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些人做事總是以攻擊性為主?


攻擊性可能許多人都有吧,有的表現出的是卑鄙齷齪,有的體現出的是血性正義。那些處心積慮攻擊人的,對同事甚至對家人都能隨時大發雷霆,走在馬路上眼睛都充滿敵意,好像隨時都會有人出來害他似的,別人稍有不隨自己心意處,就拉出一副兇相來,惡言惡語,讓人家下不了台,比如公交車上碰了他一下,他就惡狠狠的吼:沒長眼睛嗎!或者他根本不佔理,也會以攻擊姿態先威脅別人。他狂躁的形態,讓人害怕他後面還有什麼動作,儘管受了侮辱,也不得不忍氣吞聲。有時候別人不侵犯他,也會不自覺的攻擊,別人做與他無關的事情,他也會無端的找茬,生活中毫無口德,無緣無故嘲弄攻擊弱者,他總能發現別人的缺陷或想像出人家一大堆的壞料來,以傷害他人取笑他人為樂,就這德行,炫耀自己的強梁,這種嘴臉,多半是不學無術的平庸之輩,既不願露出自卑,又自以為是不能謙虛就人,為了遮掩能力道德上的不如人,用蒺藜把自己紮起來,可憐的展示自己的「不好惹」,以痞氣嚇唬別人,「攻擊性」行為是一種變態的心理,是一種不健全的人格,當列入小人序列。也有的反擊在後,當被攻擊被冤枉的時候,缺少「靜氣」,馬上反擊,這樣的人屬於脾氣急,看似處理事情帶有「殺氣」,實則是正派的人品,是正義感的表現,小人遇到這樣的強悍者,比誰都孬種。這樣的「脾氣」極其鄙視仇恨小人,他的攻擊性甚至不能視為「缺點」,他的剛正是無私的正義的,對小人的狂躁狂妄有震懾力,讓周圍的善良人得到了保護,往往受到人們的敬重。


是不是題主受到了什麼憋屈,題目中都能感受到你情緒的憤恨。在這裡我先不做共感,我想告訴你的是接納。因為生活中不乏這類人,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攻擊也是人的本能。所以我認為,每個人的心理性格特點不一樣,做事風格也就大相迥異,無論他採取那種方式,存在就有它合理的地方,我認為這些方式都是正常的,即便是攻擊性行為。

首先可能在他的過往的生活經歷中,他所習得的一種防守模式叫攻擊。不是在軍事上和體育競技領域經常有句戰略術語叫攻擊是最好的防守嗎?我們知道,主動攻擊會得到一定的先機,這不論是在戰場還是在生活中。或許在那種類型人的經歷中或原生家庭里,他發現通過攻擊性的行為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通過不斷類似事件的強化,形成他固有的生活模板,攻擊性行為變成他生存的一種策略。

其次或許是跟他的性格有關。歡喜採用攻擊性行為的人通常自我情緒控制力比較差,脾氣暴躁。攻擊是他最重要的情緒宣洩方式。做事情或許也是比較魯莽的人,不太會考慮到後果 。

其三是懷疑他是不是有攻擊性人格障礙。這是一種在行為和情緒上有明顯衝動性的人格障礙,患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也叫做衝動型人格障礙。這種障礙的人或許心理發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經常容易導致心理失衡的狀態。所以在他的行為中,存在無法自控的衝動和驅動力,讓他性格行事反覆無常。

管他是怎樣的做事風格,我想關鍵是如果你一直面對這種類型的人,自己要總結出一套應對的方式,不要讓自己的合理利益隨便受到他的侵犯。不要只是埋怨,帶著情緒自己生悶氣。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吳瓊燕:

吳瓊燕,心理學科普志願者,在中山大學業餘學習心理學,建築技術工程師背景,看問題較為客觀、深刻而透徹,思維富於邏輯和條理,樂於為心理學知識的普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能幫助到親愛的朋友們!分享和給予,是我們內心幸福的源泉!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性和攻擊是人類的兩大基本慾望,我們人類的所有作為,動力都來源於性與攻擊的力量,換一種說法叫愛與自由。

性和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攻擊則令關係疏遠,給自己留出足夠的個人空間,獲得自由。

攻擊性有我們容易看到的直接拒絕與憤怒,心理學裡也有被動攻擊,被動攻擊是迂迴曲折地表達拒絕與憤怒,例如拖延、冷漠、遺忘等。

憤怒,是對自己的界限被入侵的直接反應,告訴我們需要捍衛自己的界限,每個人都有憤怒。攻擊是捍衛自己界限、企圖讓自己安全的自我防禦方式之一,當人們有過多的憤怒被壓抑,憤怒並沒有走,而是到了潛意識,則可能無意識地表現出以攻擊性為主,滿足內心被忽略的需求。

從心理學的意義上將,通過攻擊去發泄或拒絕,或無意識地將憤怒轉嫁到類似的場景或類似的他人身上,對自己意義不大,而真正理解攻擊與憤怒的究竟背後是什麼,探索是怎樣的經歷(或創傷)造就了自己總是憤怒和帶有攻擊性,才開始解救了自己。

攻擊、憤怒的部分,還往往需要與脆弱、無助的部分對話,通過深層的挖掘,深深地理解自己!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能否合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是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

我們是否能夠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憤怒與攻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懂得表達的人遠比從不憤怒(實際為壓抑憤怒)的人更能維繫長遠的良好關係。托馬斯.摩爾得到朋友的忠告:「你最好只和那些會表達憤怒的人做朋友。」

憤怒與攻擊性並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樣就是憤怒、攻擊,帶著開放與好奇對其背後進行深層探索與關懷,能讓這股能量向好的關係流動起來。


攻擊是一類人群的表達方式,他們無論是與人交友還是平常與人溝通都帶著攻擊性,這種攻擊源自他們過去生活的經驗。攻擊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外在形式。比如,犯錯後,又沒勇氣承擔自己錯誤的人,就會先發制人,先把責任轉嫁他人身上,撇清楚自己的關係,讓自己看起來無關,並且經常用攻擊的語言和語氣向反駁他的人回擊。

還有一些從小生長在攻擊性溝通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的,將攻擊性溝通默認為正常的溝通方式,也就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攻擊性溝通的方式對待他人,並且把這種方式當做正常的溝通方法,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比如,有些人特別喜歡用冷嘲熱諷的語氣評論他人,聽起來像兩個人之間有過節,其實只是這個人習慣了用這種語氣和態度對待所有事情。

還有一些人,脾氣暴躁,缺乏耐心,在溝通不順暢的時候,會暴露出自己攻擊的特性,對他人惡語相向,企圖用自己的憤怒讓對方配合自己。這一類的攻擊性溝通是個人性格使然,有時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脾氣的問題,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容易讓自己的情緒失控的。

文·開火車的老濕機

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get更多有趣的戀愛/溝通/情緒知識。


合理表達攻擊性亦無妨,要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攻擊性,合理存在。

人的界限被侵犯,易產生「不尊重我、我被冒犯了」的感受,從而有生氣、憤怒、委屈等情緒,因此而自我保護,自我保護的方式很多,被動攻擊和主動攻擊都算一種。

被冒犯了當下合理限度回擊,表達自我界限的邊界、主權和接受範圍/底線,回擊完了,讓彼此知覺到這些,也就罷了。

攻擊的行為在一定合理限度內無妨,但要關注攻擊態的自我,是否隨之影響的波動較大、個人狀態不穩甚至失態。所以如果攻擊前後,狀態持續不穩定,需要引起關注和自我覺察。

如果自我認知內核足夠穩定,被人一時冒犯,不會影響到對自己的評價,也不會產生自我懷疑,那狀態也就穩定,不會因攻擊而影響太久。

如果總是處於攻擊態,要關注下,是不是慣常的行為模式就是只要察覺不爽就好攻擊回去,那麼這樣行為模式下的主導認知又是什麼,這個認知是否合理,是否需要疏通調整,從而適應調整行為模式。

最重要的,其實是足夠信賴自己不會被外界擾亂破壞,相信自己是安全的,也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


有些人做事總是帶著攻擊性,可能是一種原始的本能動力在起作用。那些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動物們,遵循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誰更強大,誰就能吃到更多的肉或食物。而最能體現強大的方式無疑就是展示更多的攻擊性,用咄咄逼人的樣子使得競爭者知難而退。而人類最初也是遵循這套叢林法則的,而且恰恰是因為人類很好地適應了這套叢林法則,才在眾多的動物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成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這種經過漫長歲月累積出來的經驗,最後會成為一種本能儲存在人類的潛意識深處。所以,哪怕如今已經不需要拿著刀槍劍戟去森林裡打獵了,可一旦遇到與競爭情境相似的情境,就會重新激活內在的本能按鈕,以攻擊性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強大,以期獲得更多資源。當然,這其實是一種不符合人類文明進度的一種體現,畢竟長期這樣下去,會使得周邊的人際關係變得緊張。周邊的人可能都會覺得這樣的人很不好相處,稍有不如意就有被攻擊了。都盡量地敬而遠之。那最終這樣的人就有變成孤家寡人的危險。畢竟,人類越是進入文明社會,就越發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其實不是像原始森林中的動物一樣,非得爭得頭破血流,爭得你死我活才能贏得想要的東西。其實大家可以選擇合作的方式,以雙贏或多贏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皆大歡喜。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嘯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每個人的為人處世方式會受到本人的心理特徵的影響。個人的心理特徵會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環境,比如個人的成長經歷,比如個人所處的環境。

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相處的狀態可以使用「相愛相殺」來形容。心裡明明很愛對方,但是表現出來的確是不斷地指責和抱怨。理由是,現在把你的缺點指出來,你未來就不會吃虧。這是很多深愛著對方的人經常乾的傷害對方的事情。因為太在乎,所以害怕失去,害怕所愛之人(物)受到些許的損傷。變得步步驚心的看待孩子的所有行為。這種發自內心的愛慢慢的就開始以不斷地指責為表象的傷害展現出來。就形成那種以愛為借口的傷害。這時候孩子的世界裡感覺到的不是那種濃郁的愛,而是處處存在的攻擊性。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學習這種攻擊性的處事方式。以至於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的處事方式。一句話不攻擊別人就覺得哪裡缺點什麼似得。

有些人早年的時候被人攻擊過,甚至是長期有預謀的攻擊。但是卻沒有得到合理和及時的保護以及心理上的撫慰。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們潛意識裡對這個世界是有攻擊慾望的,但是他們又害怕自己的攻擊會導致世界對他們的報復。這樣的循環下,使得安全感更加的不足。為了使得自己感覺更安全些,他們就可能處處攻擊周圍,以換取內心稍微的安全感。就像一隻小狗見到一條大狗,非常兇狠的吠叫,其實是自己非常害怕被攻擊,只有裝著很兇保護自己了。


感謝邀請。現在跟我一起想像一個情境:你現在氣鼓鼓的,對任何人都充滿了敵意。好的,首先描述一下你的心情。你是什麼樣的一種情緒?你很生氣!為什麼生氣?因為你沒有保護好自己!外界太不安全了,周圍的人都充滿敵意且強大,你不得強大起來。但同樣的,你也充滿了恐懼!

這就是原因!你可能某次或者過往的經歷中受到了傷害,以至於你認為外界都是不安全的,你必須隨時準備迎接戰鬥,所以你會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充滿了攻擊性,你怕被別人攻擊,所以主動出擊。其實這時候只要對方輕輕地說一句:我怎麼做可以幫到你,或者是你是不是心裡不痛快,那一刻強裝鎮定的你就瞬間土崩瓦解了。

同理,對於那些表現得充滿攻擊性的人,表明你的善意,說出關心的話,他們自然就沒有攻擊性了。


我有一個31歲了還沒有找對象的朋友,她喜歡懟人,喜歡用攻擊性語言懟人,尤其喜歡懟自己熟悉的人。

我覺得這樣的人內心也有善良和溫柔的一面,估計她喜歡攻擊性懟人行為來自她從小受過的傷害吧。應該在心理方面受過傷害或者打擊。攻擊性的對待別人,也是對自己一種下意識的保護。

有時候被她懟的時候,心裡真的不舒服。可是我又覺得可憐她。這個年齡不願找對象,她心裡一定很孤獨吧,但是還不會和別人分享。真的不知道她們這樣的人,這一生能否走出自己的內心那個屏障。


你感受到了攻擊性,首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過於敏感,或者內向,受不了太外向的人。排除此因素,咱們聊聊具有攻擊性的人吧.這樣的人會產生,是有原因的。

首先,眾所周知,攻擊型為主的人是受過傷害的人,內心害怕受傷,敏感,脆弱,更容易用攻擊性來保護自己。這樣的人,我們如果看出他內心的脆弱和不自信,給予包容,讓她知道你是絕對不會傷害她的話,這樣的人是很好的人,很好說話,很善良,很心軟,很包容,而因為性格上的敏感和攻擊性,朋友不會太多,所以你如果是他朋友的話,這段友情應該是對你非常好的,具有排他性。

其次,還有一種人,如果我們也這樣想,就很慘了。我國傳統,忍讓是美德。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會在很多事情上選擇忍讓。曾經有種觀點,說不要和垃圾人計較。結果呢?垃圾人越來越多。為什麼。大多數人忍讓了,那壞人的攻擊性就更強了。他知道攻擊性強,很多人防禦力都很低,甚至丟盔卸甲,這樣他的戰鬥值會增加。攻擊性成為了他解決問題的手段,反正絕大多數的人會忍,讓。攻擊性管用,才會攻啊。這樣的人遇到了,需要制服他。中國古代以柔克剛的手段也很多,比他有攻擊性的人也一定會有。但大多數場合,都是有用的。

大家把防禦做好。不要怕這樣的人,要麼實則脆弱,要麼是手段,該不忍的時候就不要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女人極易「歇斯底里」情緒不穩定,且年紀越大情緒病越重呢?
張靚穎和她媽媽到底在弄啥?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