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是什麼?
謝謝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你的問題,實際就是說,為什麼只有春秋戰國時期才產生「百家爭鳴」的學術?為什麼以後沒有?
這個問題當然提的好。也是現代學者非常追索的一個問題。
看了幾位大神以前的答題,我不能不談談我的看法。
例如,有的朋友說:5000年前,中國就已經有過類似「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加上北方氣候變暖,所以,中國發生了文化中心轉移,即,從良渚文化地區向仰韶文化中心轉移。
千千千里馬以為,這完全是猜想,甚至是一個不合理的猜想。
中國文化有兩個大的分界。
一個是分區域小範圍相對獨立穩定的部落自治時代。
一個是大聯合大範圍大統一的帝制時代。
大體來說,自治時代產生於史前,帝制產生於史後。
我們說大體,是因為,例如黃帝時代,也是一個帝制時代。
但是,對於皇帝的帝制時代究竟在什麼年代我們還沒有確切的文化考證。但是,這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劃時代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所以說,5000年前的「百家爭鳴」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那個時代,基本就是部落張統一自治的社會形態,有什麼可以「百家爭鳴」的理由。給你一個超大公司,要不要公司內部也「百家爭鳴」?
社會國家是一個發展過程。這是從古至今的規律。
那麼,為什麼如題主提問「戰國時代」出現了「百家爭鳴」而不是夏朝,商朝,和西周?
原因很多。但是,今天千千千里馬只從思想傳播的基礎來談談,為什麼只有戰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思想局面。
事實上,「百家爭鳴」是漢代「諸子百家」的另一種說法。
戰國時代並沒有「諸子百家」,這個說法。諸子百家最早的是管子孔子,最晚的是荀子和韓非子。時間的跨度長達300餘年,你想想,與300多年的爭鳴嗎?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文化的載體漢字,其實真正進入普遍使用的時代是周朝。所以,從周朝開始,文化典籍大量被創造出來,並且流傳社會。
像孔子時代,已經有私人著書了,而周朝初,是沒有的。商朝就更不會有。
到戰國時代,著書已經非常發達了。這樣,大量的思想就可以準確流傳,而沒有這樣一個時代,大量的思想,只能在開頭傳播。
由於傳播的新發展,也促進了思想活躍。
我們看《莊子》和他同時代《荀子》的作品,裡面的民間傳說非常多。《韓非子》的著作中,民間傳說也很豐富,這都是產生思想的火花。
歷史上有大開大合局面出現的年代,一定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東周未年諸候爭霸,戰國時期大國吞併,上無天子,下無臣民,以力相較,禮崩樂壞,民不聊生,兵革不斷,赤地千里,大到幾十萬人一夜之間陰陽兩隔,小到父子兄弟骨肉相殘,人們的思想混亂達到極點,精神世界極度貧乏。人們渴望新生,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正如一位先哲所說:"亂世用重典"這時商鞅的秦法應運而生,從此秦國,走南,逐北,東征,西討,如日中天。漢初,文景之治,仿老子學說,無為而治,學墨子兼愛人民,與民生息。漢武之時遵儒學,兼用雜霸,遂逐匈奴,征百越,通西域,討高麗,開中華民族大一統又一先河。如果說秦始皇是我國封建國家的第一個帝王豐碑,那麼漢武帝就是另一個高峰,而這兩個帝王之所以能執天下牛耳,就是能充分吸收天下才俊思想。秦始皇師法家。以法治國,兼用霸術,雖有"焚書坑儒"之敞端,但實際上他還是吸收了儒家學說中的一些精髓,並及沒有完全排斥儒家學說,如尊卑有序等。而漢武帝則更上一層樓,雜法,儒,道,墨,諸子百家學說合而用之,而美其名曰"罷除百家,獨尊儒術"。他以道攻儒,又以儒攻道,使他們相互矛盾擇精而用,在這裡之所以把秦始皇,漢武帝抬出來,看似與春秋戰國思想家無關,其實出現秦統一和漢興旺卻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突破禁區,敢想敢為,有直接關係。而且很多理論又經歷了春秋戰國時期實踐,其後又經歷英雄釆頡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一般的歷史是思想總先於時代而出現在世界上,而且出世之初大都經歷各種磨難,又千錘百鍊,在後世的實踐中逐漸被人們接受,推進了社會進步,才成為世界傳世經典思想,從而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發展方向,中國之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成為哲學繁榮,群星膾粹局面,這是因為以下幾點!一:舊的社會秩序完全打破,新的社會秩序尚未建立,思想界一片空白。二:各諸侯國爭霸天下,為他們服務的士大夫階層,爭相獻技,這無疑成為一種思想的試驗田,使他們的理論得以實踐。三:由於社會秩序的空前混亂,反而促進了民主政治和思想進一步向前推進。如陳勝的:"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直接挑戰統治階級的禁錮思想,這在西周時期是不可想像的。但正是這種混亂局面反而催生了許多民主思想萌芽,使這種思想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四:當一個黑暗歷史發展到一定的瓶頸,政治極端黑暗之時,這也是新的思想產生的前夜,一旦突破思想瓶頸,新思想,新哲學,新觀點,就會迸發而出,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其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如今日我們還受到儒,法,道,墨等學說的影響。五:當一種思想創立後經後人實踐被認為有用時,它總是有這一類思想的學者不斷開掘,不斷創新,不斷補充,不斷完善,主動地迎合社會的發展,溶合到時代的潮流中去,引導社會前進,打破僵局,開創新的局面。六:各種思潮經過反覆博弈,實踐,調整,碰揰,溶合,而百川歸海。在中國這個政教合一的世俗社會裡,戰國之後形成兩大體系,一種是顯學即管理國家的官僚體制學說,另一種是隱性的封建倫理道德價值學說,當國家衰敗混亂之時一定是隱性的倫理思想道德領域出了問題,當社會自我修復能力衰弱,無法通過自我調整恢復社會秩序時,社會就進入下行期,直至分崩離析,再重新組建,這個過程是循環往複螺旋式不斷上演,正如《三國演義》開篇中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分析一樣,成為中國歷經幾千年文明不斷變化,不斷完善,跌而復起,延綿不絕的獨特現象,直到近現代,階級社會發生根夲變化後才徹底改變。七:"百花齊放,百家爭嗚"這種思想開放的年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是一種社會制度在發展過程中由興旺,到衰敗,由衰敗到滅亡漫長的社會實踐中尋求的,新生的思想也由弱小到強大,與舊思想博弈中產生的,這個過程是反覆的,痛苦的,漫長的,正如屈原所說"路慢慢待修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需要仁人,志士獻身去求真理。至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道,法學問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歷史文明,在世界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而永載史冊,當今世界思想史又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我們期待,新的思想家出現在世界東方,出現在中華大地,成為引領世界的新思想策源地!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原因,一般應該認為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新的劃時代的發展,舊的生產關係逐步崩解,地方諸侯力量得到發展,周室衰微,於是士人在周文化與時代條件下發華思想文化為社會提供解決方案,這就是百家爭鳴的原由。
但是,這個思維還是比較平面化的理解。以天道易理思維看,當時世界各地的文明版塊幾乎同時思想發華,是世界文明在各地區形成自己的文化特性的時代,是地氣演化到一定歷史階段的人文反映。此前的時代人類活動的能力與語言文化條件還不足以較充分發華文化,此後的文化與文明演變以此時為基本文化來源,並互相交流進行更大範圍的交合演化,所以,它是文明的時間樞軸。如同樹木初歩開花結果。
諸子百家爭鳴是一個文化整體的次第展開,不是並列的。道家重歸根食母,儒家重內外貫通,墨家更重實用力行,法家則重法制和制度改變,縱橫家重在外交,等等。所以,雖則爭鳴,實有一體互補,共同構成一個中華文化原生大系。到漢代經帝國文化運用序化安排,而各自歸位,儒尊而雜法家霸道,道家向道教內修內煉走,兵家用在戰爭,等等。中華文明範式形成。漢末以後至唐已經是地區文明融合了。所以,百家爭鳴就是中華原文化的應時的充分展開。
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社會結構分崩離析,主流思想尚未確定。
百家爭鳴之前的思想主流大致上:商文化——周文化(周禮為代表)——春秋(周禮制度開始被拋棄,以宋國商頌入詩經、基本文化為商文化的齊國強大並成為霸主這二件事情作為標誌,商文化開始捲土重來。周文化和商文化開始相互交融、彼此影響)——戰國(戰國時期形成兩個特色鮮明的文化敵對國家:具有商文化基因的嬴姓選擇了封閉模式的周文化;具有周文化基因的齊國王族選擇了開放性的商文化。秦國的耕戰和齊國的富裕而學辯,風格迥異)。
下面給出幾個百家爭鳴的原因:
一、春秋時期因爭霸所帶來的文化崛起,衝擊原本為主導地位的周文化:齊桓公、宋襄公所代表的商文化;晉文公所代表的狄文化;秦穆公所代表的西戎文化;楚莊王所代表的楚文化;吳王闔閭、夫差和越王勾踐所代表的吳越文化。每一次爭霸,都是一次他們所代表的文化對周文化的衝擊。這些文化衝突,為百家爭鳴提供了思想基礎。
二、春秋爭霸,是周天子封建體系的破碎;春秋大國在滅小國的同時,也分封自己的親戚和功臣作為小諸侯,即二次封建。在公元前546年各諸侯舉行的弭兵大會後,春秋時各諸侯進入了二次封建衝突時期,有爭霸時期的諸侯爭霸進入了各諸侯國內王室和所分封的貴族衝突時期,即二次封建危機。二次封建危機主要表現在各諸侯國都出現了權臣把持諸侯國國政的特徵,導致不是權臣殺國君,就是國君殺權臣,甚至是各分封貴族間為爭權而相互殺伐。
但社會結構由周天子分封的諸侯矛盾,轉入各諸侯國內國君和小諸侯的矛盾,新的需要將產生了。無論是國君,還是小諸侯,都存在現實中保存自己、擊敗敵人的思想。這是百家爭鳴的社會結構變化所產生的需求。
三、行政官僚化,要求行政長官必須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但每個人的知識和技能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春秋末、戰國初時期,因此行政長官就有需要別人提供知識和技能幫助自己更好治理的需要,即養客。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你就必須提出創新型的思想來吸引人。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思想的交易市場。
四、就是廢除井田制、實行縣制、廢除國人野人身份等限制所帶來的鬆動
主要是當時社會大環境影響。「百家爭鳴」兵家,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等等,在當時的治國政策方面各自有優有劣。第一戰國時期,諸侯雄起,各自都有野心希望稱霸中原。明君期遇良臣,也希望得到臣子的好的建議,能夠真正的富國強民,一統中原。所以諸子百家各位士子所提出的治國安邦方略有君王喜歡的,成為了當時的名臣顯貴,有些也流芳百世了。比如說法家商鞅,申不害。兵家龐涓,孫臏,白起等等,都是應勢而生。第二當時言論的自由度很高。各位百姓都可以對時政進行談論。言語的自由度很高。
春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顯著提高,到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普遍推廣,井田周圍開避出許多私田,奴隸制瓦解,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為順應歷史潮流發展,各主要諸侯國開始招攬人才進行變法活動,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方面進行改革。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齊國富強,稱霸諸侯,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申不害在韓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是一場比較撤底的政治經濟改革。新的社會制度出現後,舊的思想體系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新的社會體系需要與之相應的思想體糸作指導。於是各種學說和思想家出現了,他們宣傳自已的學說和施政理念和主張。出現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局面。主要學說有,孔子儒家,老子道家,孫子兵家,韓非子法家,墨狄墨家等。到西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每一次的思想大爆發,最後表現出來的特徵就是文明中心發生轉移,落後文明取代原先的先進文明。
我在很多文章,如《人類有沒有可能存在發生於3500年以前的一次史前思想大爆發》中就提過,距今5000年上下1000年,中華大地的黃河流域,出現過一次人類思想大爆發,使得文明中心從長江流域轉向了黃河流域,成為今天炎黃文化的起源。這是由於距今1萬年開始到3500年前,地球開始變暖,原本惡劣的黃河流域人類開始有能力擴張自己的生產生存範圍,使得此區域原本多個政治勢力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與競爭,多國混戰刺激了經驗類認知的巨大需求,從而產生了認知飛躍式迅猛發展。這個過程同後來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的第二次思想大爆發、以及400多年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三次思想大爆發產生的原因是一樣的,導致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都使得人類文明中心發生了轉移。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的第二次思想大爆發,直接的原因是周王朝東遷,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後世為區別於西周,稱這一時期為「東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并,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以「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歷史上往往是一個偶然中事件激發了一次短時間的爆發,對後來造成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較長期的影響。如同每一個的歷史一樣,比如考大學,之後就是四年大學生活。面試一家公司,之後就是非常長時間的工作生涯。
這是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的原因。
第三次思想大爆發,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國王)穆罕默德二世(1432―1481年在位)親率20萬大軍和300艘戰艦,從西線對君士坦丁堡發動大規模進攻,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進入多國混戰狀態,出現了文藝復興。可以看歷史時間表。20年後1473年哥白尼誕生,從此西方人類宇宙觀發生了顛覆性變革,經驗類認知開始迅猛發展,即近現代科學的產生。
除了偶然的政治、軍事事件,氣候大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是「諸子百家」時期,誕生了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等等。春秋戰國時期,氣候極其溫暖,當時戰爭頻繁,而思想流派也燦若繁星,很多思想流派不僅僅是創始人一個人,而是每個流派都有巨大的人數組成的組織,如墨家、道家(楊朱為代表的)、儒家等等。
下圖是中華五千年氣候溫度變化圖。人類第一次思想大爆發是春秋戰國時期,正是氣溫較高期,戰爭頻繁,思想激蕩也非常活躍,不僅僅是物質生存,技術發展,就連群體思想也是如此。只要有群體性的激烈競爭,就會有思想大師。2000年前春秋時期極其溫暖的氣候,加上當時新型生產工具的出現,如鐵器的大規模使用,對於以農耕生產為主導生存方式的人群社會,土地糧食收穫大於其他時期,人類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和時間去接受教育和深度思考,每個獨立群體都有能力需要更多的土地去耕種,這樣對於土地的需求刺激了戰爭的頻繁發生。而戰爭又刺激了更多「經驗」類認知的出現,思想大師紛紛登場。春秋時期的溫暖氣候刺激了耕種生產力提高,引發對土地資源的競爭,即戰爭,亞洲多國戰爭引發人類的第一次思想大爆發。
1843年,德國天文學家斯玻勒在研究黑子緯度分布時發現:1645~1715年的七十年間,幾乎沒有黑子記錄。1894年,英國天文學家蒙德在總結斯玻勒的發現時﹐把1645~1715年這一時期稱為太陽黑子「延長極小期」。人們將這一時期命名為「蒙德極小期」,這段時期全球氣候進入一個新的「小冰期」。1644年中國的明王朝在南北夾擊中覆滅,同期歐洲也發生了幾乎波及整個歐洲的「三十年戰爭」,1648年戰爭雙方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公國、薩克森選侯國、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以前至少形式上還將歐洲大部分地區統一起來的神聖羅馬帝國,變成幾十個擁有對等主權且力量相對均衡的政治格局,這一格局也影響了後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
雖然說氣候對群體性思想突變的影響現在還不能說是明確的,但春秋時期極溫暖的大環境和17世紀全球極寒冷的小冰期也可能對人類群體性活動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引發戰爭的重要因素。
而極其寒冷的小冰期更是引發戰爭的因素,中國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寒冷供給不足,需要向發達地區進攻,或許食物等資源。因為這段時期跨中國明、清兩朝,所以在中國也稱"明清小冰期"。這次小冰期給中國農業社會帶來巨大的打擊,甚至成為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在明代中葉北方少數民族族頻繁入侵,其中就有"土木堡之變",而1640-1700年是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時期,清軍南下入關。極寒冷的氣候引發供給不足,尤其是以漁獵、貿易為主的群體,嚴重不足,急需通過戰爭獲得資源,歐洲的多國戰爭引發人類的第二次思想大爆發。因為亞洲主要群體長期以農業為生存手段,絕大多數群體只要土地存在就可以滿足生存,更關鍵的此時不是多國混戰狀態,而是一對一模式,這樣戰爭可以很快結束,所以沒有刺激經驗認知產生的因素存在。
當然也可能由於氣溫突變帶來的基因突變,地球氣溫的突變的原因有可能是地球外部和地球自身的原因,如太陽黑子、地球磁場等等,生物基因突變往往是外部的激發,這一時期有可能高智商人群佔比比例大於其他時期(智商方差拉大),這個比例越高越有可能誕生思想大師,這是一種猜想。
總之,人類的每一次突然思想爆發,有外部的自然的原因,也有局部大區域的政治勢力突變,這些變化刺激了人類對經驗類認知的巨大需求。在一個穩定的系統中,需求和供給長期處於平衡時,人類發展就會很平緩。
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政權更迭層出不窮,手握政權者要麼為了保家衛國要麼整天忙於爭權奪利,這樣反而有利於各種學術及思想百花齊放,由於國家之間侵略頻頻,各國學術思想融合消化在一起,出現了歷史上百家爭鳴現象。
百家爭鳴在中國不只出現一次,但卻是第一次。她是文化發展到僵化後出現的歷史大反思,但原有的文化和模式出現僵化和教條化後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原本遵守的東西全盤否定的結果就是思想的碰撞已獲得新的出路。能不能在浴火重生後把原有的思想文化不斷壯大發展是百家爭鳴為後世創造的一個模式。她在中國發展史中只要矛盾一爆發思想就特別活躍。比如後世魏晉南北朝,北宋,民國。每一次思想活躍之後的產物就是盛世繁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