先要推脫一番?


儒家思想中有「溫良恭儉讓」一說,是美德的重要內容,在君王登臨「大位」時,推脫一下,謙讓一下,儘管是「假心假意」卻體現了「五美」中的四個內容,何樂而不為泥?

具體拋析其心理,可以歸納一下幾點:

一,謙遜,程序上的禮節需要

其實,打天下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帶頭人『』的主體地位,一般稱之為「主公」。其他人都是為「主公」服務的,『』主公『』具有決策,制定大政方針以及行使處罰其它個人的權力。臨登「大位」本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推脫」一下,「謙讓」一下,從程序上看,既避免「尷尬」「唐突」,又彰顯了美德,更好的達到了「眾望所歸」「當之無愧」,當仁不讓的效果……

二,推脫,是以「退」圖進

就像我們踩石頭過河,先用腳觸碰一下露在水面上的石頭,看看石頭是否穩當。如果不穩當,「退」一步,再用腳踩實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走向對岸。『』退『』的目的不是不想過河,而是更有把握的過河。當年蔣介石兩次下野,看似「退」,其實是為了更穩步的「進」。袁世凱「腳疾回家」,看似遠離『』市井『』,實際是為達到更高的目標。

其實,打天下的主角,目標就是為了稱帝,「謙讓」一下,是禮節,也是一種心機,假如真的發現「眾星不捧月」,他也不會讓位,他會尋求其它更把握的方式登臨「大位」。

三,謙讓,窺視部下,試探二心

大凡打天下者,都非一般人物。選擇登臨大位之前都有「眾星捧月」的把握,俗稱「四梁八柱」,安排好了四梁八柱,即使有反對者也翻不起大浪,正好借『』推讓『』的機會查找對立面,為登基後排除異己做好準備。

史書記載,皇太極死後,眾貝勒爭奪王位。最當之無愧,名正言順的應該是豪格,可是他就因為「謙讓」了一下,把「到嘴邊的肥肉」丟掉了。

第一次『』八王議政『』,皇太極長子豪格獲得了三分之二支持票,可是豪格起身道:「我資歷不深,恐負重託」,這時,多爾袞接話茬就高下驢:「既然豪格這樣說了,此事再議……」。等再議時局勢就變了,讓個小娃娃接替的王位。豪格因為禮貌性的「謙讓」,悔青了腸子,白送了性命。

趙匡胤的謙讓,或許有真心的成分。因為,他是為郭威,柴榮,柴宗訓打天下。陳橋兵變是趙光義,趙普為主謀搞出來的。征戰途中,忽然黃袍要加身,推讓,推辭,謙遜一下更屬理所應當。其實,趙光義想當皇帝的心理比趙匡胤急,只是礙於長兄情面,「火候」不夠而已。趙匡胤的「推辭」「謙讓」主要是針對弟弟趙光義。

綜上:謙遜,是一種程序禮節。推脫,是為了抓權更穩。推辭,是為了察言觀色。推讓,是為了當仁不讓……

(圖片來自網路)


題主所指當為勸進位度,勸進起源很早,早在劉邦時就有,但並不固定,而在後來則發展成為皇帝登基之前的必備程序。以朱元璋為例。據《皇明通紀法傳全錄》記載:

「是月(即至正二十七年、吳元年(1367)十二月)癸丑,李善長率文武群臣奉表勸進,上固卻之。明日,善長等復請,上曰,此大事,當斟酌禮儀而行,不可草草。越數日,善長率禮官以即位禮儀進,上允之。」

也就是經過三次勸進之後,才開始著手準備登基。 

朱元璋(圖片來自百度百科,侵權請刪)

《明太祖實錄》有更詳細的記載:

(吳元年十二月十一日)癸丑,中書省左相國宣國公李善長率文武百官奉表勸進,曰:「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蒼生咸仰,紅日方升,蓋聞以道化民者謂之皇,以德教民者謂之帝。惟首出於庶物,用光建於鴻名。由是繼百王而立國家,定四海而總綱紀,事聞在昔,運際當今。欽惟殿下勇智自天,聰明冠世,掃除六合之風塵,拯救兆民於水火,擁樓船而西上,孺子奉璽而出迎;命將軍以東征,偽王束身而就縛。由是天下歸赴,若江漢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湯之鞏固。既膺在躬之曆數,必當臨御於宸居。上以答於天心,下以符於人望。冀俯從眾,請早定尊稱,臣善長等爰合群情,躬伸勸進,對明廷而虎拜,翊聖主之龍飛。發政施仁,參贊兩間之化育,制禮作樂,開拓萬世之太平。謹奉表勸進以聞。」(主要是歌功頌德的話)

上曰:「始吾即王位,亦不得已,勉從眾言。今卿等復勸即帝位,吾恐德薄不足以當之。」(大意是說當初稱吳王都是迫不得已,即皇帝位更沒有福分)

群臣皆頓首請曰:「天生聖哲,本以為民。殿下之即王位,天命已有歸矣,今又三四年,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昔漢高帝既誅項籍,群下勸進,亦不違其請;今殿下除暴亂,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協天心,天命所在,誠不可違,臣等敢以死請。」上固卻之。

這是第一次勸進,朱元璋直接拒絕。

明日善長等復請曰:「殿下謙讓之德,著於四方,感於神明,願為生民計,早徇群臣之請。」 

上曰:「中原未平,軍旅未息,吾意天下大定,然後議此。而卿等屢請不已,此大事當斟酌禮儀而行,不可草草。」

這是第二次勸進,朱元璋承認有想法,想等天下大定之後再討論,但因為群臣屢次勸進,而茲事體大,所以不能草草而定。

(吳元年十二月十一日)中書左相國李善長率禮官以即位禮儀進。

這是第三次勸進,在這次勸進中詳細陳述了即位當天的禮儀活動,如如何告祭天地、群臣如何站位等等。朱元璋因此應允。

所以,所謂的勸進,一方面是表達一種謙遜的姿態,另一方面也是表明自己深的民心,或者說是你為了說明自己的登基即位是得民心的結果,自己其實不願意但是大家都擁戴,所以才不得不登基。

一般而言,皇帝登基都是三勸兩拒,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朱棣起兵勝利之後,群臣是四勸三拒。


這事在歷史上很常見,是很多開國之君登基前必須履行的程序之一,之所以有這樣的事發生,主要是登基者為了顯示自己當皇帝是授命於天地,得之於民心,不是自己非要當皇帝,或搶著當皇帝。

登基者這樣做的目的還能檢驗臣心,迫使大巨站好隊,選好邊兒,為建國做好準備。歷史上搞這事兒最有名的當屬曹丕、趙匡胤,他們看到時機成熟後,都和大巨搞了虛偽的辭讓過程,然後就毫不客氣地登基稱帝,發號施令了。


這裡有三層意思:

一是要看看底下人那些是真正忠心不二的,哪些是心懷二心的。

二是做皇帝是要順應時勢的,我們自古講究出身正統,雖然陳勝吳廣以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皇帝的,曹操打下了天下,但是由於在他生前,漢室威望還在,懷舊的漢室舊臣還有一大幫,所以他也不敢做皇帝。

三是再怎麼著,也不能自己說要做皇帝吧,總得是別人求著自己做皇帝,才能顯得自己是順應天意民心。


謝謝邀請

說道這些政治家,這大概就是帝王權術吧!身在政壇身不由己,往往大忠似奸,大奸似忠這都說不定,尤其是高位在肩,步履蹣跚危險可想而知,特別是在亂世,說不定在睡覺的情況下人頭落地這是常有的事。

切換我們一起穿越回趙匡胤身邊的一名普通謀士。大將軍帶兵出征,後方實在不能穩定,而今幼帝登基朝局不穩恐奸佞當道,更何況大將軍功高位極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那先生以你怎麼辦呢?可有良策?將軍現在兵權在握略施小計可以登基為帝。混賬先帝帶我不薄,我怎能做出如此無情無義之事,豈不妄為人乎?大錯,先帝開明,善待人臣,當下則不然,外患堪憂,內又不穩若出現變局國破家亡現人民於水火啊,那不為天下之罪人吶!

這。。。(這也正和我意,但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廝可是誠心呢,如果失敗家中父老將慘遭塗炭,這可如何是好)先生此話可不能亂說,那樣將族滅滿門的。

將軍,不要再猶豫了,早作打算是好,我等願擁戴將軍(沒有明確反對,只是缺少一個順應天理的說頭)我等已經做好一切,就等將軍一聲令下。

眾將:我等願擁護大將軍為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爾等豈不於不義啊!報…京城密令,有人檢舉將軍謀反,要將吾等叛軍繩之以法。

從小兵到將軍,個個人心惶惶,這是真的假的,不管他了活著最重要,我等願擁護大將軍。

既然眾將推舉那我就暫代了。

首先,為政講究虛實結合,名聲的重要性有時候會影響權力?

其次,政治集團形成組織,那麼就必然推舉一個頭人,組織規律。

最後,自己想要的,但又不方便開口的,最好的掠奪方式價值交換,當我走向巔峰,一定會對支持者有所給予,名,權,利如此好事有償不可呢。

假設這些人沒有強有力的武力威懾和依託,誰又感公然推他呢。趨利避害人之本性,任何團隊也是如此。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雷同不慎榮幸,也請各位大佬給予留言指點。

編輯:渡渡鳥


推薦閱讀:

歷史上農民起義造反,為何只有朱元璋一人成功了?
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反抗元朝的農民軍,為什麼他兩先打起來了?
明朝的傅友德被朱元璋殺的冤不冤?
朱元璋收復遼東的獨創戰術,為何明末君臣卻做不到?
絕對的武力和最佳的心計,哪個更厲害?

TAG:趙匡胤 | 朱元璋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