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思維方式容易導致抑鬱症呢?


我們俗稱「心重」的人是很容易得抑鬱症的,這是一種性格,但並非是缺陷,例如有的人遇事容易悲觀,自信心又比較差,對生活上的事件控制性強,對身邊的很多事情很容易擔心等...

但這類性格主要源於兒童時期或少年時期的養成所導致的,這個時期的精神創傷對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我這裡整理幾個常見的心態原因,希望對你有些許啟發:

容易走極端

這主要是一種思考方式,非黑即白,永遠沒有灰色地帶,這類人遇到挫折就會有徹底失敗,一落千丈的感覺,進而覺得自己不具備任何價值。

以偏概全

很多人認為但凡一件事情發生,就會不斷重複出現,就拿談戀愛來舉例,戀愛分手後導致對愛情喪失信心,並不會找自身和交往溝通的問題,而是將問題歸結到自身不適合戀愛,甚至自己不配擁有愛情一般,或告誡自己以後也不會得到真愛。這類人遇到困難和不幸,就會容易以偏概全的總結事件。

太過於消極

遇事之後,總把事情想像的過於消極,就好比戴了一副眼鏡,把亮光全部遮擋住。長時間就會習慣這樣的思維定式,而且會經常用消極的假設來支配自己,只能抓住事情的負面,還記得非常牢固。

太過敏感且多疑

有些人想像力太過豐富,但又都關注的是負面信息,因此總能過度擔憂自己某一天會不會大難臨頭,或者看到哪個算命網站說今日有血光之災,就會產生各種事情的敏感,遇到事情很容易主觀猜疑,杞人憂天。

擴大自我負面評價

這類人往往會把挫折、困難看得過於嚴重,一件小事也覺得做了不可逆轉的大事一樣,低估自己的優勢,並還會有依據的證實給自己看,例如:「我一定智商不高」、「我又一次證明了我的無能」...這類自我引導,特別是在情緒低沉時,這種擴大化會異常活躍,也會對自我打擊較大。

總之,這些都是一些自我認知的誤區,導致很多抑鬱患者陷入抑鬱困境而不能自拔,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挫折、重病、頑疾。甚至家庭和工作也會出現大的糾紛,但只要增加自己情緒的認知能力,對事物的多面看法,在負面情緒出現時將其合理化,是可以達到避免情緒加重的。

暫時就先說這麼多吧,畢竟抑鬱症整體的知識並非一篇文章能夠說的通透的,如果你對抑鬱、焦慮、成癮、人格障礙、情緒障礙等心理科普及心理引導技術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最近也在舉辦官方抽獎(針對粉絲進行抽獎活動),希望你能抽到新年的解壓工具禮包...


近年來,抑鬱症以轟動社會的各種自殺事件闖入人們的視野。雖然大家覺得對抑鬱症已經不再陌生,但大眾對抑鬱症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會導致人情緒低落最後自殺這樣較為表面的認識。所以,回答之前,筆者先總結一下抑鬱症的標準或特徵。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至持續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相應的,我們發現抑鬱症的人多敏感,容易多愁善感,對周圍環境,人與事易有不滿傾向,同時對自己的要求過於嚴格,喜歡獨自思考,面對挑戰或任務自信不足同時缺乏主動性。當然,還有一部分抑鬱症患者在別人眼中是快樂且主動的,他們的生活分裂成兩半,一半是抑鬱的自己,另一半帶著微笑的面具。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並且難以走出自己的低落情緒。

常見的幾個思維方式如下:

絕對化要求。比如:"我必須獲得成功","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懷有這樣信念的人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為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幾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整個人,其結果常常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及焦慮和抑鬱情緒的產生;

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這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鬱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難以自拔。

因此在心理治療中,認知療法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有著明顯的效果,多通過對不合理信念或者不合理極端的思維方式進行疏導及轉變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陰霾。

答者:暖心理的王文慧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近年來,抑鬱自殺事件屢見不鮮,有的人對這類事表示同情,有的人根本想不通到底是有多大的坎兒非得自殺。抑鬱,不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導致抑鬱症的思維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完美主義

無論做什麼事,都抱著一種這件事我必須成功,不能有一點毛病差錯的心態。這種人總是得不到滿足,不容易獲得幸福。當成果未達到心裡的預期時,就會失落,得不到成就感,就會自我否定,甚至抑鬱。

愛較真

常常會因為別人無壞心的某句話就鑽牛角尖,較真,總覺得別人對自己有意見,因而與人的交往中會有警惕心理,不容易融入朋友圈,身邊朋友也較少,就會覺得被所有人冷落,進而抑鬱。

缺點放大化

總是抓住自己身上的缺點不放,並且把缺點放大化,甚至因為某件事或某幾件事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沒用,不被需要,甚至抑鬱。

罪責歸己

明明一件糟糕事,事不關己,都能通過消極的想像將自己往肇事者方向去引導。或者一件事不全是自己的責任,都覺得自己是最大的罪人,把責任全往自己身上攬,進而負罪感加重,覺得自己很罪惡。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幫助!


抑鬱症與思維方式無任何關係。我認為與傳統精神病學所認為的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家族遺傳傾向也和我們通俗所說的性格,環境,基因等等無任何關係。

從臨床接觸的抑鬱症患者看,任何思維方式的人都有可能患抑鬱症。比如從分類上說積極的和消極的,心胸寬廣的和心胸狹隘的,想得開的和鑽牛角尖的,樂觀者和悲觀者,外向的和內向的,微笑的和哭泣的。從平民到總統,從凡人到天才,從喜劇演到悲情演員。各類人群,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有抑鬱症。

但抑鬱症的生物學因素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旦患了抑鬱症,大腦的神經傳導遞質是異與正常人的。比如大腦中的五羥色胺會比正常人減少。

至於為什麼減少?科學家找不到任何原因。如果找到原因了。抑鬱症的世界難題也被攻克了。

我們目前抑鬱症治療,只是根據這個神經傳導遞質假說或者說臨床發現的這種情況。有針對性的讓大腦中的五羥色胺等神經傳導遞質提升到正常人的水平。科學家發現,這些神經傳導遞質與患者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有的專家也把它叫做快樂素。抑鬱症最大特點就是情緒低落,生不如死。但抑鬱症的癥狀還有很多,比如思維遲鈍腦子不轉圈。意志力減退,特別懶散,不想出門,怕見人等等。

所以很多抑鬱症病友在吃了某些抗抑鬱葯以後。在吃對葯的情況下情緒會有所改善,但抑鬱症其他癥狀仍然伴隨。我們叫這種情況為半康復狀態。很多抑鬱症病友都是帶著癥狀生活。

因為抑鬱症至今是世界難題。我們都可以反過來想一下。不是所謂的什麼思維導致了抑鬱症,也說不定是某些未知因素,導致了某些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遲鈍一點的人,可能就顯得比較內向。思維敏捷的一些人就可能顯得比較開朗。思維特別敏捷的人有可能是天才。

在抑鬱症這個話題上有很多的未知領域,需要我們的科學家繼續探索。

我是個抑鬱症康復者,我也在以一個抑鬱症人的角度研究抑鬱症。因為畢竟經歷過抑鬱症,那麼我們研究起來可能比正常人更接近真理一步。這只是個人的想法,患過抑鬱症的朋友,我們一起努力吧。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陳瓊(頭條號:陳瓊):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疾病,主要以情緒抑鬱為主要表現。人的大腦是精神活動的主要器官,大腦器質的功能是動態的、相對穩定的。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因社會環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

很多人會發現抑鬱症患者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狀態,便認為幫助他調整情緒就可以改變其消極的狀態,有些家人會帶著他去一些歡樂的場所、熱鬧的氛圍,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徒勞無功。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

1、自我否定:

這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他們下意識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滋長,儘管他們不喜歡負面情緒。

假如一個男生對她表白,她會想,自己這麼不好看的女生怎麼可能擁有幸福,肯定這份感情不能持久。而當男生終於離開她時,她會苦笑,看吧,我早說了我不可能擁有幸福的。她會下意識否定掉自己的積極情緒,反而對消極情緒很寬鬆。而當她想走出這種狀態時,又會下意識否定自己的積極努力和行為。

比如說:當她跑步,堅持了一兩天,因為某種原因而中斷時,她會說,自己果然沒毅力,看來自己註定一輩子這樣。哪怕他堅持了很久很久,她也會想自己這麼久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還是沒一直堅持下去。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2、罪責歸己:

這種不良認知是內疚之母。具體表現為:在你的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一個負性事件,儘管與你無關,你都會武斷的認為,事情之所以發生了,這都是你的錯,或者它證明了你的無能。例:男朋友今天生病了,你會直接想到:都是我不好,我沒有照顧好他,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女朋友,因而心生內疚。

罪責歸己會讓你感到極端的內疚,你強大的責任感會迫使你背負整個世界,會讓你喘不過氣來。你混淆了「影響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概念。需要認識到,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樣子的人,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人。但是,最終別人愛怎麼做,那是他的事情,你無法控制,不是嗎?

3、非此即彼:

這種不良方式引發的最糟糕的作用就是在看待人或事情的時候,你會有絕對化傾向和。比如說:你在一次考試中失利了,你就會想,我很失敗,我就是一個廢物。但實際上,你只是一次考試失利而已,沒有人會一輩子考試順利,每次都能考一百分。所以,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它會讓你害怕任何錯誤或不完美之處。

而這種思維方式是不現實的,因為生活中很少有這種兩極分化的極端現象,沒有人是絕對的聰明或愚蠢,也沒有人是絕對的美或丑。生活中不僅只有黑白,還有灰色地帶。

除了以上三點不良思維方式,抑鬱症還有其它一些認知偏差的表現,比如說:以偏概全、放大缺點、縮小優點,甚至對自己有」應該」、「不應該」的錯誤期待,這些都是導致我們情緒低落、低尊重、低價值感的體現。如果你能夠在生活中進行自我覺察,或者幫助身邊的朋友發現自己這些偏差認知,可能會更好的幫助你們提升生活質量,遠離抑鬱。


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不同的人遇事會有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會對我們的情緒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不同的情緒下,我們又會做出不一樣的行為,不同的行為又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而抑鬱症就是這些結果中比較令人痛苦的一種。

所以,可能導致抑鬱症的思維方式多是負面消極的,常見的負性思維有:1.災難化(認為事情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總是把自己遭遇到的事情看成是「無可救藥的」,「最可怕的」,讓自己惶惶不可終日);2.兩極化(即「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看問題總是二元論,比如「自己不成功就一定是失敗的「);3.過渡謙虛(自信心不足,認為自己能做的別人也可以做到);4.消極標籤(給自己戴了一個一文不值的標籤,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5.最大化/最小化(將事情的消極方面誇大,積極方面縮小,容易產生迴避行為);6.不相信好的評價(別人誇我一定是別有所圖);7.情緒推理(被自己的情緒控制,比如憤怒的時候覺得周圍的人都對自己不友善);8.自我中心(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一旦有人反對,就覺得對方在針對自己);9.假設=結論(把假設的事情當成真的在思考,過度的焦慮);10.「應該」和「必須」(將兩者混淆,對自己要求過於嚴苛,比如「我必須做一個成功的人」)。

在自己生活中,當我們有這些負性思維的時候,要學會去反抗他們,「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自信一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慢慢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


一切以犧牲心力為代價的思維方式

抑鬱症是心力極度不足,心力不足到了無法維持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情感等需要。抑鬱症不足的根源,是抑鬱情緒消耗大量的心力,抑鬱情緒堆積到了一定的程度是抑鬱癥結果。

哪些思維方式容易導致抑鬱症?一切消耗、大量消耗心力的思維方式,一切以犧牲心力為代價的思維方式都是導致抑鬱情緒、抑鬱症的根源。

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對自己有益呢?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才是最合適的呢? 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思維方式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帶來的是愉悅?還是抑鬱?是成就感?還是挫敗感?給心力做加法?還是給心力做減法? A愉悅情緒的產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擅長的事情。輕鬆自如,潛力得以發揮。 B抑鬱情緒的產生:壓抑自己的感受,不允許自己的感性有伸展的空間。扭曲自己的心理。 C成就感的產生:成就感是愉悅的源泉。越戰越勇。 D挫敗感的產生:挫敗感是抑鬱情緒的來源。屢屢受挫。 E給心力做加法:心力一定是有限的,為心力做加法,可以抵禦、緩衝抑鬱情緒。 F給心力做減法:為心力做減法,加重抑鬱情緒,消耗心力。 抑鬱症患者的思維模式是我應該怎麼?往往欲速則不達。 健康的、有益於心理的思維模式是我能夠怎麼?往往是事半功倍。


抑鬱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不再是陌生的概念,身邊也有越來 越多的人出現了疑似抑鬱的癥狀。對於正常人來說,了解容易導致抑鬱症的思維方式就十分重要,因為避免這些思維方式就能夠幫助我們預防抑鬱症的發生。答主就給大家說幾種常見的導致抑鬱症的思維方式:

1. 常常與別人比較,而且這種比較常常是消極的、不恰當的、過分貶低自己的。雖然人是社會性動物,身處在比較之中我們很難逃脫,比較能夠讓我們獲得一定的安全感和恰當的自我認知,但是如果總是跟自己根本比不上的人比較,或者是總拿自己的缺陷跟別人的優點進行比較,那麼這種消極比較就很容易讓自己變得自卑,甚至是焦慮壓抑,覺得自己處處都不如別人。

2. 總是過於追求完美,害怕犯錯。答主在以前的回答中也提到過,抑鬱癥狀和完美主義是高度相關的,完美主義者通常有較高的抑鬱癥狀發生的概率,這是因為高標準、高要求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壓力和焦慮感,對於自己過於苛責,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進而引發拖延等消極應對方式,甚至乾脆放棄不做,那麼由此而來的抑鬱情緒則是必然的結果了。

3.總是傾向於負面的自我對話,習慣性的進行負面認知,比如常常告訴自己:我還不夠好/我這方面能力不行/我肯定會失敗的……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很低,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註定失敗,因此不會努力投入其中,甚至乾脆不投入,那麼行動的結果也不會好,以此反而證明了自己最初不看好自己是正確的,以此陷入負面循環之中,形成了負性自動思維。以上就是最常見的幾種容易導致抑鬱的思維方式,希望大家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避免。


研究顯示,負性認知偏差容易導致抑鬱症,且會增加抑鬱症的嚴重程度及病程時間。負性認知偏差是指個體接受環境中的刺激和信息並在加工時存在一種系統的偏差。其會選擇性地加工環境中的負性刺激並把中性和正性刺激也按照自己的記憶模式解讀為負性刺激。簡單的說,就是把自己的過往、現在、將來,生活中的一切,都無一例外地進行負面解讀。一件事情只能看到不好的部分,而忽略好的部分。所以好的事情說成不好的,壞的事情,說得更差。

那麼負性認知偏差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歸因方式偏差。傾向於將負性事件歸因為自身的、整體的、持久的,而將正性事件歸因為他人的、局部的、暫時的。由於這種歸因假設,生活中的應激源將不斷的強化個體,是個體變得無望,沮喪,被動,從而導致抑鬱發生。

2)負性自我圖式。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關於自身、周圍世界及未來的自我圖式,這個圖式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情緒、行為等各個方面。如果這個自我圖式存在負性偏差,應激很容易激活這一負性自我圖式,導致抑鬱發作,而抑鬱發作又會強化了這一圖式,形成惡性循環。如依賴性強的人遭遇應激性生活事件時,常會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處境的變化,導致抑鬱發作。常自我指責的人常常要求自己完美無缺,一旦無法達到則對自己意味著徹底失敗,最終導致抑鬱發作。

3)自動思維。自動思維是個在某些情境中出現的一些習慣性思維活動,其出現是自動的、不隨意的、持續存在的。如果個體的自動思維是消極的,如看到半杯水就想到只剩下半杯水了,而不是想到還有半杯水,這也容易導致抑鬱。

4)消極的應對方式。對生活事件經常採用消極應對方式的個體也容易患抑鬱症,例如否認、自責、逃避這些都是消極的應對方式。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疾病,主要以情緒抑鬱為主要表現。人的大腦是精神活動的主要器官,大腦器質的功能是動態的、相對穩定的。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因社會環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

很多人會發現抑鬱症患者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狀態,便認為幫助他調整情緒就可以改變其消極的狀態,有些家人會帶著他去一些歡樂的場所、熱鬧的氛圍,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徒勞無功。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他們下意識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滋長,儘管他們不喜歡負面情緒。罪責歸己會讓你感到極端的內疚,你強大的責任感會迫使你背負整個世界,會讓你喘不過氣來。你混淆了「影響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概念。需要認識到,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樣子的人,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人。以上這些扭曲的思維方式都是導致我們情緒低落、低尊重、低價值感的重要因素。我想表達的觀點是:認知影響情緒和行為。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擁有一個更加陽光燦爛的生活。


推薦閱讀:

牙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95後已經「初老」了?
睡少會老,睡多會蠢?!每天睡多久最科學?
孕期水腫要如何改善呢?
嬰兒脹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TAG:健康 | 抑鬱症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