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庸》開篇之句怎麼解讀?


《中庸》其實是混雜了各種理論的一篇文章,其內部即有理論衝突。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率性」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順性」,另一種就是「率勉而為善」。觀後文之「盡性」云云,則「率性」當即為「盡性」,也即「順性」。「率性之謂道」,也即以「本性」釋「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這即表明,「本性」為一能作喜怒哀樂之情緒活動,而又能超越喜怒哀樂之情緒者。如果沒有喜怒哀樂,則無從說「發」。如果不能超越喜怒哀樂,則無從說「未發」。這裡已經涉及到了「性」或「自我」與「情緒」的劃分。

「性」與「情」的分劃既定,則「性」顯發於「情」時,就有一個理序觀念,即「中節」和「非中節」之別。情緒之發,並非必然「中節」,所以「中節」就成了一規範概念。「中節」則為正,「不中節」則為不正。於是顯發於外的情緒活動便有了好壞之分。

從本性之確立,到與情緒之劃分,以及外在理序的確立,皆從「率性之謂道」生出。這是以本性釋價值根源,單從這裡來看,這是承孟子一派心性之說。然而其前面還有一句「天命之謂性」,這又使得人的本性依於「天」,歸於一宇宙論立場。

這便是混雜心性論與宇宙論之理論,而這必然會引出矛盾來。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從宇宙論立場言,「道」自為一規律,不可須臾離。它所呈現的是一個必然世界,人亦依於天,亦受「道」之約束,則人不可能有「不合道」之處,人之情緒自不能有「不中節」。而觀「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語,則不僅人的情緒有「不中節」,就連存有世界之萬物,亦有正與不正之別。這顯然為不可能。如果返回心性立場,「道」只表規範,不表必然。則「道」沒有「不可須臾離」之理。

這種矛盾在其後論「誠」與「盡性」時愈顯。

以「本性」釋價值,則「盡性」為「本性之實現」。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這裡的「誠」即指「已實現之境界」。「誠之者」即指「求實現之努力」。「誠者」與「誠之者」具象化,即為「聖人」與「擇善而固執之者」。

「誠」乃一「已實現之境界」,所謂「境界」,即為某種修行之終點,其與「工夫」相對。經「工夫」才能達至「境界」,「工夫」自然屬人力之範疇。但在《中庸》中,「誠」之境界本身即含一動力。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誠」本身為一境界, 同時又為到達此境界之動力。所以,此一境界,能推動一切存有之物「實現其本性」,也即「盡性」。於是整個世界,皆成為一個有目的性之必然世界。這裡就有問題了,如果這樣的話,一切皆朝著「誠」而實現其本性,則一切「不善」何由產生,人之自覺性亦是否有必要?

《中庸》顯然是重視人的自覺性的。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至道之凝,又得依於至德。人的自覺性又被強調了。可是如果本性的實現要依於人的自覺,則「誠」只能是一境界,而不能有動力義。故「自誠」「自道」云云,皆不成立。

《中庸》混雜了各種思想,承孟子之義,取荀子之說,又有秦漢之際天人思想。所以其內部即有各種衝突不能圓融處。


《中庸》正解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幾句的意思。

天命之謂性:天命,就是上天賦予的,所謂上天賦予,其實就是與生俱有的。性就是性質,事物本身的性質,也就是事物本來的道理。

率性之謂道:率,就是遵循,遵循事物的性質、道理。

修道之謂教:修,即習,學習。學習了解事物就稱之為教。人在最初的時候,是矇昧無知的,他只有通過讀書學習,向老師請教,才能獲得對各種事物的認識,了解,掌握。

概括來講,這幾句話就是說: 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事物之所以存在,必定是它遵循了本身自然發展的邏輯。我們只有學習,理解、掌握了這種自然發展的邏輯,即事物本身的性質、道理,才能繼承往昔,開闢未來。

本作者中庸譯文第一章:

與生俱有的,稱之為性,遵從這種天性,就叫道,學習道的方法稱之為教。

道的這種事物是不可片刻離開的,可離的就不是道了。因此,學問和道德高的人警惕謹慎於自己不能看見的,恐懼於自己不能聽見的。沒有比隱蔽的更能表明真相,沒有比細小的更能說明真情,因此君子謹慎於自己的無知。

喜怒哀樂還沒表現出來叫著中,表現出來又都適度符合禮教叫著和。中的這種事物是天下一切的根本;和的這種事物是天下一切通行的原理。達到中和,天地就會各順其位,萬物就會發育。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時刻都顯得適中。小人反中庸,則因為小人愚昧低下無所顧慮、畏懼。

孔子說:「中庸的這個原理能夠理解達到的人很少,已很久了。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通行,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學問高的人有餘,愚昧的人不足。中庸之道不能認識清楚,我知道其中原因了,道德高的人有餘,道德差的人達不到,人沒有不飲食的,卻很少能夠知道滋味。

中庸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 國學

  • 孔子

  • 文化


《中庸》開篇之句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要正確理解這句話不容易,必須要明道天命指什麼,什麼是性,什麼是道,為什麼修道就是教。

什麼是人的天命,和天性。本人認為人的天命是指天地之物進化出來的人體生命,它是因天地變化因緣巧合而生,是天地賦予了人類這一特殊結構物種的生命,它因天地變化適宜其生存,在遺傳中為不斷變化而進化,也會因天地變化到極限,因不適宜生存而消亡或轉化,這就是人的天命。人的本性即天性是指人的七情六慾,七情指喜、樂、哀、怒、惡、欲。六欲指人因六陰根,眼、耳、鼻、舌、身、意帶來的慾望。

那麼《中庸》開篇的這句話的大意本人理解為:天地物質進化出了我們人類,使我們順應天地道而得以生存在地球,並使我們具有了獨特的本性和智慧。我們人類身體進化出來的六識根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人類身體結構為適應生存環境而產生進化出來的,並為生存和防衛而產生喜怒樂哀惡欲的情緒本性。

人類的本性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道」。比喻春天萬物生髮,鳥語花香,人們自然喜悅。秋天果實成熟人們自然快樂。夏天炎熱,冬天寒冷,人們自然厭惡。擁有的或勞動的果實被他人或其它動物掠奪自然會憤怒反擊,親朋失去自然會悲哀。這些就是人的本性。順著人的本性行事叫做「道」,這個「道」是人的自然之道。

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最後這句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即對人性及行為進行規範之「道」,它需要有君子之德的人按儒家的道德標準進行規範教育,達到常致中和的中庸境界。

因為,任由人的本性自然發展,在一定情況下會走極端,就會破壞社會正常秩序,擾亂社會的穩定結構。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被歷代統治階級推崇的根本原因。


在大學學過四年哲學,看到這個問題難免想發表一點自己的意見。

《中庸》是儒家經典。所謂四書五經,前者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後者則為《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事實上,《大學》和《中庸》都是從《禮記》中抽出來的篇章,之所以能夠獨立成書,是因為它們集中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要。

《中庸》的開篇之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明宗義,說明儒家的哲學思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現代人也許會覺得很好笑,尤其是讀過毛主席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這篇文章的人,立馬會想到那段經典的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但是,真的不要笑古人,在兩千多年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還沒有人能夠提出實踐出真知這樣的理論。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老天爺是最偉大的,按照「天道」來生活,當然是最正確的。所以道家主張「道法自然」,儒家強調「天命」,都是把自己當成了老天爺的代言人。(話說回來,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哪一個不是站在老天或上帝的角度在思考這個世界呢?)

然而,「天道」並不好把握,不僅僅是太陽東升西落那麼簡單。比如說,老天爺的脾氣很怪:堯舜在位的時候,成天發大水;桀紂上台的時候,也不見山崩地裂。儒家學者,在冥思苦想的過程中逐漸明白,用常規的理論去解釋天命,始終是行不通的。於是他們另闢蹊徑,決定從人性中發掘真理,所以有了前面那兩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翻譯一下:老天爺賦予人的使命,就是人的本性;順著本性去生活,也就接近天道了。

這樣一來就有問題了:既然率性之謂道,人只要順著本性去生活就行了。好吃懶做,正是人的本性,儒家難道是要人好吃懶做嗎?當然不是。緊接著第三句話來了:「修道之謂教。」道就是路,路是要修的。雖然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是很明顯,走出來的路和修出來的路,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是自然之路,後者是自由之路。人類孜孜不倦,就是要從自然走到自由。

說來有意思,差不多與孔子同一時代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了他的理念論。在柏拉圖的思想體系中,「理念」是最高範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講,和「天道」是一回事。柏拉圖認為,人在出生之前,是和「理念」同在的;但是只要一來到這個世界上,便和「理念」隔絕。所以,人生的旅途是一個充滿「回憶」的過程,即通過學習和引導,不斷地回憶起理念的點點滴滴。如果按照柏拉圖的理念論,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解釋《中庸》的開篇句:人生的意義,就在於通過學習撥開迷霧,尋找關於天道、關於人性的真理,最終回到人的真實本性。


剛才翻閱了所有的十二個回答,見仁見智,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道!難能可貴,我己講不再參與回答,專心致力於經濟學概論寫作,但看了又心有不安,雖然我之哲學總論(包括人本論)還不能對外發表,但幾十年潛心研讀,夜以繼日,能不自信?!相信我的理論會顛覆三觀,重構四觀,還原大家一個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全新體系而又無人能駁倒的!當然我對中華文化也將會有自己全新的解讀的,包括易經與四書五經等,但現在我還無法寫詳論!我得先把四元,四觀,四論的總論寫出來,由總體到局部,分階段地寫,避免過去古人之謬誤,唯有如此!有了以上補敘,方可切入主題,開始回答:中庸之道,為人之本矣!大學經一,中庸講二,一分為二,男女有別,各守其道,各盡其責,生生不息,萬代而不絕!故,君子慎其獨矣!古今多少人所講皆有不當,故吾之心急如焚,盼中央高層決定,以便深入之討述矣!明白否?!說得更直白一點,中庸就是講做人的道理的,人,天生下來就有男女之性別,是為天性,我們每個人不論是男是女,都要真誠接受這個客觀的實際!天生萬物無不如此,(男女)各有其職,各有所能!各盡其責,各盡所能,相愛相生,互幫互助,融為一體,方能相容相生,產生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傳承萬代而不絕!所以!所以君子並不提倡獨生主義,反對男女授受不親,而應該提倡男女恆常有別而終無別矣!故,道,非道,非常道。為,無為,非常為!斯大道之明矣!故吾曰「大道至簡,世界因你而美麗」!成百上千次之推演,實乃泣血之作,並非妄語!文國禮謹答!


《中庸》開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翻譯成白話就是,天所命的叫作性,順性發展叫作道,修明其道叫作教。「天命之謂性」的提法,是將性與天和命掛鉤,強調性的終極根據在於天,在於命。「率性之謂道」和「修道之謂教」是道德修養的兩種方法,中庸解釋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謂「自誠明」的「自誠」,即謂先天道德稟賦,「明」即「覺知」。 有了這種道德稟賦,真心實意地敬守這種道德稟賦,自然就是覺知的,就有很好的分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而不需經過後天的訓習;所謂「自明誠」則是需要經過後天的教育、點撥,才得以明白、覺醒,而進行道德修養。《中庸》論述了兩種方法,但更讚賞第一種。

《中庸》在道德境界上,既講「中」「中和」,也講「誠」。所謂「誠」,從字面上看是精誠、純正之義,但《中庸》的作者卻把它說成是貫通天人的絕對精神:「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也是「中庸」精神的體現:「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從這裡出發,《中庸》圍繞著「誠達天道」和「誠致中和」展開了全面的論證。首先,「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這是說惟誠才可以化育人德,化成人道。《中庸》說「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即是。其次,「誠」也是由「內聖」而「外王」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誠之者,擇善而固執者也」,「故君子誠之為貴」;另一方面,「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因此,「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最後,在《中庸》的思想體系中,「存誠盡性」還是貫通天人的關鍵:「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誠是貫通天與人、內與外的合一之道。故《中庸》又稱:「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是說,通過「存誠致性」,就可以進達於「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謝邀請!


《中庸》開篇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是儒家修身處世的原則。遵循天生自然的本能,做人處世才合乎「道」。《中庸》儒家的這個「道」和老子的「虛而守中」有相通之處,即:遵循自然,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那麼,怎麼樣才能遵循這「虛而守中」的自然規律呢?就是要人前人後,時時刻刻,都要檢討自己的言行和慾望,秉持自身的修養,不能違背天地自然的法則。接著《中庸》講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進一步講述了修身的原則,人的種種慾望和欲索、欲求,如果毫無節制、無限膨脹地表達出來,就違反了自然發展和萬物生長的規律,也就違反了天地之道。


《中庸》開篇講到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能抑制膨脹起來的慾望,人與人之間就不能相互友愛,也不能相互取信;人與大自然之間不和諧發展,而是掠奪式的索取,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也就破壞了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也就會危及人類的自身。可見人自身修養的重要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短短的三句話便概全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接到這個問答,腦子似清非清,便查閱了一些資料,便有了一定的認識:

上天賦予的責任就是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上天與人的和諧統一的關係,社會與人的關係,人從一出生就有了一種責任,對社會對自然的責任,這需要我們去承擔。腳踏實地去履行這個義務,這就是為人的道理,為人的道德原則,乃至社會原則。為人一生可以任性,但最基本的原則是要遵守的,道德是不允許去觸犯和欺騙的,不能打著道德的招牌去行不義之事。

道德原則就是一種教化,天與人的教化,更是相互永存的形態。

只有遵守社會道德原則才能讓自己與社會融合,和諧統一,讓彼此相互促進,共生永存。

謝謝邀請!閱讀能夠增長很多知識!

我閱讀了這方面的資料,所以就開拓了視野,有如往自己的身體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感謝頭條問答給了我這樣的學習機會,使我對老祖宗的做人之《中庸之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領悟!

謝謝邀請!祝《今日頭條》越辦越好!祝《頭條問答》的老師,朋友,幸福安康,工作快樂!


《中庸》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三句話已經把儒學乃至整個中國哲學說透了,堪稱「三句真諦」,體現了中國哲學以「人」為其終極關懷的人文特徵。《中庸》作為儒家經典著作中最具形上思想的文獻之一,在中國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開篇就說明了一個真理,一切都是由天命開始的,沒有天命,一切都不復存在。萬物之性都是天命之,萬物都會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天命」就是上天賦予的責任,「性」就是承擔責任的義務。「天命之謂性」就是上天賦予的責任我們有義務去承擔,也就是天與人的和諧統一的關係,延伸出自然與人,社會與人的關係。「率性」就是實行或遵循義務,「道」既人道,為人的法則原則及道得原則,「率性之謂道」就是認真地履行這個義務,遵循所要負責的義務,這就是為人的道理,為人的原則,也是社會原則,更是天地的原則。「修道」就是理解和學習遵守這個道德原則,「教」就是教化,一種社會造化,也是人道與天道的和諧統一,相互永存。「修道之謂教」就是理解並學習遵守這個道德原則那麼就是一種教化,天與人的教化,更是相互永存的形態。也可以說是人在社會裡生活,遵守社會的道德原則才能讓自己與社會融合,和諧統一,讓彼此相互促進,共生永存,發展前進的狀態。


所謂性,道,教。天命即性,正如食色性也;遵循天性,即是道;修道,就是如何去遵循天性,就算是教,此教意為有教無類之教,也意為三教九流之教。

文言難懂,我始終覺得中庸沒有意思,比不上大學琅琅上口,更不及孔孟之寓意。無非是,教導人去遵循自然,這些書獃子哪一個做到了。但總比程朱的滅人慾來的實在,剋制人性和遵循人性規律,中庸之道總還有可取之處。

作為哲學,中庸實在是太樸素了;作為思想,中庸又過於感性;作為為人標準,中庸的政治目的明顯太強。作為文化傳承,我們可以隨意引用,但這種思潮過於平庸了,其寓意及出發點都是虛無縹緲的,假的沒有實際意義。

在人本社會的今天,儘管有諸多不足,中庸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經深入人心,無非是不痛不癢,不偏不倚,其實就是縱容錯誤而不是包容。

我恨中庸,讓每個人都差不多,把所有個性都被磨沒了,對誰有好處呢?


推薦閱讀:

人類精神活動之文化與文明第八十一
與君結來生的緣,怎麼對上聯?
以「千萬孤獨」四字,如何改成一首藏頭詩?
如何評價于丹這個人?
我們都是廣饒人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