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只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蔬菜,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每種烹調方式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水煮菜的優勢更多在於未經高溫烹調,即使後期放點油鹽調味,通常也比炒菜加的要少。但不足是水煮菜的烹調方法,使很多水溶性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和部分植物活性成分溶入水中,這部分流失確實也挺可惜。
那麼,長期吃煮的蔬菜,與不吃炒的蔬菜相比,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是體重超標的人群,想減肥,水煮菜的優勢比較明顯。除了方便之外,水煮菜總體用油很少,相比炒菜,每天少15g左右的油還是很容易的,甚至有的人水煮菜都不放油,直接加點黑胡椒或其他調料就吃,這樣的的烹調方法,每天少攝入30g左右的油也沒問題。要知道30克油就270千卡熱量,需要慢跑約40分鐘才能消耗。
當然只吃水煮菜,如果一點油都不加(不少減肥人士會這麼做),覺得油是萬惡的,不利於體重控制和健康,也是有害無益的。適量的脂肪(尤其是來自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可以促進蔬菜中維生素K和胡蘿蔔素的吸收,也可以延緩胃排空,提供較好的飽腹感。脂肪,都是吃多了有害,適量吃是有益無害的。因此,煮菜後,加一點芝麻油、橄欖油等拌一下,也可以加少量辣椒油或者其他調料調味,同樣比炒菜攝入的油鹽更少,更有利於體重控制。
當然,如果是體重正常甚至偏瘦,天天吃水煮菜的完全沒必要,畢竟對多數人來說,水煮菜風味還是更差一些,還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主要的健康優勢低脂低熱量,對不超重的人群來說意義也不大。
總之,只吃水煮菜,並無太大的健康隱患,因為你可以水煮後加少量烹調油,通過搭配的肉、蛋、奶也可以攝入豐富的脂肪,不至於必需脂肪酸攝入不足,對脂溶性維生素的整體吸收影響也不大。水溶性維生素確實會流失一些,但多吃幾口水煮菜,搭配點水果,也就補回來了。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整天吃這樣的水煮菜,吃不煩就行。
我是陸軍總醫院營養師於仁文,也是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委的美食專家,處於對營養美食的研究,可以給大家分析下長期吃煮菜而不吃炒菜對身體的影響。
1??煮菜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對號入座。
煮,顧名思義就是用水來加熱。其實我們很多人對煮的界定並不清楚,比如汆、涮、焯燙、燉、煮幾種烹調方法貌似很雷同,其實卻有不少差別。
①加熱時間最短的:焯燙、汆、涮,如白灼菜心、涮油麥菜。
②加熱時間較長的:燉、煮,如煮白菜豆腐。
蔬菜加熱時間越長營養損失越多,尤其是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一些多酚類抗氧化物。
2??如果只是青菜用來煮,其他的菜還是炒就沒問題。
如果只是擔心烹制蔬菜用油較多而採用短時間水煮(其實很多人是用焯燙的方法)還沒問題,畢竟還可以通過其他烹炒的食物獲得脂肪和維生素。比如你一頓飯中吃的是白灼芥藍,但還有紅燒魚、雜糧飯,每天還吃維生素C和花青素等顏色鮮艷的水果,那就沒問題。
其實很多人擔心爆炒會增加油脂的攝入量,畢竟本來脂肪含量就少的青菜如果還不放油炒,是不容易好吃的。國人在炒菜的時候經常讓油燒的冒青煙了才放入蔥姜蒜和食材,而且很多餐館炒菜幾乎是每道菜都是鍋中呼呼冒火的爆炒,其中的油脂氧化聚合物較多,的確不利於健康。
3??如果基本不吃動物性食物,蔬菜又是煮的,可能會有問題。
在經常吃水煮菜的人中,有一定比例的是飲食極為清淡的甚至不怎麼吃肉的人,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長期只吃水煮菜,基本不吃肉類、禽蛋、奶類食物,不可忽視的是容易造成維生素(不僅僅是水溶性維生素,還有脂溶性維生素)和蛋白質以及脂肪的攝入不足。這類人群常見的有免疫力低下、皮膚鬆弛無光、頭髮容易發黃斷裂、易口腔潰瘍、視力模糊。
4??小結
① 如果素食者想長期吃水煮菜,那麼加熱時間一定要短,煮完之後要加一些油脂來調味,比如香油、亞麻油、橄欖油等等。還需要增加足夠的豆製品,建議選用蛋奶素食方式,並根據健康狀況服用營養補充劑。
② 長期吃水煮菜,需要搭配其他含有脂肪的食物,比如排骨、牛腩、帶皮的魚和雞鴨肉,當然水果也是不可或缺的。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在此感謝圖片作者!
本文作者:
於仁文 陸軍總醫院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9.3」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馬里和南蘇丹維和部隊遇襲重傷員康復專職營養師
長期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蔬菜,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不少超粉有疑惑:
不同的烹飪方法對蔬菜中的營養成分有影響嗎?如果長期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蔬菜,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煮菜和炒菜的主要區別在於用油量和是否加水烹飪,所以接下來話食主要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搶先看:
長時間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菜有可能會導致脂類攝入不足、一些水溶性的營養物質也無法在蔬菜中獲取。
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較低,此外,蔬菜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常吃蔬菜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長時間食用煮菜可能會使油脂攝入不夠】
炒菜,加油,快炒;煮菜,加水,慢煮。
一般來說,喜愛煮菜的人大多偏好於清淡的飲食,因此在煮菜時可能只會放入少量的油甚至不放,只是焯水後伴以調料食用。
而炒菜往往會加入一些食用油如花生油等,具有較香的氣味。如果長期食用煮菜,而平時的飲食又比較清淡的話,則較容易脂類攝入不足。
我們每日的膳食脂類攝入量應大概維持在20%-30%。
脂類在人體內具有儲存能量、構成機體組織、保護機體、潤滑皮膚等功能,如果長期攝入不足這些功能可能就會有所下降。[1]
例如,若在每日的食物中若有適宜的脂類攝入,有利於脂溶性物質如脂溶性維生素A等的消化吸收。
但是如果由於脂類攝入不足而造成維生素A的吸收障礙,長時間下來則有可能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化等癥狀;如果長時間脂肪攝入不足,人體內儲存的脂肪含量相對較少,在人體飢餓時會消耗我們肌肉組織組織中的蛋白質和糖來滿足機體,這也是我們不支持節食減肥的原因。
【煮菜會使水溶性營養物質損失】
蔬菜中含有穀類、豆類、動物性食品缺乏的維生素C和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的胡蘿蔔素,在日常飲食中具有重要意義。
炒菜的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相對於煮菜來說烹飪的時間短而且不加入水,因此造成的可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損失較小。
因為在炒菜時加入食用油,蔬菜中的脂溶性物質如胡蘿蔔素會溶解在油中,在食用後會更容易消化吸收些;[2]
在煮菜過程中,一些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類極容易溶水損失,此外,還有一部分會分解損失。
除了上述的水溶性維生素外,蔬菜內還含有其他的一些水溶性物質如鉀、多酚類抗氧化物等,在煮菜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進入菜湯中。[3]
由於分解損失的量較小,溶在水中的量比較多,所以如果在食用時連同菜湯一起,那麼蔬菜中的大部分水溶性營養物質還是被我們所食用。
但是現在大多人們都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如果長期吃煮的蔬菜可能會有一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
例如,如果一個人平時不怎麼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但又經常吃煮的蔬菜的話,就會比較容易出現維生素C缺乏。當維生素C嚴重缺乏時會引起壞血病,皮膚毛囊會出現血點、傷口難以癒合等癥狀…
【總結】
長時間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菜有可能會導致脂類攝入不足、一些水溶性的營養物質也無法在蔬菜中獲取。
由此看來,無論如何在日常的飲食中還是要杜絕單一的吃法,要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同種食物多嘗試不同的使用方法,這樣身體才能更棒!
更多營養資訊,請關注「超哥話食」,過營養人生!
參考文獻
[1]孫遠明.食品營養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194
[2]李藝. 不同預處理方式對四種常見蔬菜營養品質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3]戚浩彧. 烹飪對蔬菜中功能成分及其營養評價的影響[D].河南工業大學,2016.
作者:曾麒霖 趙力超
我們中國人的祖先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千百年,吃了千百年的炒菜,不能說炒菜不健康。但是炒菜的一些不良習慣可能影響健康。比如說,炒菜時將油溫加熱到冒煙,這種做法就是不科學的。油在高溫下不但會破壞素菜的很多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所以炒菜時,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煙,這樣還可避免煙熏火燎損害健康,避免炒菜者吸入過多油煙。相對而言,煮菜就要簡單多了,也不會產生致癌物,而且無需學習過程,煮東西誰都會。只是很多人都會偏執的認為:煮菜沒有炒菜那麼香,沒有炒菜那麼好吃,其實這個我們長期形成的習慣有關係,並非絕對。有的人說了:煮肉燉魚還能理解,想到煮的蔬菜實在吃不下去。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中國人吃了千百年的炒菜,已經習慣了。煮菜的優點明確,首先是沒有油煙,蔬萊體積明顯縮小,無形中就會吃蔬菜的量就會增加,同時可以做到盡量少的攝入油和鹽,菜在煮的同時也能去掉一半以上的有機磷農藥和草酸。但是也不是說煮菜就絕對的好,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首先一半以上的可溶性營養物質溶解到水裡,這裡面包括包括維生素、葉酸、維生素、鉀、類黃酮、硫苷類物質等等。
所以,無論您選擇或者說喜歡那種烹飪方式,不要過度烹飪,盡量保存蔬菜更多的營養不丟失才是正確的。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長期吃煮的蔬菜,適量的通過其他方式攝入一定的油脂,不會有大問題,一點油星都不沾的話那就麻煩了。
長期不吃油可能會出現以下四大問題,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第一、營養不良以致精神萎靡,免疫力嚴重下降;
第二、皮膚乾燥粗糙,顏值塌方式暴跌;
第三、體內相關器官組織的韌帶功能減弱,在日常的人體活動中不堪一擊;
第四、機體相應器官組織功能發生病變,直接導致:智力發育遲緩、動作不協調、視力弱、多動症、肥胖、厭食、發育緩慢、免疫力低下等30多種癥狀和疾病。
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但是呢,很多人不知不覺就會走入到一個誤區,就是談油色變、談脂肪色變。要知道油脂是人體必要的六大營養素之一,人體必需適當攝入脂質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長期不吃油會導致體內脂質不足,引發各種問題。
比如說食用油能夠為身體提供能量,更重要的是為身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也就是人體不能自我合成,必須由食物供應的脂肪酸。比如亞油酸和α-亞油酸,人體如果缺乏必需脂肪酸,就會影響機體免疫力、傷口癒合、視力、腦功能及心血管健康;還會產生生長發育遲緩、生殖能力下降、皮膚感染風險增加等問題。我們體內很多其他營養素的吸收也是靠脂肪的,像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胡蘿蔔素等營養素的吸收都需要脂質的協助。
我們日常飲食中如果滴油不沾,這些營養素就算吃了也無法吸收到體內,造成大量的營養流失。另外,血脂的調節,血栓的清理等都需要油脂的參與。所以長期油脂攝入不足,就會出現身體營養不良,容易出現疲勞、體力不支、水腫、目光暗淡等。
我們知道脂類主要存儲於皮下,皮膚的彈性和光澤都要依賴皮下脂肪,如果脂質攝入太少會直接影響皮膚彈性,完全不吃油或者油脂攝入不足,很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長皺紋等危害。
我們上面說過不吃油,維生素E吸收會受到影響,而維生素E能對抗自由基過氧化的作用,抗衰老的同時保護皮膚,有的人 皮膚失去維生素E的保護,很可能會長黃褐斑有的甚至可能爆痘痘。
再說說關於韌帶,韌帶是一種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比如干皮腎等的位置正方分布,填充在各內臟器官的間隙中,可保證機體的韌帶功能。使其免受振動和機械損傷。足夠的脂肪可以保證韌帶的韌性和彈性一旦缺乏,韌帶就會變得脆弱,使人體各部分都容易受傷。
我們都知道日常食用的 植物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α-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等,都是人體正常代謝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缺乏的話,身體相應的器官組織功能就會發生病變,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食用油並不是不能吃,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明確表明:烹調用油的標準是每人每天25g。盡量不要只吃一種油,不然脂肪酸的種類不足,也會有一定的營養不良癥狀。選擇一些比較健康的油來吃,比如說 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籽油等,配合玉米油或大豆油來食用,能起到一定的降血脂降血壓,預防糖尿病防治癌症、減肥、防腦中風和心肌梗塞,清理血液中有害物質和防治心臟病,減緩更年期綜合症、提神健腦、增強注意力和記憶力,調節情緒,用於皮膚癬或濕疹,預防與治療便秘,腹瀉和胃腸綜合症,預防老年痴獃等作用。
最後再說一點,喝油也是可以減肥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生酮飲食的減肥方法,這個方法基本上說來就是:大量的攝入油脂,幾乎不攝入碳水化合物。這樣做的話,可以不用刻意去運動,一個月減幾十斤哦!
煮蔬菜和炒蔬菜確實會對蔬菜的營養產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即便長期用只一種方法做蔬菜吃,也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原因有兩個。一是不同做法雖然對蔬菜營養有不同作用,但是只要不是非常極端的做法,對營養成分的流失或破壞也是有限的。二是除了蔬菜,我們還會吃其它很多種食物,從其它食物獲取營養。
其實,炒蔬菜和煮蔬菜只要方法得當,都是可以的。說說我的心得吧??
炒菜是好多人兒時就有的記憶:長輩們將油燒得滾燙,蔬菜倒入鍋里的瞬間,滋啦一聲,油煙騰起,再過一會兒美味的蔬菜就出鍋了。這種記憶陪伴我們長大,吃炒菜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然而最近幾年炒菜受到質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擔心炒菜油多熱量多;二是高溫油炒破壞蔬菜營養;三是炒菜產生油煙有害身體。這些擔心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只要稍加改進,我們既可以吃早已習慣的炒菜,又可以避免上面說的那些缺點。
方法呢也很簡單。一是少放油,其實炒菜用一湯匙油就夠了,多了浪費還長肉。二是熱鍋放冷油,直接炒菜。以前把油燒得滾燙是因為以前的菜油豆油含有不少可揮發的雜質,需要高溫去除,否則不好吃。現在的色拉油調和油都是已經去除雜質的,生吃都行,所以不用把油溫燒得很高,這樣既減少了蔬菜營養的破壞,也大幅度減少了油煙對身體健康的傷害。
再說說煮蔬菜。其實煮熟菜如果方法不得當,蔬菜營養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有人煮蔬菜的時候用的水太多,結果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溶解在蔬菜湯里,最後蔬菜湯喝不完,維生素也被倒掉了。有些人煮素菜的時候擔心發胖,一點油都不放,也會導致蔬菜當中一些脂溶性的維生素不能很好的吸收。
煮蔬菜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的。先說初級版,煮蔬菜的水要少一小碗就夠了,再放半湯勺到一湯勺的油,可以用亞麻油茶,籽油,橄欖油等,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最後加一點點鹽,一碗煮蔬菜就新鮮出爐了。不過初級版做出來的煮熟菜味道也就這樣了,再看進階版的煮蔬菜。在初級版煮蔬菜的基礎上加入金針菇蘑菇、蛋、豆腐、魚丸肉丸、蝦仁、肉片…這就是一碗標準的燉菜了,色香味營養俱全。
總結:蔬菜不管是用炒的,還是煮的,只要方法合適,都可以做出美味營養的蔬菜。這樣的蔬菜,每天吃上一斤,對身體總是好的??
我是福爸,臨床營養師,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您好,很高興與您交流。其實我認為無論是煮青菜還是炒青菜,都可以是非常健康的烹調方式,關鍵是我們具體在操作的時候有沒有掌握對方式方法。
現在分別給大家點評一下每種烹調方式的優劣:
1.水煮青菜:水煮青菜是一種非常非常健康、方便的烹調方式。原因是相比炒菜,水煮青菜可以放更少的油、鹽等調味料,使我們的飲食更加的清淡。但是水煮青菜存在的弊端就是:
(1)長期吃水煮青菜,可能會限制我們攝入好的油脂。一般植物油比如說亞麻籽油、菜籽油、豆油等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必須脂肪酸是我們身體必須從飲食中攝取才能得到的,一旦外源性攝入不足,很容易導致身體營養素的缺乏。要知道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調節血脂,合成細胞,抗氧化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2)如果烹調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素損失嚴重。在水煮的過程中,如果掌握不好火候,烹飪時間過長,會導致蔬菜中水溶性維生素的大量流失。
(3)水煮時間過長,放置時間過久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的問題。
改進措施:(1)控制水煮時間,基本上沸水焯幾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2)水煮後的青菜可以拿色拉油、特級橄欖油涼拌一下,既補充了營養,又提升了口感。
水煮青菜適宜人群:嬰幼兒、老年人、減肥人群。
2.炒菜:炒菜相對也屬於健康的烹調方式。如果油量控制適宜、烹調的時間短,反而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過炒青菜存在的弊端就是:
(1)油量控制不當,會導致攝入熱量超標。炒青菜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為了提升炒菜的口感,加很多的油,結果就是每天攝入的油量很容易超標。《中國人群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油的攝入量保證在25-30克。很多人喜歡過油的菜品比方說:地三鮮、炸蔬菜丸子,炸茄條等等,這些菜都會輕易的使我們的油攝入超標。
(2)工藝複雜,添加很多其他額外的調料。比如說很多人在炒菜的時候喜歡放各種調料比方說蚝油、白砂糖、雞精等等。最後菜品的味道是提上來了,卻可能造成我們鹽、糖攝入超標。我們都知道,身邊常見的慢性病比方說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跟我們日常的飲食方式密不可分。
改進措施:(1)注意使用控油勺,控制每道菜的油的添加量。
(2)提倡用各種健康的調味料提味:比如說可以在炒菜的時候,適當的放醋、蔥姜蒜、大料、花椒等調味品,減少糖、鹽的添加。
炒菜適宜人群:所有人群。
綜上,我想跟題主說的是:其實炒菜、煮青菜,包括您沒有提到的蒸菜、拌菜都是我們提倡的健康烹調方式,關鍵需要規避的是各種烹調方式上可能存在的不健康的操作誤區。不必過於糾結,選擇任何一種,只要是自己用心烹調的一定都是健康而且味道棒棒的。
蒸、煮、燉是比較好的烹調方式,比較適合減肥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長期吃煮的青菜,每天配以堅果、豆製品、雞蛋、魚、肉、牛奶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不吃油會導致營養不良嗎
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烹調油很多,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芝麻油、調和油等。這些油的共同特點就是脂肪含量高,可達到99%左右,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E,有的還含有少量香氣物質和其他微量脂溶性物質,比如植物固醇、酚類物質、維生素A、維生素D等。油脂中蛋白質、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都微乎其微。
不吃炒菜油,主要是少了些脂肪和維生素E,其他營養成分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脂肪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能量,還能提供亞油酸和亞麻酸這兩種人體不能合成,必須有食物提供的脂肪酸。
維生素E有抗氧化的作用;保持紅細胞的完整性;調節體內某些物質的合成。
烹調油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很重要,而且含有不少維生素E。但是,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不僅僅在烹調油里,還有許多食物里都有。植物油本身是從許多堅果或種子里提取的 。花生油含維生素E,是因為花生裡面含有大量維生素E。各種堅果(核桃、榛子、松子、杏仁等)、油子(花生、瓜子、芝麻、亞麻子等)、都是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E的不錯來源,而且是天然的。
關於 脂溶性維生素油脂會促進脂溶性營養成分的吸收,比如說胡蘿蔔素就要靠油來幫助吸收。不吃油,這些脂溶性成分怎麼吸收呢?
膳食指南推薦食物要多樣化,每天魚、肉、蛋、奶、豆製品、堅果、青菜、水果都要攝入,而魚、肉、蛋、奶中本身就含有脂肪,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以不必擔心脂溶性維生素的問題。
脂溶性維生素一共有4種,維生素A、D、E和K。維生素A和維生素D存在於蛋黃、奶類、魚類、肝臟中; 維生素E幾乎存在於所有植物種子當中,一般來說含脂肪高的種子含量比較高,比如核桃、花生、黃豆當中就很豐富;維生素K則在黃大豆、黑大豆、豆製品和綠葉菜中含量比較高。
那麼,如果不用油,綠葉菜里的維生素K和胡蘿蔔里的胡蘿蔔素怎麼吸收?在烹調的時候可以把蔬菜蒸熟或煮熟,先軟化一下細胞壁,然後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或者直接和肉一起煮就可以了。肉、蛋、奶裡面本身帶的脂肪足夠幫助吸收胡蘿蔔素和維生素K的吸收了。維生素吸收是在小腸里進行的,不是在鍋里進行的。蔬菜用不用油炒不重要,保證食物中有足夠的脂肪就行了。
水煮菜注意事項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所以煮菜時不宜煮的太久。一般情況下,水燒開後,放入青菜,1-2分鐘撈出即可。水煮菜還有個好處,會去掉蔬菜中的草酸。燙好的蔬菜,配點亞麻籽油、醬油、香油或者芝麻醬都是不錯的菜。
我是一個懂營養的內科醫師,曾經是空軍飛行員的營養師。欲知更多分享,敬請關注。
如果是一個長期的素質主義者,應該不會問這個問題,一般來講這樣情況發問的大多數都是以瘦身減肥為目標的,下面就從這個方面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首先蛋白質、澱粉、脂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是人體必須的元素。而只進食蔬菜,尤其是長期只進食水煮的蔬菜,身體會缺少蛋白質以及脂肪。很多想要減肥的人,會盡量完全杜絕任何肉類的攝入,短期內會獲得一定的減肥效果。但是長期下去,對身體的還是有一些負面影響的。
長期不攝入脂肪的危害:
1、人體是必須攝入脂肪的。因為有一些人體不能合成的物質,是必須通過攝入脂肪來獲得的,比如:亞麻酸和亞油酸。一般正常人只能通過食用植物或者動物脂肪,才能獲得這兩種生命必須物質。長期缺乏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易犯過敏症、關節疼痛、氣喘等等。
2、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之類脂溶性維生素是必須要溶解在脂肪中,才可以被人體吸收。所以如果長期以水煮蔬菜為唯一的菜肴來食用,就會導致人體大量缺乏多種維生素,對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
3、長期不吃脂肪會導致肥胖症、和一些慢性疾病。因為脂肪能提供的熱量是非常高的,長期不進食脂肪,人體就會無法代謝糖,糖無法在體內被「燃燒」代謝就會堆積形成脂肪。這也是美國人為什麼雖然有各種各樣的低脂食品、零脂食品,但是肥胖症和慢性疾病患者仍然在不斷增多的一個原因。
不攝入、極少攝入蛋白質的危害:
蛋白質具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10種是人體可以自己合成的,但是另外的10多種氨基酸是必須通過進食蛋白質才能補充的。如果長期只吃水煮青菜,而沒有任何肉類的進食,就會嚴重缺少這10餘種必須氨基酸,導致人的荷爾蒙、免疫系統都會出現問題。
所以哪怕你是因為要減肥或者為了身體健康,也不能只吃水煮的青菜,還是要適量攝入肉類已獲得蛋白質和脂肪。如果實在怕胖,可以用水煮蛋或者大豆製品來作為蛋白質來源,用椰子油或者橄欖油代替動物油脂作為脂肪的來源。健康的身體和優美的體態,不是靠著一兩個月「有毅力」的緊急節食就能長久獲得的。
感謝閱讀,希望能有幫助哦,記得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你好,煮蔬菜和炒蔬菜是烹調方式的不同,各有優缺點,除此之外,如果你的飲食習慣良好,營養攝取均衡,那麼,對身體同樣可以起到維護健康的作用。
大部分人更喜歡吃煮菜,從營養角度的考慮多認為吃炒菜容易攝取更多的脂肪,對控油控體重不利,也不利於各種慢性病的防治,油溫過高還可能會致癌。其實,炒菜在做到熱鍋涼油、急火快炒、少油少鹽的前提下,炒菜能夠更多的保留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在我們當地,還很流行吃「大燴菜」,就是各種蔬菜匯在一鍋炒,用油量和單炒一盤差不多,同時實現了食物多樣化和控油鹽,口感也非常不錯,非要說少點什麼,有時候就是少了點吃盤菜的感覺吧!
煮菜 — 吃法有講究不過,說到煮菜,每個人的做法不同,有的放油,有的不放油,有的喝湯,有的不喝湯,那麼從營養角度來講會有一些差別。比如,適量放油可以同時攝取油脂中的必須脂肪酸和維生素E,喝湯可以攝取溶解到湯中的水溶性維生素、鉀和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等。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吃煮菜更好呢?我們有幾點和大家分享,你可以根據蔬菜品種不同做不同的選擇。
1. 葉菜類焯水之後涼拌綠葉菜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第一個是吸油,這個在我們涮火鍋的時候就會有最直觀的感受。很多人覺得清炒綠葉菜很健康,但是看到盤底汪著一盤油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盤「偽青菜」。綠葉菜的第二個特點是草酸含量比較高,口感較澀,草酸會和鈣結合成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草酸鈣結石是在腎臟形成的,在鍋里和菜盤裡生成草酸鈣不會造成結石)
因此,綠葉菜不炒著吃而焯水之後再吃就同時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綠葉菜用開水焯過之後,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去除了,例如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焯燙半分鐘,撈出控水即可去掉40-70%的草酸。為了保持良好的色澤,在焯水時還可以加入一點植物油。
綠葉菜焯水晾涼,切碎,可與各種食材一起涼拌,比如豆腐、豆皮、雞蛋、堅果、芝麻醬(避免沙拉醬,脂肪含量太高)等,例如菠菜與胡蘿蔔等涼拌,葉黃素與胡蘿蔔素一起,對眼睛的健康大有益處。總之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可以一起涼拌,食物種類不受限,調味的時候滴幾滴亞麻籽油、橄欖油或者香油,淋上生抽、耗油或者撈汁,也是美味的不要不要的。
2. 有些蔬菜蒸著吃口感也很棒常見的比如藍莓山藥,蒸茄條、蒜蓉娃娃菜、蒸南瓜、紅白蘿蔔絲、蒸土豆等,通過蒸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保留蔬菜的營養成分,還可以根據口味搭配不同的料汁。
3. 自製「麻辣燙」健康又美味基本做法就是鍋中少放一點油,煸香蔥姜蒜,沖水或者高湯、放菜、煮菜、出鍋、淋上芝麻醬或者喜歡吃的其他醬料就OK了,自製麻辣燙的好處就在於各種蔬菜各种放,比如多種綠葉蔬菜、多種豆製品原料、海帶等藻類、蘑菇等菌類,有薯類,有魚類,有蛋類,能一次提供給我們10種甚至20種以上的食物,連菜帶湯一起吃掉,飽腹感很強,而且避免了在外就餐時不明其底細的濃厚湯汁和重口味調味料,無疑是一道營養豐富又操作簡單的快手餐。
4. 水煮菜,胃腸很清爽我的媽媽隔幾天就會做一次水煮菜,準確的說是水煮菜湯麵,做法很簡單:鍋中放水、燒開、放入蔬菜、放入麵條,煮熟後加鹽、生抽調味,出鍋時滴幾滴芝麻香油,看起來簡簡單單,但是吃起來卻十分爽口,胃腸道也感覺無比清爽!其實我們家的飲食向來比較清淡,但是再清淡的炒菜和這種水煮菜給我們的感覺也是完全不同的,大家不妨也來試一試,注意綠葉菜水煮時間不要過長,可以在水煮菜裡面加少量的植物油改良口感。
綜上,不丟失美味的水煮菜也是營養和美味兼具的佳肴,再此基礎上,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做到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對健康的影響將是有益且長遠的。
推薦閱讀:
※西紅柿跟番茄是一種蔬菜嗎?
※農業技巧:16個套種妙招助你增產又增收!
※南瓜做盅 原汁原味 今天我們來喝南瓜——南瓜蔬菜湯
※學校食堂蔬菜霉變!供應商被查、校長被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