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到底是什麼?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宋振輝:

在國際上一般不用癔症這個概念了,叫做癔症性的分離性障礙或叫癔症性的轉換性障礙。

1 癔症發病年齡是16歲到40歲之間,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比例為2:1

2 癔症又稱歇斯底里,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因精神障礙病。

3 一類為解離障礙癥狀群,另一類為轉換障礙癥狀群。

& 解離障礙癥狀(癔症性精神障礙),病人常有性格異常,發病時與精神因素有關的常見類型

* 情感爆髮型,在情緒激動時突然發作,哭叫,打滾,持續數十分鐘,在無人關注下幾乎不發作。

* 癔症性身份障礙,起病急有一過性精神障礙,有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發病與創傷事件密切有關,姿勢異常,發音怪,自認為鬼神之靈附體。

* 癔症性意識障礙,常發病突然,言語,動作,表情與心理創傷的內容有關。

*癔症性遺忘,年輕人多見,以選擇性遺忘為主要表現,與創傷應急性事件有關,特點一過性記憶喪失 ,持續時間1 ——2天。

*癔症性漫遊,病人意識範圍縮小,開始與結束的事有遺忘。

* 癔症性精神病,發生在嚴重創傷後,思維障礙,意識朦朧,時有幻覺,妄想,行為紊亂,哭笑無常,木僵,女性多見。

& 轉換障礙癥狀群 (癔症性軀體障礙),以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軀體化癥狀,逃避,不愉快的衝突,怨恨依賴心裡,尋求別人的注意,還有軀體化癥狀,感覺過敏,失音,癔症性痙攣發作。

對癔症病症的診斷類型做了簡述。下面重點講述青春期的癔症和更年期的癔症特點。

青春期好發癔症,是因為兒童以感性認識為主,思維體系不成熟,更多偏向於感性思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妥,過度保護,過分溺愛,需求需要太滿足,獨立生活能力差,交流不暢。還有部分孩子缺乏家庭關愛,家庭不合理對待,孩子在情感和情緒方面受到影響。又因思想不成熟,感性認識偏激,自我中心,任性自私,暗示性強的性格。受到某些刺激得不到滿足便發病。青春期發病形式以轉換性反應和分離性癥狀多見。轉換性反應常見有緘默不語,走路不穩,不能戰力,抽動,呼吸節律改變等。分離性癥狀意識朦朧,行為幼稚,興奮戲嬉等。

& 更年期的女性,在更年期生理與心裡方面發生了變化,更年期女性心裡脆弱,情緒情感異常多變。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婦,生活壓力比較大,社會方面在工作崗位上又是主力。當情緒與情感調試不佳的情況下,思維紊亂,認知模糊的時候與癔症病容易接近。如何預防癔症:

對青春期女童,經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提高自信,建立合理信念,培養健全的人格,學會注意轉移,生活多樣化,加強體育鍛煉,日常生活中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放開心靈,趕跑癔症吧!

更年期女性做好保健,生理與心理健康早知道,早預防,培養讀書習慣,外出活動,廣交朋友。培養一種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


癔症是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常因重大的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等原因起病。主要以解離和轉換狀態為主要表現,又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其中,解離癥狀主要表現為意識和情感障礙,患者常有現實或人格解體感,發病時對周圍環境無回應,類似於癲癇樣失神發作。患者還可出現大哭大笑,捶胸頓足等情感爆發行為,這些行為都與既往的情感體驗有關。而轉換癥狀主要表現為行為和感覺障礙,患者可表現為癱瘓、肢體震顫、緘默、抽搐大發作、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等,看似有軀體器質性疾病,但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都沒法發現實質損害的證據。

癔症患者往往有一定的癔症性人格基礎,比如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容易因為自己的幻想引發情感波動。喜歡引人注目,情緒反應誇張而帶有明顯的戲劇性,給人一種裝腔作勢的感覺。較自我中心,喜歡別人的注意和誇獎。

而擁有這樣人格基礎的個體,往往心理發張都相對滯後,缺乏處理內心衝突的能力。在遭遇了無法解決的外在問題和衝突後,情緒容易發生極大的波動,並以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表現出來。所以,癔症的心理本質是將內心衝突軀體化表現出來,避免心理創傷,是一種功能性的疾病,可以幫助個體暫時逃避外界可能給自己造成創傷的事件。


癔症是一類常見的心理疾病,常因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情緒激動、被暗示後出現,主要以解離和轉換狀態為主要表現,又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

該病多起病於青年,可多次發作,女性多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解離性和轉換性兩種障礙,它既有運動、感覺上的障礙,又可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意識及記憶障礙。

本病的臨床表現極為複雜,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1.分離障礙

分離障礙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意識和情感障礙。其中,意識障礙以意識狹窄,矇矓狀態為多見,常有現實解體或人格解體感,呈夢樣狀態或醉酒狀態。意識障礙期間,患者的各種防禦反射仍存在,像哭笑打滾,捶胸頓足,狂喊亂叫等癥狀,有時又呈做作的表現,像唱戲一樣,這些行為都與強烈的情感體驗有關。回憶與既往創傷經歷有關的情景可誘導發病,常反覆發作。在意識清醒後,患者會對之前發生的事無明顯的回憶。

患者的分離樣發作在本質上是幫助患者發泄壓抑的情緒,擺脫困境的。同時,也可以幫助獲取別人的同情和注意。臨床上,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分離性遺忘、分離性神遊、多重人格、人格解體障礙及非典型分離性障礙等。

2.轉換障礙

轉換障礙的主要表現為運動和感覺障礙,比如痙攣發作、發作性癱瘓、聽覺障礙或視覺障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某種軀體疾病。但去醫院進行神經系統檢查和實驗室檢查都沒法發現其器質性損害的證據。轉換障礙被認為是患者因為不能解決的內心衝突和願望,所表現出的具有象徵意義的轉換行為。


我們經常給聽到癔症這個詞,但似乎對癔症的了解只停留在名字順口的階段。下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癔症。

癔症又叫做分離轉換性障礙,它是一種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所以它屬於心理疾病的範疇,癔症的癥狀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療佔有重要的地位。該病預後一般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

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兩種。分離,是指對過去經歷與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轉換,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接著出現軀體癥狀,一旦軀體癥狀出現,情緒反應便褪色或消失,這時的軀體癥狀便叫做轉換癥狀,因此轉換癥狀的確診必須排除器質性病變。

大多急性發作的患者經過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社會支持治療癥狀可緩解。但慢性患者愈後通常不佳,少數患者病程很長,或經常反覆發作,治療比較困難。具有明顯癔症性格特徵的患者治療也較困難,且易複發。極個別表現為癱瘓或內臟功能障礙的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病程遷延,可能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能力。目前尚無治療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特效藥物,主要採用對症治療。癔症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抑鬱、腦衰弱、疼痛、失眠等癥狀和身體不適感。這些癥狀往往是誘使患者發作的自我暗示基礎,使用相應藥物控制癥狀十分必要。藥物治療需針對癥狀進行合理選擇。患者如伴有情緒問題或睡眠問題,可分別採用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及鎮靜催眠類藥物;如果合併精神病性癥狀,可採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但藥物的劑量應以中、小劑量為宜,療程也不應過長。

答者:暖心理的王文慧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癔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神經症,現在一般稱為解離障礙或轉換障礙,我們可以用一個詞很形象的說明癔症:歇斯底里。一個人之所以會患癔症,通常是有癔症性的人格基礎,所謂癔症性的人格基礎,指的是跟年齡不相符的幼稚、承受能力差,易受暗示、自我中心、情緒情感過多、且容易爭強好勝,虛榮心較強。擁有這類人格基礎的人如果生活過得順利還好,但是如果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或者受到不良的刺激,就容易發病。也就是說,需要人格基礎和外在刺激兩方面相結合才會引發癔症。所以,如果找不到明顯誘發因素,我們就很難確定這是癔病的發作。一般來說,癔症的患者有自知力和現實檢驗能力,但是容易反覆、病程遷延,因為個性的成長很慢且現實會不斷刺激。就癔症的發生機率而言,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女性較容易發病,因為青春期和更年期會面臨更多的變化,可某些女性仍停留在心理偏幼稚的年齡,面對外在壓力的突然加大,於是容易起病。相較而言,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較強。

除了人格基礎和外在刺激,癔症的發生也有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比如遺忘、漫遊、精神病、運動或感覺障礙。當然,這些癥狀的出現也有可能是因為軀體性的疾病,因此,首先要排除這些癥狀的出現不是因為軀體性疾病。從嚴重性來說,癔症患者的基本社會功能受到了影響;從病程來看,發病與刺激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聯繫,而且會反覆,一下子好不了。


癔症是指具有某些特徵性格的人,在一些精神因素的作用下,急劇發生的一種心因性的疾病,屬於神經症範疇。青少年時期是高發階段之一,女孩兒更多見。

癔症的發作有一定的個性基礎,如敏感多疑,情感豐富,富於幻想,善於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再加上刺激性因素誘發。

癔病的表現多種多樣,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是精神癥狀或意識狀態改變,二是軀體功能障礙。患兒可能會有頭痛、嘔吐,甚至失語、癱瘓、歇斯底里等多種表現。

「其實孩子是有這些真實感受的,絕不是裝病,家長事後千萬不要責罵。」醫生說。

醫生建議

家長首先不要溺愛孩子,對孩子的物質需求百依百順。

其實,相對於吃好穿好,孩子更看重的是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溝通。除了分數,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與師友的相處情況等。如果孩子找家長尋求幫助卻一再受挫,他們會向父母關閉「心門」,可能引發其他問題。

醫生提醒,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前,家長自己要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對孩子的變化心中有數,萬一發生問題,要清楚如何應對和引導。同時也要引導孩子了解青春期知識,讓他們遇到身體心理的變化時,不至於驚慌失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有介紹,就不用去百度了,我只說我見過一次的情況。

病人是個女的,我當時在她家,還有幾個人。那天我與兩個朋友正和她老公在她家聊天,不知道啥事,他們吵了起來。我們一看就準備走,他老公說沒事。那女的就過來做我們旁邊的沙發上,沉默不語,眼鏡直勾勾看著對面的牆。我們與他老公才又聊了兩句,她開始自言自語。

我們開始也沒注意,後來發現她不太對勁,好像與誰在說話,眼睛還是直勾勾的。當時年輕,看這些事有點發毛,他老公陰沉著臉,也不說話了,我們趕緊告辭。

回來與家裡老人說過此事,老人說那是癔病,也就是你說的癔症。主要人受過某些刺激,產生某種幻覺,從而進入自己設定的幻覺。


在國際上一般不用癔症這個概念了,叫做癔症性的分離性障礙或者叫癔症性的轉換性障礙。但是在中國在老百姓中還都知道有一個癔症!


癔症只是現在醫學定義的一個代名詞,它只不過是身體健康的人。大腦提前進入臨終死亡幻覺狀態。也就是說提前進入陰間狀態。他聽到看到的,正常人看不到聽不到而已。很多所謂癔症多數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重視偽裝出來的。真正癔症很痛苦,也很難熬的。但是煎熬出來的人。就完全不同里了,他對生命有了完全的詮釋。所以做事會勇敢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所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就是經歷過之後的另一種人生狀態。


謝謝!

人如果跟平常原來的行為舉止、自我感覺不一樣的時候,就可以稱為病態。比如說,忽然頭昏目眩,這只手忽然失力舉不起來,忽然無意識的自言自言??

癔症,當然是一種病狀態;但病因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只是聽說過而已。

有人把一些下神的人的「神話」和行為,說成是癔症。他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他像我一樣,根本就不知道這病的病因是什麼,在不懂裝懂,或道聽塗說。我見過一些真正會下神的人,他們除了在特定情況下會說「神話」之外,生兒育女、睡覺吃飯、待人接物,甚至比一般的正常人更加正常。所以,下神跟癔病是兩碼事。

我個人認為,人之所以會發生突然性的失常,或受到什麼刺激之後就容易進入失常狀態,那是因為他的大腦有了問題。

我玩過晶體管甚至礦石收音機,聽著聽著,沒聲音了。於是,在機身上拍拍打打之後,它多半又有了聲音。維修收音機的師傅經常會說到一些專業性的詞:短路、碰線??於是,後來社會上就出現了一個方言詞:痴線。

癔症,就是一部線路焊接有問題的收音機。


推薦閱讀:

沒有任何情感,內心不會波動的安寧是不是一種病?
我對病重的奶奶絲毫沒有任何感覺,這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女生是真的愛你喜歡你會有哪些表現?
情侶合租房子一般是男生給房租的嗎?

TAG:健康 | 心理 | 雙重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