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看黃永玉「教授滿街跑,大師多如狗」的說辭?


前幾天教育界大師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他在視頻中說,中國女性墮落引發了中國的墮落。

視頻中他說,如果中國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標準,都是這個男人必須會背唐詩宋詞,那全中國的所有男人,都會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

如果所有的女性都說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說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

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這正是現在中國女生挑選男人的標準。

隨後,俞敏洪稱,「所以,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才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

有位經濟學專家說過,房價漲是好事,會讓中國整體GDP提升,會讓人民讓國家富起來,現在中國經濟人均情況是這樣的。

20多歲就應該是奮鬥的年紀,買不起房,買不起車很正常,是應該的。

40多歲的男人,經過多年的打拚,買得起房子,有車子,所以中國20多歲的女性應該嫁給40多歲的男性, 這樣是個平衡,也是最合適最合理的。

我一個平頭老百姓,都覺得這是狗屁不通的歪理,不知道怎麼會從這些專家、教授、大師嘴裡說出來。

在過去 ,大師這個稱呼是個含金量很高的名詞,誰被冠以大師的頭銜,那絕對是有真才實料大才華的,我們尊重那樣的大師,更尊重大師的品行。

現如今,大師、專家這樣的頭銜很容易就得到,甚至一些專門忽悠人的,比如什麼氣功大師,正能量大師等等。

反正啊,有大師才華德行的人越來越少,而大師和教授卻越來越多。

所以啊有人戲稱 「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說者無心,聞者足誡,請勿對號入座!

浮生君年過不惑,半生時光打磨,練達圓滑。

生活中對親人多有敷衍塞責,交往中對朋友常有場面客套,對愛情和美好,也多有佔便宜再立牌坊的兩面派手法!

但對學術,對求道,對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的追尋,依然有一顆赤子之心,清澈澄明!

浮生君的朋友圈夠不上大師,但教授的確是滿街走,有爛街之嫌!

資歷,年限,關係到位,花錢發論文,托關係搞指標,疏通評審,教授的尊號到手!從此人前人後,簡歷評價,都高了江湖地位,不枉半生高校廝混!

酒桌飯局,教授環坐,稱兄道弟,互相抬舉,所論不過:三級教授升二級教授之法,升遷,經費,女研究生!

唯不論學術,更遑論談經論道,獨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

學術不過是一場尬舞,哪裡有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的「鴻hao之志」。

國維啊,圓明園的湖水重金屬超標,不適合安眠啊!

所謂文化人,都是社會人!


幾年前提到大師,在很多人看來會是一個充滿讚譽的稱呼。

但在如今,提到「大師」一詞,無論是業界還是觀眾都逐漸在認知上有了新的變化。「現在人人都可以是大師」也成為業界無奈的一句抱怨。現在幾乎滿大街都是大師,究竟是不是大師大眾並不知道,驗證也沒有一定的標準。真是「教授滿街跑,大師多如狗」。

2016年7月,在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活動中,91人獲得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的榮譽稱號。這座因紫砂出名的小城市也產生了6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5個多月後,民政部官網通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存在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違規舉辦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活動的違法行為,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對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

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形形色色的「大師」不斷進入公眾視線。民政部官網的一則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活動違規違法的通報,讓這91名「大師」的榮譽稱號失去了合法性和正當性。

在書畫界,藝術展覽、大賽評選原本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對於身居幕後、潛心研究藝術的書畫家們是一次難得的展示機會,可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展覽和評選已經「變味」了。某組委會評選出來的所謂「十大德藝雙馨藝術家」,該評獎組委會對外稱聯合「中國畫院」、「中國當代詩書畫研究中心」等多家國家級主辦單位,將頒獎放在釣魚台、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等,表面看似冠冕堂皇,實則大相徑庭。

某畫家應邀參加「共和國脊樑——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稱只要參加者繳納9800元「會務費」便可獲獎。有網友稱「共和國脊樑」在十年前已開始評選,當時的價格是3600元。

市場上最常見的是作品選集和《人物大典》之類的評選,以書畫大師、領袖命名的書籍、畫冊大行其道。有些書法家會拿出《中國書壇五大領袖》的書籍作為證明自我身份的資本,書中五位人物中有四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分別是歐陽中石、沈鵬、啟功、張海,其餘一位便是這位書家。

很多類似如《畫壇十大巨匠》、《××領域大師20人》、《當代中國百名字畫家》等具有豪華名稱的書籍,往往採取「名字並置」的操作手法,即將響噹噹的書畫名家編在書籍的前後段,而不甚知名、徒有虛名的那位則夾在這些人物中間,企圖借名家之名來宣揚自己,達到魚目混珠、愚弄百姓的目的。而其背後的出版商對作品質量根本沒有要求。

法國哲學家福柯有句名言,「一個人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對於一些技能勞動者來說,符號價值越大,不僅會讓自己的作品更受市場青睞,也能提高作品的身價——名氣越大,品牌溢價效應越明顯。

「大師」的作品不僅「不愁賣」,還能夠賣出一個比同類產品價格高不少的「好價錢」。


「教授」「大師」「專家」「藝術家」等名號貶值太快,比錢貶值的還快,都快變成反義詞了。


一針見血,一言以蔽之。


推薦閱讀:

董卿三請黃永玉:你們都太正經,我只好老不正經
年少不懂黃永玉,讀懂已不再少年

TAG:文化 | 黃永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