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雅虎會失敗?


以下答案來自 Quora 用戶 Xavier Amaterin,由硅發布編譯:

我沒有在雅虎工作過,但是我認識很多在雅虎工作過的人。我也和許多前僱員進行了互動,並且能夠很好地了解雅虎在不同時間出了什麼問題。鑒於這種情況,這些是我的主要看法:

人才密度

偉大的公司是由偉大的員工組成的,而這是非常困難的。寧願聘請和保留最好的,也不要陷入聘請次優人才來填補孔雀。

雅虎在矽谷曾經擁有最頂尖的人才,但是他們後來也開始招聘平庸的工程師,而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保持高人才水平上。由於這個(以及其他原因,我將在後面提到),最好的人開始離開,更進一步降低了人才密度。

幾年前我正在採訪一位正在離開雅虎的經理。當我問他如何改善他現在的隊伍時,他回答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把他們中的 80% 辭退。」。他不僅覺得自己的隊伍不好,他也覺得他甚至不能採取行動來提高人才密度。難怪他想離開!

焦點

除了他們的「失敗的人才戰爭」,也許雅虎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一直沒有真正發現他們作為一個公司的重點。是的,他們試圖成為一個「網路」公司。但是,這甚至意味著什麼?他們從來沒有最好的搜索引擎,最好的社交網路,或最好的東西。更糟糕的是,他們似乎從來沒有把戰略重點放在任何特定領域。即使當 Marissa 明確表示要成為一家移動廣告公司時,他們也在做著一千件事情。

你不能通過收購來建立一個公司

與前一個相關的是另一個教訓:你不能通過收購來建立一個公司。是的,我知道這對一些公司是有效的。而且,我甚至知道 Google 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 Youtube。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大收購的公司確實有一個重點和明確的戰略。例如,想想 Facebook 收購 Instragram 或 WhatsApp。

也可以這樣說, Marissa 使用收購是為了解決人才密度的第一個問題。但是,在我看來,在所有這些收購中,雅虎受到的影響只是焦點被進一步分散,且淡化了內部的文化)。

創新不(只)是研究

雅虎在研究方面一直是最多產的實驗室之一。雅虎已經有很多很棒的點子和研究項目。我甚至不記得有多少「最佳論文獎」頒給了雅虎的研究人員。然而,這些想法大部分對業務影響不大。原因很簡單(但並不容易解決):組織從來沒有成立從技術轉移到業務的快速有效的技術轉移。

想想吧:Hadoop 出生在雅虎,而現在有像 Cloudera 或 Hortonworks 這樣的初創公司圍繞著 Hadoop 建立了自己的整個業務,價值甚至超過了雅虎。

愚蠢的文化

最後,對於高管來說,最重要的缺陷和教訓可能就是雅虎從來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在雅虎,大家熱愛自己的文化,員工們多次形容它為「大家庭」,人們高興,沒有壓力,有很多「自由」去探索。然而,文化並沒有推動真正的影響力、創新力或者快速行動力。最終導致了上述所有問題。

事實上,我甚至會說雅虎從來沒有明確表達過自己的文化。即使在今天,如果你去雅虎工作,你會看到他們沒有描述他們的文化或價值觀。也就是說,我應該注意到, Marissa 確實試圖改變一些東西,比如當她改變了在家工作的「家庭友好」政策,因為這個政策正在被濫用,但是她失敗了。你看,有時要改變已經沉澱多年的壞文化可能為時已晚。

有趣的是,Netflix 從雅虎得到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事實上,雅虎是對 Netflix 員工的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公司。大多數離開雅虎的人才能夠在一個真正重視文化的公司中發展壯大,並把公司視為「專業團隊」,而不是「家庭」。

總結

確實如同評論中的一些人所指出的那樣,你可以找到那些在這些方面都失敗了,但卻能夠取得成功的企業的反例。但是,我會認為,所有的失敗都是有原因的。在互聯網業務競爭激烈的競技場上,這些瑕疵變成了決定生死的關鍵點。我相信,在其他領域,如人才大戰和快速創新等問題可能並不那麼重要。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Altaba(俗稱「阿里他爸爸」,即Yahoo,雅虎)日前宣布,公司將會清算和解散,並將持有的全部阿里巴巴股份對外轉讓。這意味著,昔日超級互聯網巨頭雅虎繼上一次解體後,終於要徹底地消失在世界互聯網歷史上。

雅虎成立比谷歌還要早接近10年,而且最輝煌的時候市值超過了1300億美元。

雅虎曾是我上網的好些第一個,如第一個電郵、第一個門戶網站、第一個搜索網站,楊致遠是我第一個崇拜的互聯網「英雄」……曾經好像雅虎就是互聯網一般。

得知雅虎終於煙消雲散,雖然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知道早晚會有這一天,不過,依然感慨萬分!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雅虎會失敗?說來話長,可以寫一本書,這兒篇幅有限,只能用不禁想起的作家柳青在《創業史》中的名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來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時間倒回到1994年,互聯網才剛剛起步,如同一片廣袤又蠻荒的土地,同時也孕育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創始人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敏銳地捕獲到了這一點,隨著互聯網影響力不斷深入,彙集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站點層出不窮,但當時並沒有一個工具對互聯網上的信息加以組織分類,想要很快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變得尤為困難,於是他們推出了「David and Jerry"s Guide to the Web(大衛和傑瑞的網路指南)」,也就是雅虎最早的雛形,同年四月,該網站正式更名,一個在互聯網上響噹噹的名號——YAHOO(雅虎)誕生!

但起初的雅虎並沒有考慮進行商業運作,直到因為佔用學校帶寬被迫遷出學斯坦福大學,為了生計雅虎開始接觸風險投資,並在紅杉資本合伙人邁克·莫里茲的投資下於1995年3月正式成立雅虎公司,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Do You Yahoo」也成為街頭巷尾的流行語,變得和打招呼一樣頻繁!

和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努力嘗試,摸爬滾打謀求變現不同,雅虎一開始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通過在網頁上出售廣告賺的盆滿缽滿,但如日中天的雅虎也開始錯失一些機會,而這些機會在日後變成了雅虎成長過程中的難以逾越的大山!

  • 1998年,Google的兩位創始人開始接觸雅虎,希望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將PageRank(Google雛形)出售,遭到雅虎拒絕!

  • 2006年,雅虎看到了Facebook蘊藏的無限潛力,決定收購Facebook,當時Facebook方面開出的報價是10億美元,但雅虎一路砍價,將報價壓低到8.5億美元,最終導致收購失敗!

  • 2008年,微軟開出450億美元高價(溢價60%),希望通過收購雅虎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線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但雅虎覺得報價太低,拒絕了這一要求!

2005年,雅虎以10億美金外加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入股阿里,獲得阿里巴巴40%的股份及35%的投票權,但後續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導致雅虎股價大跌引起股東們的強烈不滿,但無奈大局已定,後來媒體將這一事件稱為「支付寶事件」!

除了一路錯失良機,給了競爭者發展壯大的可能,雅虎本身也遇到了問題:

  • 業務眾多,戰略上沒有焦點,阿里巴巴也曾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這一問題而瀕臨死亡,後續不斷調整,回歸初心,始終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作為企業第一使命,最終讓阿里力挽狂瀾,走上正軌!

  • 雅虎的核心業務是廣告,但由於廣告瞄準性不強,無法及時觸達目標受眾,鋪天蓋地的廣告不僅沒有為廣告商帶來收益,反而招致用戶反感,使雅虎的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 沒有及時跟進移動平台的發展,導致用戶大量流失!

  • 職業經理人主導,管理層更替平凡,雅虎在22年間換了7任CEO,導致雅虎在發展過程中摩擦內耗,搖擺不定,與谷歌及Facebook等競爭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被對手完全甩開!

如今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AZON以48億美元收購了雅虎核心業務,讓雅虎在一次次唏噓與無奈之中漸行漸遠,也讓無數互聯網企業為之警醒,如何在變化莫測的互聯網世界勇立潮頭,抓住機遇,不斷改變,是每一位領導者不變的責任和使命!

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最差的時代,時代的發展讓技術愈加完善,同時也讓更多人進入互聯網事業變成可能,BAT是否真的難以逾越?下一個隕落的巨頭又會是誰呢?相信最終變幻莫測的互聯網會給我們答案!

備註:部分內容源自網路信息整理,特別鳴謝《十萬個品牌故事》,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作為第一代互聯網公司的標杆雅虎,曾經極度輝煌,引領著整個互聯網行業。即使它現在衰落了,但是它依然很了不起,因為雅虎定義了互聯網行業的商業模式:開放,免費。在雅虎之前,在網上瀏覽東西是要收費的,上網成本很高,互聯網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奢飾品。

雅虎起來後,直接顛覆了這一模式, 網站免費給大家使用,越多人用越好,公司的收入主要靠廣告,這一商業模式使雅虎大獲成功,也給互聯網帶來了早期的繁榮,無數門戶網站在那一時期相繼冒出,紛紛效仿雅虎的商業模式,獲取流量成為了互聯網公司的頭等大事。但是這樣的繁榮是有泡沫的,大多數公司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前景,只顧盲目的追求流量,在燒完投資人的錢後,互聯網泡沫隨之破裂。雅虎也受到了這場泡沫的衝擊,營業額有史以來第一次下降。到2001年,雅虎已經出現了虧損,當時新上任的CEO塞廖爾,他看中了搜索競價排名,決定進軍搜索領域,最終也依靠搜索廣告扭虧為盈。可惜好景不長,雅虎在搜索領域中遇到了一大強敵:谷歌。

同樣做搜索,雅虎的優勢在媒體,谷歌的強項是技術。雅虎在意識到自己技術不行後,試圖轉型成技術公司,可是這並不容易,在技術上,雅虎根本干不過谷歌。而佔有優勢的媒體部分雅虎又沒有投注精力做好,最終就變成了一家媒體不像媒體,技術不像技術的公司。

對外被谷歌打壓,對內的管理也是問題重重。2006年,雅虎公司的高管 Brad Garlinghous發表了「花生醬宣言」,指出了雅虎正面臨的問題:攤子鋪得太大,公司策略就像在麵包塗花生醬一樣,東一片西一片,什麼都做又什麼都沒做精。管理層缺乏實際行動,也缺乏主從關係,找不到能夠真正拍板子的人,公司的決策能力大大降低。

當然,認識到了問題並不代表能夠解決問題,雅虎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始終沒能翻盤。2017年6月13日,雅虎被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以45億美元收購併更名為Altaba,名字都沒保住。至此,互聯網第一代巨頭公司雅虎算是就此落幕了。


簡單的說就是新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上人的行為模式發生了改變。而雅虎還停留在過時的模式上。

雅虎作為第一代互聯網巨頭,它的產生來自於互聯網的發展初期,當時網上的內容相當的稀少,內容都集中在少數的幾個IP上,因此簡單的分類目錄導航就非常容易的解決了網民信息檢索的需求。

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網民數量的飛速增長,網上的內容多了起來,這個時候少數的幾個大網站已經不能滿足網民的信息檢索需求。各種博客、小站點的崛起,給搜索引擎提供了用武之地。而雅虎卻沒能準確的判斷這種網路行為的改變,為後來google崛起以及自己的落寞埋下伏筆。

再後來就不用說了,作死的節奏,董事會換CEO跟吃飯一樣頻繁,怎麼可能保持戰略的持續性。


推薦閱讀:

用以太坊開發框架Truffle開發智能合約實踐攻略(代碼詳解)
哪些家電是經濟適用型家電?
想買一台音質效果很好的電腦用作hifi音源,有什麼好的品牌型號推薦嗎?
《回家的誘惑》的評價?

TAG:雅虎 | 科技 | 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