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箏》大結局的這段文字,你有什麼想法?


《風箏》這劇,演的是挺熱鬧,拍的和演的都很到位,但在人性方面是一種錯誤的宣傳和引導,主要原因如下:

(1)追求信仰沒錯,但信仰背後的核心是什麼呢?西方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是:獨立、自由、平等。我們現在的核心價值則是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拋開政見對錯不談,如果為了某種政見而不講基本人性的去追求信仰,基本就是沒人性的愚忠吧。

(2)人在社會上生存,基本的人性就是保證父母、妻兒和家庭的安全和幸福。虎毒還不食子,哪所謂的舍小家取大家,都是本末倒置和刻意的洗腦宣傳。看看我們和其它國家現在都是怎麼做的,為了本國公民的利益,一般都是動用國家力量來保證公民安全和幸福,這才是人間正道。什麼

(3)對於這些堅持信仰撕裂人性的人,是非常危險的人。他們既然可以視自己的親人和兄弟於不顧,自然更不會顧及其它人的生命和幸福。這些往往很容易成為暴君施政的借口,借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可以對其它人進行施暴,典型代表的就是斯大林和希特勒,這些人最終也會被人民拋棄。

(4)一個不講人性的人和人群,他們所講的信仰和堅持的信仰,都是幌子,都是出於某種目的幌子,不要也罷。

(5)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前經常鼓吹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話並不適用於國家和民眾層面。任何當權者統治之下,百姓都要過生活,並不會因為當權者變了而無法生活。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對孫權說:誰都可以投降,就你不能。


風箏大結局這段文字,點出了此劇的主題,那就是:是否可以為了崇高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哪怕拋棄基本的人性也在所不惜?我們先不下結論,僅僅做個簡單的比較:

高君寶和周喬兩人,一個整天為生活而奔波,說不上有什麼信仰,而周喬卻有堅定的信仰,高君寶對養母孝,對妹妹愛,最後為了妹妹,情願放棄刺殺周志乾而自盡,相反,周喬連辛苦養大她的養母最後一面也不願見,口口聲聲說是為了革命信仰,一邊冷酷無情的說「死人的事情經常發生」,一邊又說「要為了受苦的人民」,你能相信對死人,哪怕死的是自己的母親都無動於衷的人,會對「人民」充滿感情嗎?

看到這裡,大家想想,是有情有義的高君寶多一些,還是無情但信仰堅定的周喬多一些,更能讓社會和諧和進步?答案不言自明。

比起周喬,她的父親周志乾相對來說並沒有為了信仰而失去人性,但還是做出了違背基本做人底線的事,親手害了自己的妻兒和兄弟,正因為良知還在,所以他痛苦,於是只能拿「這是我的職責」來安慰自己,但還是痛苦,因為他還有人性!因為他知道,無論什麼理由,都不是做出違背人性事情的借口!有人說,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你的今天,那如果沒有內戰,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會更好?


電視劇連續劇《風箏》已經完美收官,這部電視劇的主題從無形到有形;從隱蔽到公開始終貫穿著一根主線,那就是信仰。鄭耀先的信仰如此;韓冰的信仰也是如此,劇中的大大小小角色都是如此。在信仰面前可謂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令人淚涕交加心痛如絞。

電視劇連續劇《風箏》是一部罕見的電視劇,她以中共特工和國民黨特工,相互長期的潛伏,相互挖找,相互鬥智斗勇和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政治背景開始並且深入發展的。

電視劇連續劇《風箏》的視覺畫面樸素、細膩和令人浮想聯翩,沒有過多的血腥場面,但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電視劇連續劇《風箏》的聽覺給人以震撼,沒有通過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來抓住觀眾的內心震撼,而是通過劇中的人物對話和畫外音來打動觀眾的聽覺和內心世界,以勃起觀眾最大的共鳴。

說到這,我覺得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電視劇連續劇《風箏》,在沒有任何廣告效應下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呢?

其一,信仰,成為不屈不撓的巨大動力。

我們知道,每部小說、每部電影和每部電視劇或者連續劇都會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有的表現人性;有的表現物性;有的讚美善良;有的鞭撻醜惡。但是電視連續劇《風箏》卻以不同人生,不同信仰為主線進入了觀眾的內心世界和感情世界。

《國際歌》就是共產黨人的信仰

其實,信仰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產物,那麼信仰作為標誌,被人去信奉,去敬仰的時候,就會產生無形的力量和勇氣。電視連續劇《風箏》的劇中,當深陷困境的鄭耀先和馬小五唱起《國際歌》的時候,頓時讓人淚奔。久別了的旋律和歌詞讓每一個走過來的人心情都不能平靜,

電視連續劇《潛伏》按理來說,應該是一部成功的同類型劇種,但《潛伏》沒有讓我流淚之處,《風箏》做到了,就是今天想到鄭耀先我依然如此有含淚的感覺。

其二,信仰,成為堅貞不渝的奮鬥目標。

什麼是信仰?百度詞語解釋:」指對某種政治主張和主義、宗教或某人的信奉敬仰,把他們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或榜」。正因為如此,電視連續劇《風箏》才獲如此成功的。

主人公鄭耀先雖表面身份是殺人如麻的軍統六哥,但真實身份卻是中共黨員,無論他身居何種困境與險境,都不忘初心,客服困難,信仰不改。在他的生命臨危的時刻,唯一的心愿就是去北京天安門看看,當我們看到躺在救護車裡,生命垂危的鄭耀先向著天安門廣場的五星紅旗敬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軍禮時,還有誰能控制住兩眼流出的熱淚呢!

平心而論,韓冰在我黨里也算是一名真正老革命了,但誰又曾想她卻是國民黨軍統長期潛伏在我黨內部的一名特務。韓冰她也是信仰堅定,不屈不撓,忍受著起伏波瀾的人生與命運的折磨,也是始終初心不改,儘管最後以服毒了結了生命,但在她臨死時的話語中,仍然透露出她對信仰的堅持和對國民黨的忠誠。

電視連續劇《風箏》不愧為是近年來一部難以看到的好劇。她歌頌共產黨人和他所追尋的信仰。揭示了人的內心活動和基本初衷,再一次為黨的的初心和信仰唱起了久違了的《國際歌》。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和烈士永垂不朽!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看《風箏》所聯想到的一點啟示:

之一,信仰是一個人的脊樑,信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一個人沒了信仰,如果一個民族沒了信仰,意味著什麼?

之二,當今社會談信仰是唱高調嗎?

之三,為什麼有的人總在說:「戰爭年代的信仰和現在不是一回事了。」,正確的信仰有時間性嗎?

歡迎和蜥蜴小哥共同探討。

圖片來源於網路,敬請原諒。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國家在五六十年代一清二白的基礎上發展工業、農業及軍事科學,上至最高領導人,下到一般的平民百姓,全國上下一條心地搞建設,我們的科技工作者更是苦心鑽研追趕世界的步伐……如果沒有建國初期信仰至上的時代我們的國家也就談不上後來的趕超了!在當時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就是全民最堅定的信念,可惜的是很多人現在已經放棄了人類的這一偉大理想,已經忘記了初心!為什麼我們在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了的今天很多人反而陷入了迷茫?其實就是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仰的結果-迷茫中有人選擇了信仰上帝、有人選擇了信仰佛祖....這些信仰當然同樣會讓人產生幸福感的。記得在印度看到許多赤貧的人在苦難的生活中堅定地信仰諸神,他們身在苦難卻仍然感到幸福-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同樣,鄭耀先、韓冰們雖有不同的信仰但仍然幸福地堅持著,我們同樣從中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吧……

我不知道像比爾蓋茨夫婦這樣的巨富信仰什麼,但是他們為消除貧困消除疾病所做的一切無不是信仰的外在表現。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信仰不會給自己帶來幸福-那就是金錢至上、自私自利-這樣的「信仰」不僅不能使你幸福,反而會削弱你的幸福感吧。如果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只信仰金錢至上、自私自利,那麼這個國家也就沒有了普遍的幸福感....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選擇自己的信仰當然是個人的自由。但是如果能夠把個人的信仰與人類的命運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聯繫在一起,那麼小小的一個人也可以煥發出巨大的力量,怕就怕你昏昏噩噩沒有任何信仰吧……當然,作為一個普通人,你的信仰除了宗教以外還可以信仰「善」,一個一心向善的人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幸福快樂;作為一個普通人你還可以把自己的職業精神當作自己的信仰-做一個堅持不懈的科技工作者、做一個出色的碼農、做一個精益求精的廚師、做一個把自身的幸福建立於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教師、做一個悉心照顧孩子的保育員、做一個讓同行佩服的咖啡師....這些都可以成為普通人的信仰....當然,我依然認為最偉大的理想還是為人類社會能夠持續發展、消除貧困、保護環境等等能夠把自己個人的命運與人類的命運結合起來的理想和信仰吧……


鄭耀先的結局,作為普通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作為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戰士來說是悲催的,作為地下工作者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是幸福的,作為一生追求信仰並為此奮鬥終身的共產黨員又是不遺憾的。


把信仰當成活著的唯一動力,是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你可以成為眾人仰望、遙不可及的聖人,卻始終被人性的良心啃噬地內心無法安寧,而這也是把信仰置於一切之上的不幸。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為活著而活著,為活的舒服點兒而活著,為自己活著,為愛的人活著。

那些戰爭中為信仰犧牲一切的英烈,是特殊時期、特殊環境造就的意志非凡的人,普通人能一輩子不做惡事就算是純凈之軀了,能急公好義、濟世醒人就是小環境里的英雄。

《風箏》里的「風箏」,做為解放前軍統六哥的鄭耀先,做為解放後歷史不清白的留用人員周志乾,他的身份在動蕩的歲月里幾經更迭,最後連自己都不再在乎自己究竟是誰,唯一記得的就是當初的誓言和未完成的任務,一個人活到了這個份兒上已經成「神」了,他是他自己的「神」,也是他所信仰的理想的最靠譜的「神」。

古人說「飽暖思淫慾」,現在的中國人過得很幸福,幸福到對八卦醜聞以外的事情不感興趣,更別提矢志不渝的追求信仰了,能自律自強的人就是超越一般人的存在了。

所謂自然規律就是冥冥中自有定數,就象是沉寂了五年的《風箏》在播出後引發了國人關於信仰、人性的大討論,在紙醉金迷、唯利是圖的風氣下,《風箏》這記重鎚敲的不晚不早、時間剛好,至於餘音能繞樑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僅供參考。


在戰爭年代可以說信仰至高無上,因為原本已經隨時生死面對了!但在和平年代,若把信仰提高到無條件和違背人性的境地,則這個信仰就會大打折扣了!一個信仰要犧牲人性而獲得,這個信仰本身就值得懷疑和摒棄了!


信仰與人性,誰主沉浮?

諜戰大劇《風箏》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評論說:「鄭耀先為了所謂的信仰,對老婆不愛,對兄弟不義,對女兒不親,有這樣的下場是註定的。殊不知所謂的追求信仰,不過是革命的一件華麗外衣,而革命不過是為了巧取豪奪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有些意識形態的主義,做作的,高調的,其實質是受權力操縱的表演。值得你追隨一生的信仰,不會叫人拋家棄子,手足相殘;真正的博愛是包容一切的,當所有的主義都化作歷史的微塵,世間唯有真愛永恆。」這位網友的認識看起來十分有道理,認為人性高於一切,但恰恰沒有搞清楚信仰與人性的問題。簡單說信仰是對一種主張、主義的尊從,是行動的指南。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反映,人性是複雜的,但大致可以概括為善與惡。從《風箏》中的具體人物來分析信仰與人性,應該更有利於把握信仰與人性的問題。一.韓冰。韓冰是軍統長期潛伏共產黨內部的特工,代號「影子」,從她40多年的風風雨雨的潛伏生涯來看,韓冰與一個真正的共產黨沒有什麼區別。她有真愛,有真性情,也為共產黨做了很多好事,但她的人性並沒有消除她的信仰,雖然,她也感到為國民黨效忠是沒有價值的,然而,當鄭耀先揭穿其「影子」的真實身份後,韓冰選擇服毒酒自殺。這就是主義的信仰高於人性的堅守,她不愛自己,她忠誠於信仰,而忠於信仰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你認為她沒有人性,但這就是她的人性。二.鄭耀先。在鄭耀先身上表現出的信仰與人性的反差更為強烈,也更具有說服力。鄭耀先與程真兒預定在西餐廳會面,卻意外被中統高占龍發現,製造了一場車禍。程真兒死在近在咫尺的鄭耀先眼前,而鄭耀先卻只能假裝無動於衷。內心流血,而不能表現出來,按照人性論的解釋,此時的鄭耀先應該衝到程真兒面前,抱起她往醫院跑,這樣的人性就該讚美。是該讚美,那鄭耀先就成了十足的瓜批特工了,這樣的人性有什麼價值?屁都不值。當鄭耀先被安排處理程真兒的骨灰時,他只能挫骨揚灰,依照人性,鄭耀先該被千刀萬剮,但他卻設計借宮庶之手,射殺中統高占龍,為戀人程真兒報仇。說到這裡,也許有人又會說冤冤相報何時了?說這個問題其實又回到人性上。你想讓世界充滿愛,讓民主、平等、自由、幸福惠及芸芸眾生,但有人不答應,他們只想吃獨食,這也是人性。怎麼辦?這個時候人性解決不了問題,讓信仰上位,只有信仰才能解決人性存在的問題。以此類推,徐百川與鄭耀先的蘋果之情,宮庶與鄭耀先出生入死,趙簡之為不出賣鄭耀先撞死在監獄的牆上,宋孝安捨生取義,說的都是信仰與忠義人性的問題。《風箏》里軍統五虎將鄭耀先、徐百川、宮庶、宋孝安、趙簡之都是有信仰和情義的人,只不過他們的信仰不同,但並不排斥他們之間的情義。不論共產黨或國民黨,他們都有堅定的信仰,都有博大精深的情義,他們雖然都死得很慘,但他們用死亡闡述了最真誠的情義。在他們身上,信仰與人性和諧統一,最後都用流血和死亡來表達,這讓我們深刻感動,難以釋懷。三.林桃。中統特工林桃號稱「剃刀」,但溫潤得梨花帶雨,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不管順境還是逆境,她都一如既往給予鄭耀先最深沉赤熱的愛情,這是《風箏》里最溫暖的人性,讓人熱淚盈眶。我的男人是國軍軍官,這是林桃的理想、人性和愛情,三者不容分裂。當林桃得知鄭耀先是共產黨特工「風箏」時,她沒有背叛自己的信仰,這位美女特工,以死明志。殘忍嗎?這是悲壯的殘忍,符合愛自己更愛他人的人性。人性不僅是愛自己,更主要的是愛他人;只有戰勝愛自己的人性,才會有以死相報的信仰。信仰與人性,誰主沉浮?


我想說周喬的人設是個敗筆,父母皆為特工,兒女即便沒有特工潛質,但是智商、情商不會雙低,甚至嫁給一個長自己好多年齡的農民。這裡貌似絲毫沒有考慮遺傳,而且從小被秋荷收養,她知道秋荷是頂著壓力養活她的,她怎麼可能張嘴閉嘴說秋荷是妓女?編劇這麼描寫一個中共特工的女兒,不知是為了什麼。


當台灣在不知道鄭耀先是共產黨的時候,得知他的死訊說是蔣介石都為他舉行了葬禮!當鄭耀先成為一個公民的時候~當他為了信仰終此一生的時候,卻是如此~能不讓人淚奔嗎?他為了信仰算計一切,包括給他生了一個孩子的結髮妻子,也犧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犧牲到自己的人性,信仰到底是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我不知道,慶幸我沒有信仰!


推薦閱讀:

有沒有人得焦慮症?現在好了?
我們可以做什麼才能成長,修復自我?
想整牙,可不可以給一些整牙建議?
牙疼的厲害怎麼辦,如何緩解?

TAG:風箏 | 影視 | 歷史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