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的舉動?


一代名妓"杜十娘"的隕落

筆者小時候曾聽家裡的老人講"杜十娘"的故事,聽到李甲拋棄杜十娘致其怒而跳江的時候,氣憤不已,覺得李甲實在算得上是一位"負心薄倖"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渣男"。當時年紀尚小,總是想:要是杜十娘當初選擇的不是李甲,她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創作背景

杜十娘的故事確有其事,它發生在明萬曆年間,是當時一件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

杜十娘的故事初見於明代宋幼清的傳奇《負情儂傳》,馮夢龍所作的通俗話本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即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和再創作而形成的。在馮夢龍的時代,通俗話本小說屬於一種新的文學形式,這些話本原本是職業"說話人"講述的底本,它們的對象是一般的城市平民。明代後期的說書逐漸代替了宋元的"說話"技藝,隨著市民階層的出現,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入了高峰期。

作為明代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馮夢龍在《古今小說序》中,提出"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致力於通俗小說的輯錄和創作,認為通俗小說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他創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被後世稱為"三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出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名妓杜十娘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設計擺脫鴇母,並與李甲終成眷侶,但最後卻因富家子弟孫富的挑撥而被李甲拋棄,手抱百寶箱投江身亡的故事。在這篇小說中,杜十娘敢作敢為、機智勇敢、極具悲劇力量,是世人集中讚揚的對象,而男主人公李甲因其懦弱無能、負心薄倖而被歷代學者口誅筆伐。

"李甲"其人

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開篇便介紹了社會背景:明萬曆二十年間,日本發兵朝鮮,"朝鮮國王上表告急,天朝發兵泛海往救"。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戶部發布公告:凡是能主動捐糧的人,都能進國子監做一名太學生。做太學生有幾個好處:"好讀書,好科舉,好中",於是,一些宦家公子、富室子弟,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捐了個太學生。

李甲,字干先,浙江紹興府人氏。其父李布政一共有三子,李甲年齡最長,自幼在當地的學校里讀書,還未來得及參加科舉,李布政便給他捐了一個太學生。李甲進的國子監是"北雍","北雍"是在明朝首都北遷後產生的,因為當時在北京、南京分別都設立了國子監,於是設在北京的國子監被稱為"北監"或"北雍",而設在南京的國子監則被稱為"南監"或"南雍"。

與李甲同在"北雍"的還有一位老鄉柳遇春,因兩人來自於同一個地方,彼此之間的往來便密切些。杜十娘便是李甲和柳遇春同游教坊時認識的,李甲和柳遇春雖然是朋友,且社會地位大致相當,但是在杜十娘的心中,李甲是辜負她的負心漢,而柳遇春卻是曾經施恩與她的恩人,由此可見作者安排情節之巧妙。不由得讓人設想:如果一開始杜麗娘喜歡上的是柳遇春會不會有不同的結局?

"杜十娘"其人

杜十娘是京中教坊司院的名妓,鴇母的搖錢樹,姓杜名微,排行第十,院中都稱為杜十娘,生得:

"渾身雅艷,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臉如蓮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櫻桃,何減白家樊素。可憐一片無暇玉,誤落風塵花柳中"。

杜十娘十三歲破瓜,十九歲遇上李甲,中間的七年,她雖然憑著自己的美貌使"多少王孫公子一個個情迷意盪,破家蕩產而不惜",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純潔之心,而且不甘心自己受凌辱的悲慘命運。因此,她"久有從良之志",一心要擺脫那種以色事人的非人生活。杜麗娘是一位聰慧的女子,她一方面秘密充實自己的"百寶箱",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尋找"意中人"。

直到她遇上了李甲,"忠厚志誠"是杜十娘對李甲的評價,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古語常道:"情人眼裡出西施",在李甲未將杜十娘發賣給孫富之前,杜十娘始終覺得李甲是值得託付終身的良人。所以,她積極的籌劃兩人的未來,甚至在李甲借不到錢替她還良時,杜十娘還主動拿出一半的贖金來鼓勵李甲。即便在杜十娘還良後,不僅他們接下來的行程是杜十娘建議的,就連路費和盤纏也是杜十娘假借他人之手拿出來的。

杜十娘的隕落

從良後,滿心歡喜的杜十娘一定想像不到蘇、杭尚未到達,自己便在半途香消玉殞了。

其實從頭到尾,李甲都很明白他是不會娶杜十娘的。一方面封建大家長——李布政對整個家族的管制,李布政如此位高權重,令人忌憚,但他除了寫信催李甲歸家之外並沒有多加干涉,因為他很清楚李甲只是一時的年少輕狂,絕對不會、也不敢忤逆家長,回家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另一方面李甲身為一個軟弱書生,在父親的絕對權威下長大,他習慣了逆來順受,從來都是不主動、不拒絕。也許他有膽量在意亂情迷時帶杜十娘回家,可是他不會有魄力去背離作為一個士子心中最高目標的舉業。再者,從當時的社會來看,明代對官員娶妓女有明確的律法"凡官吏娶樂人為妻妾者,杖六十,並離異。若官員子孫娶者,罪亦如之",因此,不管是李布政也好,李甲也好,他們都不會允許杜十娘進門。

求仁得仁,杜十娘得到了自由,但她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雖然她始終未尋到自己的良人,但是我相信,杜十娘一定不會為自己所做的事後悔,哪怕時光倒流,她的選擇依然不會變,因為她選擇的從來都不單單是"李甲"更是自己的"理想"。她自小在教坊的司院里長大,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走出去,不屈居於人下,活的有尊嚴。

杜十娘的命定結局

對杜十娘的了解越深,越能明白她的結局是早就註定了的,無論她當初遇見的是誰。

男尊女卑的觀念,在中國的封建男權社會中始終存在。《禮儀·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由此可見,千百年來,女性始終是作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幾乎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杜十娘自小在妓院長大,她本身的職業便是為男性而服務,雖然她有嚮往自由之心,想要活得有尊嚴,但她仍然逃脫不了大環境對她的影響。在男權思想的局限下,她只能選擇依附於李甲來換取自由,她不過是把自己從無數人的附庸變成了李甲的附庸。在小說的最後,杜十娘曾說她本來打算用百寶箱來"潤色郎君(李甲)之裝,歸見父母,或憐妾有心,收佐中饋"。可見,杜十娘很明白李甲不可能只娶自己一人,即便娶了也不可能讓她做正室,所以,她只是說"佐中饋"而不是"掌中饋"。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所孕育的女子,其結局早已註定,因為她與之對抗的是整個時代。

筆者斗膽猜測,"節操觀"也是導致杜十娘投江的原因之一。宋代,朱熹強調"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加之宋明理學的興盛,致使女子的貞潔之風大盛。如果,杜十娘在妓院中被鴇母賣給孫富,杜十娘或許還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抗,說到底她本來就是李甲用錢換來的。在明代,"商人"的社會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富商"的地位毫不遜色於"讀書人",因此,"錢"在世人心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金錢交易"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不管交易的對象是物還是人,在人們看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李甲才會覺得將杜十娘轉手賣給孫富並沒有什麼不對,甚至還說是為了杜十娘好。從良後的杜十娘,自許為李甲的人,甚至在未從良時杜十娘都在有意的為李甲守身,李甲賣人這一舉動在杜十娘看來實在是巨大的諷刺和侮辱,她深知在這樣的男權社會,未來如果沒有李甲的庇護她會得到怎樣的對待。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逼死了杜十娘。

雖然杜十娘最終投江而死,但這畢竟是她自己的選擇,這時的她才無愧於"自由人"的稱號,值得後人稱讚"獨謂十娘千古女俠"。


「杜十娘」出自於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杜十娘的形象是馮夢龍根據《負情儂傳》而來的。主要講述的是在萬曆年間,杜十娘與李甲相愛,但是由於李甲的自私,在最後出賣了杜十娘。悲憤交加的杜十娘將自己的寶物從百寶箱中一一丟入河中,並且自己縱身一躍跳入河中自盡了。在這個故事杜十娘充滿了悲劇色彩。

杜十娘與李甲

觀之當時的社會環境,我想是導致作者塑造杜十娘這樣一個形象的最主要原因。晚明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隆慶之後,白銀大量流入,金錢充斥了整個晚明社會,進而導致了當時社會之中的傳統道德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當時的人們開始崇尚金錢,禮教在中國傳統社會漫長的歷史中突然成為了次等的東西。在這一時期,金錢赤裸裸的引導著人們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杜十娘的悲劇是帶有時代色彩的。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其次,當時的封建禮教是導致杜十娘自盡的重要因素。根據當時的《明會典》規定,類似於杜十娘和李甲的結合是一種「違法」的行為。迫於家族影響和門面的因素,李甲父親一直不同意兩者在一起,這也是導致了後來出現悲劇的推手。

再者,在當時的社會之下。杜十娘作為妓女,本身就被人們視作是一種商品,是可以買賣的。思之後來為何李甲會同意將杜十娘出賣個孫富,這其中就佔了較大的因素。當雙方不為生活、家庭所擾的時候,看似是平等的,但是當出現了經濟等問題的時候,這一因素就會產生了極大的轉變。而且中國自古以來的男性中心主義,李甲勢必又會將杜十娘認為是一種可以自由買賣的商量,所以也就導致了出賣給孫富的悲劇。

杜十娘畫冊

思之為何杜十娘將自身百寶箱中寶物一一散盡,自己也縱身跳入河中,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杜十娘作為一個風塵女子,在京師之中看盡了人間冷暖,她本以為跟著李甲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杜十娘將自己今後的所有的期待都託付給了李甲,一個她認為是可靠的人。杜十娘對於李甲之初過於的依賴,升值有一些奴性的意識在其中。但是李甲的行為讓她的愛情幻想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最終破滅了,杜十娘本著對於愛情貞節的執著,落得個悲劇下場也是情理之中。

參考文獻:

馮夢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吳艷玲,《可憐一片無暇玉——關於杜十娘悲劇根源的再檢討》,《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3期

王娟,《從百寶箱的多重意象解讀杜十娘悲劇的社會根源》,《濱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回答者: 浙江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蕭宸軒

個人簡介:

蕭宸軒,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在讀,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曾主持國家級重點(校籌)「抗戰老人口述歷史收集整理」項目。曾參加南京大學舉辦的「抗戰記憶」口述歷史工作坊、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三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在《南通鐵軍》、《抗戰記憶(第一輯)》中發表整理口述文稿近二十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謝邀,百寶箱必須沉,也不得不沉。

有許多人都說,杜十娘如果不跳江,而是帶著百寶箱浪跡天涯,或者令找個比李甲強一千倍一萬倍的男人,那豈不是也很好嗎?

然而說這話的人都忽略了時代環境。

首先,書中說杜十娘是花魁層次的人物,見慣了風月場,也看遍了風流人物,最後選中了李甲,說明李甲已經是她萬里挑一選來的了,沒了李甲,並不意味著就有更好的人供她選擇。

畢竟她雖然是名妓,但終究是妓,所以孫富這樣的流氓才會覺得她好欺負,費盡心思從李甲手裡把她買來。

杜十娘對自己的身份也是有認知的,所以才會理解李甲對娶她過門的擔憂。

其次,假如不找男人,而是自己帶著百寶箱浪跡天涯,這聽起來很美好,很像言情小說集的情節,女主風流瀟洒,自在逍遙。但其實這在現實里根本不可能。

當她還和李甲在一起的時候,就有孫富這樣的小人來算計她,當她孤身一人,你覺得她會遇到什麼呢?別說浪跡天涯,性命財寶能不能留得住都是問題。

最後,似乎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回到妓院。畢竟文中的姐妹情深實在令人感動啊,我看的時候一直唏噓:世間終有真情在。

我記得早些年吳彥祖那一版的《杜十娘》電影里,就極富現代色彩地安排了杜十娘的重生——她又回到了那個妓院,繼續艷冠群芳。

但這只是個現代人的幻想。杜十娘出來就是為了逃離那樣的生活,她滿心以為李甲是值得託付終生的人,結果卻如此教人失望,在李甲說出將她賣了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心灰意冷,當時書里是這麼說的:「她放開兩手,冷笑一聲。」

所以她的結局,只能是帶著百寶箱跳江而去。

而這個結局的意義,正巧照應了書里反覆提到的神秘的百寶箱,且對於讀者來說,跳江才使得悲劇更深廣,更動人,也更有警示意義,符合馮夢龍這本《警世通言》的書名。

就如同毛澤東說:《水滸傳》的結局寫得好一樣,正是起義的最終覆滅才讓讀者深切體會到封建勢力的腐朽,從而產生反抗的情緒。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也正因為杜十娘沉箱跳江的舉動,才能讓讀者看清:海誓山盟的虛假性,非良人的不可託付,和舊時代女子的悲哀。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杜十娘的聰慧和剛烈。其風姿千載不滅。

@亭林文學


百寶箱是杜十娘的「念想」。可以說是杜十娘最重要的東西之一。是杜十娘的希望。百寶箱沒了,最終杜十娘也投江自盡了。

《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美麗,熱情,心地善良,輕財好義。有詩云: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千觴。院中若識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她深知煙花之地不宜久留,便日積月累地積攢了一個百寶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裡。杜十娘後來把自己託付給李甲。

結果大家都知道,李甲生性軟弱,自私,雖然也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又屈從於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李甲沒有真正為杜十娘想,而是聽信孫富的巧言讒語,為了千金之資,將她出賣。此時的杜十娘的念想已經沒有了,希望破滅了。她的內心痛苦和悲憤是可想而知的,當一個人萬念俱灰後,才會做出如此舉動,所以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投江自盡。

這個世界上,真正為你好的可能只有自己和父母。所以遇到一個對自己真正好的人,一定要牢牢抓住他/她。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對自己好的人!


杜十娘雖身處青樓,仍然對生活有美麗的嚮往,期待有朝一日能衝出牢籠復得自由,有像真正的人一樣的生活。她偷攢珠寶做著準備只差良人,取中了貌俊風流的府官公子李甲。落第的公子。流連青樓的公子。杜十娘的選擇便有不安全性,一個流連青樓不思進取的人指望他有什麼情意?凡進青樓者有幾人是以娶親為目的,基本上年輕去的是未娶親父母不在身邊約束,雖為王侯公了,也是流連花枝柳巷,風流玩瀟洒一類,獵艷滿足好奇與享樂心理。不會有真感情,真娶之念。

杜十娘想在青樓里擇佳婿,無疑於寶蟾群中尋佳偶,哪個都是癩蛤蟆。杜十娘取中他為公子身份,家室良好,單身一枚,青春正當年,玉樹臨風之姿。又是求功名之人。又是喜歡她之人,一腔心血認定他為終身有靠從良之人。而忘了人的本質,逛青樓中有誰是玉質丹心潔身自好固守人生信念準則之人。

外表條件代替不了內在人的本質,他落魄芳心不棄,她也忘了她這種身份世上平常百姓良家人認不認同。以為她自己是青樓之冠一枝花,但終輾落成泥世俗不容?她未問他家同不同意?只以他的意為主。只未問若他家反對他能否堅持?杜十娘自信自己美李甲愛她的心理,忽略了家庭對於李甲的影響與她對他影響二中孰重。這都是之前她應考慮的問題,只考慮他的忠心及對他的同情心理。對於居青樓擇男子從良尤其李甲這樣人,脫離不了家庭,又無獨立生存本領,帶她回家與最初去青樓之意相反。

一個能進青樓為了美色玩女人拋棄名聲,家庭信譽,自己品行的人,放棄自己生命清白原則之人。他還有別的東西可放棄,當誘惑的價碼來臨,於他有益,他自己的原則都可拋棄,與他生命關係不是十分重要的更可拋棄。所以當李甲在船上被饋以金錢,他的原則又一次喪失,不加什麼考慮便把杜十娘賣了。

有人認為杜十娘應該把錢拿出來,李甲有錢便不會賣她。李甲賣杜十娘不在於杜十娘有錢無錢,他根本未愛上她,從心裡輕視她,也從未想娶她。在青樓只是貪戀美色無法自拔。一旦從青樓中出來面對現實,便一切以現實為第一,世俗為第一,以當時只想玩女人的心態顯露出來。青樓中相依為命之感蕩然無存,他根本不愛她,不當她一回事,從美色中清醒認清彼此差距身份相殊。

即使杜十娘拿出足夠的錢可以不回家外面風光過日子,一旦有人看中杜十娘美色,以他所缺財權名勢誘惑他一樣出賣她。有個風吹草動都會拔動他心思,家裡為他娶名門美麗良家女他一樣遠去。杜十娘知被賣怒罵李甲而怒沉百寶箱投水而盡,是考慮不周必出現的後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被背叛,一腔希絕到絕望,前路痛斷。認識到了自身命運的悲哀,生命沒有出路。抱恨而亡。李甲對她不是這樣便那樣,在一個恰當的可共背叛的時機。杜十娘被賣到青樓便是一個悲劇人生,清白之家才子佳人的理想不可能實現。這種身份一生幸福早已被賣出了。


謝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白話小說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萬曆年間,美麗善良、機智聰敏、剛強果毅的京師名妓杜十娘,為了贖身從良,她日積月累,積攢了一個百寶箱,希望將來潤色郎裝,成就自己的姻緣。


經過尋覓長時間的尋覓,杜十娘將自己的終身託付給太學生李甲。可李甲終究生性軟弱、自私貪婪、見錢眼開,口口聲聲說愛杜十娘,但最終還是辜負了杜十娘,以千金銀兩之價,把杜十娘賣給一富家公子哥兒。


杜十娘得知,萬念俱灰。她打開百寶箱,怒斥負心漢,抱箱投江而去。十娘沉箱前曾說:「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這是對李甲狠狠地諷刺,珠寶黃金有價,摯愛真情無價。哀莫過於心死,杜十娘追求真愛,卻遭到無情背叛,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沉掉是對幸福愛情的憧憬,沉掉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其實,在生活中,如果某樣東西佔據了你的整個世界,佔領了你的全部心思,那麼,你一定要及時從中跳出來。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劇或許也就不會上演。


杜十娘、青樓女子、男人的紅顏知己。

杜十娘是青樓里較漂亮的女子之一。青樓、紅樓、怡紅院、怡香院……等等、現代男人追捧的《紅顏知己》實際上都是妓女、賣藝的、賣身的、賣淫的。

杜十娘之所以怒沉百寶箱、是一個妓女的真情被男人傷害之後的絕望。

杜十娘哪裡想的到、男人逛妓院只是玩。嘴上抹蜜把你當「紅顏知己」、信誓坦坦說要娶你、全是欺騙。

杜十娘的真情被欺騙了、但是她錯了、她把她真情、錯誤地投放在逛妓院的男人身上。

杜十娘怒沉百寶是歷史故事、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不顧一切追求幸福生活的女子,負心漢的背棄,造就一個悲情的結局。

杜十娘是一個在封建禮教下勇於追求幸福的剛強女子形象。其怒沉百寶箱的因素有很多,且聽娓娓道來。

名妓杜十娘終於迎來了自己愛的人李甲,李甲想要贖卻沒有錢。杜十娘盡自掏腰包給出贖金的一半以求愛人相擁。由此可以看出杜十娘真愛至上的態度。在那個 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 來訂婚的時代,杜十娘儼然一個新時代女性的形象瞬間變得異常高大,使人敬佩。

百寶箱,是整個故事的線索,它牽連著十娘感情的來源升華以及消亡,百寶箱是他們感情開始的基礎,是他們感情的考驗,同樣也是他們感情消亡的見證。

李甲不知道杜十娘還有很多金銀珠寶,所以才暴露了他貪財忘情的惡劣,將用情至深的十娘推至絕經。

曾經以為能夠託付的男人就要將自己賣與他人,是何等的絕望啊,加之封建禮教下女子地位的低下,作為一個剛脫身名妓的普通女子,十娘無力承受接下來的生活,故以帶箱跳江,給這個故事划上了悲情的結局。

我們能夠理解一個普通女子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而杜十娘卻不僅僅是失去了心愛之人,還有他的信任,他的愛以及內心的最後一把救命草。十娘儘管剛強,卻也生活在封建社會之中,忍受這長輩的歧視,得不到正常待遇的她失去了愛人就等於失去了人生的支撐點。不顧一切追求幸福生活的女子,負心漢的背棄,造就一個悲情的結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作家馮夢龍寫的"警世通言」。書中寫杜十娘很漂亮,心地善良。只因自幼死父母,無法賣身葬父母,落入煙花(南京妓院)。在院中受盡了鴇兒的打和罵,渾身上下全是傷疤。院中儘是紈垮公子,杜十娘一見李甲傾心,為脫風塵決定嫁李甲,想良禽擇木而棲身有靠。又誰知痴心女子偏遇上負心人,到頭來山盟海誓儘是虛與假。李甲回杭州家中時(在今鎮江長江口處),中途見棄,將杜十娘一千兩銀子,轉賣給富商孫富。杜十娘氣憤不已,我豈能只值千兩銀子,含恨將八寶箱中價值連城的珠寶寶貝,全都拋入江中??。此時李甲與孫富也看傻了,李甲懊悔不已,時也己晚??。杜十娘卻是:

長江滾滾波濤洶

悲恨怒沉八寶箱

三魂渺渺入水府

七魄悠悠入冥途

評: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真不值得與負心人付出這慘重的代價??!


痴情女子,遇上負心郎


推薦閱讀:

曹丕和曹叡子嗣為何多早夭?
白蘭地是不是葡萄酒?
怎樣看待王重陽抱金人的大腿,其徒弟丘處機徒孫抱蒙古人大腿?
上聯:晴空萬里馬馳騁;如何接下聯?
道教手印示範

TAG:杜十娘 | 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