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狼稱一「匹」狼,馬稱一「匹」馬,牛稱一「頭」牛,但老虎就稱一「只」老虎呢?
匹,字意為比得上。用於匹配和單獨。
"匹″字做為量詞只用於騾馬或布匹。馬能匹配人。
狼的量詞不是"匹",直接使用就是"只","頭"也很少用。自從有了品牌"七匹狼",人們以為狼的量詞可以用"匹",其實是錯誤的。
腦袋大的一般量詞用"頭",一頭牛,一頭獅子、一頭蒜等。
當然獅子的量詞也用"只″,是因為野獸和一般小型動物的量詞都是用"只",所以老虎量詞就是用"只",一隻雞,三隻羊,兩隻老虎四隻狼,狼也是用"只"而不是"匹"。
豎著的論"個",人立著就是一個人。
橫著的論"條″。一條龍,一條蛇、一條魚,一條河。人倒下橫著就是一條人命。
PO主的題目有點不嚴謹,其實沒有「一匹狼」,而是「一頭狼」、「一隻狼」。我們受某品牌影響,覺得匹可以形容狼,其實不然。
看下「匹」字的百度百科,可以看到它只用來形容騾馬。其實更狹義點來說,只適合形容馬,騾子因為帶有馬的血統,才勉強能用。「匹」條目下所有引用的古文中,未見有形容狼的情況。而口語里,關於騾子,還是更習慣叫幾頭。這是因為「頭」、「匹」、「只」、「條」等形容動物的量詞都有固定的習慣,不合這些習慣就會讓人不舒服。
先說馬專用的「匹」。匹是會意字,根據金文,是以山崖的凹凸不平來比喻布的摺皺。而馬的手感類似布匹的順滑,戰爭中又有一人一馬相匹配的習慣,所以用「匹」毫無違和感。而「頭」則給人大而遲緩的感覺,比如一頭牛、一頭豬、一頭大象、一頭駱駝;「只」相反,有小而靈活的感覺,比如同樣是豬,就可以用「一隻小豬」來形容,另外「一隻貓」、「一隻鳥」都是小巧輕快的。而狼靈活又迅速,用只來形容很合適。那為什麼老虎也用只呢?明明獅子和狼都可以用顯得更大一些的「頭」。其實「一頭老虎」也沒問題啊,「頭」和「只」在獅、虎、狼身上倒是可以通用的,我覺得原因在於它們的體型中等,既有大型動物的穩狠,又有食肉動物的靈巧,所以都可以形容。
如果你依然覺得「一隻老虎」聽起來更舒服,那原因可能在於,古代往往稱老虎為「大蟲」,而形容蟲,最適合的就是「只」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謝邀。
中文博大精深,如果仔細研究下來,其實也有規律。量詞在中文裡有著許多講究,這也是很多老外在中國學中文的一大難點。
雖然很少有人總結,或者說能說出個頭頭是道的學問來。但是如果你用錯量詞,大家都能第一時間聽出來,這就是語感。
拋開語感,從原理上說。
形容動物的,大約是,頭大於匹,匹大於只,而水裡的不參與,基本都用「條」,也表達了它的靈活。
比如說,一隻貓,一隻羊,一隻雞,一隻兔子。這都是比較小的動物。再大點,比如一匹馬,一匹狼等等。不過狼呢,也有用只的,因人而異。再大些,一頭牛、一頭豬、一頭驢等等。
相較之下,頭比匹,還多有點不靈活的意味在其中。再回到題目里。
老虎為什麼是用只?原因有二:1.老虎是百獸之王,獨自行動的它,靈活度比獅子不知道高多少,所以用只不用頭。
2.老虎又是大貓,在古文里又叫大蟲。貓和蟲呢,都用只來量化的。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么萌~
中國漢字如水,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中,文字中的量詞往往「身兼數意」,不僅僅只為了表達數量,還有修辭的作用。
之前還真沒有深思過這類的問題,對文字和漢字文化了解不深,只能展開邏輯推理一下:
為什麼稱狼和馬為一「匹」,很多同學認為應該是從一匹布那裡延伸而來,形容它們的毛色如綢布般柔滑。但個人認為除了這點外,還可能有「匹對」的意思。狼和馬比之其它動物,群體意識更強,且公母之間一對一的關係更為穩定。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狼王在母狼懷孕期間,寸步不離地守護著她,令我印象很深刻。
而用「頭」去形容的動物,牛、豬,會比較突出它的「頭部」特徵,這很可能跟以前的祭祀習慣有關,牛頭和豬頭會整個地擺上祭台。我們上饒話形容一個人長得極其難看,會說他長得「三牲頭」一樣。三牲就是指祭祀常擺的牛、豬、羊的頭。那為什麼羊不用「頭」,而用「只」呢? 一隻鹿,一隻老虎,一隻猴子……凡用「只」去做量詞的,就像其文字結構一樣,看到它就會聯想到靈活的肢體運動。羊相對於牛和豬來說,運動要靈活得多,特別是山羊,能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行走。
而用只去形容老虎,感覺削弱了它森林之王的霸氣,雖然它的行動也很敏捷,很靈活。古代語境中提到老虎,比如《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章節中,用的是「一條大蟲」,現代人描述為「一隻老虎」 很可能是因為它屬於貓科動物,是後續語言描述習慣發生了演變。
很有意思的問題,假設你現在要給一個外國人教漢語,應該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呢?
首先 "只" 其實是隻 衹兩個漢字的組合,簡化字的時候把這兩個字合二為一了。當只做量詞的時候,實際上是隻這個字。隻本意就是動物。
所以"只"是所以動物的通用量詞,所以凡是沒有固定量詞搭配的動物,就通通用"只"。
比如以前的網路神獸,一隻草泥馬。還有一些不存在的動物都用只,比如 一隻怪獸等等。
其次, 頭是家畜的固定搭配。一般只要家畜用頭。
一頭牛,一頭豬,一頭驢等等。
你可以看到,用頭做量詞的大多數是和農業生產有關的動物。 大概是古代農業生產時候,經常會交易牲畜,交易的時候要清點數量,數過一群動物的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只要數動物的頭就行了,忽略其他的。
所以就有了,一頭,兩頭,三頭這樣的數法,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家畜的固定搭配量詞。
至於馬為什要用匹,完全是因為古代把馬稱為馬匹。
漢代有個學者寫了一本書,叫《風俗通義》,裡面有一句段話:
「馬疋,俗說馬比君子,與人相疋,或說馬夜目明照前四丈,或說馬縱橫適得一疋,或說馬匹賣直一疋帛。」
疋就是匹的通假字,所以漢代的學者認為,馬之所以叫做馬匹,可能是因為馬和君子相匹配,或者是傳說馬晚上眼睛明亮的可以照四丈遠(四丈為一匹),或者說一隻馬的價格當時正好是一匹娟,所以馬叫馬匹。
這種習慣形成以後,大家就用匹來作為馬的量詞了。
我且胡亂解釋一番,肯定不對,切莫認真。
漢語往往用量詞來形容動物的舉止形態個性。
凡是走獸瘦俏俊郎的稱之為「匹」,比如:一匹狼,一匹馬,以形容其體形像布匹一樣順暢溜滑。
凡是走獸拙笨粗野的稱之為「頭」,比如:一頭牛,一頭豬,以形容其體形像木頭一樣凝滯厚重。
凡是走獸敏捷靈活的稱之為「只」,比如一隻虎,一隻狐,以形容其體形像船隻一樣靈巧婉轉。
凡是動物中細長順滑的稱之為「條」,比如一條魚,一條蛇,以形容其體形像枝條一樣細長柔綿。
當然,漢語是由人來使用和支配的,約定成俗的有之,隨心所欲的有之,必須隨機應變,比如魚可因其形態而稱之為一條魚,也可以因其尾巴的擺動而稱之為一尾魚,還在塊頭很大時比如對鯨魚就可以稱之為一頭鯨魚,等等。
答:這些都是量詞,包含了我們古人對不同事物的屬性認識,然後在長期使用中形成的吧!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這些量詞有各自的隱含屬性,然後和不同的動物相對應,比如:
匹:有「一匹布」的說法,給人的感覺就是表面順滑,比如馬的毛髮就是這樣的,固有一匹馬,一匹狼的說法;
頭:有「獃頭獃腦」一說,給人「笨」或者「反應慢」的意思,比如牛、豬就是這樣,固有一頭牛、一頭豬的說法;
只:給人「小或者乖巧」的感覺,比如一隻鳥、一隻小豬、一隻貓、一隻青蛙等等;
條:給人的感覺是「長長的,沒有腳或者腳很短」,比如一條魚、一條蛇、一條蟲等等;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甚至有一些混用,比如我們可以說「一匹狼」或者「一隻狼」,用於不同的語境當中;「一條狗」的說法,就和上面對不上。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反正就是古人在生活中,長期使用積累的下來的,帶有隨意性,也包含了物體的一些明顯屬性,下面這些舉例,體驗一下吧!
一隻螞蟻;
一隻螃蟹;
一隻兔子;
一隻老虎;
一隻長頸鹿;
一條蟲子;
一條蛇;
一條鯊魚;
一頭豬;
一頭牛;
一頭驢
一頭大象;
一匹馬;
一匹狼;
……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因為老虎是貓科動物,對大貓作為鏟屎官的你敢用一匹?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143886951621175116, "vid": "3a391d89b59b41318e499a015e257f1f", "vu": "3a391d89b59b41318e499a015e257f1f", "duration": 15, "neardup_id": 3892436868687279490, "thumb_height": 640, "thumb_neardup_id": 13362860872057567681, "vname": "MV_20180108_113339.mp4",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5.12, "h": 854, "subjective_score": 0, "w": 480, "file_size": 1652612}, "ultra": {"duration": 15.12, "h": 1280, "subjective_score": 0, "w": 720, "file_size": 3493150}, "normal": {"duration": 15.12, "h": 640, "subjective_score": 0, "w": 360, "file_size": 1062701}}, "hash_id": 11911036549806240886, "status": 0, "media_id": 1588626192521220, "thumb_width": 360, "item_id": 6508523724252119559, "user_id": 84249135171, "thumb_url": "560f000ce5ba2f6caa3c", "thumb_uri": "560f000ce5ba2f6caa3c", "md5": "",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60f000ce5ba2f6caa3c", "sp": "toutiao", "group_id": 6508523724252119559} --}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812782150065879563, "vid": "477c8d7fab8e4f4fa0f7220e9b15a1bf", "vu": "477c8d7fab8e4f4fa0f7220e9b15a1bf", "duration": 88, "neardup_id": 4802854675671411211, "thumb_height": 272, "thumb_neardup_id": 10169125535457999901, "vname": "QQu7a7au95f4u89c6u9891_20180112180130.mp4",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88.891, "h": 272, "subjective_score": 0, "w": 480, "file_size": 4783080}}, "hash_id": 4802854675671411211, "status": 0, "media_id": 1589380102065165, "thumb_width": 480, "item_id": 6510103323264156164, "user_id": 20213698321, "thumb_url": "57b10003192a72f6d999", "thumb_uri": "57b10003192a72f6d999", "md5": "",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7b10003192a72f6d999", "sp": "toutiao", "group_id": 6510103323264156164} --}
語言就是工具,對於工具沒有具體限定,更多的是遵循的社會習慣,對於量詞的使用,其實是語言習慣。比如大家說:一頭狼/一隻狼/一匹狼。對於足球:一粒足球,一隻足球,一個足球;再比如形容人:大家都說一個人,一位先生,一條好漢,一群人,一排人,一位領導。因為社會語言習慣的演變,如果社會大多數都在長時間的使用,那麼這個這個就是個社會習慣,新華字典在重新編纂的時候,就會被重新收錄進來。
曾經有人提倡使用繁體字,甚至在人大會議上提出來了。就這個問題,馬東曾經問過語言學家周有光是否採納,周有光當時說了一句:那些人都不懂語言。繁體字到簡化字,只有不到200字的意思發生了反轉,也就是說不再是原來字的意思了。馬東又問:對現在網上的火星文怎麼看。周有光說:過50年再說,留著繼續用的,收錄新華字典。
因為我們從小就學會了那首兒歌: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在齊秦那首歌唱「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之前,狼的量詞也是只,從來沒有用匹的。
匹對應的是匹配,馬的量詞為匹,是因為馬是唯一能駕轅的動物,所以也只有馬才能用匹這個量詞。
同樣是家畜,牛能犁地但不能駕轅,驢能推磨也不能駕轅,豬狗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都不能用匹這個量詞。
齊秦用匹來說狼,從好的一面說,是他喜歡馬的精神和狼的堅韌,乾脆在意念上合二為一的這麼稱呼狼了。
若從壞的一面說,齊秦小時並非好學生,很惹事搗蛋,直到服役了才被「馴服」並開始音樂創作,在字詞上不守規矩、以怪異出奇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後果是,從那首歌后,包括張學友的《雪狼湖》等文藝作品裡,狼從狼外婆那種惡毒大反派開始變成堅韌孤獨有毅力的正面形象,直至某運動服飾品牌開始用狼後,讓80後的很多人以訛傳訛的以為這是正常的了。
推薦閱讀:
※BBC紀錄片:十個關於減肥的科學原理
※孫小淳教授再撰文:「陰陽五行」寫入「科學素質基準」,好得很
※月子科學飲食 產後大補會奶水不足
※為什麼現代科學解釋不了中醫
※液體的10個不可思議科學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