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族字輩譜有什麼好處?值得沿用嗎?


宗族字輩,也稱行輩、排行、派演、派衍、派語、班輩、行、行第、行次、行輩等等。其具體來源已不可考,但從現存史籍來看,應當追述到先秦時期,家廟中按昭穆排序,父曰昭,子曰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字輩的功能,其後不斷發展,如同輩之間以「伯、仲、叔、季」排行等等。

而現存史料中明確可考的、首次出現的字輩應在宋代,而其奠基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兄弟五人,長兄趙匡濟(後改名光濟)早薨,無子;弟趙匡義也即宋太宗(改名趙光義);弟趙匡美(改名趙光美,後又避兄太宗光義諱,改名廷美);弟趙匡贊(改名光贊),早薨,無子。可見從趙匡胤一代開始就已經統一輩分。其後,趙匡胤欽定派系字輩,匡胤派字輩為: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光義派字輩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廷美派系字輩為: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這三派字輩合成一訣:「若夫,元德允克,令德宜崇,師古希孟,時順光宗,良友彥士,登汝必公,不惟世子,與善之從,伯仲叔季,承嗣由同。」這可以稱為最早的完整意義上的族譜。

但趙匡胤只列十三字,並沒有後續,再加上當時私家修譜的局限以及隨後元朝的統治,字輩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繼承了趙匡胤取字輩的方法,並且加以完善。朱元璋有24子,名字都為單字,都從「木」旁。但他為二十四個兒子編續了20字字輩,並規定取名按照「木火土金水」順序進行,意即五行相生。各支字輩如下:

太子(朱標)家: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晉王家: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朱棣)家: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家: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魯王家: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家: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家: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家: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郁,炳燿壯洪基。

肅王家:瞻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當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家: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毗。

寧王家: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家: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禮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家: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家:沖范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家:佶幼詮勛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家: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家:偉聞參望奭,箴誨洎皋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璇璣。

伊王家:顒勉諟訏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

朱元璋不僅給自己子孫訂立字輩,而且還為衍聖公孔氏一支訂立了字輩,明洪武三十三年(1400),朱元璋為孔氏御賜10字: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這裡有意思的是,為什麼只給孔氏10個字,而給朱氏20個字。而後清代,孔氏又得以賜字。清代乾隆年間,又御賜孔氏10字: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道光十九年(1839)御賜10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九年(1920)孔子76代衍聖公孔令貽報北洋政府批准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明嘉靖以後,民間修譜之風盛行,也受到朱元璋訂立字輩的影響,於家譜中訂字派,並延續至今。

那麼,字輩到底有什麼用呢?

字輩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世系,是一種衡量身份的標尺。同姓同族之人,只要相互知道姓名,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彼此之間的稱呼,即使在年齡上有很大差距。

另外,字輩還凝聚著「家訓」的思想。字輩常常連在一起,寄託著家族美好的希望,如韶山《毛氏族譜》的字輩為「立顯榮朝士,文方運濟祥,祖恩貽澤遠,世代永承昌,孝友傳家本,忠良振國光,起元救聖學,風雅列文章」,短短40字中,包含了忠孝文化、耕讀文化等信息。

在當今現實中,姓名變得越來越隨意,其實我們應該重視這些傳統文化,通過字輩,我們能夠感受到幾千年來的文化傳統。


衍聖輩序:

孔姓家譜輩分排列(孔氏行輩字);明洪武年間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彥(朝)、 承(永)、

宏(以)、聞(質)、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興(起)、毓(鍾)、傳(振)、繼(體)、 廣(京)、

昭(顯)、憲(法)、慶(澤)、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後來,孔子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報當時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續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這二十個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孫至一百零五代孫的行輩。


區分班輩講派語,長幼有序論行第。字輩排行,是同一姓氏家族中按世系班輩、兄弟排行取名的一種習俗,即表明家族成員在血緣傳承的鏈條中所處的位置。字輩排行又稱派語、行第,是表示輩分高低、長幼序列的專用文字。字輩譜的用字,一般是又開派之祖,即始遷祖定的,也有在修纂家譜時,合族議定,寫進譜書,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後裔子孫,依照字輩取名,一輩一字,世次分明。即使遷居他鄉異地,關山阻隔,年代久遠,支派浩繁,只要按字輩譜取名,就可保證同宗血脈一氣貫通,班輩不亂。…...字輩排行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及其等級觀念的產物。由於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只有嫡長子才天生具有對君權、族權、父權的繼承權利。因此,在宗法制度盛行的先秦時期,同父、同族兄弟之間的嫡庶、長幼的區別十分重要,兄弟排行重於輩分排行。先秦文獻典籍中常見表示兄弟長幼順序的用字:伯(孟)、仲、叔、季,而少見表示輩分的派語,往往只用「昭、穆」二字來區別其輩分及傳承關係…...


謝約答。這是民族文化像征的傳承,有著上千年的時間跨度延緒至今,是家族昌盛的歷史記載和譜序,後代子孫應予高度的重視和採納。如我國的廣姓大家,劉、李、王、張、趙、姓氏等皆為代表之作。教育子女敬重祖先,愛護家教,代代相傳,意義深遠,值得提倡。因為這是民族遺產,也是國家的歷史記憶的組成成份,發揚光大永遠流傳也是人才輩出的光輝一頁。


推薦閱讀:

如果你帶著你所有記憶回到了你剛出生的時候,也可理解為你將重新活一次,你會怎麼帶領你的家族發家致富?
催淚神作《小偷家族》:在這個好壞參半的世界,為什麼要堅持良善
陶淵明為何沒能成為家族第二個陶侃?
為您梳理曹雪芹家那些事(四) 清晰的清代家族史之曹家的鼎盛(下)
所謂的族譜好多都是後世重修的,到底靠不靠譜?

TAG: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