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拿小說當歷史來解讀?
個人覺得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很多正史確實太嚴肅了,太不好看了,導致普及性不強,正史的位置自然被取代。艱澀難懂的《二十四史》自不必說,上學那會的歷史教科書也過於教條化,很難讓人提起興趣。在沒有很好的正史普及情況下,好看的小說自然而然的慢慢就替代了正史的位置,所以拿小說當歷史來解讀也就不奇怪了。個人覺得要改變這種局面,首先要讓正史普及更大眾化,而不是少數專家學者的專利。近年來我們也看到一些好的苗頭,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國》(主要取材正史《三國志》),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主要內容來源《明史》),這些歷史書籍更通俗有趣,但又不失正史的嚴肅性。一舉兩得,豈不美哉!歷史本來就是鮮活有趣的,為啥就不能寫得更有意思、更讓大眾容易接受點呢?
有些小說寫的確實太好看了,大家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小說本來就寫的很精彩,加上其它的比如評書、話劇、電視、電影等多種形式的強力渲染,久而久之大家都寧願相信它是真的。最典型的非《三國演義》莫屬了,諸葛亮被塑造的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周瑜變得小氣了、魯肅變得傻逼了,司馬懿也被死諸葛嚇破膽了。大家靜下心來認真去想一想,這真的都是真的嗎?比如按照易中天老師的說法,周瑜二十多歲就當上吳國大都督、迎娶了江東美女小喬、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可以說是官場、情場、戰場,場場得意,怎麼可能會去嫉妒別人呢,別人嫉妒他還差不多。然而大家都真真切切的相信了,因為大家都很難接受美好的人設一朝崩塌,以至於現在的一些影視劇和文章只要稍微弱化一點諸葛亮的形象,就被很多人罵的狗血淋頭。
很多演義和小說更符合普通大眾心底隱藏的中國夢。易中天老師曾經在回答「為什麼中國的百姓那麼喜歡讀《三國演義》?」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出這麼一個觀點,中國的百姓心中一直存在三個夢,聖君夢、清官夢、俠客夢,我深以為然。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國家,安定的生活是每個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夢想,所以大家總是希望國家有一個聖君,聖君沒有了,至少也能碰到一個清官,如果清官也沒有了,那就來個俠客拔刀相助吧。很多歷史演義小說正好滿足這些夢想,比如劉備聖君的代表、諸葛亮清官的代表、關羽忠義俠客的代表,還有《隋唐演義》同樣有類似的情況。說白了,正史太真實、太殘酷容易打破老百姓的這些夢想,而演義小說正好迎合了這些夢想,所以他們能不相信這些演義小說是真的嗎?
謝謝邀請。
我個人認為是不可以的。但也有一些是可以的。
我認為呢,像小說這種的話,應該是摻雜了一些個人的情感和個人的思想。而並不是歷史的樣子,而且你說吧,寫小說的人也不一定是從古代一直活到現在,他也不可能一直活到現在,所以說他寫的那些事情,也可能是從古籍里得到了靈感。但那並不全是,古籍里所講的內容。作者可能會結合朝代發生的一些故事,例如說像,《大唐榮耀》[也有小說,但我忘了那個名字叫什麼了???!(??????)??]電視劇那樣子,結合了,唐朝歷史裡的一些故事。講出了李唐王朝的一段愛恨情仇。雖然說事件確實有真實性。可我們不應該把它當做歷史來讀,畢竟像小說呢,它是複雜了個人的情感,而並不是像史官所記載的那樣。但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去當做歷史來看。畢竟有些小說里的事情啊,背景啊,事件啊,都是可以考證的。作者他可能會去翻閱一下古籍資料,從野史和正史之中找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事件,然後再夾雜一些自己的情感,寫出自己的著作。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可以和不可以,也不算有個準確說法,全憑個人的想法。不過我建議,如果你真的很想在小說里讀到一些歷史的話,你可以先做一個鋪墊。嗯,就像這樣,先去看小說寫的那個朝代的古籍資料,一些孤本。然後再去看那個小說,你就可以知道,那些世界是不是真實的,不會影響你的判斷。
好了,這樣吧!
簡單來說,很多人把小說當歷史來解讀,就是因為他沒有看過真正的歷史。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就是坐井觀天四個字。這話說出來有點傷人,然而事實就是如此。
為了看起來不是侮辱別人,就用我自己做例子吧。如果我坐在井裡,一輩子不出來,就會真的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
當然,在這一點來說,我們最起碼比青蛙好一點,因為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可以跳出井外,我們不會拒絕。
其實如果看過正史的話,相信很多人就會發現小說的虛假了。
另一方面,人們更願意相信有趣味的事情,而不是相信真實的事。就比如諸葛亮的空城計,即使正史從來沒發生過,而且我們也有證據證明它是多麼不合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相信,就像被自己洗腦了一樣。
同時,一樓說的也是對的,小說趣味性足夠高,反而給了很多人不看正史的理由,這就導致了大家把小說當歷史的現象。
一般寫者通常添加自己的一些情感在裡面來表達一些對某段歷史的同情惋惜之色,作為普通老百姓也比較喜歡這口,就連我們的司馬遷同志也一樣,史記中的十二本紀本是都記錄帝王的政績,但是缺把項羽列入其中形成項羽本紀,可能也是表達對楚霸王的敬畏和尊重。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嘖嘖,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項羽的,嘿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