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炎黃子孫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謝謝邀請。

地丁老師話【炎黃子孫】。可以說是從三皇五帝之今為止最有說服力的解答。

話說,盤古開天地以後,是三皇時期,地皇岳鏗後共有十紀。其九是禪通紀。共十九氏。其中十七氏太昊伏羲當政。

伏羲:人類的老祖宗,就不用介紹了,大家都知道。第十八氏女媧繼承之,女媧乃伏羲之妻,人類女祖宗,今天的人類都是他們夫妻二人的後代子孫。因為,那個時候的伏羲和女媧都是龍頭人面蛇身。他們生的兒女已經是和今天的人差不多了。所以 ,後人不願意把他們說成伏羲、女媧子孫。

其實,我們應該承認,我們就是羲媧子孫。

直到禪通紀第十九氏神農氏接替女媧執政以後。神農:姓姜,名農,號炎帝,以火德王。

炎帝神農是安登和姜興的孩子。安登是女媧的外甥女。

神農時期,人民的生活基本上和夏商周時期一樣了。耕作五穀,草藥治病,識別百果 ,開闢市場。自由買賣。

到了地皇以後,第十紀,疏仡紀。黃帝有熊氏,打敗了九世炎帝蚩尤,統一了中華大地,開始了太平盛世的時代。

大蚩尤。

黃帝教人民蓋房屋,織絲綢,編《黃曆》,定四時,編著《黃帝內經》,治病救人。造蓋天儀,側天像。發明了一年十二個月,歲紀甲寅,日紀甲子。還親自著作了《百澤驅鬼圖》。在世之間做了一千三百件善事,編《靈樞》著《素問》。基本上健全了後人該有的東西。功德無量,功高蓋世。被西王母招去昆崙山,架著神龍得道成神了。

在炎黃時期中華民族基本上大融合了。人不分貴賤,疆土不分東西。以後的帝顓頊、帝嚳、帝堯舜禹、夏商周時期的統治者都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人。也是漢民族的祖先。所以後來的人民都自稱炎帝黃帝的後代,也就有了【炎黃子孫】的說辭了。直到現在也都這樣稱呼了,我們的後人還是一樣…。

本文如果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正。謝謝。


所謂「炎黃子孫」的說法,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尊奉炎帝尤其是黃帝為華夏族的始祖。戰國時期有一部重要的史書《國語》,對炎帝、黃帝的起源、姓氏和世系,作了簡要記述,其中就有「黃炎之後」的說法。此後這些類似「炎黃子孫」的說法綿延不絕。清代從順治開始,除最後的宣統外,每個皇帝都祭祀炎帝陵、黃帝陵,也正是這種炎黃道統思想的體現。

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與改良派圍繞「炎黃子孫」出現爭論

「炎黃子孫」、「黃帝子孫」這種說法的真正流行,是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種報刊書籍中。

革命派熱衷於「黃帝子孫」、「炎黃子孫」的說法,是把這個稱呼當成漢族的同義語,主要出於推翻清王朝統治的需要。清王朝的統治大權為滿族貴族掌握,革命派打著「尊黃排滿」的旗號,把炎黃二帝說成是漢族始祖,把滿族排斥在外,便於動員廣大漢族群眾起來,參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鬥爭。實際上這也確實起了一定作用。

而改良派多認為「黃帝子孫」、「炎黃之裔」是全體中國人的代名詞。康有為就主張:「我國皆黃帝子孫,今各鄉里,實如同胞一家之親無異」。

辛亥革命後,革命派很快就察覺了這種說法的局限和弊病,而及時作了修正。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他以 「五族共和」的口號,取代了原來的「驅除韃虜」口號。

抗日戰爭中「炎黃子孫」口號達到高潮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汽,一致抗日,「黃帝子孫」、「炎黃子孫」等稱呼的使用形成新的高潮,而其內涵都是指整個中華民族。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稱:「我輩同為黃帝子孫,同為中華民族兒女,國難當前,惟有拋棄一切成見,親密合作,共同奔赴中華民族最後解放之偉大前程。」

蔣介石在1937年8月8日《告抗戰全體將士》中說:「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應該要怎樣的拚死,圖報國家,以期對得起我們總理與過去犧牲的先烈,維持我們祖先數千年遺留給我們的光榮歷史與版圖。」

改革開放後「炎黃子孫」使用又有新的高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帝子孫」、「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代稱,被繼續使用,但頻率大大降低。從1966年至1978年,更是幾乎從大陸的報刊上消失。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其中說道:

統一祖國這樣一個關係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務,現在擺在我們大家的面前,誰也不能迴避,誰也不應迴避。如果我們還不儘快結束目前這種分裂局面,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我們何以告慰於列祖列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屬黃帝子孫,誰願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自此以後,「黃帝子孫」、「炎黃子孫」等稱謂進入到一個新的使用的高峰期。

圍繞「炎黃子孫」出現新的爭論

1984年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一個回族委員寫了一個提案,不同意用「炎黃子孫」指代中華民族。他認為炎黃子孫只是漢族的祖先,少數民族各有自己神話和歷史傳說中的祖先,所以這個提法不利於民族團結。第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就此事下發文件,說「今後對此詞使用的意見是:在黨和國家機關文件及領導人的正式講話中,還是用『中華民族』代稱中國各族人民更好一些。」還有領導人提出用「中華兒女」或者「海內外中華兒女」,來代替「炎黃子孫」的說法。

更有學者提出,「炎黃子孫」一詞暴露出了嚴重的封閉性和狹隘性,缺乏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因而實際上成了國家統一和人民團結的障礙,在學術研究中與正式場合中不宜使用這個說法,「炎黃子孫」應該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環球時報》發表評論員單仁平的文章,則提出了不同看法,題目是《民間提『炎黃子孫』無妨」》。文章認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在「社會的籠統觀念里,並非漢族的專屬概念。它們甚至不是民族概念,而是文明概念。」更重要的是,他認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些概念迄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凝聚力,遠遠大於它們帶來的副作用。」


中國人常自稱為「炎黃子孫」。「炎」指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今寶雞市境內)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相傳他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黃」指黃帝,也叫軒轅黃帝,相傳他是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炎帝」和「黃帝」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自西方游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衝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與炎帝,又與居住在東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今天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謝謝邀請。我簡單說吧,這大約有兩種說法。其一,遠古時代,黃河流域形成了兩大的部落,黃帝、炎帝。拋開各地爭正宗,黃帝大約在現在的新鄭附近,炎帝在大約寶雞附近,蚩尤在貴州凱里。之所以蚩尤是否部落或部落首領不談,總之蚩尤先和炎帝交戰,炎帝戰敗投靠黃帝,皇帝聯合炎帝在河北涿鹿大敗並殺死蚩尤,這就是涿鹿之戰。後來,黃帝有在山西運城阪泉打敗炎帝,這就是阪泉之戰。自此,皇帝一統天下。歷史最早記載皇帝、炎帝的是成書於戰國的《國語》,到了《史記》司馬遷簡直排了皇帝的血脈族系,後世漢族便推稱炎黃為始祖,我們就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其二,章太炎、梁啟超等曾論證皇帝是巴比倫人,二十年代末期民國考試院院長戴季陶主導下,官方確認我們是炎黃子孫。


謝謝邀請。

我們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炎指的是炎帝,黃指的是黃帝,可為什麼叫炎黃子孫,而不是炎帝子孫,或者黃帝子孫呢?

神農氏之後,中原出現了兩大部落,就是炎帝和黃帝,隨著兩大部落的勢力不斷擴大,終於發生了戰爭,就是阪泉之戰。黃帝指揮的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打敗了炎帝。

由於兩個部落有著血緣親屬關係,根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於是兩個部落就聯盟,黃帝變成了兩個部落的首領,炎黃部落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日後華夏民族的雛形。


謝邀:都知道從歷史上看我們中華民族是部落起源,黃帝和炎帝各霸一方。他們以長江和黃河流域而居。我們自古以來都視長江黃河為我們的文明搖籃。自此就有了黃帝和炎帝的大融合,稱「炎黃子孫」。你認為還有其他說法嗎?


推薦閱讀:

上聯:小草遍地吾平凡,如何對下聯?
上聯:峰穿霧鎖雄姿展,下聯怎麼對?
在這個時代為什麼要讀《左傳》?
大眾寶來從哪看可以區分是哪一年的車?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