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墨家十大主張中的非樂,如果現代社會採用了會有怎樣的社會反響?
墨子是我最感興趣的人。他本身很有意思,精力旺盛,精於創造,樂於助人。在先秦諸子百家裡,他和他的信徒組成了宗教一般的嚴密組織,這其中,極有可能大部分會員都是當時並不富裕的手工業者。
《非樂》一章的大意是,墨子認為一個國家應該全民禁止從事音樂活動。
先不論對不對,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論證這個觀點的。
他的理由是:一個國家,老百姓有三種最基本的憂患,吃不飽、穿不暖、以及勞動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從事音樂活動,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反而要耗費民脂民膏去打造音樂器材,弄好了這些編鐘管弦什麼的吧,你還不能請老弱病殘來敲打演奏,必須用青年男女。這樣一來就佔用了這些壯年勞動力的勞作時間,降低了社會生產力。
所以墨子認為:音樂既令大人們懶於治理國家,又令賤民們不事生產,應該全民禁止。
這樣的觀點放到近現代,其實並不陌生,很多國家在處於大集體主義時期,都不約而同會採用同樣的觀點。它們一致認為:老百姓應該為集體無私奮鬥、努力生產,貢獻自己畢生,而音樂、讀書、甚至戀愛都會被認為是不必要的,是浪費精力的。即便允許聽一些音樂、讀一些書,談批准的戀愛,那也是經過審核後的音樂、書籍和感情,是積極向上的、共同促進的才行。這種觀點顯而易見的荒謬之處是忽略了基本人權,人是有享樂、甚至是墮落的自由的。
當然《非樂》現存的只有上篇,中篇下篇都亡佚了,或許後面會有一些其他觀點也未必。另外這是墨家弟子記錄墨子的言論,在傳承抄寫時也有可能存在誤解,所以《非樂》一篇並不能完全認為是墨子本人的完整觀點。
謝謝邀請。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
墨子把音樂作為享樂的部分,認為統治者欣賞音樂,佔用了治理國家的時間,老百姓欣賞音樂也要佔用勞動生產的時間,而且浪費資源,有礙天下進步,否定對音樂於人們的調節作用,因此要廢除音樂。
這就跟我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是一樣的,除了讀書之外的所有娛樂活動都是無用的,在他們眼中,只有讀書,學習才是正道,其他都是歪門邪道,嚴禁禁止去學,去做。
如果21世紀採取了墨子這種主張,人人就只能活的像機器,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就只知道努力工作,學習,一根弦從早到晚都綳得緊緊的,這樣遲早會出問題的。
人生在世,無非求個快樂二字,開心是一天,痛苦是一天,要學會及時行樂,享受,珍惜當下,更要學會勞逸結合,名利是浮雲,康健平安快樂才是福!
推薦閱讀:
※讀書——讀書的「讀」,讀書的「書」
※周一讀書 | 人類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論語】憲問篇(12)讀書人學成聖賢之道的四個標準
※那些堅持讀書的人,都得到了什麼?
※談讀書 黃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