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走讀學生比住校生成績好?


說實話住不住校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看很多人說住校比走讀成績好完全是無稽之談,不管走讀還是住校成績好的依然好,成績差的依然差.

如果作為一名學生的話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事實上那些壞學生不會像那些老師所想的住校就會老老實實的學習,我以前住寢室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我的高中是全是最好高中之一),即使是學習好的也有手機、區別在於好學生下課在寢室偶爾玩一玩,差學生則隨時都在想法設法偷著玩.

所以說玩手機影響學習完全是無稽之談,關鍵在於自己本身的意志力,住宿與走讀就更不用說了,和完全沒任何因果關係,我們班前三名有兩個就是走讀的,不過我更偏向於走讀,因為可以自己額外學習一些東西,提升自己,環境也比住宿好,說實話有時候住宿如果一個好學生分到一群差學生在一起,倒是害了好學生.

至於很多老師說的什麼從數據上看住宿生成績好的明顯比不好的多,這不廢話么,用腦子想一想這種現象不是很正常么,現在大多數中學都強制性要求學生住宿,走讀的比例遠小於住宿的,說白了就是大多數的好學生都被強制或者因為家裡太遠住宿了,拿小部分的走讀生與大部分的住宿生比不是腦子有坑么.

所以走讀或是住宿對學生的成績影響真不大.學習成績就是靠自己,再好點學校也會有差學生,最差的學校也會有好學生.

好啦,最後又是廣告時間:我想成為一位厲害的人,如果你也想,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為那個牛逼哄哄的人.迷茫路上為您點亮前進的路


事無絕對,我不知道題主的結論是從何而來,看了看其他人的回復也有表示認同的。但就我的經歷來看,情況正好是相反的。

我當年上高中的時候是住宿生,學校住宿和走讀的基本上是一半一半。無論是平常的成績還是最後高考成績住宿生都是普遍高於走讀生的,而且成績最好的幾個人基本上也都是住宿生。成績最差的(相對差,因為是重點班成績差的最後也考上本科了)幾個反而多是走讀生。

所以就我個人經歷來看我是不認同題主的結論的!

不過現在是怎樣的一種情況我就不清楚了,畢竟二十多年前各種「誘惑」和「干擾」沒有現在這麼多。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由於學風等差異是否存在不同?

自我當初的高中為例,因為是重點高中,學風非常好,住宿的學生下了晚自習洗刷完畢熄燈之後就紛紛開始拿著手電筒看書學習,後半夜一兩點你出去上廁所就會發現很多宿舍都有人在學習。而我所在的宿舍人人都會熬夜,所以在這種環境中「想不學都難」!至於什麼走路背書、邊吃邊看、蹲個坑還得帶本書啥的也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但是我在想,如果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宿舍並沒有這麼好的氛圍,同學彼此之間相處的也不太融洽,那麼住宿肯定不是最佳的選擇!

就我們當初班主任的描述(家長跟老師聊的)來看,走讀學生有些人在家裡幾乎也是如此。

所以最後我們班全部考上了本科。

住宿VS走讀

我個人沒有很強烈的站隊傾向,在我看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

有些人不合群,有些宿舍不和諧,有些學風不太好,又或者是自學能力極強、有自主招生需求或者補課需求的等等這種情況我建議還是走讀的好!

如果沒有以上問題,那麼住宿也是極好的,好朋友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既能相互督促又能收穫不一樣的友情。

另外,住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減少很多外在誘惑和干擾,對於自控力差一些的學生我認為還是有好處的?


我剛高中畢業,是住校生,就我的經歷而言為什麼走讀成績好:

首先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的省重點,高一的時候我分到了普通班,那一年真是很無奈,我一室友每次晚說話到凌晨兩點,而且另一室友玩手機外放音樂,這兩人生物鐘和我們是相反的,你能想到晚上我們寢室睡幾個小時了吧。

到了高二高三我被分到了重點班,我們新寢室好多了,但是有人用自備燈寫作業,要知道晚上睡覺有光是很影響睡眠的

還有住宿生一般是沒有補習班的

本人的學校還是市區前十,你能想像到住校生多無奈了吧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共同現象,我們班前三名的確是走讀生,但是孩子們還在六年級,我想孩子成績好與差與是不是走讀生關係不大。

(一)我們一起來分析住校生和走讀生的優劣。

1、住校生比走讀生更有規律。

住校生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多,特別是上學期間,幾乎都是學習,吃飯,睡覺和運動,很多時候還有老師監管,這都是比較有規律的生活。而走讀生要經歷上學,放學的過程,要經歷在家休息的過程,如果孩子自控力比較差,家長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特別是初中高中生容易染上上網、賭博的習慣,影響學習。

也不排除個別住校生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其實,那不是在學校里受到的影響,而是在校外受到的干擾。

2、住校生的自理生活能力往往更強。

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後,完全可以適應學校的生活。孩子在學校生活,就必須要面臨洗衣、疊被子、收拾寢室等事情,要自己打飯、洗碗、打開水。這些事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

當然,我不贊成孩子過早地離開父母,特別是在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有的家長幼兒園、小學一年級就將孩子送去當寄宿生,我還真不敢苟同。

3、同等條件下,住校生更注意團結協作。

不是說走讀生不注意團結協作。而是在同等條件下,或者是同等性格特徵的孩子更注意團結協作。因為在學校生活在寢室里生活,畢竟是一個團體。真的,寢室需要團結協作。整理寢室需要團結協作,在寢室里生活也需要團結。而走讀生就會少了這一個生活體驗,那麼他得到的有關團結的鍛煉相應就會少一些。

4、走讀生的性格往往更開朗。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小朋友如果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孩子會更陽光,更活潑,更開朗;如果爸爸媽媽沒在家,孩子就顯得比較沉默。所以很多的走讀生性格相對來說要比住校生開朗。

我們班有一個孩子,今年六年級, 交費時,他教的是住校生的錢,但是過的是走讀生的生活。三頓飯在學校裡邊兒吃,因為離家也不是太近,回家吃太耽誤時間。但他媽媽卻每天堅持早晚接送,不是媽媽溺愛孩子,而是因為這個孩子太活躍了,他媽媽擔心孩子在學校里會管不住自己。家長會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所以很多走讀生的性格相比住校生開朗。

(二)孩子的成績與什麼有關?

1、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對他來說才是事半功倍。

2、家庭教育。

這是影響孩子,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家庭和諧,家庭教育得力的孩子往往會早早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孩子老師的親和度以及責任心。

孩子喜歡某位老師,那麼對他的課也會更喜歡。上課也就會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問題,課後作業認真完成,所以,老師的親和度對孩子影響挺大的。

當然,影響孩子成績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老師的責任心。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會選時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

孩子成績的好與差,與是否走讀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關鍵是要看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在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這四個階段(大學在這裡不說,95%的學生都是選擇寄宿)如果按照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模式進行劃分主要是「走讀和寄宿」這兩種,這兩者之間最直接的區別就是寄宿學校的吃住都是在學校進行,而走讀學生是回家和休息,免去晚自修和早讀這個環節。初中和高中的軍事化管理模式說的就是「寄宿」,所以初中和高中大部分學生都是全寄宿的,只有少部分學生選擇走讀。而對於小學和幼兒園階段因為課程相對簡單,時間充裕,所以大部分家長都讓孩子選擇走讀,只有極少數民辦性質的學校會採取全寄宿的模式。


對於處在中學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其結果對人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那麼這時候選擇「走讀還是寄宿在校」就顯得尤為的重要,那種對學生更加有利呢,又是否真如標題所說,「走讀的學生成績會比寄宿學生更好?」

首先不可否認走讀學生確實有部分會比寄宿學生更好一些,但是要說走讀學生普遍要比寄宿學生更好,我是不認可的。

因為初中和高中這兩個時期的學生在心智上會比較的浮躁和輕狂,當然在自制力上也是比較欠缺,如果選擇走讀,又缺少來自家庭的監督,那麼就會很容易「天高任我飛」心態,這是其一,再者選擇走讀在家學習的時候,經常會有親人和客人的到訪,那麼孩子不免要出去接待下客人,還有父母時常的嘮叨、瑣事都會一定程度上干擾孩子的學習,最後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家裡的電視和電腦遊戲、手機都是很大的誘惑。

任何一個事物的優勢和劣勢都是相對而言的,那麼相對於誰?當然是相對於實施者,優秀的人會還巧妙的克服誘惑,發揮長處,但是很多人卻是很難做到的。走讀和寄宿這兩者同樣是如此,選擇走讀需要依賴於孩子的情況和家庭所能夠營造的教育環境。如果不能夠做到還是盡量不要選擇走讀。說說走讀學生成績優秀比例要比寄宿學生要大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走讀的學生相對於寄宿學生來說是比較少的,少部分的成功都會被放大在具體比例上,當然會有更高的成功率,但是實際參考意義不大。


如果要說可能會造成走讀學生成績提高更快的因素,具體的外因應該是以下幾點吧

NO.1 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念安排學習時間,更加健康的生活作息時間

對於高中階段來說,學校因為肩負著當地教育局下達的升學指標,都會在保證科學休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壓縮休息時間,保證住宿學生的時間更多的用於學習,但是人一天的精力值始終是有限且固定的,即便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超過極限,強行集中學習難免會顯得力不從心,這時候的學習必然是低效的。但是對於走讀的學生來說,因為可以不用進行晚自習,所以可以自由安排這些時間,進行針對自己的查漏補缺,更加不會出現科任老師要求學生在自習時間完成它的作業,打亂學生個人的學習計劃。這是一點

再者就是宿舍環境,不可否認人都是群居動物,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對於住宿學生來說,晚上睡覺的是時候聊天是必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怕的是通宵達旦的暢聊,嚴重影響明天的上課狀態再者宿舍一個人熬夜加班的學習看書,一定會影響同宿舍的同學,一人做眾人學,但是這樣一種學習方法是低效的,而且會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勢必會影響明天的精神狀態。但是對於走讀生來說,因為不在學校進行住宿,所以可以完美的逃避這樣的影響,按照自己的計劃的作息時間進行休息。

NO.2 更加安靜且有利的學習環境

對於家庭教育比較成功的家庭來說,選擇走讀的其中之一優勢就是,學生在經過一天的重壓學習過後可以和家長進行心理溝通,釋放自己內心積蓄的壓力,家長時常問候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疏導心理壓力的作用。也能夠讓孩子明天的學習更加具有精神活力。再者對於寄宿生來說,在一個集體大環境下進行晚自習,其中難免會和身邊的同學開小差,時常也會有一些瑣事的干擾,但是對於家庭環境比較好的走讀生來說就沒有這樣的擔憂。

NO.3 來自家長的監督力量

在上面也說人都是群居動物,極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的。孩子的就讀學校的學習氛圍比較濃厚,這當然最好。但是如果學習氛圍比較差,懶散,容易滋生早戀和遊戲宅男宅女,那麼這對於孩子來說勢必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一般來說,選擇走讀的學生家庭環境都是的比較優秀的,來自家長的監督力度比較大,這樣一種一對一的監督效用肯定是要比學校老師一個人監督幾十號學生要更加的顯著。再者孩子處在這樣一種叛逆期,本身自制力就比較的弱,這時候來自家長的監督和把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NO.4 健康的飲食和營養

選擇走讀,孩子在每天的飲食都是在家裡完成,那麼家裡的飯菜肯定是要比學校裡面更加的豐富和更具營養的,是學校食堂無法比擬的。所以會讓孩子有更強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對孩子明天的學習也是更加有利的。再者走讀生也會避免「生活費問題」,很多這個時期的學生對錢財的把控是比較弱的,很多住宿生會出現上半個月豐衣足食,下半個月節衣縮食的情況,因為下半個月生活費不足,「民以食為天」倘若吃飯問題都不能解決,又何談學習?,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同樣不能保證。但是走讀就避免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走讀生因為基數比較少,所以部分學生的成功會放大到比例數據上,比較可觀和亮眼,但是在總體學生優秀基數上還是寄宿更具優勢(參考衡中和毛中都是採用寄宿的模式,其成功基數大家都懂)。走讀的優勢也主要是體現在時間自由和良好的家庭環境上。

最後個人覺得,一位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是否走讀沒有太大的關聯,時間自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也非主導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是個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這兩點內因,如果能夠將這兩者做到極致,完全是可以忽略外界影響的。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我不知道那些說走讀要比住校生好的觀點怎麼得來的?我們縣城一中每年要招收1000名學生,都是下面村鎮的,幾乎都要住校,一本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不知道這個例子,你怎麼解釋!

無論是住校還是走讀都要學生和學校的管理。都不能一概而論,在我高中的時候,機會都是走讀,學生都是周圍村鎮的,幾乎沒有考上本科。

學校的氛圍 理念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還有孩子的自律!


以我多年的經驗,你說的與實際的結果恰恰相反,你說的那種成績好的情況是極少數的現象,不要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奧!(本人一線教師據實所寫,也是一位家長,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孩子和家長。)

一、你說的走讀生成績好要滿足以下條件:

1.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強。2.學生的家庭十分重視該學生的學習,願意為學生放棄家長的很多生活,比如看電視、經常的帶朋友回家喝酒聊天打牌、有的夫妻感情不好的放棄離婚、放棄逛街等等吧。3.家長修養比較好,能容忍孩子的小毛病,即使憤怒的即將火山噴發,也能壓下來。4.善於和老師交流。5.心要大些,來迴路上的擔心。6.是溝通的高手,善於和孩子溝通。這些不是太容易滿足吧?

二、再說一說,住校生的好處,人是群體動物,年輕的學生在一起 能夠隨時隨地的交流;交流生活的苦與樂;交流學習的得與失;交流哪一道題的解法和想法;交流對學習態度。學生之間甚至可以對那個女孩或者男孩的朦朧的好感。同時出了問題,還有老師解決心理問題、作業不懂的問題、生活問題、同學關係問題。這些家長都幫不上忙的。

最重要的是,學生在一起,年輕人,年輕氣盛的和同學在一起比學習,能夠大大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

三、以教師的眼光看,走讀生,在來來回回的路上,家裡容易分散精力,不如住校生活的相對單純一些,也少操一份心,所以在寄宿制學校一般的班主任不贊成走讀生,特別是高三和初三。事事上,現在今天生活的好轉,就是在寄宿制學校,家長也越來越多申請租房走讀,但是高考成績出來後,同樣的智力水平、同樣的基礎結果走讀生成績絕大部分不如住校生,當然不可否認有個別現象,但是走讀生成績好的畢竟是少數啊。我每年的高三都與家長交流這一問題,但是相信的畢竟是少數,只有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們才知道婆婆不是娘,籬笆不是牆。做為老師有點恨鐵不成鋼,現在基本不在阻擋了。時代變了老師也要變的。給大家一份數據:

年份 名次 其他前十學生結果 走讀生結果

2015 —前十—8 個985大學 ——2個二本

2016—前十— 5個985.4個211 —1個壓一本線


拿高中時期來舉例的話,走讀生的確是要比住校生有很多優勢的。

1.基因方面。

從基因方面來說,那些走讀學生的家長基本上都是在群裡面互動的,他們裡面有很多都是在洗,城裡面做一些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方面的工作,而那些走讀的學生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在農村生活的,他們基本上從事的是農業生產,或者是在外務工方面的工作;從遺傳學方面來講,走讀學生兒子的基因是要比那些住校學生的基因有一定的優勢的。

2.教育方面。

那些走路的學生從小基本上是在縣城裡面上學的,從小接觸的教育都是比較好的,不論是從師資、硬體、軟體各方面來說都是本地最好的;那些走過的學生,從小也會被父母帶著去各種補習班培訓班,對他們的智力的開發也是相當好的。

而那些住宿的學生,基本上從小是在農村長大的他們,從小接觸的教育設施,師資方面都是不如縣城裡面的學生的,而且他們基本上是沒有條件來接受各種補習班和培訓班的,他們能進入縣城的學校上學,都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

3.學習環境。

單單從他們上高中時候的一些環境來說,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那些走路的學生一般中午,飯晚飯的時間都是回家吃的,家裡面做的飯菜營養程度,肯定是要比那些組織學生在學校吃的要好很多的。走讀的學生晚上在家學習、在家休息,基本上是不會受到周圍的影響的,家裡面一定會百般呵護他們的學習環境;而那些,住宿的學生就不會受到那麼多家庭的關愛了,他們基本上是,幾個周或者是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而且是來來去匆匆的,晚上休息的時候,因為宿舍裡面人比較多,住宿的環境也是比較嘈雜的。


先說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提問,走讀生比住校生成績更好並非是普遍現象,在另一些學校,住校生成績就明顯好於走讀生。

就以我前不久去調研過的陝西西安周至縣樓觀新鎮小學為例。這是一所農村小學,但位置在城郊,並且在景區範圍內,學校左邊是老聃,就是寫《道德經》的老子的紀念地,右邊是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

我們與樓觀新鎮小學校長交流,其中就談到一個現象,學校住校生成績要普遍好於走讀生。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也不複雜,住校生由學校安排了每天的作息,起居、學習有老師督促,生活有規律,而走讀生每天放學回家就相當於放養,而且樓觀新鎮小學給學生布置的作業相當少,一二年級一律沒有課外作業,三年級及以後每天課外作業不超過一個小時。

看得出,樓觀新鎮小學作為一所農村學校,與城市小學截然不同。不說別的,就以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作業一項,城市小學就很難做到,因為學生家長會給學校施加壓力。甚至,一二年級學生的老師不額外辦補習班,也會有許多家長感到不安,給老師施加壓力,希望老師把補習班辦起來。

因此,城市中小學走讀生相比於住校生與農村學校就完全不同。農村學校學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高,接受教育能自食其力就好。城市學校學生父母置身在教育攀比的氛圍中,為了不輸給同事、同學、親戚的孩子,城市父母對孩子有著高企的期望,走讀生每天當於放學後才開始苦不堪言的作業、補課。且不說城市小學的老師布置的作業量遠遠高於農村學校,父母陪作業,督促檢查孩子作業是普遍的常態,學校布置作業之外,大多數城市學生還要接受補習班,以及補習班布置的作業。

相比之下,城市學校的住讀生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父母陪作業的壓力,也沒有補習班的額外壓力,成績不如走讀生也就自然而然,這與農村學校恰成反差。

問題是,高壓下力下換來中小學成績好就真的好么?能夠通過高考入讀985名高校應該是接受中小學教育功德圓滿吧!可是,北京大學的一項針對新生的心理普查,超過30%的新生厭學,超過40%的新生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嚴重的甚至生無可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蔣方舟的學長,華師附一中保送北大,曾兩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數學奧賽並兩度榮膺金牌的柳智宇,北大求學四年,最後選擇遁入空門,到龍泉寺做和尚。

如果您是柳智宇的父母,會為自己到兒子感到欣慰么?

再回過頭來說說樓觀新鎮小學,雖然學校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一二年級不布置作業,其餘年級嚴格控制作業量,樓觀新鎮小學的學生普遍成績怎樣?我專門問過周至縣教育局長,樓觀新鎮小學學生考試成績,穩定保持在全縣前三。


這是一個沒任何依據的問題,做老師的都會給你說,事實往往相反。

在我的班級里,住宿生比走讀生成績要突出的多,而且走讀生成績波動大,深究下去,與家庭的影響特別大。

第一,住校生一周甚至半個月都在學校,個人生活、學習、交際都要自己處理,獨立性較強,且對自己負責,比較成熟些。相對來說,走讀生對家長依賴性強。可能就是回家後一頓飯的工夫,心情就由好變壞,或由壞變好了。接下來直接影響其在學校的學習。

第二,時間上,住校生擁有更多時間,如果安排合理,學習時間充裕,自然會好很多。

第三,住宿生在集體生活中,更容易有和諧的同學環境,識大體顧大局。長時間後,缺點暴露,自己解決,經歷過痛苦的適應他們更知道如何和同學合作,也會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優勢互補的長期學習夥伴。

學習的環境、時間、效率都很重要,學習好的學生往往能很好的處理三者的關係。


推薦閱讀:

如何申請英國博士
中國教育PK美國教育,誰實力更勝一籌?
那些默默努力吃苦的人後來怎麼樣了,為何願意吃學習苦的人很少?
早學英語和晚學英語的孩子的區別?
沒有所謂的「差生」,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做學霸!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