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文」的本義是什麼,「化」的本義又是什麼?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交流!
這裡只簡單講講「文」「化」本義,即造字時的意思,
文
【文】 古時代,還沒有文字,經常在石頭上、骨頭上用刻出縱橫交錯的紋路圖畫,用於記事,所以文字,就象兩紋交互在一起的交錯圖畫,文是交錯圖文,本義是圖文、紋理及花紋。
由文造出的字:彥,在崖石上刻出紋理。顏,指人臉部,眉毛和眼捷毛之間的部分
文字,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即獨體文是刻出來的,如甲骨文、金文,
字,宀下生子,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生出的子,為字。
化
【化】指二人變化,一人教在上,另一人化(?? hu3)為向下,化字有教化、變化、人教行而變化等意思。
由化造出的字:花,指草變化成為花,花是指草花,草開出的花。榮是指木開花,不能錯的。
現代的文化是很大的概念,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我是漢字谷主, 【專註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理解等)讓孩子更優秀】歡迎關注交流!私信8,贈送一套狗年電子賀卡(8張)
開宗明義講主旨。首先,文化一詞自帶主語「人」,沒有人這個主體也就談不上文化,只存自然界,而無論人類在與不在,自然界都在那裡;一切對物質世界(自然界、世界和宇宙)的定義和看法,都不過是物質世界在人類大腦中的意識映射,所以,文化首先是人化。
「文化」二字起初源於《周易》:「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古先人灼骨以卜,以其紋理用決吉凶,代代相總結規律領悟做人的道理(文理)。「文」即美好和諧之義;「化」則是化和、化解之義;文+化=以做人的道理教化人。後來,文化逐漸衍生出更多的內涵和外延,廣義上乃至包括人類社會一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狹義上主要指人類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定義過於複雜,不如記住學術研究指出的「文化有三重功能——人化、教化、美化」,只要涉及這「三化」的活動,即是文化活動,即可理解什麼是文化。
1>文的本義和引申義。→甲骨的"文"字。
A>→文"是個象形字,本義是:交錯紋路。
→<<說文解字>>里說:「文,畫也,象交文。」意思是說「文」字的本義是指「交錯畫的花紋」→在上古時期,我們的先人有「文身」的習慣,故指身上的紋路。
→故`文"者,交錯、交織、紋路也→事物錯綜複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
B>文的引申義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文章→又引申為: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
→描述某些現象:水文/天文/文職/文科/文明等。
→與文字有關的表達:文采/文稿/文豪/文過飾非等。
2〉"化"的意思。
化字的甲骨文A>化的本義。
→<<說文解字>>:匕,變也→即"化"的本義是"改變"的意思。
→化者,變化、改變也!
B>化的引申
→作為名詞:→造化、化學、化療。
→作詞語後綴→意思是"使…成為"→現代化、人格化、妖魔化…
→作動詞用;化解、化糞池等。
"文"和"化"是兩個具有廣泛組合功能的詞語,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文化"→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見文化的作用!
3〉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眾說紛雲,一個有共識的專業說法是: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A>文化的個體意義和指向:
1>是指一個人運用語言文字辭彙的能力,我們往往把會能寫的人稱為"有文化"。
2>是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學歷高的人,我們稱之為有"文化"。
3>指一個人具有廣泛的知識並將之活學活用與根植內心的修養!!
B>文化的社會意義和指向:
1>人們創造的物質成果、思想成果、文藝成果都可稱之為文化→作為被稱為人類活動成果的"文化"有兩個特點:
→ 一是有內容
→ 二是有故事
→有故事、有內容的人類活動的成果都可稱之為"文化"。
2>在社會層面,文化指向人類所有的活動內容:衣、食、住、行、禮儀、語言、習俗、信仰、建築、歷史、藝術、技藝等→凡有內容、有故事者,均可成"文化"!!
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是指她既有內容又有故事!要了解文化首先要了解文明是什麼?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能看明白看懂,這才叫文明。看不懂是文不明。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別的國家的古代文字已經不認識了,已經是失落文明。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視頻。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文化的信息。如果,把古代文物骨笛信息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製造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最好的方法是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
有很多古老的東西都失傳了,就是沒有被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有些中國傳統風俗習慣容易變味,如果,記錄下來就會保持不變這就是文化。 這方面竹簡在古代立下了大功。
以上三種都是「文」的甲骨文,其實類似這樣的寫法的甲骨文的「文」有好多種,但大體都是像一個站立的人,胸口上畫了一些叉圈之類的點綴,像是紋飾。
其實「文」的本義就是文身。
《說文解字》里說:文,錯畫也,像交文。
《禮記·王制》中有這樣一段話: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也。文身就是用丹青紋飾其身。
根據歷史學家考證,文身是先民普遍的習俗,有保護自己,避免野獸迫害的作用。後來引申為圖文,也就是象形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里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後來引申為文字,文章,文獻,到最後成為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級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明。」
化的甲骨文像一正一反的人組合起來的,是會意字,本義是變化的意思,即事物的性質或者形態的改變。
而《說文解字》里說的:化,教行也,則是化的引申義。因為大自然能化生萬物,所以「化」引申為自然界生成萬物的功能,比如我們說的「造化」。
通過教育使人或者風俗改變也是一種化,所以「化」又引申為用言行影響或者引導,使其有所轉變,像我們常說的「教化」「感化」等等。
其實說到這裡,「文化」就是用一種更高級的文明去教化那些較為低級甚至無的一種文明,使其像更高級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轉變自我。所以,「文化」大概包含了「文明」和「教化」兩層含義,與「野蠻」相對。
在這一點上,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文」和「化」的本義。
2013年開始,我開始創意設計「東方神畫」主題樂園,這是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高科技樂園,所以用了三四年時間研究歷史文化,有一點感受,和大家分享。
所謂文化,就是人類為了交流,把日常生活轉化在文字記錄,簡單講就是用文字記錄下生活,在這個記錄過程中,有作者的觀察和觀點,還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其實在人類文字化之前還有兩個重要階段,那就是「語言化」、「畫化」。人類語言的歷史比文字歷史長很多,在文字之前,人類用語言溝通,講故事,把日常生活用語言來表現,這就是「語言化」,後來出現早期的塗鴉,那就是「畫化」,在這個基礎上又出現象形文字,才有了「文字化」
祖先的「語言化」發展階段我相信也十分精彩,但是,沒法保存,所以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子,有一個細節可以提供我們觀察,小時候或者農村不認識字的老人家,他們即使不認識字,也會說出很多關於祖先關於周圍山川河流的很多故事,這就是口口相傳下來的文化;還有現在有很多人關注「口述歷史」,就是研究「語言化」的歷史,用視頻形式記錄當事人的口述,這就是歷史的「視頻化」。
現存人類中,我們熟悉的印第安人有語言化階段,但是沒有文字化歷史,還有南美的瑪雅人有大量浮雕,這是一個特殊的「浮雕化」現象,但是也沒有「文字化」,所以印第安人的歷史和瑪雅人歷史非常模糊。
即使文字化之後,由於教育不普及,還會出現其他的模式,比如,歐洲有很多教堂壁畫,那是當時很多人不識字,宗教只有採取「壁畫化」的方式講解宗教故事。等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時期,聖經被大量印刷,歐洲宗教才開始了大量的文字傳播,基督教開始了「文字化」傳播。中國的敦煌也是一個例子。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不間斷使用的文字,所以記載的歷史信息最多,這是中國文化的優勢。
到目前為止,人類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音樂,美術,雕塑,影視等等,文字依然是最好的方式,首先文字和人類語言結合緊密,文字和語言的相互轉換很容易,便於傳播;其次文字的信息量和語言基本等同,要知道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外殼,所以這個信息量非常大;第三文字記錄也很方便,紙筆就可以記錄,便於固化和保存,除非要燒書。所以目前看來,「文字化」反映人類生活和生產的主流方式,我們也習慣用文化涵蓋其他的方式,影美術等都納入文化範疇,這樣便於溝通。
我們平時經常說一個人「有文化」,至少包含「識文斷字會書寫」這幾種能力,比如埃及的書記官,中國的史官,村裡的教書先生。識文斷字會書寫的人有一個優勢,他們掌握的信息就比別人多,所以擁有解釋權和記錄權,所以受到別人的愛戴和尊敬,這就是知識分子。
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其他的「……化」,比如裝飾叫做「美化」,漢唐時期日本積極學習中國,那叫做「漢化」,我們根據小說改變影視劇,把文字轉為視覺,這叫「視覺化」、「影視化」,傳統社會要進步發展,這叫現代化,現在流行科技,所以叫「科技化」……其實都是用某一種方式表達我們的生活和思想。
文化是為了交流而存在的,一個原始人,每天吃喝拉撒,如果沒有交流的需要,就不會有文化,一個現代人漂流到荒島,文化就會蛻化。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有一種外星人,或者未來某一天人類交流不需要藉助於語言文字,那麼「文化」就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出現。
以上原創觀點,如果轉載或者摘錄,請告知。
事物化成就是文化的本意!先有事物!後有文的梳理成的人類共識!(共識)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file_sign": "e2b3ac5a9bf943206928b72243431814", "vname": "", "vid": "d5691228560d4100964585f96a07ca10", "thumb_width": 270,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89.292,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270, "file_size": 4029349}}, "src_thumb_uri": "5a91000b4f442d60c42f",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a8f000e09fcf21dcf4c", "vu": "d5691228560d4100964585f96a07ca10", "duration": 89.292, "thumb_url": "5a8f000e09fcf21dcf4c", "thumb_uri": "5a8f000e09fcf21dcf4c", "md5": "e2b3ac5a9bf943206928b72243431814"} --}
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經》!
文,古代通「紋」,指鳥獸的羽翼和皮毛。所謂「文身」其實就是在身上或臉上刺畫花紋或者子。
化,溶解,變化。
古人們在觀察鳥獸活動時,驚奇地發現鳥獸會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自動變換著身上的羽毛和皮毛的顏色和厚度,而不至於太多的受到外界氣候變化帶來的襲擾。
另外,古人們在狩獵時更是觀察到了虎豹熊羆是如何變換身上毛髮的顏色去保護自己,不讓獵手們輕易發現得手。於是,我們的先民們才大自然的造化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轉而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去,因此也就衍生出「文化」的內涵來。
所以說,文化即變化。文化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行為處事的方式來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換言之,所謂有文化就是要與時俱進,就是要換一種活法。
謝邀。
先說答案文是指人文,化是指教化
文化,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就是文化的本義。
華夏文化先有天地,接著有聖人出;
聖人以天文為依據,創造人文;
進一步,創製立教王天下,以人文教化百姓,化育萬物;
讓天下百姓,和天下萬物,都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長與生息。
文化的根源,都來自天文。
在華夏文化看來,聖人起到的作用,是以真人真言,來把天地之道,抽象成人文之理,進而教化天下。
聖人以道立教,以道正天下;
君子以道立身,以道正己。
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文,即人文。文化的化,指:使變化。
文化,個人以為,文化指與人相關的物質與精神的總和,是人類與物質世界及自身的博弈結果呈現。
根據這個定義,可以把文化分成三大部分:
1.與物質相關的文化,如科技、環保、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
2.與精神相關的文化,如諸子百家、宗教信仰、民風民俗、道德規範、自由平等思想、文學藝術、審美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藝術觀、自我觀(認識你自己)、集體觀、信息觀等。
3.與利益、與博弈相關的文化,如政治制度、法律、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包括產權分配製度等。
推薦閱讀:
※上聯天山下雪天添冷,下聯怎麼對?
※中國人有什麼令人敬佩的地方?
※現在網上各拍賣行都說古幣動不動就幾十萬幾百萬,是不是都在騙費用?
※上聯:彤彤晚霞夕陽伴,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