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亢奮叫「打雞血」而不是打鴨血、鵝血、驢血?
曾風靡一時的「雞血療法」
大約是七十年代初,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全國興起了「雞血療法」的熱潮。那時,還有人專門去醫院打雞血。科室專門分派一個護士負責打雞血,打一個一毛錢。每天來打雞血的人都排長隊,每人懷抱一隻小公雞,虔誠而期待地等候在醫院外面。
據親歷者說,「雞血療法「,最早出現於1959 年「大躍進時代」,一直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傳遍全國。這種所謂「雞血療法」是用煮蒸消毒過的針筒,用「青年」小公雞,從雞肶下把雞血抽出來,每次幾十到一百毫升,注射到人體的肌肉里,每周一次。據說打完雞血的人,面色紅潤、中氣十足,精神好、身體壯。人們堅定地認為:打雞血治百病!那時,《雞血療法》小冊子普遍翻印,散布全國各地,至今依然存在許多人家中。
曾經有個人的父親得了中風,親自給父親打雞血治療,打了半年後,他父親二次中風,去世了。辦完喪事後,有一天他神色憔悴地、傷感地嘆息說:「經濟條件不允許啊!還是雞血打少了。」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秘方」打雞血這事是怎麼來的?
有人說,建國初期某國民黨中將軍醫被我公安機關抓獲判了死刑,行刑前獻出這個「秘方」以求自保,稱其療效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治癒百病;他還說「在台灣的蔣介石就靠打雞血活著」。首長深信不疑,一幫下屬效仿,就此傳開來。
也有一說是,1950年代初,上海某廠有個醫生俞昌時,試驗從一隻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左臂三角肌,結果「一點也沒有感覺——不痛,不癢,不脹」。其後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亢奮、食慾增加,三四天後「發現奇蹟」,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癒了。由此人們就相信「液體蛋白的免疫反應就可以進入人體,對中風、半身不遂、婦科病、不孕症乃至痔瘡、牛皮癬、腳氣都有療效。
打雞血會對傷害人體嗎?打雞血的停止,就是因為後來各地發生了「打雞血」致死的案例,人們開始感到恐懼,才停止了把雞血打進身體的做法。
1965年上海市衛生局召開了專家座談會,討論後認為:鮮雞血是有異性蛋白過敏性血清反應存在,不安全,後來國家衛生部下發了《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同意上海市衛生局調查報告的看法和處理意見,強調「今後,應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以免發生過敏危險」。
雞血療法並不科學。為了確保輸血成功,必須使捐贈者和接受者的血型相容,否則接受者血液內的抗體將攻擊捐贈者的血細胞,通過凝集反應形成血凝塊,也就是說,這種作用實際上是身體的一種應激反應,而不是雞血真的有什麼效果,打雞血的壞處很明顯了,動物也有血型,不同血型的血注射過多就是死路一條,而且雞血里可能有各種病毒。
為何不是其他血?注射了雞血的人,面色發紅,據說精神亢奮。科學觀點看,雞血中是含有類激素性物質,也可能會刺激機體的興奮。就是說,打雞血之所以能興奮就是身體進入異物產生的應激反應,也就是副作用引起的,你打西瓜水,自來水也有這種反應,副作用有一大堆。至於,鴨血、鵝血、驢血,我是沒有嘗試過,想想都可怕……
如今,恐怕沒有人再輕信這種不科學的「雞血療法」了。只留下一句俗語『像打了雞血一樣』流傳了下來。到現在,「打雞血」的意思已經完全不是它的本意了,而是「瘋狂」、「痴迷」的意思,略顯貶義。但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一天的瘋狂叫神經,持續的瘋狂叫激情,長久的瘋狂叫品質。且不管誰說的,但,如果每天生活、學習、工作都是瘋狂的狀態,就將事半功倍,你又有何理由不每天「打雞血」呢?
打雞血常用來形容人處於興奮和亢奮狀態。為什麼這樣形容呢?這其中是有故事的,年齡在六十歲以上的人或許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的雞血療法有多火,而所謂的雞血療法,就是往人身上打雞血,當時據說人打雞血之後會精神百倍,紅光滿面,神氣活現,而且還能包治百病,甚至長命百歲。
打雞血有這麼神嗎?當然沒有!那麼這樣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去找,據說中世紀時候的歐洲就有雞血療法的說法,但是那個時候醫用注射器還沒有發明出來,不知道人們怎麼應用的,所以應該不是注射的方式。而且中國人所謂的打雞血和中世紀的歐洲雞血療法更沒有關係!有傳說說雞血療法是國民黨留在大陸的軍統醫生為立功發明的,這種說法其實也不靠譜,真正的雞血療法的創始人是上海醫生俞昌時,這個醫生也並非庸醫,他畢業於一所上海著名醫學大學,之後做過軍醫,當過衛生院院長,他發明雞血療法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據他說他是這樣發明的,有一次他量雞的體內體溫,發現溫度高達43度,比人的體溫高得多,據此判斷雞的新陳代謝快,熱轉換效率高,其血液中可能含有人體內不具有的某些東西,那麼如果將雞血注射到人體內會怎麼樣呢?這位醫生可能當時還不懂血液的排異反應,所以就拿自己進行了嘗試,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怎樣,他覺得自己精神飽滿,食慾增加,甚至一些原有的小病也好了。
這位醫生於是好像自己發現了寶藏一樣,開始宣傳自己所謂的雞血療法,1959年5月的一天,他在邀請來的圍觀群眾面前給自己打了一毫升新鮮雞血,不僅沒出現任何不良癥狀,反而面色紅潤、精力充沛,飯量增加,於是當天就有幾十人讓俞昌時給自己注射了雞血,這位醫生對外宣傳說是有病的治了病,沒病的更有精神。
這樣的事情經媒體一報道,立即就火了,大家都認為系學生個好東西,都想給自己打幾管子,一時間竟然造成雞價飛漲!
由於當時人們科學知識不多,對於新生事物沒有科學的認識,做事盲從性比較大,而且很容易相信媒體宣傳,再加上雞血療法和當時「少花錢,治大病;不花錢,也治病」的口號不謀而合,所以雞血療法迅速在全中國紅火起來,甚至一度成為最高指示,一時間全國大中小醫院衛生院診所等只要是能打針的地方,總有人抱著雞排著隊等著往體內注射雞血,有些醫院甚至搞起了養雞的副業。
那麼打雞血的風氣是怎麼停止的呢?具體原因不知!但是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相信那個時候的醫學工作者當然也是有真正懂得科學的醫學知識的,應該有這樣的醫學家或者醫生髮表文章指出打雞血是不科學的,而且雞血和人的血型肯定是不匹配的,如果注射量多的話,很容易引起排異反應和過敏反應,被注射者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當時應該會有這樣的醫療事故發生,這些情況出現後,也讓人認識到了雞血療法的不科學性,所以打雞血的風氣才漸漸被遏制了。
「打雞血"是用來形容人很興奮、精力旺盛;還用來諷刺突然情緒亢奮。如某某人只要叫他去喝酒,就像打雞血似的,來勁了。
據說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雞血療法",就是從小公雞的腋下把血抽出來,每周一次將100毫升注射到人體內,據說可以強身健體治百病。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從學術上來說,雞血中是含有類似激素性物質,也可能會刺激機體的興奮。表現在注射者會出現渾身燥熱,臉色發紅的情況。但雞血是異種物質,對人體有抗原性,會引起人的免疫系統強烈的排異反應和過敏反應。也不可能治百病。「打雞血"事出有因,有兩種說法。一是建國初國民黨特務活動猖獗,在反特時抓獲一個國民黨中將軍醫,被執行死刑前獻出"雞血療法"這個秘方來求保命。人們深信不疑,不少人效仿。二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一個"走資派"時,其坦白交待了"打雞血"治百病的事情,於是被當作延年益壽的「秘方",當時「打雞血"廣為流行,當時竟造成小公雞因緊俏而漲價缺貨。後來打雞血不斷有人發高燒抽搐的,發冷的,甚至有過敏死亡的。因此"雞血療法"流行時間不長,就叫停了。通過以上說法,就不存在著打鴨血、鵝血、驢血了。糾正一下前面某個回答,實際上雞血療法源於中世紀的歐洲,原本是貴族流行,後來傳入民間,清末時期由傳教士帶入中國,瞬間流行開來,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公雞原來就代表陽氣十足,所以打雞血符合中國理念。但發揚光大,確實如前面人所言,是大躍進時期全面推廣。當然,這跟當時缺醫少葯環境有關,其實這事說來也奇,因為正常人都知道,莫說雞血,就算人血,血型不符也會排斥,但雞血療法卻似乎沒有這個排異現象。這一點,現代醫學也沒有明確解釋。最後消失,也確實是雞血打死人導致。話說,就算現代醫學,新葯上市,臨床上也有死亡案例,所以這事看上去荒誕,但實際上還是沒有答案,所以也算是無頭公案
為什麼亢奮叫「打雞血」
看你亢奮的跟打了雞血似的。
人在興奮時,面紅耳赤,跟雄雞的確有幾分神似。這句話還應該是源自我國曾經風靡的『』雞血療法「。
至於雞血療法的來歷,眾說紛紜。甚至有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歐洲中世紀流行於貴族之中的雞血注射療法。
這種說法沒有看到確切的出處。而且,說這話的人可能沒有注意到一點,就是注射器的歷史問題。歷史上注射器正式使用是19世紀後的事情,中世紀注射雞血一說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在打雞血來源的眾多說法中,出自上海醫生俞昌時的說法是可信度比較高的。
更具體的,又有兩種說法:
一說,在1950年代,俞昌時偶爾測得雞肛門內體溫可以高達43℃,他因而認為雞可能具有更高的神經和代謝活性來保證這種高體溫。結合中醫有關雞血治療疾病的記載,推定給人注射雞血可能產生某些好處。
一說,據有關記載,俞昌時自己曾說雞血療法的「靈感「是受到1952年國內推廣蘇聯 「組織療法」啟發的結果。他認為,雞血作為外源性生物組織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起到健身治病作用。
不管怎樣,俞昌時不僅敢想還敢做,據說他首先在自己身上進行了實驗。根據他自我實驗的現身說法,打雞血後自我感覺精神健旺,精力充沛,消災祛病。如此神奇的療效,引發眾人跟風。
隨後,俞昌時更將雞血療法泛化為能治療七八十種疾病的靈丹妙藥,並經由官方在全國推廣。
為什麼是雞血而不是鴨血、鵝血、驢血?如上所述,是因為俞昌時發現雞高達43℃的體溫顯著高於人類的36.8℃。
雞的體溫的確高於人類,甚至可以達到43℃甚至以上。
溫度高就能起興奮作用?人們不通常把激憤、亢奮稱為熱血奔涌、熱血沸騰嘛;把情緒激烈的人稱為熱血青年、熱血兒女嘛。雞血熱,因而可以具有興奮作用,如此取象比類,似乎也不無道理的哈。
然而,雞血再熱有太陽熱嗎,咋不上天呢?
何況,俞昌時所不知道的是,鳥類個頂個的熱血兒女。
原因在於,鳥作為一種能飛翔的恆溫動物,需要身體維持遠高於另一種恆溫動物——哺乳動物能量代謝率,以保證飛翔這種高強度運動所需要的能量,因而具有普遍高於哺乳動物的平均體溫。
一項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鳥類在靜息狀態、運動狀態和高強度運動狀態(飛翔)下平均體溫分別為38.5℃,41.0℃和43.9℃。
鳥類中記錄到的最高體溫是一隻白冠麻雀的47.7℃。
人是不可能達到這麼高體溫的。迄今,人類所記錄到的最高體溫是46.5℃,見於一例熱射病(嚴重中暑)還完全恢復的病人。
研究還發現,在所有恆溫動物中,代謝率隨著體重的增加和運動能力的下降而遞降,體溫也就隨之而下降。
因此,鳥類中體型越小通常代謝率就越高,體溫也就越高。即使蜂鳥不好找,麻雀、鵪鶉等袖珍鳥類還不算什麼稀罕物嘛,怎麼都輪不上笨雞嘛。
至於,為什麼不是鴨血、鵝血、驢血,誰有興趣可以去找俞昌時問問清楚?推測,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動物沒有雞來的熱血和面紅耳赤吧。
組織療法組織療法是由前蘇聯提出的一種免疫療法,原理是認為凡是脫離原先生物體的組織經過冷藏等處理後會產生出一種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提高生命機能、促進細胞代謝、提高抗病能力等的特殊物質。
在那個一切以老大哥馬首是瞻的年代,組織療法很快在國內風靡。俞昌時與時俱進,將雞血作為一種組織物質注射給人也似乎沒有什麼奇怪的。
而且,雞血作為一種異體生物組織物質,一旦被注射進人體,必然引發免疫反應。反應可以分為全身性反應和局部反應。
全身性反應也叫血清病樣反應,可以表現為皮膚潮紅、發燒、噁心、皮膚蕁麻疹、瘙癢、關節疼痛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過敏反應,這種反應的某些表現,比如皮膚潮紅,心率加快等,表面上看確有「如同吃了興奮劑」——這大概是「打雞血」被認為可以引發興奮的原因吧。
如果反應劇烈,可以發生一些嚴重併發症,包括即刻發生的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據說,打雞血療法後來之所以被叫停,就是因為各地出現大量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病例。
局部反應主要是炎症反應,包括局部紅腫熱痛,也可以感染化膿;如果注射量大,不能完全吸收,或者脂肪壞死,則發生慢性炎症,刺激局部纖維組織增生包裹殘餘異物而形成腫塊結節。
總之,打雞血療法是哪個瘋狂年代的異常荒唐鬧劇,希望這類荒唐劇永遠不要再來。
當然,這場鬧劇也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些許文化遺產,比如「看你亢奮的跟打了雞血似的」這句經典。
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 年輕一代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沿用至今的俗語是從文革時期流傳下來的,而其中的「打了雞血」,是切切實實的給身體打進雞血
「雞血療法」的方法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就是從公雞(最好是小公雞)翅膀下的血管內,抽取雞血幾十到一百毫升,然後注射到人體肌肉中,每周一次。
據說這種療法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還能治癒包括心臟病、老花眼、脫髮等24種疑難雜症,並且「精神樂觀,視力增強,抵抗力強,面色紅潤,不怕冷,性慾旺,睡眠佳,大便暢」。
關於雞血療法,有一種傳說是一位在文革期間被公安局捉住的前軍統中將醫官為了保命提供的「秘方」,並且蔣介石也靠這雞血療法續命。這種連軍銜和軍職都對不上號的謠言雖荒唐,但當時的確騙過了不少人,讓雞血療法蒙上了一層「上流社會秘聞」的神秘色彩,反而更讓圍觀群眾信服。
抽出來的新鮮雞血直接注射到人體肌肉組織里。
而真正雞血療法的創始人是上海醫生俞昌時。1959年5月26日上午8點,上海永安棉紡三廠一名叫俞昌時的醫生,在邀請來的圍觀群眾面前,給自己打了一毫升新鮮雞血,不僅沒出現任何不良癥狀,反而面色紅潤、精力充沛,「不到三小時,就感覺奇餓,中午吃了八兩飯」。
從下午一點開始,40多人讓俞昌時給自己注射了雞血。根據俞昌時本人的回憶,本來咳嗽的人,五分鐘後就好了;晚上喘得睡不著的人,當晚睡得香甜;胃痛的人,當即不痛了;長了癤腫的人,沒過多久就消下了大半。
這個瘋狂的醫生並非什麼江湖庸醫,反而有一份專業且紅彤彤的革命簡歷,受過系統的現代醫學教育。俞昌時畢業於上海亞東醫科大學,在武昌開過私人診所,抗戰期間擔任過軍醫,還在南豐縣擔任過衛生院院長,行醫時間至少也有20多年。
給人打雞血的想法起源於1952年俞昌時在江西南平工作時,偶爾一次在雞的肛門裡量了一下溫度,發現雞的體溫高達43℃,因此判斷雞血的發熱機能特別高,神經中樞的調節作用特彆強,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並且抗菌、抗毒。本來中醫里就有很多內服外敷雞血以治病的方子,俞昌時配合自己的現代醫學知識,決定嘗試注射雞血。
根據俞昌時自己印發的《雞血療法》小冊子里自述:他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注射了兩天的雞血,覺得「精神舒適、食慾增加」,三四天後,「腳蘚和皮膚病等痼疾同時痊癒了」。接著,他又給親友注射,自己15歲的女兒腹痛,「注射一次就好了」;一個大腿患有蜂窩炎的農民,注射三次就好了;一個患陰道瘤的女人,注射兩次就好了。
雞血療法和當時「少花錢,治大病;不花錢,也治病」的口號不謀而合,一時間風靡大江南北。就連遠到四川的崇慶縣城裡,每天早上都有人在縣醫院的門診外抱著公雞排著長隊,準備打雞血。
據地方志《百年崇州》第二卷記載:「病人抱著雞進診室後,有護士幫忙,七手八腳地逮住雞,從一邊翅膀的靜脈血管中抽出雞血。由於一次能抽的雞血不多,所以還要在別處抽。在抽血時,強壯的公雞會拚命掙扎,一旦掙脫咯咯大叫,滿屋飛逃,大家追拿,亂成一團,雞毛灰塵揚起,再加上雞屎遍地,更是臭氣熏天。因為頻繁扎針,過不了多久,一隻漂亮的公雞就變成了渾身青一塊、紫一塊的斑禿雞,需要另換一隻好雞,市場上雄壯漂亮的公雞一度成為搶手貨。」
醫院注射室門口總是排著長隊,人們抱著公雞來打雞血。
不僅是四川,雞血療法已經遍布神州大地。根據不完全統計,有27個省市的醫療單位和個人收到了俞昌時的雞血療法宣傳單,說這種治療方法「國際領先」,中央指示要「秘密研究」,但已經有很多「老幹部私下使用」。
雞血「大補」其實是過敏反應
因為雞血被注射進人的肌肉組織,而不是靜脈血管,所以這種看起來胡鬧的行為並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後果。打進肌肉的雞血會被吸收,但由於是異種蛋白,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排異和過敏反應,因此會表現出皮膚潮紅、心率加快等,的確給人一種「大補」的感覺;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種免疫反應也的確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但如果過敏反應過於嚴重,則會帶來併發症,比如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而雞血本身也帶有寄生蟲和致病菌,並不能直接注射進人體。
根據上海衛生局1962年的調查報告,根據兩年多內分析的688個病例,16.6%的打過四針以上雞血的病人出現了畏寒、發熱、腹瀉、淋巴結腫大、蕁麻疹、局部紅腫疼痛等癥狀,還有6個病人休克。
《金婚2》里也表現了打雞血的場景。
1965年,上海市衛生局召開專家座談會,再次研究「打雞血」問題。最後得出結論:新鮮雞血不安全,雖然對某些慢性病有治療效果,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小病,不值得冒著過敏反應的風險去打雞血。
一個月後,衛生部下發了《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對於要求進行雞血治療的群眾,要加以勸阻和解釋。
不讓打雞血就是脫離群眾
然而,衛生部的發文不僅沒有阻止雞血療法的蔓延,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麻煩。毛澤東對中央衛生部的工作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說:「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的人工作,而且這百分之十五的人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葯,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好了。」
1966年,文革爆發,偉大領袖毛澤東對於衛生部的這段批評便成為了紅衛兵們推廣雞血療法的尚方寶劍。
1967年上海紅衛兵刊發的《上海雞血療法》小冊子,裡面就稱衛生部為「老爺衛生部」。
首都紅衛兵和上海紅衛兵合作組成了「雞血療法調查組」,宣傳「八年來,雞血療法的療效顯著奇特,為廣大工農兵熱烈歡迎,對備戰、備荒、為人民,將是最大的貢獻」;而中央衛生部和上海衛生局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利用「權威專家」的「洋框框」對待新生事物,禁止了雞血療法,對「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損失」。
1966年12月,衛生部以「急件」形式,撤銷了1965年發布的《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承認禁止雞血療法是錯誤的。
上海中醫學院某刊物中為雞血療法翻案的文章。/《風靡一時的「雞血療法」》
於是,接下來的兩年成為了雞血療法在中國大陸最鼎盛的時期,造反派成立了「高舉偉大紅旗徹底批判衛生部在雞血療法上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大會籌備辦公室」,專門為雞血療法翻案,各地醫院翻印了紅衛兵寫的《雞血療法》小冊子,其中講贊成或反對雞血療法上升到了「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反對雞血療法就是違反。
然而雞血療法的創始人俞昌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任何政治好處,因為他30年前曾被國民黨抓捕卻僥倖逃脫的黑歷史,俞昌時在《雞血療法》的小冊子中被稱為「大叛徒」,而雞血療法的政治榮光已經屬於「廣大工人、貧下中農和廣大的革命的醫藥衛生人員」。
1967年,四川醫院翻印的《雞血療法》小冊子。/Danwei
雞血療法熱潮的退去比它來時更加迅速。先是街頭巷尾開始有傳聞說很多人因為打雞血死亡,隨後大量的傳單也開始分發到人們手中,和十年前不同的是,上面一一列舉著雞血療法的弊端,各種死亡案例也是有名有姓。
作家朱大可在他寫的《1967年,全國瘋狂的「雞血療法」》中提到,1968年街上已經有許多揭露雞血療法弊端的傳單,說「有不少人甚至因此中毒身亡」;和當時宣傳雞血療法時一樣,上面的消息也是有名有姓,「說的跟真的似的」。
漸漸的,大家停止了打雞血,在醫院門口抱著公雞排長隊的人們消失了。人們開始尋求新的養生方法,比如站在大馬路上甩手,或者躲在家裡猛灌涼水。
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以外的第五大發明「雞血療法」,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留下給了人民的,只有那一句「就跟打了雞血是的」膾炙人口的口頭禪。
「打雞血"這個詞只能拿來說說,可千萬別去試呀?
打雞血,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是瘋狂蔓延的一種「保健療法」,靠不靠譜,我不知道。但從今天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雞血療法並不科學。為了確保輸血成功,必須使捐贈者和接受者的血型相容,否則接受者血液內的抗體,將攻擊捐贈者的血細胞,通過凝集反應形成血凝塊,也就是說,這種作用實際上是身體的一種應激反應,而不是雞血真的有什麼效果,打雞血的壞處很明顯了,動物也有血型,不同血型的血注射過多就是死路一條,而且雞血里可能有各種病毒。總而言之,打雞血之所以能興奮就是身體進入異物產生的應激反應。
現在說某人象打雞血一樣,主要是藉以諷刺此人對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緒亢奮的一種行為表現,也具有調侃的意味。
「雞血療法」的方法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就是從公雞(最好是小公雞)翅膀下的血管內,抽取雞血幾十到一百毫升,然後注射到人體肌肉中,每周一次。
據說這種療法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還能治癒包括心臟病、老花眼、脫髮等24種疑難雜症,並且「精神樂觀,視力增強,抵抗力強,面色紅潤,不怕冷,性慾旺,睡眠佳,大便暢」。
打雞血可強體,這個文革期間一個農村的『`小發現",既而在那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被宣傳為強體秘方,其實那只是人體蛋白質的應激反應。後來被擴展為一句俗語,可見宣傳的功力多強大。
「打雞血」應來源於歃血為盟,古代人結盟或上戰場,或宣誓拜把子,都要用公雞血滴到酒里然後一起喝掉。另有一說法,因為公雞好鬥,認為公雞血可以增加人的鬥志。打了雞血是形容人象吃了興奮葯一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