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現,是權威大師寫錯字卻不承認,故意將錯就錯嗎?


謝謝ID沉默鷹飛的邀請!直接回答題主:不是。

「通假字」主要出現在先秦兩漢的文獻中,特別是先秦。比如:儒家經典文獻《十三經》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唐宋之際,漢字基本穩定,通假現象極少。所以,唐詩宋詞絕大大部分我們能秒懂,而《尚書》、《論語》、《史記》就很難懂。

像《尚書》這種中國最古老的文獻,連唐人韓愈都說「佶屈聱牙」,近代王國維說「不可盡通」,就是連漢代人都很難讀懂,比如:漢景帝時代,著名的《孔壁書》被發現(估計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藏到牆壁中的),漢朝官方機構中的飽學老博士都看不懂,而這時離戰國時代還不到一百年,這就好比清華北大的教授看不懂清朝人寫的書,多恐怖?

正因如此,當時學術界產生了分歧,分為【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同時,以註解經典為目的的《小學》,在漢代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可見秦代之前後,不但社會制度變化劇烈,語言文字也是。將秦視為中國歷史的分水嶺是非常有道理的。

--------------------------------------------------------------------------------------------------

這些背景知識稍微交代一下,就可以說【通假字】這個問題了。

「通假」形式和原因有很多種,產生原因來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

A:歷時差異:漢語語音和漢字的演變變化差異;不同時代的用字習慣差異。

B:共時差異:地域語音(方言)差異;社會、文化因素導致的用字習慣差異。

把這兩條記住,就可以分析一切「通假字」現象。

-----------------------------------------------------------------------------------------------

如果一頭霧水,舉例子就可以秒懂——

  • 【通假形式1】——訓詁學中所稱的「古今字」。

「說」通假「悅」:

《論語》: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為什麼不用「悅」?因為孔子時代沒有「悅」字,「悅」字最早見於漢代,漢代《說文》都沒有收錄「悅」,可見「悅」字可能不常用。而「說」字目前最早見於《睡虎地秦簡》。

所以,《論語》集結成書時候,沒有專職表達「愉悅」之義的「悅」字,就假借「說」字表示,漢代才專門造了一個「悅」字。

還有諸如:

「知」通假「智」

《道德經》:知人者,知(智)也;自知者,明也。

先秦,「智力、智慧」之義都包含在「知」字中,所以,「知」是「母字」,「智」是後起分化字。

這兩種情況:「說、悅」,「知、智」,二者通假在讀音和字形都有關聯。但是,還有一種情況的【通假】的古今字,只在字音上有關聯,字形沒有。比如:

「蚤」通假「早」

《詩經·豳風·七月》: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詩經》是西周早期文獻,「蚤」最早見於甲骨文,「早」字最早見於西周晚期

也就是說,西周完全棄用假借字「跳蚤」的「蚤」,另造一個新會意字字「早」:

金文「早」——從「日」從「甲」,「甲」是天干之首,有初始之意,故「早」會日初出之意,表示太陽初出的時段。

還有諸如習大大文章中引用過的:

《詩經·大雅·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靡」其實通假「沒」,而詩經成書年代沒有「沒」字,就借用「靡」表達。

至此我們可以明白【古今字】這個概念,有兩個【充分必要條件】:

1、兩個字是一前一後的歷時關係。

2、兩個字不同,卻表達同一個意義。

  • 【通假形式2】——地域語音差異導致的通假

也就是各地的方言不同,導致會借用不同的字來表達。打個簡單的比如:普通話翻譯澳大利亞首都叫【悉尼】,香港粵語翻譯叫【雪梨】,還有諸如「泰坦尼克」和「鐵達尼」。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古代交通不變,語言接觸肯定沒有現在頻繁,方言差異更大,戰國春秋時代,眾多的諸侯國,語音差異和字形差異很大,直到秦始皇統一文字。

比如:語氣助詞「矣(也)」,是一個假借字。楚國和秦國就不一樣:楚簡用「壴」或「矣」,秦國用「殹」,漢承秦文字,這個用法到漢代都還在用,馬王堆帛書可證,到東漢「殹」的用法才消失。

楚國郭店楚簡中用「壴」或「矣」表達語氣助詞「也」:

【通假形式3】——歷時語音變化產生的通假

古人學者發現,經典中的一個句子,在古、今兩種不同的文獻中用不同的字記錄, 但句子中字、詞意思完全相同。中國文獻學的術語稱為「異文」。

如:「匍匐」和「扶服」:

《詩經·谷風》: 凡民有喪,扶服捄之

《漢書》引《詩經》: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正是根據這些「異文」和以及形聲字,天才學者錢大昕發現了「古無輕唇音」這樣的重要結論。

所以,「扶服」與「匍匐」通假,是因為古今語音的變化。

又比如孔子說: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這裡「微」與「沒」或「非」通假,「微」古音是輕讀,與「沒」「非」非常相似。

又如:《詩經小雅南山》中的「昊天弗弔」,魏晉《三體石經》寫作「昊天不弔」。「弗、不」古音相同,今音不同,二者通假。

又比如「真」通假「端」,《水滸傳》經常出現「端的」這一詞:

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端的」就是「真的」,是明代山東方言的發音。「真、端」古音相近,聲母在音韻學上的同一個「音紐」,韻母主要母音相近。

  • 【通假形式4】——漢字分化產生的通假

漢字分化產生的通假(其實也可以屬於「古今字」),但區別是二者職務可以混用。這種分化也就是先「假借」,然後對「假借字」進行理據化,形成【形聲字】。也即裘錫圭先生說的【本字後造的假借】。

如:「雇--雇」和「 術--術」的通假:

「雇」的本義是一種鳥,大概是指「布谷鳥」,又被借來表示「僱傭」的意思,後又加「人」旁理據化也就是「僱」。但是為「雇」本義有另造一個字(雩鳥)或「鳸」,那麼,分化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在古籍中「僱傭」和「僱佣」義是可以互通的。64年的簡化方案將「雇」併入「雇」。

「術」的本義表示「植物」,被借用表示「技術、學術」之義,後來加「行」旁造「術」字,但是,後來演變與「雇-僱」是一樣的,為「術」的本義又造了一個「秫」字,分化明確職務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在出土漢代簡牘中「術--術」互通。64年的簡化方案合二為一,舍繁取簡。

所以,以歷時的角度來看,「雇--雇」和「 術--術」,它們是通假字。

  • 【通假形式5】——避諱產生的通假。

避諱劉邦的「邦」,用「封」字,古無輕唇音,「封、邦」漢代的讀音一樣,避諱孔子以「邱」代「丘」。

  • 【通假形式6】——求簡產生的通假。

古人為了快速書寫,會用一些簡單同音字代替比較繁瑣的字,漸漸約定俗成,形成了一些用字習慣,也是「通假」。如:「干」通假「幹」、「聽」通假「聽」

這些求簡而產生的同音通假,大部分都被新中國的簡化方案採用。

  • 【通假形式7】——不同時代用不同的假借字產生的通假。

如:「才」「纔」通假。虛詞「剛才」之「才」,先秦用「才」,漢代的《漢書》用「纔」,漢代出土文獻馬王堆用「毚」。也可以說是漢字職務變遷產生的通假。也就上文說的:不同時代的用字習慣的差異。

【通假形式】主要就是這幾種,有可能還有一些暫時還沒有想到,想到了再補上去。

最後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把「通假」和「通用」區分開來。

一定要把「通假」和「通用」區分開來。

一定要把「通假」和「通用」區分開來。

古代的字書如《康熙字典》不是分的,一律稱為「x通x」。如:「飛」和「蜚」,「沖」和「衝」是「通用」,不是通假。因為它們是近義字,意義極為相近,以致可以混用。

綜上可見,【通假】其實是【音】的差異問題,而【音】的差異、變化,又導致漢字【字形】的變化,所以,讀經典古書,不明通假,寸步難行。若明通假,很多疑難點則渙然冰釋。

-------------------------------------------------------

當然,不排除有你說的「大師寫錯字」將錯就錯的案例,但那是萬中無一的極少數,好不好?



比如:有句成語叫做「魯魚亥豕」(也作「魯魚帝虎」),就是專指你說的這種現象:文獻、書籍在傳抄過程的筆誤、訛寫。但也許是「權威大師」,也許只是「路人甲」。

在古文字中,「魯、魚」和「亥豕」是非常像的,所以經常互相混淆,如下圖:

晉·葛洪《抱朴子·遐覽》:「諺云:『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還有一個相似的成語叫「三豕涉河」:三頭豬和晉國軍隊一起過河,是個經典古代笑話,見《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察傳》:「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

(中國的一個笑話都是幾千年的歷史)

有些「魯魚亥豕」,甚至歷經千年承襲以訛傳訛,先是「將錯就錯」,最後「積非成是」成為「標準答案」,正確的反而成為「備胎」。

「備胎」的感覺,可以問這個字:

從唐代開始就有人懷疑「射、矮」混淆,後來大量古文字出土以後,發現原來根本就是古文字「身」和「弓」很像,古人在傳抄過程中將「弓」寫成成了「身」:

而從「弓」的正字成為「異構字」,電腦字型檔都沒有,需要手寫,隸定可以有兩寫:

還有一句話叫做:「真學士不以魯魚亥豕為意」,意思是有學問的人不回親信任何文獻和典籍的記載,信書同時疑書,從錯誤中也也能考證出正確的結論。

這些學問家,專門為「千年備胎」轉正,真是「備胎也可以玩出個優雅」!

比如陳寅恪先生,有著「去偽存真,以偽斷真,偽中見真」考據學的真功夫。面對「訛傳、錯漏、偽經」毫不在意,其曰:

然真偽者,不過相對問題,而最要在能審定偽材料之時代及作者而利用之。蓋偽材料亦有時與真材料同一可貴。如某種偽材料,若逕認為其所依託之時代及作者之真產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偽時代及作者,即據以說明此時代及作者之思想,則變為一真材料矣」。

陳先生當然是我的偶像之一,他的學術見解我是極其贊同,比如:證據要多而詳,但結論要小。筆者一直都在遵循這個學術原則。

其實,有很多人言必稱陳寅恪,不過是附庸風雅而已,包括什麼易中天。理解陳寅恪,先從他的考據學開始。

歷史上也有很多「魯魚亥豕」之錯被考證出來,「備胎轉正」案例很多,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就不多說,另文再論。

現在有種不好的風氣,只要是「權威大師」就被嘲為「磚家大濕」,大概是從韓寒開始的,他大言不慚稱專家不如民工(當然,我對民工和專家一樣尊敬)。

沒有專家思考者,韓寒這種高中沒畢業的逗比能開上賽車?坐牛車吧!看了網上一些見風就是雨的東西,他就敢陰陽怪氣的嘲笑「三峽是個好大壩」。

無知到了什麼何等地步!

韓少甚至敢說:我說的大部分都是對的。這對對應羅素那句話:這個世界最大的問題是,智者都很疑惑,蠢人卻無比確定。

誰都有年輕中二的時候,叛逆歸叛逆,藐視整個學術共同體,就是傻X了。那還得了!

當然,我也不否認有些專家確實是【媒體學問家】,不著邊際的信口開河,跨行評論,但是,我們要知道,

第一,社會科學領域專家預測錯誤那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更多的的專家,比如理工領域,是在默默的搞學術,為社會主義建設舔磚加瓦的。

總之,我們千萬不要以偏概全,的藐視專家甚至學術共同體,批評要俱備建設性。


通假字的出現有2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的確古人寫錯字了,的確存在這種現象,既然今天的人會寫錯別字,那麼古人寫錯別字也很正常,但那個時候惜紙如金(刻在竹簡上就更沒法改),修改刪節那有今天這麼方便? 因此寫錯了也就沒再修改,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種情況就是在文字發展的早期,文字的約定俗成的含義的確還在形成與變化中,文字本身的含義就沒最後穩定下來,或者當時某個字是有當時的含義,但隨後的歷史長河中又演變成其他含義,甚至棄用的都有,當然可能就會有一字多用、誤用、借用的情況出現,所以至少在當時不算錯,這是通假字存在的主要原因。

但我認為通假字的確有相當部分情況屬於古人寫錯字了,但中國是有祖先崇拜文化的,為賢者諱、為祖宗諱,所以就使用通假字概念為先人辯護。


那肯定不是了,這是正常的文言現象。

所謂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狹義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 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其特點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後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

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禍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

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

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質上不屬於錯字或別字,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到現在還有人不懂通假字!說什麼古人寫錯別字!說這類話都是無知者!

一,儒家信仰者!他們忌諱父母的名與字,包括祖宗的名諱,當朝皇帝和先皇的名諱!

凡是書信,詩詞中,盡量避免!避免不了,選擇近義字代替!

二,陰陽占卜家信仰者!漢字講究屬性!任何時間,地點,對應的漢字,忌諱的漢字都有!

中國大部分地名,都是這類人起的!咸陽你起個半陰試試!另外,一些生殖器性別等等,也忌諱!

三,黃老思想者!漢字代表的是一種道,或者一種規則!例如,安寧康泰,每個漢字的字義,代表的就是一種大道規則…

在用漢字描述這些規則的時候,每個寫書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他們沒寫錯,是你們不了解黃老思想…

五,佛教……


首先要明確的是,通假字的出現,並不是大師們寫錯字了。通假字的產生體現了我國的漢字發展進程,我們現在常說我們有3500常用字,不常用的字還有很多很多,但漢字不是一開始就有這麼多的。我國的第一本字典《爾雅》只收錄了4300多個詞語,而之後的《說文解字》就已經有10516個字了。我國有許多多音字,通過多音來表達多義,但有的時候一個字的意思太多了,容易造成混亂,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發明新字,來表達這些意思,通假字就形成了。其實直到現在我們的漢字還在發展,比如網路用語,比如近期對一部分字音的修正。文字是記錄歷史,表達思想的工具,它一定是實用的,通假字的形成其實可以看做漢字實用化的一種表現。


個人覺得:通假字是近現代才有的說法!字在不斷地細化,而古時候還沒有的字,就一個字表達了很多意思的,細化後將該字表達它一部分意思,而另一部分用新生成的字來表達!時間推到我們這裡,我們看古人寫的通假字都只是想到我們常用它現在還在表達的那部分意思,而它曾經表達的意思我們找到了另一個字,我們就說這個字通那個字


基本不是,有這麼幾個原因,1、簡單說古代的字沒有現代的多,所以古代字少,那很多意思表達不了,怎麼辦呢?就「借」其他字來表達這個意思(一般是同音的),後來的字越來越多,這個現象就少了。2、地域、時間使用的區別,中國很大,各地方言不同,用字有時也不同,時代不同,一些字用法也有不同,畢竟幾千年,這麼大的地盤,肯定不可能還和古代一模一樣。


通假字是歷史的必然,有些模糊的雙意字也會使用通假字,在歷史上皇帝的字型大小是不能隨便寫的,遇到這種情況也要用到通假字。所以通假字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通假字的使用就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推薦閱讀:

TAG:衛視中文台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