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良知是什麼?


良知,是陽明心學中很重要的一個名詞,也是現今社會人們一直在追尋的東西。不過,很少人知道良知的確切含義,大多數人籠統地將它等同於良心,認為良知便是良心。但真的是這樣嗎?王陽明提出的「良知」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

良知是天理,是行為準則。

王陽明曾在講學中,將良知比作造化的精靈,認為這些精靈產生了世間萬物,所有的一切都由它產生。也即是,良知產生了宇宙萬物,也產生了宇宙的精神與法則,它不僅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也是天地萬物的本體。

作為宇宙的本體,「良知 」必然可以作為道德價值和道德行為的評判標準。王陽明這樣解釋作為行為準則的良知:良知與天下一切事情的關係,就如圓規、方矩、尺子與方、圓、長短的關係,規則一旦確定,是圓是方就已經註定了。

良知是公欲。

公欲向來與私慾相對,王陽明認為,人性不能泯滅,慾望是無法消滅的。好比你餓了就要吃飯,冷了要穿衣,渴了要喝水,一旦去壓制這些慾望,那豈不是就斷種滅性了?既然慾望無法被消滅,那就去實現。不過,實現什麼樣的慾望是有講究的。王陽明認為,應該去掉自己個人的慾望,也就是私慾,去實現大家都實現的慾望,也就是公欲。而這個公欲,其實就是王陽明一直說的良知。

良知是內在的力量。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一種不需要向外求取的力量,每個人都有,自給自足。一個做壞事的人,當你罵他他會臉紅,會害怕,就是因為他心中有良知,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壞人尚且有良知,正常人怎麼會沒有呢。所以,當一個人清楚地知道至善存在於自己的心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準確地判斷事物的好壞,因為心中的良知會自行地判斷是非善惡。

簡單來理解就是,良知與良心雖看起來相似,含義卻是不同的,良心是一種道德,而良知更多的是指一種判斷。

說真的,在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頻發,各種無德事件頻發的當今社會,喚醒良知刻不容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將良知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這樣,自己的意念到哪裡,正確的就知道正確,錯誤的就知道錯誤。只要我們都不去欺騙良知,跟著良知的指引去為人處世,相信社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剛好這幾天在xi ma la ya FM上聽「王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重奏」的音頻,所以看到相關問題就忍不住來分享自己的觀點,時間有限,我就暫且說這麼多了,大家若是對陽明思想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搜來聽。話說回來,你所認為的「良知」又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中說出你的觀點。


良知這個概念,始於孟子,但王陽明的良知與孟子的良知有所不同。王陽明講的良知,有兩層意思,分述如下:

見在良知,即先天的道德本心

在這一層面上,陽明的良知與孟子講的良知內涵是一致的。

孟子《盡心上》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陽明 《大學問》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孟子的良知,指的是一種天賦道德本能,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但不是生命本體中最根本的東西,即非生命本性,它仍屬於本體之作用。

孟子提出良知這個概念後,後代儒者很少提及;直至明代,王陽明才重提良知。王陽明一方面肯定並借用了孟子這個層面的良知內涵,另外也有所發展。

本體良知,即先天的天道本體

在這一層面上,陽明與孟子兩人所論的良知有所不同,陽明又進一步把良知提高到本體的高度。

在孟子那裡,良知為人所獨具,禽獸與萬物是沒有的;在陽明那裡,良知為宇宙萬物所共有。

在傳習錄中,陽明這樣說: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

很顯然,這都是從本體層面講良知的,陽明在此把良知提高到了本體的高度。

另外要說明的是,孟子的良知和王陽明的良知雖然相通而又有別,但這不是他們的境界修為有差別,而是概念定義上的不同。從孟子講「形色即天性」、「盡性即知天」、「上下與天地同流」等言可知,對萬物一體同仁這個境界,孟子與王陽明都是證悟到了的。王陽明所定義的本體良知,相當於孟子說的「性」和「天」,又或者相當於《中庸》中的誠。在這裡,良知,性,天,誠,都是就本體而言的。


感謝邀請!在了解王陽明的良知說之前,我們先看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可以說,懂了這四句話的意思,就懂了王陽明的良知說。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說,人生來是具有良知的,這來源於孟子的性善論。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原是是沒有被世俗世界污染的所在,而只有良知是心之本體。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而人心中先天地存在良知,就是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而做人的境界就是存心養性,保持善的,去除惡的。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這和孟子的存心養性的學說是一脈相承的。


謝謝邀請!

首先我們說說什麼是良知,良知是一種上天賦予人的一種天賦的道德觀念,良知是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王陽明所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被「聖靈充滿」的優良之知。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鑠」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等。

王陽明把人的活動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就是本體的層面,也就是良知的自顯,第二個層面是意識的活動,第三個層面是由意識折射出來的你的具體的實踐活動,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向內求,觸達到良知的本體,從而影響你的意識,再進而影響你的實踐活動,王陽明把本體比作是生了銹的銅鏡,所以我們要多事上磨練、修身、自省、讓本體良知顯現透亮,讓自我變得內心強大。


良知是什麼?王陽明《大學問》中說:「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是非之心,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就會判斷,這就是良知。那就是說,良知,就是天生的道德,是人的善良本性。

然後,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又說:「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聖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良知,就是易經當中所描述的「大道「、」天道「、」天理「,如果能看透,就是聖人了。

結合這兩段話可知,王陽明心學所說的良知,既指人的善意天性,又指天道真理。

那麼,致良知是什麼意思?

因為良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天道本身,因此致良知就是與自性、本性合一。如何合一?就是去掉遮擋在良知本性上的不好的東西。就是通過「在事上磨鍊」,通過「知行合一」,無限接近良知,最終歸於良知、歸於大道。


王陽明說的良知就是我們俗稱的良心!

就像王陽明所說,良知人人本有,能聽能言能覺,只是會被外物遮掩,才有致良知之說。

良心也是人人本有,只是有些人為了錢財權勢會昧了良心。

王陽明著名的心學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你若時時良心不昧,還用致何良知?

你若良心昭昭,何用格物?

王陽明臨終所說:吾心光明,夫復何言!

此心非良心更是何心?


要真正理解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必須要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兩塊基石。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中華原生文化以及後來傳入中國的佛教文化,都是建立在這兩塊基石上的。

第一塊基石是「重疊結構世界」

所謂「重疊結構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顯性與隱性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重疊而成,其中,隱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體。

這種物理性世界觀,與現代人的單一結構世界的物理性世界觀是完全不一樣的。

甲骨文中的「天」字就是「重疊結構世界」的象形

第二塊基石是「心智系統轉換」

既然完整的世界是重疊而成的,那麼,處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完整的人,也由顯性與隱性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人體重疊而成,其中,隱性人體是完整人體的主體。

甲骨文中,有好幾組表示重疊結構人體的字,比如下圖的「人、身」、「元」字

完整的人體有兩個人體組成,每個人體上也都有一套心智心智系統。所以,每個人都有兩套心智系統。一般人平時只會使用顯性人體上的第一套心智系統,隱性人體上的第二套心智系統,不經過專門的訓練,一般人都不會自主使用。

道、佛兩家的基礎都是「心智系統轉換」,而儒家的全部主要內容就是「心智系統轉換」,其特殊之處在於,在動態的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大學》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而《中庸》是一本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教輔書,講解「心智系統轉換」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論語》則是孔子對於弟子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心得。

甚至,孔子非常推崇的「禮」、「孝」都是用來學習、傳承「心智系統轉換」用的。

王陽明的「良知」的真正內涵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並不是第一套心智系統的產物,一個人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永遠都找不到王陽明所說的「良知」。

「良知」是第二套心智系統中的產物。

所以,一個人想要擁有「良知」,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心智系統轉換」。

更多「心智系統轉換」的內容,請閱讀心智玩家在頭條號中的文章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就是本性。或者說如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在陸王心學系統裡面,良知是天生的。

如陸九淵說「此心之良,人所固有」:

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耳。苟知其如此而防閑其戕賊放失之端,日夕保養灌溉,使之暢茂條達,如手足之捍頭面,則豈有艱難支離之事?

——陸九淵《語錄》

陽明也說此良知之心就在自家身上,不必到外面去找:

及在夷中(貴州龍場)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王陽明《傳習錄》


良知不是良心,兩者區別大多了。如果我說「良知」根本就不存在你能相信嗎?如果你信了,那麼良知就會自明,無需文字描述。如果不相信,你用自己的私慾刻意安排尋找良知,那麼你找到的那個良知並非真正的良知。王陽明說過一句話,「草木皆有良知」,你不是植物怎麼知道你所謂的良知就是真的良知呢?某樣東西存在,必定需要另一個參照物才能證明它的存在,你就會用自己的意識區分兩者,所以你所看到的並非它的真面目。《傳習錄》里說到,良知就是天理,而天理是不容質疑的。思索出來的良知就已經變樣了。說白了,良知無處不在,吃飯時吃飯,良知自現;睡覺時睡覺,良知自現。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知道善惡就是良知,首先分析善惡是什麼?原來,是人的意念,心理活動,認知活動。有善有惡因為意之所動,《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天有無意,看來無意,天地無私,沒有意念的。良知,是大活人的行為,是依託人存在,不是天。無善無惡之本體,是本性,自己的本來,是天理,是宇宙生命真諦本來,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心同宇宙,回歸那個大圓滿狀態。其實這裡的善惡。不是簡單意義的好壞,用好壞理解,過於狹隘。人類社會發展,需要良知,需要陽光,積極的存在,儒家學派仁義道德,都是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良知就是在人類存在基礎上誕生,如果人心都壞的,都縱慾,濫交,屠殺,艾滋病再瘋狂一點,戰爭瘋狂點,人類離滅亡不遠。所以,要有知善惡的良知群體存在,通過推行有利的善,打擊作惡的一切,保持人類繁衍不息,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歷史每一個時期,都需要有作為的君子。


推薦閱讀:

梁文道:乾隆真是停滯中國的代言人嗎? | 八分
乾隆:人生大贏家的悲慘一生
諸曹諸夏侯軍事能力評價
探店 | 帶你穿越7100公里去地中海赴宴
如何理清中西亞的歷史,把中西方文明串在一起?

TAG:王陽明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