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四句教是真命題,還是偽命題?


王陽明傾其一生的「四句教」其真偽性,其癥結就是從善從惡的哲學。「漢學」更確切的說是「華夏古哲學」,(因為漢語學繁衍於華夏古哲學)是一個經詩子集交織的學說,單從語言理解上可分三大版塊:簡單明了是其一,其二是簡單抽象,三是抽象生僻。往往看似簡單,你要考就得花時間,甚至傾其一生,正所謂:千錘百鍊出深山。

話轉正題,「善」「水」天天和我們打交道。水天天喝喝不夠,老生常談善天天談不完。正是「善若水,水若善」。「犟」是從牛抽象過來的一個詞語,「善」是從羊抽象過來的一個詞語,羊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個體,所循的道就是「善」。而「水」更善良,永遠低著頭走,盛在什麼里就是什麼形,你肆虐她一瓢,揮灑她,從無怨無悔。老子倡導善行把「善」和「水」匹配在一起━「善若水」,「善」較抽象,「水」較明了,我們就用「水」去還原「善」。水是非常有良性的,遇陽則無形無影飄也,遇陰則或雪或冰有形。《伏·八卦》水於無形勝有形,五行中唯「水」可從「金、木、土、火」生萬象,《周·八卦》取「坤」卦遵水性,居東南,繞三山五嶽或澤或濟歸宿于海。坤助生、乾助長,其「水」為媒介也!再說《道德經》從頭到尾貫穿的是「善」可是卻用「玄之又玄」一筆代過,「道」是「德」生存的土壤,其媒介就是「善」,就象看見沃土和參天大樹一樣,唯獨沒有看見滋養她們的━水。

回頭再說說王陽明的四句教,更確切的說是四步教:其從「無」入題,經「有、知」到「存、去」,無者混沌初開,心體無膚,即無善無惡;有者,知者: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概括為人類的意識形態之初,因「習」而萌生善惡之意,背馳而相遠,善惡有別。人擁有一顆什麼樣的心,致己欲於什麼樣的境界,必然萌生什麼樣的念頭……

一個人要消化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確實很難!傾其所學,望聞問切。也未能解其癥結,這也是我的皮毛之語。望切而磋之…


我在思考總結我的信用維度觀時,發現與王陽明的著名四句教是一致的。這樣,也就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了四句教的深刻,而且也難免有點得意。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我原創的信用維度觀是這樣的。人類文明社會的最基本元素,是信用。以下,講述一下零維到三維的意義。

零維:純粹信用。任何一個被意識到的,無限無邊界的存在,均因被意識到而存在可被分為兩個部分或側面的,兩者之間的本來一體的關係。

純粹信用,可以換句話來表達,那就是【本自一體是絕對的宇宙原理,一切分別均是相對的影像呈現】。

一維:針對人類社會的念想構成,純粹信用是我們來往關係建立的原始基因,我們的任何來往關係均是信用的來往與交換。來往的自由度和廣度可以抽象到信用的大小來要衡量。從無限小起步到無限大,呈現一個線性延展的狀態。在現實社會中,這個原理是所有可交易財物和貨幣金錢的本質。

二維:人類社會的物質載體是人的身心以及人創造積累的物質空間,個體的所有身心活動呈現出豐富的個人情感,慾望和認知,這些差異的表現把純粹信用包裝成了,人種差異,社會職業的差異,身份地位的差異,文化思想的差異等等,無數的差異同在一個平等的維度上,這個維度具有無限延展開的可能性。

三維:針對以上的差異,智人人類有共同的情感認知和想像,足以跨過這些差異,而發生共識,這個空間里特別呈現為我們稱之為藝術審美的現象。音樂,美術,雕塑,體育等等無國界,跨人種,跨時空,我們共享一個情感空間。可以簡單的歸結為我們通常講的品牌,社會名譽,社會影響力等等。我們的商品和服務,在人世間流轉,其本質功能就是在傳遞和流轉這些念想。三維空間本身也是無限延展的。

這樣一個人的維度空間與王陽明的四句教什麼關係呢?

我們只要去繁就簡,從最基本的人的社會發生的最初時刻來看就明白了。

嬰兒出生第一聲啼哭宣告一個自然生命誕生了。隨之,他的社會性也開啟了,當然是最為基本的關係。僅就性別而言,三維基本架構當下就呈現出來。

一,性別是天然的產生的,男性還是女性?雖然差異但都有存活的權利,都有被社會認可與接納的社會權利。

二,當下具體的階層等等社會文化介入了,嬰兒將成為男人或女人。這個嬰兒的社會價值隨之產生,有高低大小。父母親友的反應是不同的,嬰兒的社會自由度也就不同。

三,無論男女,嬰兒根本上同樣是人,具有生理心理體征相對差異之外的一切人性人道意義上的同一性與同源性。

以上是零維(人類生命)生髮,呈現的最基本的三維,具有空間感,所以稱為社會生命的三維空間。

以下對照,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即能明白,這個零維與三維的關係。


首先題主的這個「真命題與偽命題」貌似不準確、含義不明,我猜測題主的意思是「王陽明的四句教是否正確、是否有價值」的意思吧?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晚年總結自己一生的心得,也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

「心學」的核心價值就是要求遵循自己的內心價值判斷,一切隨心,而不是「儒學」主張的遵循儒家經典的教條判斷,「心學」的核心是要求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一心向善,而且心學也包含實事求是的潛含義在內,而不要拘泥於儒家教義和字面約束。

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行走於天地之間,認真做事,那麼其「心」首先是必定跟隨現實而實事求是的,只是往往受到其它權力的干涉、利益誘惑、儒家倫理的約束,人心才變得扭曲起來。所以王陽明從自己的體會出發,提出一切隨心,而且是隨初心,其目的就是建議人們盡量排除其它與事實無關的各種價值觀、教條、利益的影響,這其中主要是排除儒家倫理價值觀的影響。

心學是王陽明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深感儒家倫理價值觀與實踐脫節、虛偽、助紂為虐傾向嚴重,但囿於那個時代的約束,王陽明的也無法直接反對儒家的教條,他只好另闢蹊徑提出「心學」,呼籲人們不要太過拘泥於儒家的教化約束,一切從善從心,從實際出發。

站在這個角度看王陽明的四句教,是有積極的進步意義的,也是正確的。如果王陽明膽量更大一些,壽命更長一些,也不排除他提出更加獨立、自稱體系的倫理價值觀體系,可以在儒家體系上大大的前進一步,以王陽明的功力他是有此機會的。


湛若水在跟王陽明寫墓志銘時寫道:溺於佛氏,王陽明的心學也一直走佛家禪宗的影子。這看起來與問題無關,但其實在來說六祖慧能的一句讖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與王陽明的四句教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來品讀一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知惡是良知。

什麼以前呢?心本來是無善無惡的,如王陽明說的「不著相」。有善有惡的心體都不是心的本來面目,因為其中存在一個「意動」,善惡皆是意動所致,一動為善,一動為惡。而心體本身是處於未發之中。

那麼什麼是格物致知呢?王陽明說為善去惡是格物,顧名思義做善去惡的行為就是格物,當心體形成透明剔透時,善惡一照便知,這就是良知。

就如「天泉論道」時王陽明說:人心的本體原本就是洞明無礙的,原本就具有個『未發之中』。資性伶俐的人,一旦領悟本體,就是功夫。他人也好,自己也罷,內觀也行,外用也可,全部通體透徹。其他人則不免有(後天)習氣侵染的心在,本體受到蒙蔽,所以就要教他們在意念上切實地去為善去惡,功夫熟練後,心中的渣滓去除盡了,本體也就明澈了。

言歸正傳,四句教是什麼真命題嗎?從心學邏輯上看,毋庸置疑,是真命題,否則心學就只能被看成是雞湯,而不是哲學。


朋友你學識太淺哦。我簡單敘述吧。一,這個善就是搏學,寬宏,友愛,和諧,正氣。二,王師的知行合一是核心,即搏學之後,悟到真理,那麼你的行為和你所悟的就要一致,實則生活中很多人二面三刀,言行不一,虛假等等所為都破壞了自身的正氣,也因此而無法做成大事。三,王師四句綜合起來理解就是做成大事之人的要求及條件。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一以貫之,都在同一個過程中!物格了,知致了,意誠了,心也正了!

格物的過程就是致知的過程,致知的過程也是意誠的過程,意誠的過程也是正心的過程,正心的過程也是格物的過程!是故一為四,四為一而已!

王陽明:故格物者, 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這三句話,已經把格物說得明明白白了! 再直白點說,格物格的是自己心上的物,格的是自己意上的物,格的是自己知上的物!

標準是什麼?為善去惡。

具體怎麼格?

當任何的外在刺激在人的內心產生了『物』 的時候,我們就必須馬上客觀、公正、徹底、不自己騙自己的去進行分析!而這個格物分析的過程就是致知、誠意、正心的過程!這樣下去,外界的萬事萬物在心、意、知上產生的『物』被不斷分析、內省、打磨的過程中越來越接近至善,到做後,心也是意,意也是知,知也是善,善也是心,無有區別!至此,心外無物,心內無物!

至此,此心巍然不動如山,

此心湛然光滑如明鏡,

此心柔弱變化無端如水!

物來應物而此心不動!

至此,動也應物,靜也應物,動也靜,靜也動,無有區別!


自古便有人心本善或者人心本惡的爭論,陽明心學是站在中立者的角度來看問題,認為心之本體是無善無惡的,是心中最坦蕩自由的狀態。但我們面對人生各種事情時,自然就會權衡利弊,也就是意念起,考慮利己的事情,心中惡和善就會左右搖擺。陽明先生提到的致良知是我非常欣賞的觀點,人生在世如果能在不利環境下看到有利形勢,能在遭遇挫折是能夠找到化解方式,本身就是很好的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行為,這個就是良知,也就是知善知惡,知道什麼對自己是善,什麼對自己是惡。格物本身是去探尋事物本後的根源和本質,對於人生本來就是要祛除對自己的不利因素,找到對自己的有利因素,不僅僅停留在探尋過程。所以,這四句話不僅是對陽明心學的高度概括,也是修鍊心學的一個過程:即先把自己心中念想放下,讓心歸於寧靜;然後就某一件事意念發動,找到其中善和惡;針對存在的善和惡,圍繞做這件事情的目標,分析最佳解決方案;最後就是在做的過程,充分發揮事情善的一面,想辦法去除惡的一面,或者將惡的一面慢慢轉變為好的一面。陽明心學是入世的,就應該在具體是事上分析解決。


並非偽命題,而是我們看問題的概念標準不同。我們一般善惡標準是怎樣的,是道德標準對不對,但從法律角度道德標準是不規範的,而西方道德標準與我中國人的又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才會導致看問題有各種答案和意見。

同樣的王陽明看到當時很多偽君子曲解聖典為滿私慾,很多士子思想教條僵化,知行不一,從而提出新的理論詮釋。無善無噁心之體,心之本體是和天理一致的,天理規律本無善惡,善惡是人們為區分事物而加上去的道德評判,當我們開悟至心之本體,歸致零狀態,無污染,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得到正確答案。這跟我們遇到問題,一團亂後就喜歡推倒重來,重新理順有點相似。

本心可以說無善無惡,也可以說它致善致惡,陽明認為純凈心之本體是致善的,是天然具備良知能力的,就像看到小孩掉進井裡,是人皆會動惻隱之心,本能就會去想馬上救人,但人以往人生積累的經驗或價值標準會則會讓你遲疑,到底要不要救呢,值不值得救呢等等!這個惻隱之心就是意動!遲疑也是意動。意動就有了善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本心原本就知道救孩子是善的,不救是惡的。是別人的孩子你可能不救,但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想都不想就去救了,這就是知行合一了,也就是良知與行為一致的。

但往往很多時候人會遲疑考慮,那是因為人這時有了私心私慾,考慮了得失。聖人往往是不考慮得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義之所在就去做了,很多思想簡單的人也馬上就去做了,因為他心地純凈接近本心。所以君子就要為善去惡,格盡私心雜欲、貪婪、妄想、執著、得失分別!就會磨出一顆聖潔之心。

最終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成為聖人!誠意正心,格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當你發自內心地看世界所有人都是聖人時,你也就是聖人啦!


我不認為有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指的是心本身是包容一切的,用現代語言來看,就像是法律,它類似於一種功能機構,如果心是善的如何理解人會幹壞事?如果心是惡的,又如何會有善行?所以心就像天地一樣包容一切,可善可惡。有善有惡意之動,指的是善惡只在一念間,起心動念就是意,意動則有善惡。知善知惡是良知,指的是人的理性和情感可以判斷行為是否是有益或有害的,而這理性和情感絕不僅僅是人身體的天生的功能,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是知,知就是後天學習培養而得,是有意識的訓練。存善去惡是格物,就是是在培養出基本的認知觀感之後,更進一步達到格的地步,什麼是格,比如談論人格,談論的是什麼,就是人的本質本能,是經年的有目的學習之中養成的執念和特質,是自我認定的存在意義。也就是說有了前面各種認識之後,要將之進行實際運用,貫徹存善去惡的理念。


關於陽明先生的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概念,什麼是——善、惡、心、意、良知、格物?我讀陽明先生的《傳習錄》因為才疏學淺,無法清晰理解陽明先生說的比如良知、格物是不是有自己獨到的定義,還是因為中國文字意思太模糊只能通過拈花一笑這樣的比喻來意會,因為一個明確的定義也沒得出來,所以也無法通過證明來得到善惡和心、意、良知、格物的必然關係。或者說本人不覺的他是個命題,到像是一句口號,困惑的人肯定不止我一個,比如後來他的嫡傳弟子也因理解不同而分道揚鑣各立家門。


推薦閱讀:

對聯:河上荷花牆上畫,如何對下聯?
上聯//孤舟淺水艷陽天,請你來對下聯,對對子,對樂趣?
衛青、霍去病移除教科書,你怎麼看?
上聯是:觀落日,望長空,小雪時節冷意濃,四季更迭彈指去,童心末泯已成翁;怎麼對下聯?
假如人類是卵生的,人類社會將是怎樣的?

TAG:哲學 | 王陽明 | 讀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