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變法運動為何經常失敗?
文人變法運動為何經常失敗?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引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主題去,其實這個走向是跑偏了。
在中古中國,特別是科舉制以後,搞政治的大多都是文人,也就是變法的固然是文人,反對變法的也是文人,或者說,反對變法的集團中文人也是重要的中堅力量。
因而,文人變法運動為何經常失敗,某種意義上是個偽問題。
變法運動,本身就是打破固有的政治格局、影響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臨的阻力自然是極其巨大的,可以說,變法成功是特例,變法不成是通例。
歷史上的文人,大多都是以仕途為目標,以政治家為定位歸屬,但有的文人是天生的文人墨客,即使有了政治上展布的空間,最終也並無建樹,如「才高八斗」的曹植、「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和「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李煜;有的文人有經世濟民的學問,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但終於還是沒有合適的機緣,最終留在歷史上的還是文人的角色,如屈原、賈誼、辛棄疾、陳東、顧炎武、黃宗羲等人,讓人生出「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之感嘆;而有的文人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風雲際會,君臣遇合,遂成為著名的謀士或政治家,比如張良、荀彧、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狄仁傑、趙普、李善長、劉基等人。
文人能不能在政治上成功,主觀方面的關鍵在於其本人是不是具有政治才能,有沒有知行合一的執行力,有沒有處理人際關係的協調力,後秦王猛的成功、明朝張居正的成功,可以說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元素,而有的改革家,卻不是個成熟的政治家,比如王安石。
變法本身有難度,變法成功更是千難萬難,但是成功與否,並不在於主導者是不是文人。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文人本身不可能有變法的機會,我們說王安石變法其實是宋神宗變法,宋神宗之所以要變法,因為神宗朝下面的官僚聯合體鐵板一塊,即便有官員不和但是為了打壓武將階層,會很快擺平,不會讓外部抓到把柄,自然神宗本人也沒辦法,雖然外患依然在,但只要宋初的框架(與士大夫共天下)骨架在,也只能算是皮外傷,就算皇帝不行下面的官僚系統會把問題解決,宋神宗看清了王安石是一個不安分的人能折騰,就把他推到台前變法,這個變法直接打掉了北宋的筋骨,挑起了新舊黨爭,新黨用完用舊黨,舊黨勢大再換新黨,從此士大夫變成了皇帝的工具,在黨爭中只有奸佞才最會望風使舵,才能當權得勢,王安石當權變法後,用的恰恰是一幫奸佞,他們最喜歡政局動蕩,自然造成下而百姓離心離德,所以南宋才說北宋亡於王安石,其實是神宗不安於做一個大平皇帝,要做大權獨攬的獨夫,而他的後代徽欽二宗在這個制度裡面,一通亂搞才亡了北宋,開封被圍這兩個活寶皇帝居然相信,一個江湖騙子能請來天兵天將退敵,然後撤掉了所有城防兵馬,這才幫金兵破了固若金湯的開封城,而官僚系統居然阻止不了,這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最搞笑的帝國死法了;
再說清朝的百日維新,這個就更無語了,明面上是維新派在變法,但維新派是誰是廣大的漢族官僚,他們憑藉鎮壓大平天國一躍而上,守取了清帝國的半壁江山,然後想借甲午戰敗的契機,把另一半也奪過來,靠硬來是不行的,軍權還大半在滿州貴族手裡,那隻能通過製造輿論壓力,來逼朝廷實行有利於他們的變法,而變法的另一個主角光緒帝,他做為一個從小在宮廷中長大的皇帝,肯定是明白這些人心裡的小九九,那他為什麼要變法,因為他被慈禧的勢力壓的太狠了,所以他要反抗,他想用維新派和後黨斗,然後自已得勢做決策人。但是他在政治上實在太弱了,因為他本身是個虛權皇帝,利用的又一些非實權派人物,而且還不信任他們,因為他害怕維新派把後黨(滿州貴族)消滅了,自已的帝權也被削弱了,不敢授於維新派兵權,而一個弱勢皇帝和一個弱圾官僚,要變法就會觸碰各大貴族權力,所以必須一開始就掌控兵權,而光緒帝又想親政又不想給維新派兵權,所以他註定了成不了事,袁世凱一眼就看穿了光緒帝的打算和局限,就算袁世凱帶兵進京勤王成功了,光緒帝親政成功,他做的第一件就是殺掉袁世凱,重新平衡滿漢勢力,把兵權抓在他自已手中,所以戊戌變法從開始就註定了是失敗的。
結論就是文官不是變法成功不了,而是不安分的權力鬥爭,贏了的一方都會找一個裝門面的替罪羊,因為在他們眼裡最高權力是不能犯錯的,也不會犯錯的,君不見四人幫乎
一點個人見解,未必準確。
問題中的三個失敗的變法都與沒有強有力的依靠有關。柳宗元最開始有唐順宗支持,但唐順宗既沒有多少大臣支持,也缺少有兵權節度使的配合,皇帝當的窩囊,又疾病纏身。戊戌變法也類似。
王安石也有類似原因,但他也有其他問題。他變法太強烈,用人也不好,政治頭腦不突出。
相比之下明張居正就比較成功,自己做首輔,代理皇帝,自己就是靠山。又能改而不革,受到阻力較小。
總的來說變法要有必要性,改也行,不改也行,對國家整體收益不大的自然難以成功。
其次要有強有力的支持,有靠山,幫你抵擋阻力,而文人一般都完全指望皇帝,皇帝腦子一涼就可能前功盡棄。
再次就是要給舊勢力留一些空間,你不給人家留活路,不跟你拚命才怪。而文人一般缺少政治頭腦,光想著我為天下蒼生謀福利,一定會獲得支持就大錯特錯了。百姓又不知道你為他們好,就算知道也幫不了什麼。
文人都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而不懂知行合一。
推薦閱讀:
※大宋一清官,只因得罪王安石,死後家人沒錢埋葬靈柩停放廟裡十年
※現在明白:王安石為什麼不納妾?
※王安石原本穩拿狀元, 卻因為這四個字惹怒了皇帝
※王安石為什麼從舒州通判任上辭職?
※王安石的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