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


論中庸之道

作者/董海發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華,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高智商、大智慧、上上策。

中庸之道就是指不「左」不右的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治國之道。

所謂「左」,是指過分、冒進、激進的言行;

所謂右,是指不及、保守、反動的言行。

所以,「左」與右是背離中庸之道的兩個極端的錯誤思想與行動。因此,中庸之道既不是折衷主義,也不是走中間道路,更不是和稀泥抹光牆,而是選擇一條符合客觀事物及規律的正確道路。

所謂選擇正確道路,就是按客觀事物及內在規律做人、做事、治國。所以,要做到真正堅持中庸之道,必須開展兩方面的鬥爭:

一方面不僅要知道「左」的危害所在,還要防止「左」的滋生蔓延,更要反對「左」的猖狂泛濫。我們同「左」的矛盾是思想認識方面的矛盾,是可以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你消我長的人民內部矛盾。

另一方面不僅要知道右的危險所在,還要防止右的滋生蔓延,更要反對右的瘋狂進攻!我們同右的矛盾是政治制度方面的矛盾,是相互對立、相互鬥爭、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


我認為中庸之道,是一種多餘保守的方式,在很多情況下並不能激勵人們進步。如果你是學生,你把中庸之道用在學習上,那應該就是一般的小學、一般的中學、一般的大學,然後就業......

如果中庸之道用在治國上,那應該就是閉關守國。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都和中庸之道有必不可少的聯繫。

我理解的中庸,是你在強大的時候應該要選擇中庸,這樣不至於四處樹敵。在你還在不夠的時候,你選擇中庸,你只有被欺負的份。你選擇中庸,只能是在你即將退出這個舞台的時候選擇中庸,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你只需要做到保全就好,而不再是要去追名逐利。

對於年輕人來說,更多的是需要一些激情一些鬥志。如果在那個年代你選擇了中庸,你這一輩子可能也就是這樣子了。甚至有可能到了晚年,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中庸思想,一個遙遠的哲學。幾千年來,人們對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它博大精深,而又撲朔迷離。它猶如含羞待嫁的少女,半遮粉面低頭嬌思,不以直面示人,更添幾分神秘。那麼,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呢?

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何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書面註解: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歸根結底講求的叫「合適」。「折中」一詞的出現,可是害人不淺啊,很多人根據這個理解,把工作中那些做事不緊不慢,生活中不溫不火,處事中不冷不熱的人稱作「中庸精英」。還有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好好老先生。他們處事圓滑,左右逢源,善於交際,常被理解為深得中庸之道之精髓。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小編卻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恰恰相反的是:它是一種鮮明的個性,是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倔強性格。它是在看似溫順的外表下,跳動著的一顆倔強的心。外圓內方說是對他的闡釋。

在{論語}一書中孔聖人曾經和弟子討論過一個問題,學生問:在鄉黨有這麼一個人,人人都稱讚他是正人君子,老師,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吧?夫子言:這個人是為賊,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弟子不解,孔子說;在鄉黨,這樣的人,正直的人贊成他,邪惡的人也擁護他,他怎麼會是君子呢?君子者,十人之中,七八之人贊成你的觀點,並擁護你,二三之人誹謗詆毀你,這樣的人才是真君子呀。是啊,一個搖擺不定的人,一個毫無底線的人,一個不辯是非的人怎麼能叫君子呢?

顯然,孔夫子的中庸哲學不是讓我們做好好老先生,而是有著鮮明正義性格的,懂得變通的,講求外圓內方的一種人生觀點,一種處世哲學。中庸思想幾千年來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它富有鮮活的生命力,是因為他對人性的成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中庸: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場為中,堅持不變為庸。同時代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將中庸的中表達為正義。

當代職場中一些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遇事不積極,也不消極,領導給任務就干,用別人更好,平庸至極。為人處事中,見到努力的同事譴責四處逢迎的老好人幹活效率低,也保持中庸……久而久之不僅自己變平庸,也讓企業變平庸,這就是害。

同時,在對外交涉中,對於結果不明了的博弈保持中立狀態,卻是穩妥之策。

中庸之道是我們應對未知事物保持優勢立場的一種思想,儒教和柏拉圖都在相同時間段提出了中庸之道和正義理念(柏拉圖對正義的解釋就是王要保持中立,與中庸之道一個意思)。

所以說不上有益有害的問題,因為兩種情況都存在。

中庸之道是古代人對於複雜事物判斷的一種邏輯和價值論的答案,中庸之道即包括處事方法,也包括對事物的衡量標準,而中庸這個模糊尺度在複雜情況下,屬於用假設去解釋假設的保守思想觀念。

首先,採用中庸是對事物發展過程動態結果的一種博弈姿態,中庸的要求就是保守的在中立方,以便於應對下一步變化。例如外交上,兩國相爭我們作為第三國保持中立,因為不了解他們的博弈結果。再例如,學生堅持要學習廣松涉的「新馬克思主義」,但我們不了解這個事物就一邊制止學生的狂熱信念,一邊讓他先嘗試。

其次,中庸之道是維持多元化發展的有利方式。中庸之道講求永遠的保持中立,所以不會扼殺任何一方,包括自己理念內矛盾。

第三,中庸之道是延續之道,而不是發展之道,因為如果要發展,就不可以「庸(保持立場不改變)」。

儒教文化中,95%都是糟粕,經不起推敲,當代信息化社會出現了智力分化,腦力充足多分析多思考的情況下,儒教很多古代廢話都可以扔了。捧儒是對中華文明的傷害,我們歷史中驗證過多次儒教興起朝代就滅亡的歷史了,所以對於儒教思想,我們深究其理,而不是簡單的學習背誦和墨守陳規。


世界本是陰陽一體正如一枚硬幣之兩面,世間萬事萬物皆無絕對的好壞。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弟子規》有一句話叫師長前勿見能——就是說不要在老師長輩面前顯得自己很有能耐。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師長有明顯的錯誤呢?咱們能不能糾正呢?大家是不是在想:如果是一個秉承中庸之道的人多半不會糾正吧?

其實歷史上最早的中庸之道並不是教人明哲保身當個好好先生,而是告訴人們應該時刻對別人懷著一顆敬畏之心。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絕對正確,很多被我們奉為真理的東西其實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更加深入的研究也許會有新的認識,正如中世紀的人把地心說奉為真理,甚至不惜為此燒死了宣傳日心說的布魯諾,可隨著人們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才發現原來日心說比地心說更合理。所以除了專業的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我們任何人都不會去思考1+1為什麼等於2,而是直接將其作為前人總結的定理應用即可。

有質疑精神,敢於指出領導、師長的錯誤固然是好,可有個問題是:我們自己就一定正確嗎?而且在人際關係領域有時並不像科學領域那樣非此即彼,這時秉承中庸之道是完全可行的。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和夫人一起去商場看衣服,然後她很中意其中一件,跑來問你的意見,而這時你並不看好這件衣服咋辦?老老實實告訴她:你不喜歡。如果您這樣做我只能說:您很有性格,也很誠實,不過估計晚上回家日子不好過。這時您最好告訴她:「親愛的,你喜歡的就是我喜歡的。」表面上看您說了違心的話,好像是挺沒原則的一個好好先生,可話說回來難不成你倆為一件衣服的事吵一架就顯得您特有原則是不?

其實中庸之道是一種禮儀規範,更適合於用來調節人際關係,因為一個人太過鋒芒畢露真的會沒朋友的。如果是在學術領域盲目照搬中庸之道危害可就大了,因為學術研究那就是不斷探索真相的過程,研究的都是非此即彼的原則性問題,在學術領域所有人都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可能有人會問我:你不是說無法保證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嗎?對,我無法保證我是正確的,但如果您要推翻我的論點請用證據說服我,在您不能說服我之前我堅持我的觀點。而且即使我堅持的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但這個觀點引起大家的廣泛爭議,最終大家在爭論中找到了正確答案,那我這個錯誤觀點也算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中庸之道不是一切都折中,通俗點理解,應該是在合符做人做事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取中。記住,是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取中。

沒有哪種思想對一個人絕對有益還是有害。關鍵是擁有某種思想的人,如何掌握這種思想,不把它絕對化。

中庸之道是人修為的一種境界。 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我管理,順應自然規律,時刻保持克制追求和而不同。並非一般人從字面理解的中立、平庸。

中庸之道,主觀上要求自我內心平衡心態和諧;客觀上要求順其自然,環境和諧;主客觀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達到這種境界是人生的追求,那擁有這種思想,你說是對人是有益還是有害?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最高的道德,也就是說,中庸屬於道德範疇。那麼什麼是中庸呢?

《中庸》在第一篇中寫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什麼狀態?就是無知無欲的狀態。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主觀意志和主觀臆斷,完全是由直覺出發。

發而皆中節是什麼呢?就是以直覺出發不帶偏見,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也就是所謂的不偏不倚的意思。

以上兩段話結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我為人處事不帶有任何個人主觀判斷或帶有色眼鏡看待人事物,始終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待人處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庸確實是屬於道德範疇,而且真能做到如此客觀公正,確實達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

所以你說,這樣的一種中庸思想,它究竟對人是有益還是有害呢,真正理解它的人,應該不難理解和判斷吧。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文中只說中和,而不是直接說中庸呢?

庸,就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用「中」的意思。就是始終運用中立客觀的態度看待人事物,以及為人處事。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和,一切皆是為了圍繞人與人之間能夠達到和諧相處的這一終極目的。但有時候,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和諧而和諧,為了追求所謂的公平而公平。

其實生活是多面的,也是錯綜複雜的。比如家庭關係當中的夫妻鬧彆扭,你真能計較個誰對誰錯?往往男人錯是錯,對也是是錯,最後女人一樂,一家子又歡聲笑語了,這才是最大的和。

其實在這裡的和,已經不僅僅代表了某種和諧,或者它實際已經達到更高維度的和諧,即合情合理的和諧。凡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要合情合理,就是最高標準的和。所以說中國是個講人情的社會,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文中用中和,顯然比中庸更為合理恰當。


中庸之道出自孔子的《論語》里的。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後人解釋有兩種:一種認為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中是指好,庸是指用,就是要中正平和,做好事情。另一種認為中庸之道是指處理任何事情不要太過,也不能不及,要恰到好處。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兩種解釋都不錯。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其實踐要求是做人做事都要恰到好處。而不是提倡人們做不講原則的"和事佬"。據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實踐中庸之道,可從這樣幾方面努力:一是做人要老實厚道。見硬不懼,見軟不欺。注重自省、自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待人如己,不能苛刻,多幫助、多布施、多理解、多寛容。敬人一尺有神明,讓人一丈天地廣。二是做事要勞逸結合。人需要工作,需要儘力為人類社會作出應有貢獻。但在正常情況下,也要關愛自己的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什麼都辦不了,一切都是零。身體畢竟是"革命的本錢",事業的前提。三是慾望要自我控制。追求慾望是人的本性,也是奮鬥的動力。然而私慾膨脹、縱慾無度,乃至不擇手段去追求慾望,便會墮入罪惡的深淵。官場上的一些"老虎"、"蒼蠅"便是明證。即使是普通人積的福徳也要慢慢消受,不可肆意揮霍的。四是用物不要太榮。就是說我們靠幸勤勞動積穳下來的錢,也要省吃儉用,把錢用在"刀刃"上。合理的消費不可少,但不能在消費上與人家"攀比",講排場,耍派頭,求虛榮,顯高貴,"人為物役",成了"房奴"、"車奴"。總之,正確理解並努力實踐中庸之道,對我們還是大有裨益的。


有益。而且是大道。中者不偏不倚,公、正,行至最恰當處,最極致處。所謂的中間、折中都不是中庸之庸,那是鄉原小人之中。庸是常,不是不變。常道是基本的道,是做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的原則、根本,比如親其親,子其子。現代人根本沒有讀《中庸》,或者根本就讀不懂,一知半解就胡言亂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學》《中庸》等四書五經是絕對沒有所謂的束縛和封建的。這些經典書籍說的都是最高的思想,講求解放(化),講求日新,講求生生不息,自強不息,這些最基本而且是人類永遠也不可能廢棄的常道。《尚書》曰:允執厥中。就是中庸的出處。這是人類的最高的標準。就是今人講的公平、正義,不偏不倚。所謂的折中,老好人,都不是中庸的中,而且是中庸極力反對鞭撻的。對傳統文化需要認真仔細的讀,反覆的讀。而且不要看近現代人的註解,都是曲解。


看了這些答案,我的心一陣陣發痛。深為今日文教系統擔憂。中國那麼多文人,競無一文能按原文原意去解讀中庸。都在那裡按自己的臆想,大放厥詞。不妨告訴諸位,中庸是孔丘藉助於天命邪說,鞏固森嚴等級秩序的行為規範。《中庸》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在那裡,先天形成的等級秩序,是天命所賜之人性,遵循這種人性就是道。喜怒哀樂留中不發,謂之中。要發就必須符合各自的等級地位(皆中節,謂之和)。不允許有達不到自己等級地位的言行(無不及),也不允許有超越自己等級地位的言行(無過之)。長此以往,恆久不變才叫庸。孔丘說了,這種中庸,老百姓(小人)是堅決反對的。老百姓追求的中庸是沒有剝削壓迫,無所忌憚的民主與自由。他還承認,他的中庸就是強迫民眾遵循,也很難持久。如此看來,這種行為規範違背民心民意,久遭百姓唾棄。放在今日有害無益。


推薦閱讀:

分享|她說:女兒長大了不需要用性別定義自己
廉頗純肉還是半肉好?
步入中年的碼農,怎麼通過讀書學習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轉型到其他行業?
讓自己變幸福的20件事!
「Are you over me?」是什麼意思?

TAG:中庸 | 文學 | 教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