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壽命很短嗎?
現在的固態硬碟通常除了告訴你質保期是多少之外,還會有一個耐用性的指標,而這個耐用性上面通常會是TBW或者是DWPD,TBW是指SSD的終生寫入量,而DWPD則是SSD每天可以整體寫入的次數,通常用後者會用在伺服器級的SSD上,因為這些SSD的壽命會比較長,而消費級SSD基本都是標註TBW。
以浦科特最新發布的M9Pe為例,512GB的版本的TBW是320,也就是SSD的一生中可以寫入320TB的數據,如果用DWPD來做指標的話就用SSD的容量乘以365再乘質保年數,這就會得出它的TBW。
通常來說要在質保期內達到這個TBW是比較難的,因為這個數字一般都會比較大,遠遠大於日常使用時的寫入量,上圖就是我自用的M5P,已經用了3年多了,寫入數據量是11214GB,也就是差不多11TB,然而離它的寫入壽命還有相當的遠,而且廠商給出的這個耐久度其實遠低於SSD的快閃記憶體實際壽命。
比如我這個M5P 128GB用的快閃記憶體P/E次數是3000,我需要用SSD的容量的3000倍的數據寫進去才會耗盡SSD的快閃記憶體壽命,也就是128GB*3000=375TB,當然了實際上還會有磨損平衡演算法和寫入放大這些東西要考慮,不過解析起來太複雜了這裡就算了。
上面只是理論計算,德國Heise網站就做過一次SSD使用壽命測試,三星750 EVO 250GB這種廉價TLC SSD寫入量可達1.2PB,而850 PRO 256GB這種高端SSD更是可達到9.1PB,足矣證明SSD的實際使用壽命都是大大超過官方標稱值的,而且SSD的壽命超長。
實際使用時你10年能寫入100TB的數據都很厲害了,所以SSD壽命短是不正確的,這東西超耐用,根據廠商反饋的數據,返修的固態硬碟掛掉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快閃記憶體壽命耗盡,而是意外斷電導致固件損壞,有九成的固態硬碟返修都是這個原因,同樣的意外斷電也可能造成機械硬碟損壞,這個問題其實只要家裡的供電夠穩定的話遇到的概率是很少的,有電池的筆記本就更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對於SSD壽命長短的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兩個與SSD耐用性相關的兩個參數:DWPD和TBW。
DWPD(每天整盤寫入次數)DWPD,是Drive Writes Per Day的縮寫,意思是固態硬碟SSD每天可以整盤寫入的次數。比如容量為400GB的SSD,質保年限為5年。
如果DWPD=1,那麼,整盤終生允許寫入數據量就等於400GB/天*365天/年*5年=730TB。也就是說,當整盤總共的數據寫入量達到730TB後,SSD的壽命就基本到頭了。
TBW(終生寫入量)TBW,是Terabytes Written的縮寫,意思是固態硬碟SSD終生寫入數據量。比如固態硬碟SSD的TBW=730TB,那麼就是說,當SSD終生寫入數據量達到730TB後,SSD壽命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SSD質保期是5年,那麼,SSD每天整盤寫入次數就等於730TB/(5年*365天/年)=400GB。
如果SSD的容量是400GB,那麼DWPD等於1;如果SSD的容量是200GB,那麼DWPD等2.
目前市面上買到的固態硬碟SSD有關質保的信息一般有兩個:質保年限和TBW.
質保年限基本都在3~5年。而TBW在每個產品的宣傳上回略有差異。我們挑幾款主流的SSD的相關壽命的信息,對比一下(以下均選用容量1TB SSD):
三星960 EVO 1TB M.2 NVMe SSD從產品信息來看,960 EVO 1TB M.2 NVMe SSD提供3年或者400TB的保修期。
注意,在這裡3年與400TB之間是個「或」字。也就是說,只要滿足其中一條,那麼SSD就過了保修期,壽命也就到了。
(1) 購買時間達到了3年,即使此時只寫入1GB的數據量,那麼, 過了質保期;
(2) 購買時間只有1年,而SSD總共的寫入數據量卻達到了400TB,那麼,也會過了質保期。
三星850 EVO 1TB SATA SSD
從產品信息來看,850 EVO 1TB SATA SSD提供5年或者150TB的保修期.
此外,還有一些品牌只提供了質保年限,並未提供TBW質保信息。例如Intel, Kingston等。
結語
根據上述信息,我們知道固態硬碟SSD質保年限一般都在3~5年。對於,我們日常終端客戶使用SSD,一般不會有很大的寫入量,保護的好話,使用5年以上不成問題。
小編在此拋磚引玉,歡迎各位看官拍磚討論!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註:「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德國一家名叫Heise online網站,之前做了一個相當有趣的SSD的壽命測試,他們購買了6款比較有代表性的SSD(一共12個,每個型號2個),包含有Crucial BX 200、OCZ TR150、三星750 Evo、三星850 Pro、閃迪Extreme Pro、閃迪Ultra II。
在Heise的實際測試中,美光Crucials BX200差不多共寫入了187TB、280TB的數據,至少是比官方宣傳的2倍以上,就是三星750 Evo這種廉價的TLC快閃記憶體硬碟,也寫入了1.2PB數據量。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MLC快閃記憶體的高端的SSD,寫入數據量都在2.2PB以上,其測試中的第二塊三星850 Pro硬碟甚至寫入了9.1PB的數據量,要知道官方宣稱的使用壽命只有150TB,如果按照這個測試成績,每天寫入40GB的話,這個SSD理論上能用623年,太誇張了對吧。
對比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壽命是短一點。但是考慮到大家的電腦壽命不過幾年,固態硬碟的壽命其實還是夠用的。不用擔心。
而且固態硬碟的技術也在進步:去年,Intel首次宣布3DX Point Optance全新存儲技術中文名定為「閃騰」,首批產品以內存的方式提供,後續還會加入固態硬碟形式。
是耐用性非常可怕,支持每天30次全盤寫入,終生可寫入12.3PB(12300TB)的數據,相當於MLC快閃記憶體的21倍還多,想用壞簡直比登天還難,而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00萬小時。
所以固態硬碟的話,大家不用擔心壽命,該怎麼用就怎麼用,體驗才是主流。何況目前的固態硬碟的價格,120G也就是300-500左右,也不貴。隨著工藝和技術的進步,固態硬碟的價格也會慢慢下降,放心用吧!
不算短,現在質量合格的SSD壽命都挺長的。大部分品牌的保修期都會在3年左右,那就基本是沒啥問題的,正常使用的話。
一般用的SSD都是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所以它是有壽命的。SSD的時間壽命公式:
壽命(年)=( 實際容量(GB) × P/E壽命)/(每天寫入容量(GB/天) × 365(天))
從公式上面可以看到,SSD壽命取決於SSD的容量以及每天寫入的容量。
SSD的壽命主要看顆粒,目前常用的有MLC和TLC兩種,而壽命方面,即使是號稱壽命大幅提高的3D TLC,終究不能和MLC相媲美。但如果TLC就真的不夠用嗎?
以250GB的三星970EVO為例,保修政策為5年或150TBW,5年為260周,則平均每周需要完成577GB的寫入,平均每天82GB的寫入,相當於每三天把硬碟數據重新更換一遍。這樣的壽命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基本不必擔心。
謝邀,SSD是固定硬碟的英文縮寫,與機械性硬碟有諸多不同,區別在於SSD具有起動快,不用磁頭,無噪音等優點,不像機械硬碟那樣怕碰撞,振動和不平穩,更為主要的是,SSD可以在溫度較高的溫度上進行工作(最高可達八九十度),而機械硬碟,驅動溫度最高只能五十度左右。但話說回來,SSD盤高速度高性能也是有代價的,壽命比機械硬碟短,但從工作效率角度來看,還是可以的(就好比商業術語"薄利多銷」一個意思),而且使用5~6年,保管得好,應無大礙。還有很多,不宜贅述。粗淺認識,僅供參考。
不是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現在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一般為3000次左右;以我現在使用的七彩虹SL300 120GB的固態硬碟計算,在SSD平衡讀寫的條件下,固態硬碟可擦寫的總數據為120G乘以3000次,等於360000GB。假如每天下載100G的視頻,然後刪除;那麼硬碟的使用時常就是360000除以100G等於3600,也就是3600除以366等於9.8年。如果只是普通的文件寫入擦除,按照每天5GB來計算可以使用196.7年,況且每天5GB的擦寫也是很少的。所以不必擔心SSD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
這是我的固態硬碟 做系統盤,已經用了五年了,寫入才28T數據。再戰五年沒問題。
有人測試過三星840 240gb tlc快閃記憶體,一年半內寫入了2pb才掛,這可比機械硬碟還要耐用,雖然機械理論上沒有擦寫壽命,但磁頭和電機會老化,不見得機械硬碟就比固態硬碟耐用
每個固態硬碟都有寫入量的. 超過了這些量貌似就差不多就跟食品過了質保期一樣 很容易壞
我有一塊閃迪的60g固態 用了6年左右 壞掉了
重裝系統之後 經常會自動修復什麼的
我現在有一塊intel 530的固態 服役了三四年 現在還在用
假如你有一塊固態 你一天24小時不停的複製東西進去 再刪除 在複製 可能不到一年就gg了
推薦閱讀:
※賓得鏡頭總匯合 賓得 K-m(配18-55mm鏡頭) 數碼相機論壇 - 太平洋產品論壇
※科技新聞,看的是八卦,還是科技?
※【裝機幫扶站】第254期:鐵骨錚錚,打死不上RGB!
※數碼相機鏡頭清潔全攻略(3)
※兔巴租機CEO徐思源入選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