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


這句話是反雞湯,大意是:老實巴交的人註定失敗,善於勾心鬥角的人往往成功。把「老實巴交」等同於「道德」,把「勾心鬥角」等同於「權謀」,看似挺聰明,其實很膚淺,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道德」和「權謀」。

道,行+又+止+目。古文字中,目:客觀的,越客觀越好;行、又、止:行為舉止決策;故,「道」字的造字本義是:你的方方面面越客觀越好。說白了,「道」就是客觀的看自己、看需求、看兩者的匹配度,然後,決定自己該走什麼樣的路。

德,行+直。古文字中,行:十字路口,符合客觀需求的決策;直:決策上越客觀、越符合大趨勢,越好,路越直;故,「德」字的造字本義是:客觀需求和大趨勢需要你怎麼做,你就該怎麼做。

很顯然,「道」比「德」高明。道,是知己知彼知匹配之後非常客觀、非常匹配的決策;德,不需要特別知己,也不需要知匹配度,按照大趨勢、大需求的要求去做就是了;所以,最高明的是「道」,總在做最匹配的事情;其次是「德」,雖然不見得事事那麼匹配,但大方向絕對不會錯。

農業社會,最普遍的需求是祖祖輩輩固定在一塊土地上靠種地生存,所以,把「道德」理解成「本本分分、老實巴交」並沒有錯,也最容易產生普遍和可持續的好。

但現在是工作社會,普遍靠個體直接面對社會,靠上班生存,所以,我們應該回歸「道德」的本義,最好你能知己知彼知匹配,凡事做到動態匹配的恰到好處,這樣你這一輩子才會生活的好。退而求其次,當下大環境需求什麼你就努力做什麼,大方向不會錯,這一輩子至少也比一般人活的好得多。

權,木+雚。古文字中,木:枝幹一體,整體的好;雚:俯視一切的鷹眼,全面仔細的執行力;故,「權」字的造字本義是:全面仔細的執行力越強,讓整體好的能力越強。

謀,言+甘+木。古文字中,言:趨於天理的,從天理角度講;甘:特別符合天理的,恰到好處的;木:整體的,綜合的;故,「謀」字的造字本義是:綜合分析,怎麼做才更符合天理、更容易做到恰到好處。

所以,執行力越強,客觀上讓絕大多數人都比原來好的能力越強,這是權;分析的很客觀、很合理,且找出了最匹配的對策的,這是謀。所以,客觀的分析、恰到好處的決策,再加上全面仔細的強大執行力,必然產生普遍好的結果,這才是「權謀」的本義。

所以,把「權謀」理解成「勾心鬥角」,肯定是沒文化的體現。

想要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老慢的頭條號。


《為什麼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

原創作者:陳旭;網名:屠龍有術;縮寫:tulongys

有朋友問:

為什麼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

關於這個問題,比較符合陳旭的口味,我就用自己的感悟和親身經歷,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

【1】成功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實現自己的目的。

【2】失敗就是,用了錯誤的方法,沒有實現自己的目的。

其次,我們要搞清楚,社會大眾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在社會大眾眼中,成功的定義一般是……

【3】社會中成功的含義就是,掌握了金錢和權力,這就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在古代,成了帝王將相,富商巨賈,這就意味著成功。

當然,也有其他很多對成功的定義,比如認為娶個美女老婆就是成功的,也有認為「有愛情的婚姻就是成功」的,各種看法都有,但基本屬於非主流,腦殘的看法。

為什麼說,掌握金錢權力的人生,就是成功呢?

因為掌握金錢權力,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更好的繁衍自己的子孫後代;而那些沒有掌握金錢權力的人,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極差,隨時面臨生存危機和斷子絕孫的危險。

所以說,在動物世界裡,誰能生存下去,誰生存下去的概率更大,誰就是成功的人!

錯了,不好意思啊,上句話打錯了,上句話的「動物世界」太赤裸裸了,看著有點刺眼,應該修改為「人類世界」,修改好的完整句子如下:

【4】在人類世界裡,誰能生存下去,誰生存下去的概率更大,誰就是成功的人!

【5】掌握了金錢和權力的人,生存下去的概率更大,所以這些人就是成功的人。

現在我們知道了,掌握金錢權力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我們還知道了,成功的方法是,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目的。

以前陳旭講過無數遍:

【6】金錢和權力,是正確解決問題的報酬。——陳旭

那麼,我們要想過上好日子,有花不完的錢,有錢娶媳婦,有錢付彩禮,有錢買房買車,給孩子看病上學,有錢幫助其他朋友創業,接濟其他朋友親戚……

如果我們做到了上述所說的這一切,我們生活中所有人,都會認可我們,我們就生活在幸福之中……

妻兒老小,朋友親戚,上司下屬,都說你好,你能不幸福嘛?!

問題是,這幸福的一切,需要拿資源去交換,拿錢去交換。

陳旭以前講過:

【7】道德就是給別人好處。——陳旭

要想別人說你好,你就得給周圍的人,給你用得著的人好處,否則你就會四處碰壁。

大家發現沒有?

以上一切的一切,都涉及到「怎麼獲得資源」,「怎麼分配資源」的問題。

【8】智慧可以換來各種權力和金錢,同時,權力可以換來金錢,而金錢可以購買各種資源;所以:

智慧 = 權力 = 金錢 = 資源

【9】什麼是權謀,什麼是智慧呢?智慧就是操縱權力和金錢的方法。權謀也是操縱各種利害關係,進而操縱金錢和權力的方法。所以權謀跟智慧,實質上是一回事,都是怎麼操縱各種社會規律,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方法。

現在我們知道了答案:

為什麼「為什麼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

高手理解的真正的道德含義,是:道 =規律;德 = 拿去;合起來,道德的含義就是,按照規律去拿去你想要的東西。

而普通人理解的道德含義,是,遵守社會給你規定的各種規則,就好比豬要尊重豬圈一樣。這裡,豬 = 普通人;豬圈=道德。

道德的真正含義,是按照規律拿去自己需要的利益;而普通人理解的道德,是「豬圈限制了豬的活動範圍」。

比如豬圈外有食物,但是因為豬遵守「豬圈的約束」,導致豬吃不到食物,於是豬就認為,是豬圈(道德)妨礙了自己成功(吃到食物)。

所以普通人失敗(沒吃到食物)之後,總是迷戀道德,推卸責任,說自己失敗是由於自己道德高尚,太善良了。

這其實跟豬說自己沒吃到食物,是遵守豬圈的約束,差不多。

豬吃不到食物,怪豬圈;普通人無法成功,怪道德。

普通人不是迷戀道德,而是道德給了普通人推卸失敗責任的借口,道德給了普通人擺脫自己無能感覺的機會。

其實這完全是錯的理解,完全是失敗之後,推卸責任的借口。


【案例:學雷鋒,募捐8萬給父親看病】

舉個例子,陳旭曾經教大家去做好事。

大家都知道,經常做好事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這是公認的。然後你生病住院,沒錢看病,就如實說出來……就會有很多人給你錢,你就有錢看病了。

2017年三四月份,就有陳旭(tulongys)的粉絲按照我這個理論去做,用道德的方法,結果募捐到了8萬塊錢左右,給他親爹交了醫院的住院費。

請看!道德並不妨礙成功,陳旭的粉絲用道德,賺了8萬塊錢,交了醫院住院和治療費用,救了自己親爹。

那些喜歡說「失敗是因為自己道德高尚,太善良,自己不夠壞」的人,其實他們不是道德高尚,他們是大腦缺根筋,是傻X……

陳旭的粉絲用道德募捐了8萬給自己父親治病救人,拯救了親人的生命。

在陳旭教導下,用道德都可以變出錢來,救人……

輪到那些傻X,他們遵守道德,就一毛錢賺不來,不是傻X是什麼?

他們不是因為「善良,道德高尚」失敗的,他們是因為太愚蠢,導致失敗的。


成功的人,為什麼喜歡權謀呢?

因為前面說了,權謀=智慧 = 操縱金錢和權力的方法。

掌握了權謀和智慧,實際上就等於掌握了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以及政治問題的方法。

掌握了這些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就能正確解決問題。

而:

金錢和權力是正確解決問題的報酬。——陳旭

所以掌握了權謀和智慧,正確解決了問題,就能擁有財富和權力,也就獲得了成功的人生。

所以,真相是……

不是於「成功的人喜歡權謀」,而是「權謀導致了成功的人生」。——陳旭2018.2.12

你看《三國演義》,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諸葛亮,周瑜……那個不是權謀高手?

這些帝王將相,全部都是權謀高手。

如果不是權謀高手,他們根本到不了「帝王將相」的社會位置。

權謀是成功的方法,而帝王將相,富商巨賈,家資巨萬,是權謀的結果。

本人陳旭,從小喜歡權謀之術。

陳旭從月薪600元的底層公司員工,5年升職到老總位置,現在成為老闆,買了別墅,也是因為我從小學習權謀的結果。

願意與各位權謀愛好者,互相交流權謀學習心得。

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陳旭

2018.2.12

陳旭精選文章:

富豪的發財思路,窮富的關鍵所在,窮人知道了必將升官發財

今日頭條鏈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在回答之前,我首先要說,這句話並不是一個普遍的道理,它只是一個現象,我們需要做的是分析這個形象存在的原因。

在我們社會中流傳著一句俗話叫:「為富不仁」,還有一句話叫「男人有錢就變壞」,好像有錢的人,就會道德墮落。其實,這只是窮人自我的欺騙。

我們都相信,這個世界是平衡的,人人平等的。雖然很多人說,自己願意平平淡淡過完一生,但是很多人潛意識中其實會羨慕那些成功者。當成功者遇到問題,很多人就會說,你看,這些人道德有問題,以此來佔領道德的制高點。沒辦法,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會面臨資源不均的問題。所有人都渴望更多的佔有財富,佔有生產資料。誰都是兩隻胳膊,兩條腿,為什麼他能成功我不能成功呢?那麼,他一定是使用了非常規的手段,這些手段是我不願意用的,是我所鄙夷的。由此,很多人就為自己沒有成功而找到平衡。此外,當成功者面臨危機,會有很多人幸災樂禍,所謂「高處不勝寒」,以此來平衡心中的不滿。

下面我們再說「成功的人喜歡陰謀」。首先,究竟什麼是成功?一般世俗意義的成功可能就是事業有成,收入很高,家庭和睦等等。其實,人與人的精力有限,為什麼這些人可以成功呢?大部分是因為他們是企業老闆,高管等等,說簡單點,很多人的酬勞都是二次分配,這些人一般都不會在第一線工作,做最基礎的內容。他們可能負責公司團隊的組建,目標的定製等等。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和人打交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人多的地方就會有大是非。所以,很多管理者都會盡量平衡下面員工每個人的利益,讓彼此和睦相處,共同創造價值。很多人覺得,這些人每天就是琢磨人的,所以有人會說,這些人天天是在玩權謀。


首先我們來看兩個明朝的名人。

一個叫張居正,一個叫海瑞,不用多做介紹,這兩人你們都認識。

為什麼說這兩個人呢?因為他們很有代表性,海瑞超級迷戀道德,而張居正無比喜歡玩弄權謀。

海瑞從小父親就死了,他的母親謝氏性格剛強,對海瑞要求很嚴格,不讓他像一般兒童那樣嬉戲玩耍。海瑞自幼攻讀詩書經傳,他立志日後如果做官,就要做一個不謀取私利,不諂媚權貴,剛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號"剛峰",取其做人要剛強正直,不畏邪惡的意思。

心理學認為,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天真,一輩子認死理,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在生活很難交得到朋友,堅持自己的理念和信念,很難動搖。

海瑞做官時的表現,印證了這一點。別人做官家財萬貫,海瑞做官窮的買不起菜,還要自己家人種菜,老母妻子還要打些零工加工些產品出去賣才能維持生計。

海瑞上書罵了嘉靖,徐階力保他不死。到了晚年海瑞卻追究徐家也不給予優待。

海瑞最高職務為南京吏部右侍郎,一生為民理政,卻只為一地方爭利益,沒有為國家做出什麼大事。人稱:人是個好人,卻是個沒用的人。一生都當別人當工具利用,只能當作一個道德模範掛在牆上供人瞻仰,如同門神,只可以嚇人,卻不能治人。

再倒過頭來看張居正。對於張居正,道德並無多少可以稱道的,故當時就有人說:居正居正,居之不正。

張居正一從政就是個高手,一看 就是湖北人,精明的很,不愧是九頭鳥。

當時嚴嵩徐階高拱這明朝中期的三個牛人鬥來鬥去,他置身事外,卻一路高升。嚴嵩徐階落敗,張居正藉機聯合太監馮保把高拱拉下馬,自己上位。全然不顧高拱對自己的提攜之恩。

執政後,張居正就開始建立自己的班底,打壓不同政見者。後來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張居正開始欺師滅祖,把自己一直信奉的心學學堂剷除,殺死了不少心學大師,心學從此走向沒落。

生活奢華,喜歡美女。回家奔喪時還要坐32人抬的超級豪華無敵大轎子,比皇帝的規格都高。自己過生日掛黃金對聯寫:「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 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明顯不把皇帝當回事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品低下,道德上有許多問題的人,執政十年,對內改革,對外用兵,富國強兵,給快死的明王朝又續命近百年。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時,為什麼會儒法之爭?

根源就在於,我們做事時到底是道德為先呢,還是功利為先?

儒家是原則導向型,凡事以道德仁義為第一原則,只講仁義而不講成敗,只講是非對錯而不講成敗得失。

法家是目標導向型,實現目標是最重的,至於用什麼手段沒人在意你。

事實上也是如此,秦朝末期,那個無賴流氓劉邦為什麼能當皇帝,就是什麼壞招都用盡,只求打倒項羽。打敗了可以放棄父親老婆孩子,只要能讓自己當皇帝做什麼都願意,他心中根本就沒有仁義道德。如果有也是為了做給別人看的。而項羽卻因為劉邦說自己沒有謀反之心,就在鴻門宴放過劉邦,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會做太多壞事,所有歷史上的壞事都是劉邦栽贓給他的,反正他死了又不會出來說話。鴻門宴如果兩個人身份換下,劉邦才不管項羽有沒有過錯,你威脅到我的皇位,我就要殺你。後來殺韓信英布彭越就是如此。

然而就是這麼不講道德講功利的劉邦完成了統一,讓人們免除了戰亂之苦。

哪一個成功者不是左手權謀,右手雞湯?

最後我們再講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故事。

春秋時齊國有四大家族,欒氏高氏強大,陳氏鮑氏弱小。

一天有人報告陳氏鮑氏說,欒氏高氏準備聯合滅亡他們。於是他們就積極準備應戰,準備一戰。

正在這時,準確的情報回來了,說欒氏高氏正在辦家宴呢,剛才的是假消息。

鮑氏說,嚇死我了,虛驚一場,回家喝酒壓壓驚。陳氏說,切慢,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召集人馬發放武器的事馬上就會傳出去,傳到欒氏高氏那裡,還會找我們麻煩。現在就是最好決戰時機。他們現在沒防備,我們趁你病,要你命。

於是陳氏鮑氏聯軍偷襲得手,欒氏高氏退出歷史舞台。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如果講道德,那陳氏鮑氏就應該去道歉,最終導致滅門之災。當然儒家說了,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悔於心。成敗對我不重要,得失於我何加焉。

因此成功者有成功者的邏輯,那就是權謀厚黑不重要,仁義道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勝利,一切的一切都是手段。同樣失敗者有失敗者的邏輯,成功我追求,但不是我的終極目標,如果為了成功,我要放棄我的原則底線道德,我寧肯不成功。用孔子的話說:不義但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選擇什麼就是什麼,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一切歸於你心。


題中所說「失敗的人」及「成功的人」,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失敗的人」指的是那些嘗試過去突破,最終以失敗收場,並且沒有堅持下去的人,當然也包括那些懦弱的失敗者,沒有去嘗試過就放棄了,本來一腔熱血,最終只能甘於平凡的人;而「成功的人」指的是那些無論是錢、權、人上都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確實,現如今的社會,講道德很多時候真的變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人們追名逐利,只為那莫須有的旁人瑣碎。因此,咱們就從「失敗的人」和「成功的人」心裡角度去分析吧。

「失敗的人」

我這裡所說的「失敗的人」指的是那些自甘墮落,頹廢不堪的社會公認的蛀蟲以及那些自己失敗了卻嫉妒別人成功了的小人。

其實,概念定義清晰之後,題中問題「失敗的人迷戀道德」就容易理解了。「失敗的人」是沒有存在感的,他們在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心裡都會做相對應的鬥爭,種種回憶和抱怨由心而生。不難理解,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當看到相對應的道德違背事件,或者對某些事物進行譴責時,他們會第一個跳出來,站在所謂道德制高點,高調評頭論足,尋找存在感,以填充空虛的內心。

所以說,這種迷戀道德的方式,是病態的,不是正觀的。而正確的看待方式應該是從事物本質出發,拋開個人主觀臆斷,進行客觀評價,不帶個人情緒。這也是我們傳播道德最基本的也是最持之以恆的基本原則。

「成功的人」

既然題目所說「成功的人喜歡權謀」,自然這裡所說「成功的人」也是指那些無論在商界、政界、社會界、娛樂界等依靠一些權謀伎倆取得某些成就的人,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風光無限的,這裡的「成功人士」不包括那些德、財兼備牛人。

這個概念定義到這裡,也是夠明晰了。「成功的人」,他們於江湖中摸爬滾打,見過太多的下作伎倆,見過太多的無恥齷齪。優勝略汰嘛,不施展權謀,只能被淘汰。而事實也證明了,只要他們施展某些權術,就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幾率。

依靠權謀成功的人,自然對權謀青睞有加。這是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鑰匙,能丟嗎?不能夠的,一旦依賴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時間長了,也就成為了所謂的「信仰」,甚至開始當做教條進行傳播。我想這種現象就不用我去描述了吧,我們每個人都碰到過了吧。

因此,「失敗的人」,請收起你的虛偽,正視現實,重新拾起往日激情,砥礪前行。「成功的人」,請不要做作,種種行徑,皆有因果,不要過分不要蔑視道德的存在,找回本心,找回自我。

你們說是吧?(關注儂儂,新年有話說)


失敗者喜歡歸隱山林,避世而退;成功者喜歡衣錦還鄉,入世而進。自古以來莫不如是!

退隱避世者,大部分都是各種各樣的世俗眼中所謂的「失敗者」,有求仕屢次不第者;有科考名落孫山者;有家業中落不興者;有經商血本無歸者;有戰爭家破人亡者……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大都人的承受能力一旦突破底線,就會悲觀失望,心灰意冷,卻又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現狀,只好退而求其次,歸隱山林,遊山玩水,自謂「淡泊名利」,至少在道德品格上我們是有格調的人!

而相反那些世人眼中的成功者,「春風得意馬蹄疾,青春作伴好還鄉」,深怕「錦衣夜行」,恨不得四海之內所有兄弟,都知曉他的功成名就,活在俗人的世界,就要按俗人的標準來權衡利弊,爾虞我詐,鬥智斗勇,這樣的權謀也是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懂權謀術,估計下一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裡將是你重拾信心避世修行的理想佳地!

深山老林,不問前程!

點贊評論,財源廣進!


這個是一和共性問題。失敗者迷戀道德,這個道德應該加個引號,因為此道德非彼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聽不懂沒關係,指的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與其他人之間相處關係的約束。注意,道德是「約束」作用。

舉個例子:你看見別人口袋有錢,你就乘機順手牽羊拿走了,很顯然這種行為不僅是違法的,更是不道德的。

那麼失敗者迷戀道德怎麼理解呢?這是個思維陷阱,有時候我們會有這麼這個荒謬的邏輯:

弱者就是對的,弱者就是正義的,弱者就是有道德的。

比如這個問題的前半段「失敗的人迷戀道德」,失敗者往往是弱者,但是與道德其實沒有充分必要關係,比如一個偷竊失敗的人也會迷戀道德嗎?

所以,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一個人因為受到道德束縛導致失敗。

馬克思說過:一切資本都是有原罪的。毋庸置疑,很多商業行為,職場行為的確存在「原罪」,比如我們常見的商業行為中的「擦邊球」,職場行為中的「拍馬屁」,雖然違規而且不道德。

但是,很多企業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行為走向了成功。反之,我們知道道德的作用就是約束,很多人因為受到這種約束,使得中規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使得成為「失敗者」。

其實失敗和成功是相對的,有人贏得了金錢上的成功,卻成為了道德上的失敗者。有人成為了道德上的楷模,卻生活上很落魄。

不同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就看你如何選擇。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王萍:

看到題目中的「失敗的人迷戀道德」,首先想到的是不擊半渡的宋襄公。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戰。楚軍人多而宋軍人少。起初,宋軍在河岸邊嚴陣以待,楚軍卻還在過河,宋國大司馬公孫固建議趁著楚軍忙著過河的時候襲擊他們,宋襄公卻搖頭說:這不道德。

眼看著楚國大軍全部過了河來到岸上,心中捉急萬分的公孫固又建議趁著楚軍還沒擺好陣型的時候襲擊他們,宋襄公又搖頭說:這不道德。等楚軍擺好陣型上前與宋軍交戰,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受了重傷並最終因傷致死。

對於宋襄公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可以看出,道德是宋襄公這類人的信仰,他們為此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對道德的執著追求並不因成功抑或失敗而改變,這是讓人敬佩的。

但是,從古至今失敗之人千千萬,又有幾位宋襄公?很多時候,失敗者在失敗的時候大談自己如何講究仁義道德才導致了失敗,其言語之間的仁義道德不過是其失敗的遮羞布,與「信仰」二字相距千里。

這種「迷戀」無非是一種保護自己脆弱自尊的手段,與道德本身無關。

至於「成功的人喜歡權謀」,誠然,在權力鬥爭中獲勝的一方確實需要過人的「權謀」,有頭腦、思維靈活的人才更容易在權力鬥爭中獲勝,但並不是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權謀」。

比如,在科學領域攻堅克難的人,在實驗室一坐冷板凳幾十年的人,他們的成功需要講究學術上的策略,但與「權」字卻是一點兒也沾不上邊。有許多醉心於學術的人對「權」一竅不通,而且絲毫不感興趣,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專業領域的成功人士。因此,喜歡權謀不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為什麼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

之所以被認為「失敗的人迷戀道德,成功的人喜歡權謀」,我只能說是出於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吧。

為什麼說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呢?畢竟在這個社會,大家公認的成功者還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吃瓜群眾和少數被公認的失敗者。要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大家都沒有心胸開闊到海納百川,都懷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心態。不成功的人往往喜歡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抬升自己,貶低別人是最好保存自己顏面的方法。

比如劉邦和項羽。雖然最後是劉邦稱王,但是在很多故事裡,劉邦被塑造成了一個地痞流氓,而失敗的項羽卻成為了所謂的「人傑」,「鬼雄」。可是,項羽就真的有那麼好嗎?事實上,與他的孤芳自賞相比,劉邦恰恰的依靠他的採納善言、團結將士取勝的。

還有劉備和曹操。在《三國演義》里劉備也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失敗者,曹操就是善於權謀的梟雄。但是在《三國志》中對曹操的評價甚高,「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事實上,《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三國志》才是一本真正的史書。

不可否認,社會上也有不少小人得志的例子,但是很多的成功人士確實是依靠自己的過人之處獲得成功的果實。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才更加的確切,失敗的人往往謀略不如成功者,而成功者往往不拘小節。


這個問題把失敗和成功對立起來,把道德和權謀(才智)對立起來,不是正確合理的思維方式。

首先要說清成功和失敗的區別是什麼?

古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如劉邦和項羽。

現代有錢是成功,沒錢是失敗,如馬雲和我。

這種二元思維合理嗎?不合理!

因為,項羽雖然失敗,卻贏得了史書讚美,現在還有很多人讚美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尊嚴,批判劉邦要求分食父親肉羹的無恥!

某種程度來說,劉邦和項羽各得其所!

在者,馬雲很有錢,我很窮,這就代表了馬雲比我成功嗎?未必!把我放在馬雲位置上,我肯定做不好,把馬雲放在我位置上,馬雲坐著也不舒服(主要是不願意)。

馬雲有他的位置,我也有我的,誰成功誰又是失敗?各得其所而已。

有句老話,吃的鹹魚耐得渴。所有的人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是回歸到和自己道德和才智相符合的位置,僅此而已!

再比如說,開車出門,遇上碰瓷的,被訛了一大筆錢。於是有人說,看!碰瓷人有權謀有才智,所有成功不勞而獲賺到錢了!司機有品味有道德,所以失敗了,被騙了!

這個故事是不是告訴別人成功主要靠騙術?要知道騙術基礎上的成功是短暫的,還有句話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碰瓷多了那一次就把自己碰得粉身碎骨!

想要過得比別人幸福,比別人更成功,需要努力,努力提高個人的才智,也需要緊守道德和法律底線。靠權謀獲得的成功是假成功,靠才智和道德獲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換個角度來說,不為失敗找借口,多為成功找出路。那些失敗的loser迷戀道德,是因為他們一無所有,他們只能用自己人品好這一點安慰自己千瘡百孔的心靈!

有句話叫,愛國是流氓最後的避難所,仿照說一句,道德是失敗者最後的遮羞布!

不歧視弱智,但希望弱智能夠自強自立,而不是用道德綁架強者。雖然,我也不是強者。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安靜的死去?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太在乎一個人,你就輸了

TAG:文化 | 社會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