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順開是誰?


嚴順開(1937年6月6日一2017年10月16日),上海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上海滑稽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

參演的電視劇:

《我的丑爹》、《江湖俏佳人》、《王保長後傳》、《我們的故事》、《風滿樓》、《小皮匠登基》、《大宋提刑官》、《我的淘氣天使》、《紅樓丫頭》、《王先生和小陳》、《新72家房客》

參演的電影:

《老銀匠》、《好女不愁嫁》、《夫唱妻和》、《阿譚內傳》、《女局長的男朋友》、《阿混小傳》、《鼓鄉春曉》、《阿Q正傳》

參演小品:

《阿q的獨白》、《彈鋼琴》、《糊塗的愛》、《張三其人》、《張三過十五》、《難兄難弟》、《老師》、《講故事》、《生財有道》、《假話真情》、《殘疾》、《老爸學電腦》、《我在馬路邊》、《今夜星辰》、《逛廠甸》、《量體裁衣》、《愛父如愛子》

執導作品:

《太太萬歲》、《獨養女兒》

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2年第2屆瑞士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手杖獎

以此方式悼念我們敬愛的嚴順開老師,願嚴老一路走好!安息吧!


嚴順開,著名演員,小品藝術家,有「南派小品王」之稱。

10月16日,嚴順開去世,享年80歲。沒想到,記得他的人那麼多,社交媒體上,許多人轉發這條消息,緬懷這位藝術家並為他送行。

當然,也有不知道這個名字且懶得搜索的年輕網友,在詢問「嚴順開」是誰。的確,知道嚴順開,是個暴露年齡的事情,想到他,往往會想到一些久遠的關鍵詞,比如電影《阿Q正傳》、小品《阿Q的獨白》、《張三其人》,以及他那標誌性的笑容。

雖然嚴順開在1981年以飾演《阿Q正傳》獲得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一舉成名,但真正讓他家喻戶曉的,還是當年神奇的春晚舞台。嚴格一點來說,嚴順開和馬季、趙麗蓉等藝術家一樣,都是「春晚造星」的典型。之所以能夠為人們長久地記得,是因為他們的藝術氣質,都源自民間,他們塑造的藝術形象,都和大眾緊密相連。

現在回看嚴順開1983年那段只有1分41秒時長的春晚小品《阿Q的獨白》,會驚訝於當時這個節目的即興性質,嚴順開一氣呵成完成了那段刻畫阿Q內心的獨白,在春晚這麼一個宏大的舞台上,如此神采逼真地還原了停留在魯迅小說中的文學形象。近些年的春晚,已經沒有了這樣的表演形式,當時嚴順開可以那麼演,可見節目組給予了他多大的信任,也驗證了嚴順開深厚的表演功底。

另外一個小品名作《張三其人》中的嚴順開,颱風鬆弛,形神兼備,他根本不像一位端著表演姿勢的演員,也不像是在演小品,而更接近於從市井生活場景一步跨到了舞台上。《張三其人》這個節目對市井人物心理的準確描寫,以及只可意會的諷刺性,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與當下喜劇舞台上那些鬧騰的小品不一樣,骨子裡有很硬的東西在,在讓人笑的同時,也讓人思索。

作為創作者的嚴順開並不算高產,進入新世紀之後,所有公開播出作品加在一起不過十二三部的樣子,且不再有小品面世。晚年的嚴順開不再是備受關注的春晚小品演員,他參與的作品,也沒有再風靡全國,但這並不能阻止觀眾一眼認出他來,在公眾的娛樂記憶里,這個名字已經牢牢地刻在了某一個位置。

比趙本山早上春晚七年的嚴順開,是南派喜劇的代表人物,後來被人稱為「南派小品王」,對於這個稱謂,嚴順開在接受採訪時曾這麼解釋,「我不帥,但我有戲」,他還有過一句話,「我愛觀眾的笑,我更愛觀眾在笑的同時能沾上一點眼淚。」在北派小品全面佔領喜劇圈之前,可以說嚴順開所代表的南派小品,是有不小實力的。作為嚴順開最有名的弟子,周立波後來被認為是南派小品的代言人,但南派小品似再難恢復到嚴順開時代的輝煌。

嚴順開離世,除了讓人想起他過往演繹的作品,還讓人懷念誕生那些作品的時代與舞台,那時候沒有娛樂圈的說法,也沒有什麼「流量為王」,藝術家的創作,都是從生活中來,說觀眾想說的話,沒有討好與迎合,沒有擔憂與躊躇,這是當下「娛樂過剩」時代所提供不了的。


對於很多年輕觀眾來說,嚴順開這個名字實在是非常陌生。就算把照片放在你的面前,恐怕覺得他眼熟的也沒有幾個人。這位老藝術家於2017年10月16日去世,享年80歲。

這張照片是他標誌性的笑容。曾在銀幕、熒屏、舞台上帶給無數觀眾歡笑的他,在中國的喜劇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人說,「小品這種藝術形式,北有趙本山,難有嚴順開。」這樣的評價實在是給趙本山太大的面子。因為追溯「小品」這種藝術形式的起源,嚴順開算是開山之人。

嚴順開在195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任上海滑稽劇團演員,兼任編導工作。由於外形所限,嚴順開接到的角色多以喜劇小人物為主。直到1980年,他接到了自己演藝事業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電影《阿Q正傳》中的阿Q。

看到這張劇照,不知道有沒有勾起一些網友的回憶。憑藉在這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他獲得了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83年,他在第一屆央視春節聯合晚會上為觀眾表演了節目《阿Q的獨白》,這個節目,成為了日後「小品」的雛形。而後,他又在春晚舞台上,為觀眾帶來過小品《張三其人》(1993年)、《愛父如愛子》(1999年)等。

嚴順開演技精湛,對於小人物的拿捏令人佩服,善於在喜劇中挖掘悲劇的意義,作品大多讓人深思。因此,他也被稱為「東方卓別林」。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藝術的追求有著那一輩老藝術家特有的堅持和熱愛,對於滑稽戲這樣一個看起來不夠主流的藝術形式,他從未放棄過努力和創新。

可惜的是,2009年,嚴順開在拍攝電視劇《我的丑爹》後突發腦中風,從此離開了他熱愛的舞台。在這之前,有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的一番話讓人感動。他說:「喜劇的生命力就在於生活。作為滑稽演員,一定要沉下心來抓精品,關心發掘平凡生活里各種小人物的命運,才能塑造出動人心弦的藝術形象。」

祝這位老藝術家一路走好,為天堂帶去歡笑。

(文/Y)


他的名字和形象,在我的記憶中一共出現過四次。

第一次,大約是在上初中的時候,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他的漫畫,下面的介紹,好像說他在電影《阿Q正傳》中出演阿Q,榮獲某某國際電影節「金小丑獎」。現在又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是第二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手杖獎」。

提起阿Q,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經典的形象,沒有之一。阿Q的經典名言,如:「我祖上比你闊多啦!」「和尚動得,我動不得?」「君子動口不動手。」國人皆耳熟能詳、張口就來。

顯然,阿Q這個人物是非常難演的,幅度大了,容易把他演成精神病人;要是演成正常人,又不出彩了。這就需要掌握好一個度。最終,他很好地掌握了這個度,一Q成名。

他說:我很自豪能演魯迅先生筆下的這個人物,而且我把他演得觀眾都能接受,所以到現在,人們還叫我阿Q。

第二次是1983年,首屆春晚,我通過鄰居家那台全村唯一的電視機,看到了「活的」他。他帶著《阿Q的獨白》來了,以一種既不是話劇也不是相聲的表演模式,引起全場爆笑。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央視春晚的第一部小品。正是他開創了小品這一表演模式,此後才有陳佩斯和朱時茂、趙本山、黃宏、潘長江、蔡明等人。

第三次是十年後,也就是1993年,我又一次在央視春晚看到了他,這次他帶來的是小品《張三其人》。從此,「張三」和「阿Q」,成為他一生最經典的兩個形象。有些人甚至記不住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就是阿Q,就是張三。

《張三其人》的成功,在於生動細緻地描述了一個小人物在社會中的尷尬處境,讓人笑過之後還能品出好多味兒來。

張三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名字,更多的時候,他與李四、王五一起,指代不特定的某個人,或者一個普通人群體。

老實本分的張三,很熱心腸,一心在暗中幫助周圍人。與此同時,他又有些自卑,人微言輕,以致受到別人誤解時,卻無法證明自己的善意,只有在一次次被誤解中暗自嘆息。他又很善良,寧願吃啞巴虧也要顧全自己的「好人」形象。

甚至可以說,張三就是他塑造的當代阿Q!這個小人物身上的善良、質樸、狡黠,很多人都能從張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四次看到他,是和黃宏在春晚合演《超生游擊隊》的續篇《難兄難弟》。

後來,就是趙本山為代表的東北小品霸佔了央視春晚舞台,從此再也沒了他的消息。

今天,時隔二十多年後,我突然又聽到他的消息,卻滿帶著悲傷——他去世了……

是的,他就是嚴順開,有「東方卓別林」之稱的喜劇大師!於我而言,他還演過哪些角色,已經不重要了,僅憑阿Q和張三,其藝術人生便足以不朽!


你是外國人吧?連老藝術家不認識?


推薦閱讀:

壓力測試、身體反應及行為 after 《藝術的力量》
這是一棵「祖父的樹」藝術家讓它枯木逢春
展覽現場 | 行走巴黎.一場觸動每位藝術家的作品展
埃貢·席勒:自戀的藝術「殉道者」
阮大勇、古天樂、吳寶玲榮獲第16屆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

TAG:藝術家 | 大明星 | 娛樂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