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總能和別人吵起來的人?
總能和別人吵起來,這裡有個總,而且如果不是跟同一個人吵的話,那這個人應該隸屬火相星座,性格未免太過暴躁。
認識這種人的話,最好遠離,跟這種人相處,不但讓自己尷尬,還會把壞的,不好的,急躁的心情傳染給自己。
我有個朋友,也曾令我頭疼,她不是跟別人吵架,反之,她心地善良,不愛跟別人吵架。但是,她一共跳槽了三個工作了,每個在職期間都在跟我不停地抱怨,上司怎麼怎麼奇葩,同事怎麼怎麼欺負她。
開始我特彆氣憤,但也是苦口婆心的勸她要據理力爭,不要擺出一副好欺負的樣子啊,要看開一點啊,工作嘛,如果整天過得這麼痛苦,換一個吧還是。因為關係要好,有時候恨不得飛去她的城市給她出氣。
但是,時間久了,我也累了,我覺得自己把能說的,能勸的話,都說完了,而且不止重複了一遍。有時候也讓我感到煩躁,我開始懷疑到底是誰的問題呢?換了工作還是不如意的事情各種,總讓我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工作環境太好了?遇到的人比較淑?
想來,或許不是。我也會跟同事生氣,我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可我不會把這些放大化,也不會跟別人不停地說起,即便提到,也是一句話帶過,而且下班了,就是自己的時間了,盡量跟工作劃開,不讓工作中的情緒影響自己下班後的時間。
所以,不管是跟別人吵架也好,還是跟周圍的人都處不好也好,多是自己心態的問題。不放過別人,就是不放過自己。而非要圖口舌之快,非要跟別人大打出手的人,總有一天會害了自己,甚至累及旁人。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之上億,形形色色,擇其良木而棲之,擇其良人而處之。你很難改變一個人,但你可以以旁人為鏡,時時告誡並監督自己。這個問題你要辯證的去分析,不一定總能和別人吵起來的人是病態心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愛戶愛鑽研的人,他們回應為一點的消失給你扣到底,剖根揭底。這是她們對問題的責任和熱愛。
對於這些人來說在生活中很難受人歡迎,但是我覺得這些人更適合做科研,或者做技術,因為科研和技術都是需要深入的研究的,這些人適合。
生活中和這些人交往真心的很累人,最重要一點就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吵起來。根據行為心理學來分析,這樣的人是非常的容易受傷,情緒的敏感導致心理的不安全。
所以這些人其實是可悲的有時候,因為沒人懂得他們內心的世界。他們需要愛護,需要關愛,需要重視,可是現實相反,他們越是這樣就越是受人冷漠對待。這就惡性循環了,應該抓緊改變。
別說,這一問加之從前的親眼所見,後來的道聽途說(非貶義,更非以訛傳訛),幾聞報端,我們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能和人吵起架來,不分場合場地,沒有時間約束束縛!即使圍觀者眾多,也影響不了他她吵架的「熱情」「興趣」!而大多數看熱鬧的人,都會敬而遠之,卻總難免幾個好管閑事,正能量滿滿的人,正義凜然的勸說!指責一二,分開再三再四,卻並不一定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其實,經常和人吵架的人,也不能用「脾氣壞到暴躁」,「蠻不講理」,「得誰和誰干」,更不能用「人格分裂」,「人性瑕疵」,「思想齷齪腌臢」等等,甚至就憑這先入為主,主觀臆斷,從而一棒子打死!客觀的說,一些所謂愛和人吵架的人,他們大多數不是「愛」,「喜歡」,「更不是習慣成自然」!而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
恕我不厚道!恕我愚見拙言!大體可以分如下幾種情況:
其一,這人確實脾氣不好!甚至暴躁也不為過!遇事不冷靜,愛激動,而且,不分青紅皂白,如咱老百姓所說:粘火就著!張嘴就罵,舉手就打也不是什麼值得矜持的事!
其二,抱著一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信念!搞的,好像覺得所有人都欠他她點什麼似的,只要違背自己的初衷意願,只要敢於分歧駁斥悖逆,就會毫不客氣,甚至理所當然的懟噴,責罵甚至罵街!
其三,一副大小姐,貴公子的樣子,可能在家被父母寵溺得不要不要的!把家裡的一套處處攜帶,甚至毫無保留,毫無挑剔,生搬硬套複製到社會場所,公共場合!還是咱老百姓的話:在家裡有人慣著你,社會知道你是哪根蔥,哪頭蒜,何路神仙妖孽啊!所以,他她經常和別人爭鋒相對,也就自然而然啦!
其四,總是自以為是,或者恃才傲物,或者目空一切的人!覺得眼前身邊的人,「萬般皆下品,惟有他她讀書才夠高「」!從而聽不得別人的建議意見,甚至「忠言逆耳」的諍友閨蜜,也會毫不客氣的認為在和自己作對,對著干,而且他她認為對方還沒有資格,焉能不吵架走著!
其五,所謂的反社會者,垃圾人!這些人往往身心,特別是心靈受到過什麼打擊摧殘,迫害傷害!或者自認為,或者真的不公正待遇,認為別人實在對自己踐踏殘害!從而心理扭曲,人格分裂,思維畸變,目光變異,反社會,反人群,反人性,甚至反天道人道,悖逆人倫天倫,完全棄:仁義禮智信,善良德賢淑於不顧的垃圾思想思維,暗生滋長蔓延,甚至急劇膨脹,遇到自己不順心,甚至主觀臆斷成:故意和他她找茬過不去!自己再不能如以前那樣,被動吃虧!這時,那些聚集儲蓄太久太多的垃圾思想,就會像裝滿壓實火藥的地雷手榴彈,輕輕一拉一踩,就會爆炸!所以,人們常說,也常常囑咐叮嚀家人,自省自警自己,不要招惹垃圾人!他她們的可怕不在於:別人的隱忍包容寬恕,換不來他們的寬容理解退讓,而是他們的不計後果!所以,別惹垃圾人,不是社會正義道義的缺失,不是天王老子管不了,更不是包容隱忍者的膽怯懦弱!而是,見到已經失去心智的瘋狗,最好還是敬而遠之,否則,它咬你一口,你不可能追著去咬它,一個道理!
以上就是本人的愚見拙言!不當之處肯定在所難免!望網友理解本人的才疏學淺,鼠目寸光,班門弄斧,包涵海涵為荷!更不要自我躺槍,噴懟詰責甚至指桑罵槐!
最後:但願人間少一些凄冷,悲鴻,冷酷,多一些溫馨,煦暖,熱心,熱情!但願人間沒有紛紛擾擾,爭爭鬥斗!多一些和氣,和諧,和睦,安寧!但願人間少一些懷疑,猜忌,臆想叵測,多一些真情,真意,真心,真誠!但願歲月靜好,安詳,美好,沒有滄桑,蹉跎!但願光陰愜意,飄逸,洒脫,從容,沒有腌臢,猥瑣,險惡,崢嶸!
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蠻簡單的,因為情緒使我們很正常的一種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積極的或者是消極的。就像爭吵一樣,當我們有情緒,而且一時難以控制時,往往會和別人發生爭吵。當然這種爭吵有時是一種合理的爭論,有時就是一種無理的情緒宣洩。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日常的爭吵和偶爾的正常我覺得都是情緒的一種極為正常的表現,畢竟我們不是聖人,我們不可能隨時壓抑自己的情緒,所以只要沒有很過分,這樣的爭吵其實並不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但是樓主在這裡描述的是總能和別人吵起來的人,其實當出現總能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行為或者事情本身走向了極端。而任何情緒或者行為走向極端的時候就通常意味著不合理和有問題了,所以那些總能和別人吵起來的人,一定是自我控制力較弱,尤其是對自己的情緒難以掌控的人。他們或許沒有惡意,只是單純無法控制好情緒;或許就是以和別人吵架為樂。如果是後者,我認為更多的是反映了一個人的人品和品行的問題,如果是前者,那麼就學會如何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可以了。而關於控制情緒的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從內心認識到情緒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和有負面情緒的合理性,在這個基礎上,在學會如何去掌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態度。當想和別人吵架時,去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對對方造成傷害。通過這樣的反思,最終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單正巧:
總能和別人吵架,這樣的人俗稱「大炮仗,」一點就著。我們從三個維度去分析看看。
一、生物性。即遺傳,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有這樣的情緒特徵,那麼子女有50%的遺傳傾向。
二、社會性。即環境,在整個的養育過程中,看到家人是這樣的交流方式,潛移默化習得的。
三、心理角度。這樣的人內心往往缺乏安全感,沒有確定感。追溯到幼年0到1歲,撫養人未能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愛,導致其人格發展停留在口欲期。這種人成年以後,當自身需求不被滿足,就會付諸行動,運用語言暴力,實現口欲的滿足,也是在用吵架的方式,在索愛。吵架行為也表現了人際邊界不清,企圖控制,突破他人邊界,但其情緒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實現人際的控制,是人格發育滯後和不完善不成熟的表現。
這樣的人要去做個人成長,補上當年缺愛的那部分,重新成長一回。不然的話,在親密關係里另外一半會非常的累,相處起來比較的艱難。對親密關係也是有危害性的,要引起重視。
對這樣的人改變是必然的,在潛意識層面里,如果我們越在意這種狀況,反過來會越干擾你,我們做調整的時候,只要降低這種暴力表現的頻次,然後用替代的方法去做,就是用那種非暴力溝通來覆蓋到這個上面來。自我剖析一下,找到潛意識的那個動因,與潛意識和解,然後給到它好處,替換掉了那個原有的行為模式。讓非暴力溝通的這種好的感受,來補償吵架溝通的潛意識層面好的感受。如果自己做不到,還是要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幫忙,比較妥當。
在我們的身邊不難發現有這種人的。其實這種人並不是壞心眼的人,並且大多都是性情耿直,樂於助人的善良的人,之所以容易與人起爭執,一是性格暴燥,遇事不夠冷靜,話不投機就會火冒三丈,總自以為是的以為真理就在自己這邊,殊不知你大動干戈不僅會自毀形象,並且罵罵冽冽的醜態也會讓你的朋友們對你敬而遠之的。二是易和人吵架的人可能家庭條件不錯或自身條件不凡,所以自恃清高,又加之成長環境一帆風順,所以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聽到不順耳的話就會一嘣三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人最難改變的是自己的習慣,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但為人處世,與人相處,為了讓別人舒適,也為了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肯定,易動怒和人爭吵的人們,還是收劍脾性,改變習慣,努力戰勝自己,做一個讓周圍的人都不討厭你的人吧。
這種人太過敏感,害怕別人瞧不起,害怕別人害自己,有點受迫害妄想症的意思。沒有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容易被人控制,看問題過於表面,優點是幹不了啥壞事。這種人也不是不能當朋友,就是需要平時保持一定距離,偶爾見一次面時間易短不易長,聊天時哄著點。
推薦閱讀:
※想要學腦科學應該選什麼專業?
※父親失信,兒子被大學拒絕錄用?
※語你同行: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中家庭早期干預的方法
※中國的教育距離懸崖越來越近
※加拿大教育: 絕不培養「巨嬰」,甘願培養「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