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剛當總理不久就下台了,這是為什麼?
英拉為何上台不久就下台?是由於英拉所在的陣營在泰國影響力過大,己經影響到泰國國王的權威。
他信(英拉的哥哥)家族民間影響力是非常之大,我們看到他信出國訪問,國內搞政變,推倒他信統治,然後再搞大選,但是勝利的依然是他信陣營,英拉上台。
英拉上台後搞了一系列優惠社會底層的政治,不但得到70%的民眾擁護,而且還在一系列外交中都做的非常漂亮。不但有內力,還有外力。這對泰國王室權力威脅是非常大的。
最主要的是英拉政府曾經想通過一項議案,意在赦免從前的政治犯。其中包括英拉哥哥他信,這當然會遭到反對派的反對,後來這項議案不但沒有停止,而且順利通過。這也是引起反對派揭竿而起的導火線。
泰國目前政治屬於三足鼎立的政治模式,英拉(紅衫軍),反對派(黃衫軍),泰王(控制軍方)。一,英拉代表社會底層,擁有人口上的優勢。二,反對派代表社會上層,擁有財富上的優勢。三,泰王控制軍方,國家武裝力量,在泰國最有權利當然是國王,因為他有軍隊。
英拉雖有70%的人數優勢,但沒有軍隊,手無寸鐵,這就是槍杆子里出政權的鐵的事實,英拉只能放棄政治,也不得不施出中國的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計。
當前英拉下台,泰國國王以軍隊控制政體。目前尚末成熟的政黨,與民主勢力面臨艱難的處境,泰國社會不同利益之間又存在難以調和的衝突。所以,目前泰國政局動蕩形勢暫時很難徹底平息!
謝邀。關於英拉為何會下台,我在悟空問答已有多篇文章提及,這裡再從黃衫軍勢力的角度重新解讀。
簡單說,這次是泰國憲法法院判決了英拉因違憲而自動解職,也就是發動了所謂的"司法政變『』 ,隨後英拉的副手尼瓦塔隆擔任過渡政府的總理,然後黃衫軍破壞大選計劃(大選肯定又是他信一方贏,黃衫軍一派從來沒贏過。),最後軍隊政變,軍政府當政。
中間又以大米收購案調查英拉,而最近泰國最高法院原定8月25日對大米案作出判決,英拉缺席,然後法院發出逮捕令。
這個過程,很明顯,憲法法院、黃衫軍、軍隊、最高法院都是同一夥的,都是代表城市中上層精英、法官、軍隊、皇室等,黃衫軍的活動經費是大財團支持的,現在的憲法法院是2006年政變之後軍政府成立的「泰國憲法仲裁委員會『』,負責人是泰國總檢察長恰如潘,她是他信的政敵。
這種情況下,英拉能當兩年九個月的總理已經很不容易了。
實際上,泰國總理的任期大都不長。自自他信被政變推翻以來,除英拉外,還有兩名親他信的政府總理被憲法法院判處「違憲」並解除職務。
2008年9月9日,時任總理沙馬·順達衛因參加一檔電視烹飪節目被憲法法院判決違反憲法,當庭終止了總理任期。
同年12月2日,泰國憲法法院就大選舞弊案作出判決,宣布解散執政聯盟中的三黨人民力量黨、泰國黨和中庸民主黨,上述政黨的執行委員5年內被禁止參政。作為人民力量黨副主席的頌猜(他信的姐夫)由此失去繼續擔任總理的資格,剛剛上台不到3個月的頌猜政府宣告結束。
以下附泰國民選總理一覽表,證明泰國總理任期之短。值得一提的是,自鑾披汶·頌堪起,無論出身文武,幾乎就任首相者皆為華裔泰國人或有華裔血統。
1、披耶·瑪奴巴功侯爵(Phraya Manopakorn Nititada)1932年6月28日-1933年6月21日 無黨籍
2、披耶帕鳳上校(Phot Phahonyothin)1933年6月21日-1938年12月16日 人民黨 (軍人)
3、鑾披汶·頌堪元帥(Plaek Phibunsongkhram)1938年12月16日-1944年8月1日 人民黨 (軍人)
4、寬·阿派旺少校(Khuang Aphaiwong)1944年8月1日-1945年8月31日 人民黨 (軍人)
5、他威·汶耶革(Tawee Boonyaket)1945年8月31日-1945年9月17日 自由泰運動
6、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45年9月17日-1946年1月31日 自由泰運動
7、寬·阿派旺少校(Khuang Aphaiwong)1946年1月31日-1946年3月24日 無黨籍
8、比里·帕儂榮(Pridi Banomyong)1946年3月24日-1946年8月23日 自由泰運動(文官政府)
9、鑾探隆·那瓦沙瓦海軍少將(Thawan Thamrongnawasawat)1946年8月23日-1947年11月8日 憲法陣線 (軍人)
10、寬·阿派旺少校(Khuang Aphaiwong)1947年11月10日-1948年4月8日 民主黨 (軍人)
11、鑾披汶·頌堪元帥(Plaek Phibunsongkhram)1948年3月1日-1957年9月16日 軍人
12、朴·沙拉信(Pote Sarasin)1957年9月21日-1958年1月1日 無黨籍
13、他儂·吉滴卡宗上將(Thanom Kittikachorn)1958年1月1日-1958年10月20日 軍人
14、沙立·他那叻元帥(Sarit Thanarat)1958年10月20日-1963年12月8日 軍人
15、他儂·吉滴卡宗元帥(Thanom Kittikachorn)1963年12月9日-1973年10月14日 軍人
16、訕耶·探瑪塞(Sanya Dharmasakti)1973年10月14日-1975年2月15日 無黨籍
17、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75年2月15日-1975年3月14日 民主黨
18、克立·巴莫(Kukrit Pramoj)1975年3月14日-1976年4月20日 社會行動黨
19、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76年4月20日-1976年10月6日 民主黨
20、他寧·蓋威遷(Thanin Kraivichien)1976年10月6日-1977年10月20日 無黨籍
21、江薩·差瑪南上將(Kriangsak Chomanan)1977年10月20日-1980年3月3日 軍人
22、炳·廷素拉暖上將(Prem Tinsulanonda)1980年3月3日-1988年8月4日 軍人
23、差猜·春哈旺上將(Suchinda Kraprayoon)1988年8月4日-1991年2月23日 國民黨(軍人)
國家維持和平委員會主席 順通·空頌蓬上將(Sunthorn Kongsompong)1991年2月23日-1991年3月2日 軍人
24、阿南·班雅拉春(Anand Panyarachun)1991年3月2日-1992年4月7日 無黨籍
25、素金達·甲巴允陸軍上將(Suchinda Kraprayoon)1992年4月7日-1992年6月10日 軍人
代理 米猜·雷初攀(Meechai Ruchuphan)1992年5月24日-1992年6月10日 無黨籍
26、阿南·班雅拉春(Anand Panyarachun)1992年6月10日-1992年9月23日 無黨籍
27、川·立派(Chuan Leekpai)1992年9月23日-1995年5月24日 民主黨
28、班漢·西巴阿差(Banharn Silpa-archa)1995年5月24日-1996年12月1日 國民黨
29、差瓦立·永猜裕陸軍上將(Chavalit Yongchaiyudh)1996年12月1日-1997年11月9日 新希望黨
30、川·立派(Chuan Leekpai)1997年11月9日-2001年2月9日 民主黨
31、他信·西那瓦警察中校(Thaksin Shinawatra)2001年2月9日-2006年9月19日 泰愛泰黨
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主席 頌提·汶耶拉卡林陸軍上將(Sonthi Boonyaratkalin)2006年9月19日-2006年10月1日 軍人
32、素拉育·朱拉暖陸軍上將(Surayud Chulanont)2006年10月1日-2008年1月29日 無黨籍 (軍人)
33、沙馬·順達衛(Samak Sundaravej)2008年1月29日-2008年9月9日 人民力量黨
代理 頌猜·旺沙瓦(Somchai Wongsawat)2008年9月9日-2008年9月17日 人民力量黨
34、頌猜·旺沙瓦(Somchai Wongsawat)2008年9月17日-2008年12月2日 人民力量黨
代理 差瓦拉·參威拉恭(Chaovarat Chanweerakul)2008年12月2日-2008年12月15日 無黨籍(文官政府)
35、阿披實·威差奇瓦(Abhisit Vejjajiva)2008年12月15日-2011年8月5日 民主黨
36、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2011年8月5日-2014年5月7日 為泰黨
代理 尼瓦塔隆·汶頌派訕(Niwatthumrong Boonsongpaisan)2014年5月7日-2014年5月23日 為泰黨[3]
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巴育·占奧差陸軍上將(General Prayuth)2014年5月23日-2014年8月25日 軍人
37、巴育·占奧差(General Prayuth)2014年8月25日—今 軍人
英拉的下台,實際上是他信在2006年被軍隊趕下台後政治紛爭的延續,背後的根源是泰國底層民眾和傳統利益集團之間的嚴重對立。
1997年,泰國開始實行新憲政,推動了民主化進程。2001年,他信領導的代表底層民眾利益的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了壓倒性勝利。之後,泰愛泰黨又史無前例地在 2005年眾議院選舉中贏得全部500議席中的377席,取得獨立組閣權。此前,泰國從沒有政黨能連續勝選,更沒有一黨單獨執政的情況。草根的泰愛泰黨竟然做到了這兩點,他信也成了泰國首位連任並且「一黨執政」的民選總理。這樣的成功引起傳統利益集團的不安,也在軍隊和王室中造成極大的震動。
此外,他信與王室、軍隊在政治理念上也有極大的衝突。他信思想開放,崇尚全球化,試圖改革政體,王室和軍隊則比較傳統,希望維護現行體制。整個上層階級對他信的不滿就此開始。他信為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試圖插手泰國軍隊人事安排。2006年7月,他信安排了近百名中層軍官,其中很多是他的親信。之後,他信宣布解除時任陸軍司令頌提的職務,直接引爆了他和軍方的矛盾。結果,2006年9月,頌提領導了針對他信的軍事政變,導致他信下台。
在泰國,推翻政府有兩種常見的手段:軍事政變或司法政變。英拉接受了他信的教訓,上台後努力改善與軍隊和王室的關係,並取得了成效,軍方甚至讓英拉兼任國防部長。在這次政治危機中,軍方基本保持中立,這也非常少見。既然軍方對英拉政府持這種態度,反對派就只能使用司法政變。英拉的厄運始於推動修憲和「為他信脫罪」的《特赦法案》。此舉政敵所利用,發起了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這次泰國憲法法院的行動是一次司法政變,並最終迫使英拉下台。
當然,英拉下台的背後有更深的隱情。在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制政體中,軍隊又掌握著大權的情況下,泰國尚未成熟的政黨政治和民主歷程面臨著艱難的處境。與此同時,泰國社會不同利益階層之間又存在著難以調和的衝突。在這種背景下,泰國政局的動蕩形勢短時間內很難徹底平息。
英拉剛當總理不久就下台了,這是為什麼?這必須從英拉家族說起,英拉家族在泰國可說風聲水起的,有財產富可敵國家世。
英拉總理的哥哥名叫他信,也曾經當過泰國的總理,也是沒有當多久就被軍隊政變趕下台而至今仍然流亡國外,英拉當上總理後,也是步她哥哥他信的前車之覆下台了,英拉與他信兩兄妹先後從政都當過總理,都是當了不久就被軍隊趕下台的總理,確實很有意味,也很值得玩味。
泰國雖然是個民主選舉的國度,但實際權力由軍隊有實權的人物在掌控,在左右政府,所以,英拉當泰國總理不久,就被軍隊那有實權人物趕下台不算,並還受到犯罪的指控。
總的來講,泰國的軍隊掌控政治就是那麼一回事,怎麼說都說不清楚。
首先,想英拉下台的不是泰國民眾,而是反對派領導的民眾?
一個從政不久並且還是一位女性,第一次參加大選就能擔任一下總理,這多多少少都能體現他信的民意支持率?
英拉政府曾經想通過一項議案,意在赦免從前的政治犯,其中包括英拉的哥哥他信?
這當然會遭到反對派的反對,後來這項議案不但沒有停止,還通過了表決?
隨後反對派揭竿而起,於是便有了新聞上看到的事情?
只能說這只是個導火索,還有什麼原因?
是否有某些國家在背後慫恿,我們不得而知??
泰國民眾過得不錯,泰國國內有三股勢力:英拉政府、國王和軍,軍隊名義上效忠實質上親美,所以三方勢力各自有自己的打算?
泰國政局動蕩的原因其實跟民眾生活關係不大,因為泰國經濟情況還不錯,所以民眾小日子過得是很愜意的?
其中英拉政府方面不掌握軍權,但是因為代表泰國最廣大人民利益所以在大選中總能獲得民眾支持?
泰國的國王雖然聲望最高,但是沒有實權,所以這種事件一般保持中立?
泰國的軍方親美,一旦政府政策損害軍方利益,軍方就會政變………
泰國的反對派可能有以下幾股勢力參與,因為英拉政府下台會讓他們受益?
1.泰國軍方
2.泰國國王
3.美國 日本
4.泰國本土的反對派
重點說組織活動的反對派,名義上是為了民主blabla,其實~~在英拉政府表示提前大選的時候,反對派表示不想要大選,要直接讓反對派上台並且歸還一部分權力給泰國國王?
到這裡,就知道這個反對派是個什麼德行了~~就是一幫想爭奪權力的小丑?
這是泰國照搬西方那套政治制度造成的
泰國的政治是非常典型的:「你上台,我上街」的廣場政治。英拉是代表社會普通民眾階層利益的政黨領袖,她的上台對廣大泰國老百姓是利好,但是代表精英階層的「黃衫軍」肯定不答應。
雖然替這位有著濃濃地中國情結的美女總理惋惜,但是政治制度的先天缺陷讓她很難施展開拳腳,泰國除非出一位普京這樣的政治強人來扭轉和重新塑造泰國政治生態,否則永遠難以擺脫所謂一人一票這種形式民主帶來的政治不穩定。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英拉,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又有眾多基層民眾支持的總理,會這麼快就下台?對她下台的解釋眾說紛紜,背景相當複雜。想簡單的明了箇中原因其實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從歷史上看,泰國從1932年開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泰國國王普密逢1948年登基以後,受到泰國全國上下的愛戴,影響力非常大。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泰國開始了政黨政治,看上去泰國皇室如同英國皇室,變成了國家象徵性的權威,卻沒有憲政實權。實際上泰國皇室,特別是現泰國國王普密逢可以說完全對泰國的政局有絕對化的影響。二是泰國軍隊名義上已經國家化,實際上還是由皇室在背後影響。而泰國軍方是檯面上對泰國政局走向有著實際「打手」的作用。三是以英拉哥哥他信為代表的愛泰愛黨是代表泰國廣大下層階級的政黨。而泰國上層皇室,貴族,軍方與泰國下層階級的矛盾一直以來都是根深蒂固的。他信的每次壓倒性的選舉勝利無疑對上層階級的利益是一個極大威脅。他信自從上台以後就自信滿滿,試圖大刀闊斧的改變泰國目前的利益架構,這一舉動,儘管得到了基層民眾的支持,然而卻得罪了上層階級。在皇室的背後操縱,以及軍方的配合下推翻了他信。而作為他信的妹妹,雖然吸取了他信下台的經驗教訓,試圖搞好和軍方的關係,並且自己兼任國防部長。然而,她還是背負他信的原罪,得不到上層利益階層的信任。她下台是階級利益衝突的結果,是遲早的事。所謂的「大米案」只是一個借口而已!
泰國也欺負女人,看女人當政那些狗日的不服。
泰國政治動蕩,表面上是貪污腐敗,其實是權力的遊戲。骨子裡的,他信的民主派和泰王的守舊派的爭鬥,鬧了幾十年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信力挽狂瀾,拯救了泰國,功高蓋主,引起泰王的嫉恨,找個理由,趕走他信,從此泰國永無寧日。畢竟他信深得人心,得到中下層群眾的擁護。他信,也是一代梟雄,不甘寂寞,頻頻使用代理人充當總理,控制泰國政治。他妹妹英拉就是傀儡,他信一直在幕後搖控。老泰王年歲大了,為了皇室的長久,發動兵變,強行廢除英拉,剷除他信的勢力。
可是公道自在人心,他信,英拉的親民友善政策深愛泰國底層大眾的歡迎,遲早一天,他信,英拉必然捲土重來,掌控泰國朝政。因為老泰王死了,新泰王昏庸無道,為了和解,穩定政局,只有拉攏英拉,天下才能太平。
英拉兄妹都是民選高票當選的總理大臣。,兄妹的治國理念都想讓社會大眾能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但他們自然就忽略了上層貴族及皇族的利益。泰國總理以前都是軍人指派的軍人總理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都是為了維護皇家貴族利益站在大財閥位置來施政。兄妹二人的施政綱領無凝已經超越了皇家貴族財閥的低線,兄妹二人都無奈地被迫下台,遠離政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