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還是曹操對曹植一系的打壓手段?


曹操對於楊修,不能不說是沒有一點惜才之心,也不能不說沒有防備之心。

曹操認為楊修是有才學的。曹是個識才用材之人,但凡他認為這個人有才能,就一定會將他的才能完全地發揮出來,加以利用。(曹植之所以失去王儲地位,原因是與楊修一樣的)

楊修的才能,首先是表現在文書方面,相傳楊修和曹操一起看見「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就問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楊說:「知道。」曹說:「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出來了。」於是兩人同時寫下自己的答案,結果完全一樣,於是曹操感嘆地說:「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楊修的才能,其次表現在政務處理之上,《三國志》說,當時軍國多事,而楊修此時才25歲,總知外內,事皆稱意。也就是說,25歲的楊修做曹操的秘書長,就能把大大小小的事都料理好,這也確實是很了不起。

但是,楊修的才能,也就僅在於此。與同時代的諸葛亮、龐統、周瑜、陸遜、荀彧、荀攸這些真正的國之大器相比,他的才學其實是很有限的。周瑜25歲,已經做了東吳大都督,掌管江東軍事。荀彧、諸葛亮25歲之際,有識之士已經認為他們有王佐之才,陸遜25歲之際,也在地方軍政上展現出自己的過人之處。而楊修的最大局限,就在於他沒有獨當大局的經歷。也正是因為這個缺陷,使楊修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便缺乏全面考量的能力,因為他此前的歷練,只是曹操的一個秘書而已。

而這一點,正是曹操對楊修的防備之處。他覺得楊修始終不太靠譜,其一是因為他爸楊彪的緣故,家底太大,和漢朝關係太密切。其二是因為楊修這個年輕人,始終有些不太會處世,換句話說,他不懂得隱藏自己的才器,像司馬懿那樣才是政壇上自我保護的典型。

這樣一個不完全可靠又不太會自我保護的人,在曹操眼裡,便是一個半截子人才。而他的兒子曹植,居然依賴這樣一個半截子人才,這便大大地減低了曹操對他的評價。所以,當最終曹操決定選擇曹丕而非曹植做自己的繼承人,楊修的死期便到了,因為曹操深知,這樣的半截子人才,把事情做好不易,把局攪渾卻是可以做到的。於是,曹唯有痛下狠心,祭出殺招!


曹操殺楊修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書中說到:楊修為人持才狂放,數犯曹忌。一是曹造花園,造成曹去視察,看後不置一詞,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楊修說:門大了。有人送了曹操一盒酥,曹操在案頭寫了一合酥三字。楊修說:一人一口,吃了罷。曹操恐人暗算,說:吾夢中愛殺人,我睡時不要靠近我。結果有一近侍沒注意靠近了他,果然被殺。下葬時,楊修說:丞相非在夢中,君在夢中。後楊修又多次參於曹家事務,被曹忌恨,在漢中與蜀軍對壘中因「雞肋」一詞,猜中曹操要退兵,動搖軍心,違犯軍令,被斬首。

《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書中所講的真實性是要打折扣的。但楊修真要是書中所說的,曹操的故鬧玄虛,高深莫測被楊修一猜就中的話,楊修真是個討厭人物了。所有的人在他面前全都透明化,全都沒任何隱私了,這種人多可怕。即使在現代社會,恐怕也為人不容。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楊修的聰明是在綁架別人。這種牽強涉及到曹家的家事時,就不僅僅是諂媚了。

解釋曹操殺楊修一事,不能脫離了當時的環境和歷史事實。曹操是漢魏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張以法治軍,反對儒家的以禮治軍,以為禮不可以治軍。他在《遺令》中總結自己一生帶兵的經驗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軍令,如: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在《步戰令》中規定:士將戰,不得取牛馬衣物,犯令者斬。在《軍令》中規定:行軍,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棗。不得殘踏莊稼。有一次行軍途中,他自己的馬受驚,踏了麥子。他割發代首號令全軍。由此可見,曹操的軍令是很嚴的。軍令未下,楊修擾亂軍心,打包準備撤,這不僅是當時,就是現代戰爭中,也是死罪。完全不用作其它解釋。


表面上看是楊修太聰明了,說曹操嫉妒而殺了他,曹操要是有這種嫉妒心的話就不會吸收了那麼多文臣武將、一統北方了。

千百年來,人們普遍認為楊修是死於小聰明耍過頭,讓曹操知道他能猜透自己的心思,從而被當作隱患除掉。可隨著人們對歷史的更深入研究,也有史學家對這一說法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曹操未必不知道楊修只具備小聰明,毫無政治頭腦,所以這樣的人是成不了氣候的,因此也沒必要謀殺他。故楊修之死不是因為聰明過頭,而是另有其因:奪嫡之爭。

還有一種說法是,楊修當時擾亂了軍心,玩弄軍令,主公還沒發令撤軍呢,你一個主簿倒私下裡讓士兵們早早收拾行禮準備撤軍了,這,在軍隊里可是很大的危害。


曹操個性張揚,怎麼會喜歡個性張揚的楊修?曹操殺楊修是一大損失,失去楊修的牽制,司馬懿一枝獨秀。楊修很大程度是吧,性格寫在臉上的。而司馬懿把性格藏在心裡。你抹去自己容易看到的。卻留了自己沒有完全看清的。這不是自己的過失,又是什麼呢?這不是在給自己設陷阱,又是什麼呢?無論你所處什麼環境,跟什麼人打交道。平衡才是最重要的。當失去平衡的時候。崩盤也就不遠了。


怎麼可能?小聰明你要看是誰,老頭子耍小聰明噁心,但是晚輩耍小聰明就不會。比如丁儀,諸葛恪,鍾會。反而顯得可愛,曹操不會不喜歡有小聰明的楊修的。再說這種人一般不會有太深的城府,領導也放心。

打壓曹植系?更不可能。曹植系那麼多人也沒人打壓,像楊修這種世家大族的,罷官足夠了。再說楊修跟曹丕關係也不差,曹丕也德祖德祖叫他。

那楊修犯啥事呢?世說新語說曹操帶著楊修一幫人去女神蔡琰那裡猜字謎,楊修居然敢跟曹操在女神面前爭寵。那不好意思,搶功勞沒事,咱宰相肚裡能撐船,搶風光也沒事,咱低調做人,意見不一致沒事,真理越辯越明。跟老子搶女神?衝冠一怒把你砍了。

所以楊修真正死因是死在女人身上。剛好就是漢中之戰前,曹操沒事路過看望了一下蔡琰


楊修之死,實因參與曹丕、曹植之間的權力角逐。定接班人時,曹操讓兒子們競爭上崗,將命中注定變成了較大範圍的挑選。曹操首先選中聰明且寬厚仁愛的曹沖,但曹沖夭折。於是,曹操在差別不甚明顯的其他兒子中觀察。考驗淘汰到後來,僅留下曹丕、曹植兩個。由於楊修的策劃,曹植明顯佔了優勢。情急中,曹丕將不能入內的內朝歌長吳質藏於竹箱拉進府中。楊修立即向曹操告狀。第二天,又有大車馳往曹丕府中。楊修又告狀,曹操則派人攔車驗查,卻僅是一車廢竹簍,楊修落下了誣告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曹丕的嫌疑。

曹植最終被淘汰的直接原因是司馬門事件。趁曹操南下指揮戰事的機會,曹植開啟司馬門在御道賓士。曹操知道後非常生氣,不僅處死了公車令,還先後三次發布命令。其一是:我開始以為,曹植最能擔當重任,殊料令我非常失望;其二是:自曹植私開司馬門,我不能不鄙視其人;其三是:自曹植私開司馬門,哪個兒子我都不再相信,怕他們私自行動。天平終於傾斜了,曹丕被正式確定為接班人。

歷史上的「立嗣」之爭是非常殘酷的,楊修既然站在了曹植這邊,按照官場的說法是「站錯了隊」,那麼就是曹丕的死敵了。曹操既然已經立了曹丕為太子,作為一個有遠謀的政治家,曹操對於曹植集團的幹將楊修只能是打壓了。但是曹操並沒有立即下手,而是等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十月曹操病重且自知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太祖(曹操)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袁術)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見《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最後殺了楊修!


操在有生之年己無力一統天下,若有生之年天下大統則曹植可施仁政,可讓天下休養生息,殺修只是傳達世子之位己成定局,天下一統之大任將由丕來完成未競之業,人算不如天算,怎料丕在位僅六年,英年早逝。大魏唯司馬家獨大,才有後來的晉王朝。天意弄人,造化弄人。


楊修之死是意料之中,曹操殺楊修並非是出於嫉妒心,相反,一代奸雄曹操吸收了那麼多文臣武將,知人善用,所以才統一了北方。楊修是比較有才,愛顯示自己耍聰明,卻不懂政治,死因有二:其一,不該參與曹丕和曹植權力奪嫡之爭,這方面楊修遠不如賈詡精明,當曹操準備侯選接班人立世子時,拿不定主意,問賈詡立曹丕和曹植那個好時,賈詡沒有直接講立誰好,而是反問曹操,你看到了劉表和袁紹是怎樣立繼承人了嗎?您的家務事你自己拿主意吧。曹操晃然大悟。劉表立了年幼無知的二兒子劉琮為繼承人,結果丟了荊州。袁紹立了三兒子袁尚為接班人,結果袁尚的兩個哥哥和袁尚為爭接班人之位相互殘殺最終都滅亡了。所以曹操下定決心立長子曹丕為接班人。楊修支持曹植,就是挑撥曹丕曹植兄弟不和,曹操不願意看到日後自己兒子走劉表和袁紹兒子之路兄弟相殘,再一個他知曉二兒子曹植文才不錯,整天飲酒,卻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不如曹丕。假如就是曹操當時沒有殺楊修,日後曹丕也不會放過政敵兄弟曹植的支持者楊修。其二,楊修不該耍聰明,兩軍陣前沒有主帥將令,越過曹操自做主張建議讓夏侯惇撤軍擾亂軍心,這是不允許的,死罪。無論在公在私楊修都難逃一死。


關於楊修之死,本人有個觀點不一樣,曹操不喜歡楊修,因為楊修太聰明,太招搖這是對的,但是就曹操的愛才作風看,能容下司馬懿未必容不下楊修。楊修之死不僅僅是張揚,更為重要的是他參與了奪嫡之爭。曹植有曹植的才華,但絕不是稱霸天下的才華,這點曹操看到了,一合酥後楊修鼓動曹植,可以看成是激發了曹植的大志氣,也可以說讓曹植有向深淵。這就好比是推一個書生上拳台一樣,推的越厲害,被打死的概率越大。曹操殺楊修與這有很大關係。才疏學淺,胡言亂語,請指點


這個問題要看基於什麼資料來說,如果只是雞肋這個故事來說的話,時在軍中,當以軍法治軍。主將並未發令,有人帶頭準備撤軍,你是主將你要怎麼做?如果不殺楊修,將無威信,以後軍士都會擅自揣測將軍意圖,自作主張,軍中只能有一個大腦,一個聲音,這就是楊修的必死之因。其他原因,或許存在,但都不一定要在這個時間點爆發出來,而只要犯了軍法,必須馬上處置。一個事情可能很複雜,有很多原因,找到主要矛盾就好。


推薦閱讀:

赤壁之戰曹操實際有多少兵力?與史記符合嗎?
如何評價曹彰?他在奪嫡之爭中的態度如何?
曹操如果不殺呂布能控制住呂布讓呂布賣命么?
「三國演義「中優秀的詩詞迷,字句迷都有那些?
三國的劉備、曹操、孫權誰比較成功呢?

TAG:歷史 | 楊修 | 曹操 | 三國 | 中國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