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寫了四萬首詩,為什麼一首都沒有流傳下來?
有人說乾隆爺是古代中國寫詩最多的一人,有說是四萬首,還有說更多的數字的。只以四萬首計算,乾隆活了89歲,假如三歲能寫詩,一共寫了86年,每天要寫1.27首。
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歸根結底一個字:濫。
乾隆是古代皇帝中好大喜功、自高自大的第一人,但他的命也是實在太好。爺爺穩定了江山,爸爸充實了國庫。自己25歲繼位,沒有兄弟們的爭鬥,即不用熬太久,又不是甩鼻涕的幼童,完全是一開始就大權在手。當時大清國力還是很強的,打了幾個大仗,反正自己認為都是勝利就行。長壽兒子們都熬死了,在位六十年去當太上皇,但「歸政仍訓政」,直到咽氣。唯一乾隆的厄運,就是被孫殿英給盜墓了。
乾隆是文藝皇帝,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估計沒有少給下邊人做指導。但總體上看,乾隆朝的瓷器等藝術品的品味還是比較俗氣的。那些宮中收藏的歷代字畫上蓋一堆印章也是惡俗的很。
再說他的詩,不排除有很多代筆,但被記住的佳句少到幾乎沒有。古代詩詞的高峰期是「唐詩宋詞」,明清已沒有辦法超越。清代詞人納蘭容若是個異數。乾隆並無自知之明,反而以皇帝之尊各種賣弄。手下大臣也投其所好,阿諛奉承,一片祥和。莫不如弘曆同學留下少量的詩詞,集中精力做做「推廣」+「包裝」,可能後世評價還高一些。
至今我只能記住乾隆的一句詩: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這個問題有些尷尬啊!作為我國歷史上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忙碌的一生,除了對外創造「十全武功」的豐功偉績,對內還要分身去與如懿和魏瓔珞打情罵俏。
據不靠譜統計,單單是這兩方面的事,就佔用了乾隆皇帝人生的三分之一。作為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深諳養生之道,花在睡覺上的時間比人生的三分之一只多不少。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還有六下江南,回憶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與和珅紀曉嵐微服私訪等一系列事件。
可以說,乾隆的一生無比充實。
不過,勤奮的乾隆皇帝硬是發揮了海綿擠水的作風,在輝煌的一生中,還留下了43630首詩,創造了寫詩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他這裡,一輩子只寫了10000多首詩的陸遊簡直就沒法比。
然而,這沉甸甸的43630首詩,卻沒有一首流傳至今。反而是291年大唐的50000多首《全唐詩》,成為朗朗上口的古詩精品。
這是為啥呢?乾隆也表示非常鬱悶啊!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水平太次
有人統計過,乾隆就是從10歲開始寫,寫到死的那一天,平均一天也要寫下超過1.5首詩!這比寫日記什麼的麻煩多了。
要知道,寫詩需要意境,吃著鮑魚龍蝦抒發快餓死的窘迫,是要被後人笑話的!
而在創作時間如此緊迫的情況下,乾隆實在沒有時間去有感而發了。於是就出現了諸如:「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的詩作。當然,前三句是乾隆寫的,後一句是沈德潛補的。
沒有意境,就不可能作出好詩!況且還是如此高的密度,所以乾隆一定沒有時間天天去寫詩晒成就感。
兒時看到愛迪生平均每6天就要發明一件新產品時,不禁被這個發明狂人深深震驚了,這是怎樣一個變態啊,沒事就發明東西玩。後來發現這傢伙果然變態,因為他有自己的公司,將公司成員發明的東西全部算在他的頭上,一代發明家就此橫空出世。
類似的情況還有達芬奇,他的成就常人需要100多年才能完成,而他只活了67歲。
所以乾隆的一生如此忙碌,是斷然不會天天伏案寫詩的,他的槍手,叫沈德潛。
這個66歲才中了舉人的腐儒長著一張槍手的臉,深受乾隆器重。作為乾隆的筆杆子,他不辭辛勞,給乾隆貢獻了大量的詩作,當然,也是流水線出品。
因為數量的需要,沈德潛也顧不了質量如何了,於是大量作品噴涌而出。
雖然乾隆自我感覺良好,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不好,願不願意傳承,群眾說了算。
2、生不逢時
今天的我們,提起古代的文學作品就是「漢賦」、「魏碑」、「唐詩」、「宋詞」「元曲」等。到了清朝,小說已經成了主流文體了。
雖然也有鄭板橋、龔自珍這樣的詩人,但是畢竟不是主流了。這就好比在智能機如此火爆的今天,你在瘋狂地研發全新酷甩吊炸天BB機,這樣的人一定不是什麼正常人。
所以乾隆的詩,可以說生不逢時,生錯了年代。當然,這樣的水平生在詩詞盛行的唐宋,應該下場會更加凄慘。
我們知道競爭才能促進進步,只有相互比照學習水平才能提升,不過乾隆面對的局面比較尷尬,因為他太高處不勝寒了。
作為皇帝,他的所謂的詩作,即使狗屁不通,也有一大幫沒有節操的文臣吹捧,這讓乾隆沒法進步。再者,為了凸顯皇帝的優秀,下面的人是不敢發揮正常水平的。寫得好了吧,容易被咔嚓;寫得不好了吧,他說你隱藏實力蔑視他,還是被咔嚓。所以乾脆失憶,轉而去寫文章,讓皇帝老兒自娛自樂吧。
所以,沒有百花齊放的競爭,乾隆的詩很孤獨。
一枝獨秀的東西,有時候還真不如沒有。
3、後人太直
我們今天看到的詩,失意的居多,底層的吶喊居多。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詩呢?因為改朝換代的偉力,蘊藏在底層和民眾之中,這就讓古詩可以以小見大,了解到當時社會的點點滴滴。
而從乾隆的詩裡面感受不到。
他是統治者,即使無病呻吟也有人叫好。但是明明裡面寫滿了暗爽和嘲笑,你讓後來人怎麼學習?
詩品如人品,有時候學詩也是在學人,如果一首詩不能夠給人帶來啟迪,讓人們學到東西,那麼這首詩就沒有任何收入教科書,被朗聲背誦的意義和必要。
對於乾隆,電視劇了解的太多了,不需要太多的鋪墊和了解了。耿直的後人於是做出了不學習乾隆的詩的決定。
再說了,這40000多首類似於朋友圈動態、QQ空間說說一樣的東西,能讓我們學到什麼?
所以,乾隆的詩沒有流傳下一首,絕非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主流文學,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中以唐詩宋詞流傳最廣,後世也有寫詩填詞的,卻不屬於那個朝代的文學特點。比如我們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生就寫了四萬多首詩,可是能被人記住的卻幾乎沒有,這是為何呢?主要是因為乾隆作詩水平實在不高,而且作品泛濫,沒有什麼特色,不能流傳下來也很正常。但這也並不影響乾隆帝喜歡作詩啊,反正他是皇帝,總有人跟在他屁股後面拍馬屁。
乾隆皇帝有多喜歡作詩呢?只要一有空就寫詩,哪怕是吃飯的功夫也不忘思考幾句,就比如乾隆帝寫過一首《黃瓜》:「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總之什麼事都能被乾隆寫成詩,就跟發朋友圈一樣,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乾隆皇帝卻樂此不疲,活了八十九歲,除去孩童時間,一生也得有近八十年在不停的寫詩,寫了四萬多首,平均下來一天得寫一點五首,可真是「大才子」啊。
關於乾隆寫詩還有一個趣事。有一次乾隆皇帝南巡,路過杭州西湖正好天降小雪,乾隆帝一看這美景興緻又來了,張口就是「一片一片又一片」,大臣們都忙拍手叫好,乾隆帝一看更加興奮,又接一句「兩片三片四五片」,這時候大臣們顯然看出這又是一首打油詩,但也不敢攪了皇帝的雅興,繼續拍手叫好。可乾隆帝接下來一句就更讓人尷尬了,「七片八片九十片」脫口而出,這哪是作詩,這明明是在數雪啊。乾隆帝此時也覺得有些難以結尾,總不能繼續數吧。就在眾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沈德潛站出來了,他先是誇讚乾隆帝寫的詩好,又很謙虛的說自己愚笨,但願意狗尾續貂。
乾隆帝一聽有人給自己台階下,自然很願意。只見沈德潛就是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這一句可謂是畫龍點睛,把整首詩的格調提了起來。乾隆帝一聽接的這麼好很是高興,還賞賜給沈德潛一件貂皮大衣。當然雖然這首詩最亮的一句不是乾隆帝作的,但是整首詩的版權還是被乾隆帝收歸己有了。乾隆帝其餘的詩水平也都不高,畢竟乾隆作為一個皇帝,每天日理萬機的,也沒有時間鑽研詩詞,自然寫不出精品,不過單憑數量乾隆帝也能做第一人啊。
又黑我仁波切皇阿瑪!
論數量,四萬首。論地位,一國之君。
恐怕要論保存作品,沒有人比乾隆更有優勢了,要說沒流傳,誰信啊,網上那些奇怪的七個字、五個字一句的話,都誰的?
哦!題主想問的可能是「流芳」,嗯,那確實沒有。
乾隆詩不光流傳了,還出版了很多詩集
《樂善堂全集》
這貌似是皇阿瑪登基前所作詩的合集,出版於乾隆二年,正式出版之前還有很多手抄本,是乾隆最早的出版詩集。共有44卷,非常令人震驚的數量。
《御制詩初集》
早在乾隆十四年,乾隆就出版了自己的詩集,就是這本《御制詩初集》,注意啊,是初集。
這本集子里收錄了皇阿瑪從登基到十二年,共4150首詩。按年編次,是一本編年體詩集(大誤)。
《御制詩集》
後來,皇阿瑪又出了一本《御制詩集》,這就收錄了所有詩作,共42000餘首。
難怪皇阿瑪自己都驕傲地說:
余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埒(相等),可不謂藝林佳話乎?
你看我快90歲的人了,一個人寫的詩,跟整個唐朝一樣多,我豈不是吊爆了?
乾隆御制詩欣賞
「一片兩片三四片」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段子就不說了。
看兩首正兒八經的詩。
《詠煎鹽者》
一歷篷蘆廠,載觀鹽灶民。
樵山已遙遠,釜海亦艱辛。
火候知應熟,鹵漿配欲勻。
可憐終歲苦,享利是他人。
勞動人民真辛苦,辛苦了一輩子,享福的是別人。
表達了皇阿瑪對勞動人民的關愛,以及對勞動的熱愛。
你看,連火候和調料的配比都瞭然於胸,非常令人感動。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余慰者到今誰?
這是皇阿瑪夢到了死去的孝賢皇后。
說起來,皇阿瑪對皇后的感情真的很深,所以從他眾多的悼亡詩中,還是能選出一些不錯的,主要是有真情實感在裡面。不像出去玩的時候,看到了什麼好東西,認為該寫詩,就瞎比寫來。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是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好比我泡了上萬個妞,為啥一個明星都沒有?因為天賦不夠,天賦夠的泡一個妞就是極品。
乾隆皇帝確實寫了4萬多首詩詞,首先一個問題寫4萬首詩詞難不難?(泡4萬個妞也不難,關鍵得泡個有名的別人才能知道你。答4萬個題也不難,關鍵得有人點評才厲害。)要我說不難,我也至少寫過1000多首詩詞了,不是也一首都沒留下來嗎?哈哈
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吧,都說365行,行行出狀元。首先我得為男人自豪,為啥這樣說呢,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真正做出名堂的都是男人。比如,流芳千古的詩詞大部分都是男人寫出來了。幾千年,就出了幾個青樓的小才女,和李清照小美女了,可見詩詞這麼牛B高雅的東西還得靠秦淮八艷,青樓名妓來繼承發揚。
在比如,很多明明是女人的行業,可偏偏男人做出了名氣,理髮,服裝設計,唱歌,跳舞,體操,做飯的,樂器演奏,果然雕刻的,蛋糕製作的。等等都是男人比女人做的好。
這說明男人的天賦比女人高,同樣詩詞的好壞也取決於天賦。就像古代練武的,都是天生神力,或者天生骨骼奇佳才能練成絕世好武功。任何東西靠的是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
再說說乾隆皇帝,身為皇帝可想而知,做任何事都有別人不能比擬的優越性,乾隆也是個好皇帝,也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按說寫詩詞就憑見識,也要比李白他們厲害多了吧。怎麼就寫不出一首流芳千古的詩呢?
確實都不知道乾隆寫過啥有名氣的詩詞,但必須澄清一件事。就是乾隆肯定會寫,而且寫的絕對是原創,絕對是合乎詩詞的遊戲規則。但就是天賦不夠,天賦這個東西真的不是後天帶來的,更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就像女人的天賦就是撒嬌一個道理,男人是怎麼學也學不會的。
所以乾隆爺萬人之上,也不得含笑九泉啊。
小玥來回答:
最主要得原因還是有數量沒質量。乾隆的詩,寫便了山莊內的每個景點,寫遍了山莊外的每間佛殿。為山莊內的大型園林寺廟檀林一個地方,乾隆竟寫了170多首;為澄湖上的大型御舟青雀坊,乾隆也寫了93首,為其它一個地方寫三五十首的事,就更司空見慣了。山莊里許多建築的牆壁,一年年積攢下來,掛滿了乾隆的詩。
乾隆的作品基本上屬於打油詩,水平較低。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特愛顯擺,底下也有人對她溜須拍馬例如和珅,這也造成了他很多東西得不到正面的批評,然後每遊覽一個地方就要寫一些詩,留一些字,很泛濫,要不是他是個皇帝,基本上沒人會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小玥個人看法而已,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不得不承認乾隆天資聰慧,和他弟弟弘晝同時開蒙讀書,處處超出其弟幾籌,每次背書他都過目不忘,弘晝卻遲遲背不出來。乾隆像現在讀重點班的學生,先生不斷地給他多加功課,他也樂於接受還非常勤奮。
清代對皇子的教育特別重視,雍正更是對皇子的讀書事宜抓得很緊,乾隆從六歲到二十五歲,在書房裡度過十九年時間,每天的學習時間達十個小時。自身具有良好素質基礎,後天的勤勉努力,乾隆通過最完整最系統的儒家文化學習,希望自己絕非略輸文采,當然能堪唐宋。
但是他一生的創作實踐告訴他,他的詩詞創作在數量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質量上卻不盡如人意,知者寥寥。用來衡量文藝作品創作優秀與否,用一個最直觀簡潔的方法就是能不能有口皆碑家喻戶曉。
我們這位皇帝詩人一生創作詩41863首,《全唐詩》幾千作者也只有48000餘首,乾隆按年紀算除去童年,他每天寫詩超過一首,這是個吉尼斯世界紀錄。不過凡是啃過書本的人都知道乾隆的詩從來就不見蹤影,說句笑話哪怕連拓展閱讀的材料里也輪不上他的大作。
因為乾隆詩大多泛泛,更無經典。人說才思敏捷,文思泉湧,可真的是整天「泉涌」不停,那湧出來的絕不是甘洌清泉而是平淡水貨。乾隆三十六年游昆明湖,乾隆片刻揮就八首詩,他還嫌不夠,再來一首記載他這次的「成就」,「舟行十里詩八首,卻未曾消四刻時」。
實際上乾隆的詩帶有日記的功能,什麼都可寫,什麼時間都好寫,隨口隨興來那麼一首,皇帝金口玉言,他的「詩」不管押韻好壞,不管有無意境都是御治詩詞,都得要好好記錄保管,造成其數量之多也就不奇怪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首先糾正一下,並不是一首都沒有,乾隆爺的《飛雪》近年來居然入選了小學語文。
恕我直言,沒發現這首詩的意境和高度在哪裡,跟打油詩差不多,這是為了讓小孩子學習數字一二三嗎?小孩子倒是開心了,這首詩背起來太簡單了。先不說是不是寫了四萬首,如果乾隆寫詩都是這個水平的話,流傳不下來也不足為奇了。
還有一說這首詩前三句是乾隆即興所作,在最後一句的時候突然卡殼,還是劉慵機智的接了下一句,其實最後一句才是點睛之筆。
「遠看城牆齒鋸鋸,近看城區鋸鋸齒。若把城牆倒過來,上邊不鋸下面鋸。」
這首詩的水平又如何?傳說這也是乾隆所作。也有專家認為《飛雪》和這首詩都不是乾隆的作品,只是虛構的段子,來影射乾隆的寫詩水平,博人一笑。那麼乾隆文學造詣到底如何,為何寫了這麼多詩也沒有為人熟知的,確實因為水平太低,還是有其他原因?
「余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埒,可不謂藝林佳話乎?」。
乾隆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曾狂妄的說,自己一生所著詩詞幾乎抵得上《全唐詩》,應該會成為一代佳話,千古流傳。可惜藝林佳話不如他所願。
不得不說乾隆喜歡舞文弄墨,寫詩是一生最大的愛好。其實他的詩詞大都收錄於《樂善堂全集》和《御制詩集》。說明他的作品留存了,只是不為人熟知。
俗話說「少而精多而濫」。乾隆作品到底如何,我沒去拜讀,他的詩詞到底濫在哪裡,引用一下錢鍾書的點評:
「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兼酸與腐,極以文為詩之醜態者,為清高宗之六集」。
由此可見乾隆寫詩水平實屬一般。
詩歌之所以流傳,大都因為詩歌以其獨特的情境或趣味,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共鳴,或感動萬分,或捧腹大笑,這樣的詩歌,才可能流傳千古。
而皇帝寫的詩,限於身份的特殊,政治作用大於藝術追求,居高臨下、鞭策鼓勵者多,生活所迫、刻骨銘心者少,加上才情不夠,又不敢輕易露醜,大都寫得四平八穩,故好詩往往乏善可陳。這就是乾隆皇帝雖然寫了汗牛充棟多達四萬首的詩歌,卻一首都沒有流傳千古的原因所在。
那麼,什麼樣的詩歌能夠流傳千古呢?我想必有三類,一類以切膚之痛感動人的作品;二類以陽春白雪的優美感動人的作品;三是雖無才情意境,卻朗朗上口又搞笑到讓人捧腹的作品。
何謂以切膚之痛感動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首五律,簡單八句,卻表達了杜甫對國家敗亡的切膚之痛,安享錦衣玉食的皇帝,怎麼能生出這種不受傷不知痛的痛感呢?
何謂類以陽春白雪的優美感動人的作品?那就太多了,就我個人而言,這類詩歌,我特別喜歡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種大自然的深沉、寥廓、邈遠、寧靜的極致之美的春江月夜圖,坐在紫禁城裡的皇帝,也不可能傳遞出這種美感,更不會有這種清麗的妙筆。
何謂雖無才情意境,卻朗朗上口又搞笑到讓人捧腹的作品?近世軍閥張宗昌的打油詩可算。張宗昌被稱為「三不知」將軍:不知手下兵多少,不知家裡錢多少,不知自己的姨太太有多少。張宗昌土匪出身,胸無點墨,卻好吟詩,且看看他的詩作,如《游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如《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詩雖不雅,又有點「丘八」習氣,但很搞笑,遂也能流傳至今。
其實,乾隆皇帝的詩歌之所以流傳不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連詩歌這種獨立性非常強的創作,都經常安排秘書代筆,秘書畢竟不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蟲,也無法抒發出皇帝獨特的感受,其詩歌質量可想而知。
同時,別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燦若繁星,優秀的詩篇不計其數,但真正寫出一首萬世流芳的作品,卻實在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事情。不僅要下讀破萬卷書的功夫,而且要有一雙慧眼,一顆慧心,一支靈動的妙筆,故賈島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嘆息。可以說,好詩如知音,可遇不可求。
首先,嚴格來說不是沒有流傳下來,不然這個問題就沒有討論的基礎了。但是如果把流傳理解為名山事業流芳百世,那麼乾隆皇帝寫的詩確實可以說是一首也沒有流傳下來。
讓我們話說從頭。
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數量最多的人(沒有之一)。之前據統計,現存乾隆詩作共計 43950 首(根據《四庫全書》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幾乎抵得上一部《全唐詩》。
2014年,故宮的工作人員清理文物時發現了寫著「乾隆詩稿」的兩個箱子共裝有乾隆詩稿2.8萬餘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萬多首,從文物角度合計共4.5萬餘首,比學者的估計還多大約2000首左右。
乾隆帝的爺爺撰寫的康熙《御制全唐詩序》說 「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也就是說乾隆帝一人的創作和唐朝2000多位詩人創作(且流傳下來)的總量基本相當——考慮到乾隆帝本人肯定知道《全唐詩》的數量,我都懷疑他說不準是比照著這個數量在趕工。
乾隆帝本人對此也是頗為得意,清仁宗嘉慶三年(1798)的時候,已經身為太上皇的他老人家曾經充滿自豪地宣稱:
余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埒(相等),可不謂藝林佳話乎?
有一句說一句,一個87歲的老人家,不比吃不比穿不比權力金錢醫療待遇(你們也比不上他),卻津津樂道於自己寫了多少首詩,其實比許多混吃等死的老人有追求的多了。
可是如果殘忍一點追究真相,可能令他本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的驚人數量的詩歌沒有成為藝林佳話,卻成為了笑林廣記。
所以準確地說,這個問題或許應該是:乾隆皇帝寫了四萬首詩,為什麼一首都沒有流傳「開來」?
原因一:苦心孤詣,不斷努力地變糟其實,乾隆早(皇子時期)寫的詩歌還不錯,比如這一首:
秋陽皎皎秋風起,千山萬山收紅紫。
南苑平蕪曉色寒,遊絲白日長空里。我從前歲罷秋圍,經年未到南海子。重來歷歷憶舊遊,真教見獵心猶喜…
雖然「我從前歲罷秋圍,經年未到南海子」有一點民間故事中他為蘇州園林題字「真有趣」這樣時不時控制不住大水詞往外蹦的調調,但總的來說至少還過得去。
但是隨著他年歲的增長,他所作的詩越來越爛,終於達到了錢鍾書先生評價的:
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
兼酸與腐,極以文為詩之醜態者,為清高宗之六集。(錢鍾書《談藝錄》)
和想像的不同,乾隆帝並不是在當上皇帝後因為富貴和權位的至高無上而自我膨脹荒廢詩藝,恰恰相反,他常在詩文里寫到檢視舊稿時的反思心得,其詩歌風格的變化,正來自長期辛勤而刻苦的學習和思考,換言之,他苦心孤詣,不斷努力地變糟。
別笑,取法乎上,乾隆帝學習和推崇的首位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與乾隆帝作為榜樣學習的杜甫相比,同時代大詩人李白則因自由散漫的個性化遭到惡評:
李杜劣優何以見,一懷適己一懷君。
我們知道,杜甫因為其詩歌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而被稱為「詩史」,尤其得到乾隆帝的推崇,他老人家晚年夫子自道其作詩宗旨:
予向來吟詠,不為風雲月露之詞,每有關政典之大者,必有詩記事……方之杜陵詩史,意有取焉。
道理似乎沒錯,可是杜甫的詩史是這樣的,舉個《石壕吏》的栗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這詩歌描繪了一幅多麼生動而悲戚的圖畫!老婦的話說來似乎不失禮貌,怨而不怒,但字字是淚,句句如血,似乎平靜的陳述中蘊含著深切的悲戚憤恨。
三吏三別,都讀之令人淚下令人心動,而除了以上詩篇,這個時期詩人還寫了許多熱愛祖國,同情人民疾苦的篇章,如《春望》、《羌三首》、《悲陳陶》、《哀江頭》等等。
杜甫的詩歌能夠傳之後世,為人傾倒,根本而言,是因為詩人的心與蒼生百姓的心是相通的,
但是乾隆帝所要宣揚的無非是我老人家多麼勤政愛民、關心民生等等固定套路,內容單調無聊,句法又爛俗拖沓,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換言之,杜甫真誠地愛君愛民,乾隆帝真誠地愛君(也就是自己)假模假式地愛民,這就高下立判;再加上本身文藝水平和技能的問題,欲求不是爛詩而不可得。
當然平心而論,乾隆帝詩歌中流露出的情感一味稱之為假模假式也不公允。
如果說
所憐務本民,忍飢藏種子。勤劬耩濕田,以冀新苗起。
還是從儒家農本仁政的理念出發,有點從觀念到觀念,藝術性不強。
那麼這首
瞽目先生小說流,稗官敲缽唱街頭。村翁里婦扶擕聽,儻為歡欣儻為愁。
頗有看不起乾隆之詩的金庸先生《射鵰英雄傳》開頭的路子,九五之尊居然對說書的盲眼先生,聽書為之喜為之愁的村裡男女如此了解,說他沒有泡過夏雨荷實在不能讓人信服。
這首《高其佩指頭畫虎》
鐵嶺老人閻李流,畫不用筆用指頭。縱橫揮灑饒奇趣,晚年手法彌警遒。為吾染指畫蒼虎,氣橫幽壑寒颼颼。落墨伊始鴉雀避,著色慾罷豺狼愁。怒似蒼鷹厲拳爪,炯然霹靂凝雙眸。萬里平川望無極,三株古柏拏龍虯老人閱世如雲浮,獨於畫法未肯休,此圖贈我實手跡,筆繪還輸第二籌。高堂晝靜風生壁,卻憶行圍塞北秋。
如果放到現在,當個書畫協會領導完全沒有問題。
原因二:眾星捧月,弘曆終於被捧殺看了上面舉的一些栗子,其實乾隆的很多詩,說怎麼壞也談不上,勉強也算無功無過吧。
如果一個一般的娃像他這麼做做詩,即使都是冬天很冷已經下了好幾場雪這樣的流水賬,也算是一個擺脫低級趣味的上進的孩子吧。
可是非常不幸的是他幸運地是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紀昀(曉嵐)、劉墉、翁方綱、錢載等具有很高漢文化水平的大臣因為乾隆帝的身份,紛紛或誇獎或唱和,讓乾隆帝覺得自己處於詩歌藝術的巔峰,正如自己在帝國中的政治地位一樣。
電視劇里鐵齒銅牙的紀曉嵐在真實的世界對乾隆帝的詩歌做過如下總結:
自吟詠之富,未有過於我皇上者。蓋自撫臨六幕,宰制萬幾,勤民蒞政之餘,紫殿
凝神,別無嗜好,惟以觀書乙夜,悅性怡情。是以聖學通微,睿思契妙,天機所到,造化生心。如雲霞之麗天,變化不窮,而形容意態,無一相復;如江河之紀地,流行不息,而波瀾湍折,無一相同;如二氣之育物,生化不已,而耳目口鼻無一相類。故從心所欲,動合自然。染翰擘箋,頃刻輒數十首。侍臣授簡,吮墨沉思,前韻未賡,新題已作,丹毫宣示,日以為常。四十八年之中,卷帙如是之浩博,職是故也。若夫有舉必書,可以注起居;隨事寓教,可以觀政事。聖人之德、聖人之功與聖人之心,無不可伏讀而見之,尤獨探尼山刪定之旨,非雕章繪句者所知矣。
不但如此,紀曉嵐還拿乾隆帝的詩歌和宋朝皇帝的詩歌比比,指出宋太宗詩僅傳二首,宋真宗詩
僅傳七首,宋仁宗僅傳二首,還不是寫得很好,哪裡比得上御制諸集(乾隆的四部詩歌集)雕刻印刷,流布海內,文采煥於星漢,苞涵富於山海,為有目所共睹也哉。
看完只有一個字奉送給大煙袋:不要碧蓮。
而這也很好解釋了乾隆帝的詩歌為什麼流傳了「下來」,官方項目印了那麼多,總歸會留存相關的書籍版本的。
經過這兩方面的催化劑的作用,乾隆帝終於越走越遠,踏上了一條藝術上萬劫不復的不歸路。後人總結,乾隆以所謂「以文為詩」作為原則,寫詩極愛用散文句法,晚年詩幾乎無一不用虛字,但這種技巧運用與任何語言美感完全不搭界沾邊,因而大量的詩只有詩的樣式,毫無詩意和意象,還有大量或者莫名其妙的大白話,或者莫名其妙的用典,讓人完全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這是乾隆帝的4萬多首詩歌在當時和後世都沒有流傳開來的根本原因。
推薦閱讀:
※古代個稅發展史
※奧運首金:因為歷史成為情結 也成為傳統
※誰在歷史上百世留名,誰在長河中黯然離去
※誰是炎黃子孫?| 中央之國系列3
※第十六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帕里宗叛逃事件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