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是個什麼樣的人?


劉伯溫是位超級謀士,他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和諸葛亮被後人稱為絕代雙謀。

相對於諸葛亮,劉伯溫的仕途之路更加坎垠。他先後三次在元朝政府任職,但三次碰壁,最後無奈之下選擇了歸隱。

而朱元璋起義後,在朱升等人的推薦下,不惜花重金請劉伯溫下山。劉伯溫下山後,積極為朱元璋獻言獻策,協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陳友諒及元朝政府等強勁對手。因此,劉伯溫的軍事才華是舉世無雙的。

功成名就後的劉伯溫為避免功高震主及和李善長等人的政治鬥爭,選擇了歸穩。其淡泊名利之心也是無與倫比的。

劉伯溫潛心修鍊,發揮詩文的特長,創作了大量詩文古著,並把自己的作品收入《誠意伯文集》。特別是他的千古預言《燒餅哥》更是流傳千古,成了天下最神奇的預言。因此,劉伯溫這樣的文學才華也是罕見的。

當然,幾起幾伏,劉伯溫最終沒能消除朱元璋對他的猜忌,被毒殺致死,誠為悲也。


劉伯溫是一個智商爆表,情商沒跟上的明朝開國第一謀臣。為什麼這麼說呢?

背景介紹:

那麼要回答上面的問題,那麼我們就要知道劉伯溫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他的背景開始來分析吧。劉伯溫是朱元璋打天下的開國元勛,正因為有了他的很多謀劃,朱元璋才能夠真正的順利打下天下,在他的謀劃之下,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和陳友諒,這裡面的很多計策功勞都是要記在劉伯溫的名字下面。

他可能都知道諸葛亮很厲害對吧,劉備三顧茅廬,去邀請他來打天下,可是怎麼樣了呢?諸葛亮並沒有為劉備真正的打下天下只是弄天下,三足鼎立而已,可是劉基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朱元璋在他的幫助下,卻順利打下了天下,坐穩了江山。這麼一個居功至偉的人,到底有一些什麼樣的特質呢?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的,所以下面我要從劉伯溫的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來說說劉基劉伯溫的智商吧。

大家可能都知道,劉伯溫出生在浙江青田,所以大家都稱呼劉青田。

劉基劉伯溫還在小的時候,在青田老家,鄉里鄉親的都傳說這個小孩是神童是天才啊。也就是說,劉基劉伯溫從小就是智商爆表的,為什麼可以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小的時候,在古代的私塾里念書,念那些孔孟之道,之乎者也,那真是難透了,有的人坐了半天了,都不知道學了點啥了?可是劉伯溫劉基卻不同,據說還在七八歲的時候,老師在教他讀春秋的一篇文章,他讀了幾遍,結果就幾乎能倒背如流了,老師還不相信,就從中摘了幾句,考了考,結果發現他不僅懂了,還能有自己的理解,這樣的一個牛娃難道不是很厲害嗎?這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鄰居小孩了。

後來劉基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考上秀才了,那個時候的秀才其實就相當於現代的大學生了,12歲考大學也稱得上是神童了,很快的,在他23歲的時候,就已經中了元朝進士了,大家知道進士是什麼嗎?雖然它只是個學位,但是拿官員的級別來比就已經相當於達到了最少是正處級了,或者是六品的官員,那可是大於七品啊。從現在來說,23歲就當上了正處級,在全國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如上面所說,劉基劉伯溫的智商肯定是爆表了,那麼在這麼一個智商高的人謀划下,朱元璋那就簡直是撞上大運了這江山就是在劉伯溫的謀劃策劃之下,一步一步的就像朱元璋走過去啦。

其次,我們來再說說基劉伯溫的膽略吧。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碰到了兩個勁敵,一個是張士誠,一個是陳友諒,大家可能也都知道雲朝腐敗之後,那麼多人揭竿起義,當時張士誠和陳友諒和張朱元璋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打敗元朝,但當元朝已經搖搖欲墜,不能夠再支撐下去的時候,打江山的朋友就變成了敵人,這個時候,據說陳友諒要開始進攻朱元璋了,朱元璋帳下的很多大臣都嚇破了膽,多人都跑來向朱元璋建議,趕快投降吧,要不然陳友諒這麼強大的勢力,我們都在做他的刀下鬼呀。

然而這個時候,劉伯溫的膽略就體現出來了。他給朱元璋的建議是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也就是說,先打張士誠在打陳友諒。這個建議被朱元璋採納了,事後的結果也證明他的謀劃是正確的,也能夠體現出遊記和劉伯溫在關鍵的時候臨危不亂,具有一定的膽略的。

第三,我們來再說說劉伯溫的情商吧。應該說劉伯溫的情商其實還是挺好的,只是和他的智商和膽略相比,稍微差一些。

比如說,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後,在朝中只呆了四年,很快就知道告老還鄉,在老家隱居,這也是體現了他的智商和分析判斷的能力,然而面對他的政敵胡維庸的時候,他就不會處理關係了,甚至給朱元璋還提過一些要建議,是說要讓朱元璋一定要慎重使用胡惟庸,最後也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胡惟庸派御醫給劉伯溫看病拿葯的時候趁機下毒,就是因為劉伯溫在情商方面的欠缺,犯下的錯誤,從而導致了殺身之禍。

總之,人無完人,劉伯溫在歷史上已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你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所以在歷史的傳說中,劉伯溫是一個大神般的存在是不奇怪的!


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晚年被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害死。

朱元璋在割據一方後,迫切需要治國平天下的幹才,大腳馬皇后把劉伯溫推薦給朱元璋,但是劉伯溫恃才傲物,在馬皇后兩次邀請,朱元璋再三邀請後。劉伯溫才答應出山輔佐朱元璋。還是軍閥的朱元璋需要文臣武將幫自己平天下,所以對劉伯溫很客氣,姿態也低,劉伯溫也確實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為大明帝國的誕生立下了功勞。

但是朱元璋是個剛愎雄猜的人,劉伯溫的恃才傲物,讓朱元璋很不舒服,祭天登基後,朱元璋開始拿捏手下的人,包括劉伯溫,此時的劉伯溫開始陷入宮廷爭鬥,為了保全自己,劉伯溫小心翼翼,盡量掩飾自己的才華,但是朱元璋為了制衡驕兵悍將,硬是把劉伯溫當槍使,讓劉伯溫執掌都察院,專挑百官的毛病,為此,劉伯溫幾乎把所有官員都得罪了。這也為劉伯溫遭遇殺身之禍埋下了伏筆。

洪武17年,朱元璋借故離開都城,去南方療養,趁機試探胡惟庸。但是胡惟庸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揣摩聖意,自作主張,天真的以為朱元璋想讓劉伯溫死,於是派人賜中藥,內含劇毒,劉伯溫喝下後當晚斃命。

事實上,劉伯溫是有馬皇后這層關係的,而且任憑朱元璋如何把自己當槍使,也全力配合朱元璋,劉伯溫算是把朝廷里的渠渠道道看得非常清楚的聰明人,也不搞小團體主義,不搞陰謀詭計,朱元璋心裡其實是非常看好劉伯溫,也非常同情劉伯溫的。所以胡惟庸毒死劉伯溫,讓朱元璋大怒,直接揭開了胡惟庸案得大幕,數萬人被牽連,被斬首。


劉伯溫26歲開始在元政府當官,官場混了了22年,一直干到48歲辭官歸養,當時年齡並不大,可能是元政府腐朽無能讓他覺得無可救藥了吧,做了兩年的農民工之後在50歲的時候被朱總請入帳內做謀士,從此翻開十多年的暴走人生,劉伯溫完全配得上是中華第一謀士,畢竟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而且他的老闆朱元璋也確實出生太太太草根了。劉伯溫61歲退出政治舞台,4年後65歲巨星隕落,然而在眾多不得善終的朱老闆手下里,他還算可以的了。

我覺得劉伯溫後期的衰落主要是他性格所致,因為他不能像湯和那樣小心謹慎,沒能完全迎合大老闆朱元璋的心情,首先朱總授意讓他整治李善長,他卻說了句李善長是勛舊,可以壓制眾悍將,這句話可能會引起老闆反感「怎麼你老劉覺得眾將領是李善長的,而不是我朱董事長的嗎?這不是懷疑我的領導能力嗎?」,反過來這話傳到李善長耳朵里也有挑撥的嫌疑。

在推薦胡惟庸當全國二把手的談判中,劉伯溫投了反對票,揭了些胡副總致命的短,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朱老闆內心當時已經非常明確要跟劉伯溫對著幹了,因為百依百順的朱老闆這次沒採納老劉分析透徹的意見,直接讓胡惟庸當上了丞相。

自此這個快退休的老頭徹底得罪了全國前三號人物。以至於退休歸養後都還被胡惟庸整治,說什麼老劉找了塊有帝王氣息的土地當墳地,想要謀反!這不扯淡嗎?浙江有出過統一江山的大皇帝嗎?自人類完全進化至明朝建立的幾千年里都沒有好吧,哪裡來的帝王之氣,這事朱總知道啊,可朱總呢,沒有治胡惟庸的毀謗罪,也沒有默認劉伯溫的謀反罪,只是讓人把此訴狀讓老劉知曉並解釋,嚇得劉伯溫趕緊從青田跑回朱元璋身邊申辯,可!特!么!的!等老劉屁顛屁顛的跑來了,朱元璋又對此事隻字不提,老聊一些無關痛癢的八卦新聞,老劉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不過這倒可以說明朱總根本不相信劉伯溫會謀反,只是想(嚇)念(唬)老劉了。後來就不提了,生病後胡惟庸去探望,餵了一顆慢性毒藥說是仙丹,感覺中毒的劉伯溫去朱總那告狀卻被不理,覺得他老糊塗了嚇出精神分裂症了,直到下不了床了才被恩准送回青田等死。


一、西湖上空飄來了「天子氣」

至正十年(1350)的陽春三月,杭州西湖煙柳籠堤,青蓮映水。臨近正午,一艘畫舫自湖心駛來,系纜錢塘門外。船上走下幾位身著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走進一家臨湖的酒樓。二三友好游湖之後,喝一頓春酒,本是踏青樂事。不消片刻,隨行衙役已為他們安排好珍饈玉饌、琴師歌女。

古代官員,多半是文人出身,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看家本領。官場酬酢,這些技藝無不派上用場。酒過三巡,聽了兩曲絲竹姣音,官員們技癢,一番推讓,一位清瘦的官員起身離席,踱到臨窗的書案,提起羊毫,對著軒外浮在湖水湖煙中的瀲灧晴光,以及金菌山上隱於蔥蘢綠樹中的菌閣,寫了一首《春興》:

柳暖花融草滿汀,日酣煙淡麥青青。

枝間好鳥鳴求友,水底寒魚陟負萍。

異縣光陰空荏苒,故鄉蛇豕尚膻腥。

感時對景情何極,悼往悲來總涕零。

當紙上落下最後一個字,圍觀的同僚無不蹙眉。面對滿眼的良辰美景,不說心曠神怡,總不至於涕淚生悲吧?何況還有「故鄉蛇豕」一類的話,聽了讓人覺得與時下的太平光景極不相稱。還來不及指責,但見湖上風浪驟起,一團鉛灰色雲團自西北方向湧出,陽光忽被蝕去。一會兒,鉛雲移至湖心,盤桓少許,復又散去,天空仍清碧如洗。

「好一朵異雲哪!」有人讚歎。

「不是異雲,是慶雲。」有人糾正。

其實,慶雲與異雲並無多大區別,只不過慶雲更接近瑞兆。於是,座中官員紛紛以慶云為題,分韻賦詩,讚頌慶雲的出現,是象徵政治清明、物阜民豐的吉祥之象。一片喧鬧中,獨獨那位首賦《春興》的官員獨坐飲酒。於是,一位同儕問他:「仁兄,你方才寫詩發了不少牢騷。為何慶雲出現,你反倒不置一詞呢?」

那位官員一仰脖子浮了一大白之後,慢吞吞地回答:「方才那一朵雲不是慶雲,吞了日頭,怎麼會是祥瑞呢?」

「那是什麼?」同儕問。

清瘦官員答:「這不是慶雲,是天子氣。這股氣起自金陵。十年後,那裡會誕生新的英主。我命中注定,要輔佐他再造乾坤。」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斯時,元朝政局穩定,雖然有一些隱伏的危機,但表面上還是一派昇平氣象。這種公開宣稱即將就要改朝換代的言論,若放在清朝,不但說話的人腦袋要被卸下,恐怕他的九族也會受到株連。元朝的統治者禁錮不算苛嚴,但拿著朝廷俸祿的地方官員,聽到如此明確的誹謗朝廷的言論,還是嚇得面如土色。他們哪裡還敢坐下來飲酒吟詩,當下紛紛找了理由,溜之大吉了。

那位口出狂言的官員,兀自坐在那裡,痛痛快快地豪飲一番。幾分醉意之後,還拉著花容失色的歌女,用濃厚的浙東口音,咿咿呀呀地唱起《山坡羊》來。

這位官員名叫劉基,時年三十九歲,所任官職是江浙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

二、官場中的另類

稍通明史的人,對劉基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朱元璋創立大明王朝,封賞的開國功臣有數十位,劉基列名其中。受封分為公、侯、伯三級。劉基不能位列公侯,僅受封為誠意伯。如此說來,他的功勞不算太大。但實際情況是,如果只評兩個功勞最大的開國功臣,那麼只有徐達與劉基兩人有資格當選。

劉基,字伯溫。在民間,劉伯溫的名氣遠遠大過劉基。他是浙江青田九都南田武陽村人。現在,他的故鄉划到了文成縣,歸溫州市管轄。中國有句老話,叫「寧為太平犬,勿做亂世人」。說到亂世,想到「白骨蔽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景象,人們無不心驚膽戰。連諸葛亮這樣的人都哀嘆「苟全性命於亂世」,是窘迫中的無奈選擇。但中國同樣有一句流傳廣泛的老話,叫「亂世出英雄」。中國的英雄,成名於亂世的遠遠多於順世。且不說劉邦、李淵、趙匡胤、朱元璋這樣一些趁著亂世問鼎天下的皇帝,即便如韓信、樊噲、關羽、張飛、周瑜、秦瓊、尉遲恭、徐達、常遇春這樣的武將,張良、蕭何、諸葛亮、魏徵這樣的文臣,有誰不是在亂世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呢?後人評價曹操,常以「治世之良臣,亂世之奸雄」對舉。其實,這種比擬沒有多大的合理之處。順世中,仕途中人要想陞官,多把心思用來揣摩「聖意」;亂世中,有理想的人若想成事,所有的心思都必須用來逐鹿中原。所以說,在順世中得寵的,多為三流人才;而在亂世中的成功者,則非一流人才莫屬。順世與亂世,人才的取向不同,質量也不同。夠得上英雄級別的人,最好的生活環境便是亂世。

如此說來,劉伯溫便是一個例子。

劉伯溫生於1311年,正值元朝中葉的全盛時期。順世中的文人,雖然也有報國的理想,但要封侯拜相,卻比登天還難。現在的文人,可以到大學去教書,當博導,也可以下海經商,當老闆。但在古代,除了科舉,別無進取之途。劉伯溫走的也是這一條路子,他二十二歲考中進士,然後滯留北京候補,三年後,才被安排到江西行省擔任高安縣丞。此後,他有二十年的官宦生涯,其中兩次被免職。一次在江西行省掾史的任上。掾史一職,類似於今天的省政府副秘書長,屬於行省大臣的幕僚。另外一次則在江浙儒學副提舉任上,這個職務相當於今天的省教育廳副廳長。兩次免官,絕不是因為劉伯溫行為放浪,犯了什麼瀆職罪,恰恰是因為他過於剛正。用《明史》的話說,他丟了烏紗帽的原因是「發奸擿伏,不避強御」。就是說,他有點像海瑞那樣的愣頭青,或者用浙江罵人的話說,叫「獃頭鵝」。這又說明了一個道理,順世中的好官,為當世及後代傳頌者,大都因為兩條:反腐和親民。恰恰這兩條,是只能說而不能做的事。這從側面又提供了一個論據:亂世英雄,在順世一般都沒有機會當良臣。我常常想,如果生在亂世,唐伯虎、金聖嘆這樣的落拓文人,未必就不是扭轉乾坤的英雄。因為,如果沒有元末的大亂,劉伯溫也只能是一個寄食官場的不得意的文人。

三、期待著「真命天子」

劉伯溫少時就有神童之稱,據說可以一目七行。十四歲學《春秋》,沒有像那些好學生,捧著書本誦讀不輟,而是讀一遍就完全記住了。判斷一個讀書人是否有才華,有兩個基本標準,一是記憶力,二是領悟力。劉伯溫在這兩個方面都是超一流的。據說他遊學北京期間,某日逛進一家書肆,發現一本天文書,遂站下來翻閱。店主見他看得入神,便上來搭訕。言談中覺得這位年輕書生談吐不凡,有意將這本天文書送給他。劉伯溫笑著謝絕,見店主仍要堅持,就說:「不瞞店家,我方才看了半日,這本書早已裝進了肚皮。」說著就流利地背誦起來。店主大驚,以為遇到了轉世的諸葛亮。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劉伯溫的才情與他的故鄉不無關係。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萬山深處,忽辟平疇,高曠絕塵,風景如畫。桃源世外無多讓焉。」應該說,南田數百年的精氣,孕育出劉伯溫這樣一位曠世奇才。

劉伯溫出自書香世家,高祖父劉濠,出任過宋朝的翰林掌書,祖父和父親,都是儒林中的佼佼者。劉伯溫與其上輩不同的是,他不僅尊崇由內聖開出外王的孔孟儒學,更喜歡運籌帷幄的橫霸之術。《明史》上說他「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

象緯之學,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神機妙算。這門學問是建立在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基礎上的讖卜術數。儒學與智術,既有關聯又各成體系。懂智術的人一般都通儒學,但即便是碩儒,也未必懂得智術。通儒之人是賢人,通智之人則是高人。而劉伯溫呢,則是同諸葛亮一樣,既是賢人,又是高人。

劉伯溫在元朝最後的幾個官職,首先是浙東元帥府都事,這職務類似於今天的省軍區參謀長。因建言捕斬海盜方國珍,與上司鬧翻而遭到革職。三年後,再入官場,當過江浙行省都事、江浙行省郎中。那幾年的浙江,主要的任務是圍剿方國珍。劉伯溫屢屢建言而不為當政者重視。最後調任他為處州路總管府判。劉伯溫一氣之下便棄官歸里,這是至正十八年(1358),劉伯溫四十七歲。

從以上劉伯溫在元朝入仕的履歷表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縣、州還是行省,他都沒有當過一把手,始終都是無足輕重的配角。這些官職,對一般的鄉村知識分子來說,就算是出人頭地、光耀門庭了。但劉伯溫不一樣,他少有大志,認為自己是帝王師一類的角色。年輕時,他曾寫過一首《公子行》的絕句:

玉勒金鞍照地光,駝裘珠帽綉文章。

平明上馬歸來醉,他日清朝作棟樑。

從這些詩作來看,劉伯溫早就盼望著改朝換代。他不屑於當元朝的陋官,而期望做新朝的棟樑。

但是,新的真命天子將於何時出現呢?劉伯溫辭官歸里時,距他在西湖賞春望見「天子氣」已過去了八年。如果他的預言靈驗,那麼,兩年後他就應該與真命天子見面了。

四、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夢

劉伯溫與朱元璋的見面,的確是在十年後即至正二十年(1360)的春三月。斯時,劉伯溫已在家閑居兩年,寫下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著作《郁離子》。關於這部書,我會在後面專門論及,這裡還是先講他與朱元璋見面的事。

據說,朱元璋知道劉伯溫這個人的名字,緣於另一位碩儒朱升的推薦。朱升亦是元朝歸隱的官員,與朱元璋同鄉。他被朱元璋請出山後,便向朱元璋推薦了「浙東四先生」。這四個人是劉伯溫、宋濂、章溢和葉琛。其時,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已是元末農民起義軍中較有實力的一支。隨他揭竿起義的人士,多半是淮西家鄉的哥們兒,如徐達、沐英等,掄槍使棒衝鋒陷陣都是好漢,但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都不在行。朱元璋一心想招聘幾位智多星來共謀大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聽信朱升的話,委派專人前往浙東,將「浙東四先生」請到南京。

對於四人的到來,朱元璋給予足夠的禮遇。除了集體接見並宴請,朱元璋還與四個人進行單獨談話。四場談話的內容,至今已不得而知。只知道劉伯溫曾向朱元璋面陳「時務十八策」。完全可以斷定,為這次見面,劉伯溫做了充分準備。此前他就已認定,朱元璋就是他要輔佐的真命天子。

在會見之前,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老朋友跑到南田來找劉伯溫,向他獻計說:「如今天下大亂,不少人揭竿而起,據地稱王。以老兄才幹,完全可以振臂一呼,據括蒼,並金華,越中山水可收老兄囊中,成就勾踐霸業在此一舉。」劉伯溫笑著說:「放眼天下,如今起兵的張士誠、方國珍之流,皆鼠狗之輩,我怎麼能夠仿效他們呢?天命有歸,你就等著看吧。」不久,朱元璋兵臨金華,劉伯溫夜觀天象,對老朋友說:「十年前我在西湖上空看到的天子氣,如今又在金華上空出現了,這就是天命啊!」說這話時,劉伯溫已下了投奔朱元璋的決心。所以,當朱元璋派人來請,他立刻答應,冒著生命危險於兵荒馬亂中趕到南京。

劉伯溫給朱元璋的見面禮,就是那「時務十八策」。這應該是十八條錦囊妙計。具體哪些內容,史載均語焉不詳。當年諸葛亮初見劉備,便有了那一篇千古傳誦的《隆中對》,相信這十八條妙計也為朱元璋日後取得江山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是事涉機密,除兩個當事人之外,斷無第三人知曉。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浙東四先生」的加盟,是朱元璋剪滅群雄,最終奪取天下的關鍵因素之一。其實,在軍閥混戰中,這四個人裡面真正為朱元璋出謀劃策起到重要作用的,只有劉伯溫一人。

劉伯溫投奔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連吳王都還未稱,只是韓林兒麾下一支部隊的指揮官。當韓林兒稱帝的時候,朱元璋還表示了擁戴。大年初一,在中軍帳內設下韓的御座。朱元璋的部下將領,都奉朱元璋之命,對著那御座行叩拜大禮,獨劉伯溫不搭理。別人問他為何倨傲,他不屑地說:「此(指韓林兒)牧豎耳,奉之何為?」意思是這種平庸無能的人完全不值得尊敬,更不值得追隨。

消息傳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便把劉伯溫找去詢問緣由。劉伯溫單刀直入告訴朱元璋:「你就是取代元朝的真命天子,何必還要去侍奉他人?」

當時,天下稱王的人有好幾個,除了韓林兒,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人。朱元璋也久有稱王之心,一幫和他一起揭竿的哥們兒也攛掇了很久,只是他心中一直沒有底。最讓他吃不準的有兩條:一是他命中是否有「龍象」;二是稱王的最佳時機。通過幾次長談,朱元璋已知曉劉伯溫是個精通天文地理的高人。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對卜卦、推命一類的象緯之學深信不疑。如今劉伯溫說他是真命天子,這好比撓痒痒撓到了實處。如果說哥們兒的攛掇有打誑語的成分,那麼劉伯溫的勸說則被朱元璋當作「神諭」。在這一點上,可以肯定地說,是劉伯溫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夢。

五、一人身抵百萬師

劉伯溫投奔朱元璋之初的幾年,主要是承擔軍師的角色。他每獻一計便成一事,因此深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對劉伯溫說:「先生有至計,勿惜盡言。」每逢軍國大事,朱元璋有吃不準的地方,必然會請教劉伯溫。他從來不叫劉伯溫的名字,而是尊敬地喊「老先生」。劉伯溫比朱元璋大了十幾歲,在輩分上喊他老先生不為錯。但這個稱呼跟年齡沒有關係。那時,在朱元璋的集團里,誰都知道,朱元璋把劉伯溫當作老師來對待。

投奔朱元璋之前,劉伯溫閑居故里時,曾寫過一首五律《題太公釣渭圖》: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

浮雲看富貴,流水澹鬚眉。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可見,劉伯溫不但羨慕姜太公,更是以姜太公自居。他希望能碰到周文王這樣的人。他樂意當一名帝者師。

關於他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指點迷津的故事,無論是明代的正史和野史,都有諸多記載。在這裡,我想說說最有代表性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鄱陽湖大戰:

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即吳王位後,與漢王陳友諒大戰鄱陽湖。這場大戰本可避免,皆因朱元璋不聽劉基勸告,撤離南昌而馳援安豐。陳友諒聽說後,立即出兵欲奪取南昌。朱元璋聞訊後對劉伯溫說:「不聽君言,幾失計矣。」於是迅速回兵截擊,與陳友諒的部隊在鄱陽湖相遇。其時,陳友諒的軍事實力超過朱元璋,如果朱元璋此役失敗,就會失去問鼎皇位的機會。在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慘烈大戰中,劉伯溫始終與朱元璋同坐一條船上,須臾不離左右。戰鬥打到第三天,朱元璋正坐在旗艦的胡床上督戰,坐在他身旁的劉伯溫突然一躍而起,拽著朱元璋說:「走,快走!」朱元璋不知就裡,也不及細問,只得跟著劉伯溫迅速撤到另一艘戰船上。還沒坐定,只見一發炮彈「嗖」地落在先前的旗艦上。在一團巨大的火光中,旗艦被炸成碎片。朱元璋頓時大驚,心中已是非常感謝劉伯溫的救命之恩。

站在高處的陳友諒,看到朱元璋的指揮艦被擊沉,欣喜異常,命令船隊再次進攻。朱元璋沉著應戰,一番廝殺,仍不分勝負。日暮之時,劉伯溫建議移師湖口扼住鄱陽湖入江通道,等到金木相犯日再與陳友諒決戰。按五行學說,朱元璋為金命,陳友諒為木命。金木相犯即金克木之日,選擇這一天決戰,陳友諒必敗。

用今天的科學眼光來看,劉伯溫的這一套玄學,似乎是無稽之談。事實上,中國古代的象緯之學,的確是可為而不可知。即應用於實際中,可以得到驗證,但若窮究,卻誰也說不清楚。這隻能說現在的科學水平,還不能完全破譯其中的奧秘。

由於朱元璋毫無保留地採納劉伯溫的計謀,鄱陽湖大戰最終以陳友諒的慘敗而告終。此後,朱元璋順風順水,三年而得天下。所以說,用「一戰定乾坤」形容是役,一點也不為過。而此戰的關鍵人物,則非劉伯溫莫屬。一人身抵百萬師,劉伯溫運籌帷幄的才能,於此發揮到極致。

六、宰相就是大房子的立柱

現在再說第二件事,劉伯溫如何幫朱元璋選擇宰相。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任命的第一位宰相是李善長。這位李善長是朱元璋的安徽鳳陽老鄉。一同起義的老鄉中,李善長文化最高。開國後,他被封為韓國公,列為文臣第一。李善長當宰相時,劉伯溫的職務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這種安排很明顯地表現出朱元璋對劉伯溫生了戒心。劉伯溫是一流人才,學識與執政能力均在李善長之上。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才提防他。朱元璋離不開劉伯溫的學問,但又害怕劉伯溫用自己的學問來對付他。因此,他給劉伯溫的定位是:只允許議政,不允許執政。所謂議政,就是當顧問。有事兒的時候,找你來問問見識,沒事兒的時候,你就一邊兒待著去,權力中樞那個密勿之地,叫你看得見摸不著。

當了皇帝後,朱元璋的猜忌心日漸嚴重,老害怕那些手握重權的開國功臣謀反。有一天,他把劉伯溫找來密談,就撤銷李善長宰相職務的事徵詢劉伯溫的意見。劉伯溫當即表示了反對意見。他說:「李善長資歷老,又練達,能調和諸位大將及勛舊的矛盾,適合當宰相。」朱元璋聽了大惑不解,問道:「李善長多次構害於你,欲置你於死地,你怎麼還為他說話?」

朱元璋此話事出有因。卻說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率兵渡淮北狩,留皇太子監國。劉伯溫協助李善長處理政務。劉伯溫認為宋元兩朝都是因為寬縱官吏腐敗嚴重導致失國,因此主張吏治從嚴。此時,恰逢有人揭發中書省都事李彬貪污納賄。主持監察工作的劉伯溫派人調查落實後,便立即下令將其逮捕收監,並說服皇太子批准,將李彬誅殺。這件事在當時影響非常之大,蓋因李彬是李善長的外甥。劉伯溫執法不留情面,李善長從此對他恨之入骨,一直在設法欲將劉伯溫弄死。若不是朱元璋對李善長起了疑心而阻止他的陰謀,劉伯溫恐怕早就沒命了。因此,他以為只要把廢除李善長的想法告訴劉伯溫,劉伯溫就會拍手稱快,卻沒想到這個倔老頭子居然投了反對票。

面對朱元璋的疑問,劉伯溫頓首答道:「朝廷換宰相,就好比大房子換立柱。立柱必須是一根又直又粗又長的大木頭,方可支撐房梁的重量。皇上首先得找一根新的大木頭,方可把舊的立柱換掉。如果用一堆小木頭捆起來充當大木頭去換立柱,那麼,這座房子最終會倒塌。」

這場談話到此為止。劉伯溫的「立柱說」讓朱元璋明白到「束木為柱」的危險。所謂束木,就是大大小小的朝廷官員,他們是大明王朝這座大房子的檁子、椽子、榫子、樁子,但不是最能承受重量的立柱。

後來,李善長終究還是被朱元璋殺掉了,他找了三個在他看來可以當作「立柱」的人,再次向劉伯溫徵詢意見。劉伯溫仍是搖頭,說這三個人不適合當宰相。他一一分析說:「楊憲這個人,與我私交深厚,按理說我應該幫他在皇上面前說好話,但這個人有相才,無相器。」

朱元璋問:「何為相才,何為相器?」

劉伯溫答:「相才指才能,相器指氣度。楊憲這個人有宰相之才,卻無宰相的氣度。他好與人計較,不能做到心靜如水。」

朱元璋問:「那汪廣洋呢?」

劉伯溫答:「這個人心胸偏淺,甚於楊憲。」

朱元璋又問:「胡惟庸如何?」

劉伯溫打了個比方說:「猶如用腐木做了個車轅,誰還敢駕這樣的車呢?」

朱元璋有點不高興,說:「我選的宰相,沒有哪個比得上你老先生。乾脆,這個宰相你來當好了。」

劉伯溫有些恐懼,小心回答:「臣疾惡太盛,又耐不得細繁。若強當宰相,必然會辜負陛下的大恩。天下這麼大,何患無才,唯願明主悉心訪求。只不過,方才說到的這三個人,的確都不能當宰相。」

劉伯溫的這次議政,肯定有違聖意。因為此次談話之後,楊憲、汪廣洋以及胡惟庸都先後拜相受到重用,但不久又相繼被朱元璋誅除。事後檢點,朱元璋承認劉伯溫識人更高一籌。他並不因此對劉伯溫更尊重一些,反而增大了戒心。一個人把什麼都看得這麼透徹,對於猜忌成性的朱元璋來說,這絕不是一件讓他愉快的事。

七、被胡惟庸構陷害死

如果把「清醒」這個詞用到劉伯溫身上,可做兩重意思解:一是清;二是醒。劉伯溫為官清廉、清白,同時又法眼常睜,事事明白。朱元璋欣賞劉伯溫的清廉,卻又不喜歡他的精明。至於官場,是既不屑於他的清廉,更痛恨他的精明。如此說來,劉伯溫豈不成了官場的「毒藥」?這還真不是玩笑話。劉伯溫知道自己無法待在朱元璋身邊了,他想學張良,功成身退從赤松子游。但他清楚,朱元璋的心狠手辣遠遠超過漢高祖劉邦,像張良那樣飄逸而去是不可能的。

洪武四年(1371),劉伯溫在追隨朱元璋十一年之後,終於如願以償退休歸田。

退休之前,在京城最後一個春節,劉伯溫寫了一首《元夜》:

玉漏遲遲出苑牆,星河疏淡月輝煌。

送寒梅蕊清香細,報喜燈花紫焰光。

金闕曉霞來若木,瑤池春色滿長楊。

君王注意防驕佚,萬歲千秋樂未央。

從這首詩的寓意來看,劉伯溫仍不忘做一個諍臣。他要朱元璋防止「驕佚」,他可能是看到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的變化,即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一面正在消失,而驕橫之氣正日益滋長。由於開始屠戮功臣,朝廷已人人自危。

儘管是委婉地規勸,朱元璋也是不高興的。他不承認自己「驕佚」,更不希望別人提醒他防止「驕佚」。因此,他同意劉伯溫的退休請求,讓他回到老家安享晚年。

六十一歲的劉伯溫回到老家後,既為了避禍,也為了娛心,便徹底做了一個田舍翁。他每日只做兩件事:飲酒和弈棋。當地的一些官員慕名求見,他一概謝絕。這麼一位曾為「帝者師」的誠意伯歸來,青田縣令出於禮節,也為自身計,覺得不晉見說不過去,於是屢屢登門造訪,但都被劉伯溫謝絕。青田縣令於是身著便衣,扮成遊學的先生登門,劉伯溫秉著斯文同骨肉的旨趣,便讓家僕領進門來,寒暄之後留飯。剛擺好菜肴正要入席,青田縣令憋不住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劉伯溫頓時大驚,朝縣令一揖說道:「山民劉伯溫見過縣令大人。」言畢進到裡屋再也不肯出來。經過這一次,除了鄉鄰,任何生人他都不見了。

儘管劉伯溫如此謹慎,但他還是惹來了大禍,差一點讓朱元璋砍了腦袋。

南田有個地方叫淡洋,一直是個鹽販聚齊、盜賊出沒的地方,海盜方國珍就是在那裡起事的。劉伯溫還鄉之後,淡洋的治安狀況並沒有改善,仍然是個土匪窩子。為家鄉計,亦為朝廷計,劉伯溫便委託兒子劉璉給皇帝上書,建議在淡洋設立巡檢司,調派軍隊駐守,使奸民無法在此作亂。

這封信沒有通過中書省,而是直接送給了朱元璋。爾後朱元璋將這封信批到中書省處理。時任左丞相的胡惟庸,看到這封奏書,心裡頭便很不是滋味。當初,劉伯溫在朱元璋的面前進言,說胡惟庸既無宰相之才,亦無宰相之德。不知何故傳到了胡惟庸的耳朵里,胡惟庸早恨得牙痒痒的,巴不得生吃了他,只是找不到機會而已。拿到劉璉的信後,他便找來心腹密謀報復之計。

不久,被胡惟庸派往青田調查的官員回來,向朱元璋上奏了調查結果。說是劉伯溫夜察天象,看到淡洋這塊地方有王氣,便想在這裡建造自己的墓地,以利後代。但淡洋居民極力反對不肯遷出。劉伯溫想借朝廷之力,設巡檢司以驅民。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胡惟庸的構陷。這個奸相太了解朱元璋了,大明的開國皇帝什麼都不怕,唯獨擔心的,就是說某地出了「王氣」。如果說別人佔了王氣,朱元璋也不至於緊張,但是,劉伯溫欲占王氣,這就是天大的事了。朱元璋一看到這份調查報告,頓時暴跳如雷,不問青紅皂白,即行下旨褫奪劉伯溫的俸祿。

聖旨到達南田之日,劉伯溫誠惶誠恐,一天也不敢在家待了,即刻動身,前往南京向朱元璋當面謝罪。朱元璋在氣頭上,也不召見。劉伯溫便以戴罪之身客居京城三年有餘。在這期間,胡惟庸深得朱元璋信任,取代汪廣洋當上宰相。劉基得知消息後,對兒子說:「我早就看出胡惟庸不是好人,如果我的話不靈驗,那便是蒼生的福氣。」

風燭殘年的劉伯溫,面對一個記恨於他的皇帝,一個欲置他於死地的宰相,可謂凄風苦雨度日如年,不久病倒於客邸。胡惟庸聽說後,假傳聖旨,指派御醫前來問診。據說吃了御醫的湯藥之後,腹中便長了一個拳頭大的石頭。在今天來看,這也許是一個腫瘤。但是,在明代,若用藥之後而生腫塊,便叫「中蠱」。睚眥必報的胡惟庸,欲假郎中之手奪取劉伯溫的性命。

腹中腫塊越來越大,劉伯溫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於是在洪武八年(1375)三月上書朱皇帝乞求返還故里。朱元璋批准同意。劉伯溫回家不到一個月,便撒手塵寰。

八、看盡西風木槿花

在《郁離子·多疑與僥倖》一節中,劉伯溫這樣寫道:

郁離子曰:多疑之人,不可與共事;僥倖之人,不可與定國。多疑之人,其心離,其敗也,以擾;僥倖之人,其心汰,其敗也,以忽。

前面已經說到,《郁離子》是劉伯溫用寓言的形式講述他安邦治國析理論道的一部奇書。全書一百八十八篇文章,智慧的光芒無處不在。設若劉伯溫沒有遇到朱元璋而老死山中,有這一部《郁離子》,他照樣可以作為一名傑出的思想家而名垂後世。但是,大凡智慧超群的人,絕不甘於僅僅著書立說,而是想親自參與天下的治理、社稷的重造;劉伯溫也不例外。在《郁離子》的結尾,劉伯溫這樣表述:

欲以富貴為樂,嬉遊為適,不亦悲乎?仆願與公子講堯禹之道,論湯武之事,憲伊呂,師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時之政,明法度,肄禮樂,以待王者之興。

可見,劉伯溫不僅僅想當姜子牙那樣的軍師,更願意當伊呂與周召一類的賢相,輔佐明君成就帝業。這一理想他只完成了一半,即幫助朱元璋拿下江山。至於治理天下的另一半理想,他卻無法完成。箇中原因不在他,而在朱元璋那裡。

劉伯溫的可貴之處,在於他看出朱元璋的魄力及才能超邁群雄,是值得輔佐之人。其遺憾之處,在於他對「伴君如伴虎」這五個字認識不足。他不是不懂,他知道多疑與僥倖之人不可共謀國事,但他已將自己的全部理想都寄托在朱元璋身上。五十而知天命,他在天命之年追隨朱元璋效命王政。在這條路上,他走了十五年,那是怎樣的一條道路啊,既輝煌燦爛,又殘酷凄冷,既轟轟烈烈,又戰戰兢兢。

有一種傳說,劉伯溫吃的蠱葯,是胡惟庸接受朱元璋的密旨而安排的。但史無根據,倒是朱元璋每次接見劉伯溫的後代,都要提這件事。說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接見劉伯溫次子劉璟時,當著眾官員的面,說的一段話:

我到婺州時,得了處州。他那裡東邊有方谷珍,南邊有陳友諒,西邊有張家,劉伯溫那時挺身來隨著我。他的天文,別人看不著,他只把秀才的理來斷,到強如他那等。鄱陽湖裡到處廝殺,他都有功。後來胡家結黨,他吃他下了蠱。只見一日來,和我說:「上位,臣如今肚裡一塊硬結,怛諒著不好。」我著人送他回去,家裡死了。後來宣得他兒子來問,說道:「脹起來,緊緊的,後來瀉得鱉鱉的,卻死了。」這正是著了蠱。他大兒子在江西,也吃他葯殺了。

朱元璋老提這件事,可能出於兩層原因:一是他的確指使胡惟庸下毒,所以要做「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辯解;二是他真的與此事無關,反覆申述,是想還自己一個清白。此事懸疑,姑且不論。但朱元璋對劉伯溫的感情由濃轉淡,由言聽計從到猜忌日深,卻是不爭的事實。

天下未得的時候,朱元璋給劉伯溫寫信,都是以「頓首奉書伯溫老先生閣下」起頭。由此可見,他在心中是把劉伯溫擺在老師的位置。但是,當了皇帝後,他再給劉伯溫寫信,便去了「老先生」三個字,而換成了「爾劉基」。特別是劉伯溫死前一個月收到的《御賜歸老青田詔書》,開頭就盛氣凌人:「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爾劉基,括蒼之士,……」

未遇明君之前,劉伯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遇上朱元璋之後,他變得謹小慎微,一飯三省。垂暮之年,劉伯溫反思自己的生命際遇,寫過《無題》三首,今錄其第三:

黃鵠高飛雲路遐,野鳧謀食但泥沙。

山中樗櫟年年在,看盡西風木槿花。

當生命如樗櫟無人看重的時候,便會想著如何去當人人誇獎的棟樑。一旦當上了棟樑,回頭一看,還是樗櫟逍遙自在。讀懂劉伯溫晚年的心路歷程,能不感慨嗎?

2008年11月1日至12日於上海、武漢

本文收入熊召政《明朝帝王師》


每天了解一個人——劉伯溫 民間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這是比較全的資料

劉基,浙江省溫州市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後來,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

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過目不忘

劉基對於書籍,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曾經在元朝大都的一家書店中翻閱一本天文書,翻過一遍後竟然立即能背出來,書店的主人便要將書送給他,他卻說:「書已經在我的胸中了,要書何用?」

十四歲時劉基入府學讀書。他從師學習春秋經。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很難讀懂,有許多人讀了很長時間也不解其意。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發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師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

三年以後,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讚揚說:「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探秘覆船山,原來這裡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裡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回家後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

助明開國

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請至南京,委任他為朱元璋的謀臣,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劉伯溫並建議朱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此時,陳友諒攻陷太平,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為必須避其鋒芒,再據守南京。朱元璋意猶未決,劉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見地,遂召入內室與之決策,劉基以為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誅之,以免擾亂軍心。劉基認為,陳友諒驕氣沖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裡,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之,滅其銳氣。劉基說:「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制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正是在吳國初創、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劉基寥寥數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為完成王業而進取。

至正二十七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太祖說:「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於你,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劉基叩首說道「:這怎麼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後來,李善長辭官歸居,太祖想任命楊憲為丞相,楊憲平日待劉基很好,可劉基仍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為相之人,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太祖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著問胡惟庸,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太祖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臨終遺囑

洪武八年,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葯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兒子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回家後,拒絕親人和鄉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儘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

胡惟庸

幾天之後,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交代完後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劉基,字伯溫,青田人,博通經史,尤其精通星象,讖緯之學。西蜀時趙天澤評說江左人物時,把劉基列為第一位,說他是諸葛孔明之類的人物。明太祖攻下金華後,聽聞劉基的名聲,便禮聘他出山。劉基向太祖陳述了關於時務的十八條策略。太祖非常高興,建禮賢館讓他居住,恩寵備至。明太祖又詢問他征伐攻取的計謀,劉基說:「張士誠只是個武夫,胸無大志,不足為慮;陳友諒劫持君主,佔據上游,沒有一天不想要殺掉我們,應當先除掉他。陳氏滅亡了,張士誠就會勢單力薄,一下就可平定,然後我們再北進中原,就可成就王業了。」太祖依計而行,後來王業的發展,果真大致就如劉基最初所策劃的那樣,太祖就曾經對劉基說:「先生是我創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劉基又精通天象,經常藉助天象向太祖進言。出現大旱時,他就請求太祖審決以前積壓拖延的案件。太祖命他負責糾正冤假錯案,沒過多久,便大雨如注;他還經常通過分析太祖的夢境向太祖進言,頒布一些與民有利的政策。在他告老還鄉之後,太祖還曾親筆致信向他詢問天象,他都逐條地做了回答,主要內容就是說霜雪之後,必有陽春,如今國家的威嚴已經樹立,政策應該稍微寬大一些,與民休養生息了。劉基輔佐明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常有許多出其不意的戰術,每遇戰事往往以奇計制勝。安豐動亂時,明太祖欲親征,劉基勸他:「漢,吳在找尋進攻的機會,不可前往。」明太祖不聽,結果陳友諒趁機包圍了洪都。太祖後悔說:「不聽你的話,差點誤了大事。」於是又率部解救洪都,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大戰。明太祖坐在船內督戰,劉基站在旁邊,忽然大呼:「趕緊換船!」太祖倉促地剛上了另一條船,還沒坐定,才剛所乘的船隻就被飛彈炸得粉碎。陳友諒見了大喜,但是一會兒又見到太祖的船,大驚失色,在湖中相持三日,劉基勸明太祖把住湖口,結果陳友諒大敗而死。劉基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沒有人能夠揣測,因而世上流傳的都很神奇,都說他是個諸葛孔明式的人物。


劉伯溫是一個才智過人,但又聰明過頭的人,他對朱元璋可算研究琢磨透的人,朱元璋所想所做他都了如指掌,恰恰是這一點讓老朱特別不放心,不得不防,雖然在老朱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劉伯溫獻計獻策屢立奇功,但後來的封賞遠遠不如李善長等文臣,可以說是相當低的,在於胡惟庸的派系之爭中又落得下風,在和朱元璋的對話中,開始答的無懈可擊最後在讓誰當丞相上犯了錯誤,失去信任,最後被貶官歸鄉身死。應學張子房最後大徹大悟在劉邦功成名就後,無官一身輕浪跡天涯,劉基不識時務的在朱元璋登基後,為自己小集團爭權名利,耍小計量,在朱元璋的面前都得一敗塗地。


劉伯溫,元未明初政治家,軍事戰略家和文學家。名基,字伯溫。此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能掐會算,精通兵書,有人說他乃諸葛孔明重生,也有人說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朱元璋稱劉乃吾之子房也。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謀士之一,確實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不朽功勛,特別在先攻打張士城還是先攻打陳友諒問題上說服朱元璋,讓朱元璋最終做出了先攻打張士城的正確判斷,為朱元璋最後掃清群雄滅掉元朝建立大明奠定了勝局。劉伯溫善於從戰略高度考慮問題,在排兵布陣方面獨步天下,由於他的突出貢獻,劉伯溫洪武3年被封為誠意伯,人稱劉誠意。後追贈其為太師,謚號文成,人叫劉文成。是繼漢張良後又一位幫助主公謀劃得天下的謀士,人稱孔明重生,張良再世。關於劉伯溫的神奇傳說民間比較多,他政治上主張施德政,得人心,軍事上參與謀劃對張士城、陳友諒以及北伐元蒙等重大軍事行動,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見和建議並被朱元璋重視和采訥,可以說劉伯溫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與漢張良,蜀諸葛孔明齊名的曠世之才。


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他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文學家思想家。又有太公,孔明之才識,以超凡絕倫的智慧,卓而不群的人格被世人傳頌,明,楊守陳稱:子房之策,不見辭章,玄齡之文僅辦符撽,未有樹開國之勛業而兼傳世之文章如公公者,公可謂千古人豪唉,無論在立德,立功,立言都是卓而不群。劉的燒餅歌可與推背圖相參,由於得罪奸臣胡惟槦招致陷害,逝於故鄉,也傳,胡下藥給他,其實他早算定胡畢定要害故將計就計,服下慢性毒藥詐死。待胡驗屍時閉息躲過,瞞天過海,從此,隱於深山,後朱元璋游一寺廟是見牆上有四句詩: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裝,古今將相今何在?得到多助失道亡。朱回去後知道劉未死,不久病亡。


推薦閱讀:

【詛咒】誰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岳飛傳》里的金兀朮,在歷史書里是怎樣的呢?
《論語.子張》"第十九"與《紅樓夢》的"一張弓"圓夢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日本漫畫為什麼這樣成功
多元主義的起源與限度:非歐文化傳統的民族應該如何理解現代價值?

TAG:劉伯溫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