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了一首小詩,對不上格律,改了覺得不好,現在寫格律詩還有多少人遵守格律?


話說我寫詩詞主要是因為好玩,猶記初中時接觸文言文後,一個假期在家無聊,就在筆記本上把課本上的詩詞,隨意的改了下,洋洋洒洒寫了百多首。

後來大學時為追求一個女孩,寫了一首我動了感情的詩,大一時寫的。

醉紅塵

醉里三千夢非空,紅鸞星動情為控。

塵世尋緣何時終,吾心只為卿而動。

這首雖然現在感覺寫得太丑了,不過記憶卻最深。不是律詩也不是絕句,勉強可稱為古詩。

當然追求不成功,之後大學時代對小說和籃球有了興趣,就沒有寫過了。

2012年遇到了人生第一次議不反顧的愛情,可惜沒能走在一起,但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開始了把心中所有的情注在我的詩詞里。

12年是我詩詞不成熟的一年,直到13年在同姓家族的長輩一篇詞中的批判後,我開始按照格律填詞寫詩,漸漸的不知不覺寫了一半欽定詞譜,600首左右,如果朋友有興趣可以去我的微博里看看,微博名(娶個妖精回家暖床)裡面的詩詞主要是以鐵血柔情為主的,勵志類的不多。

寫了這麼久的詩詞後,我的感悟是,如果只為抒發自己的感情,隨意寫都可以,只要詩詞中注入了你的感情,有一定的意境就是很不錯的詩詞了。當然這類在詩詞屆稱為亂寫境界。

第二步則是,在亂寫的境界上又高了一層,稱為亂改。因為你心中已經覺得亂寫的實在沒有意思了,開始想寫出有意思的東西後,你會試圖嘗試把格律的逗號移個位置,變成同名不同體的變體。我就是在這個時候被人好好的批判後才開始第三步寫作的。

第三步,可以稱為中規中矩,因為在這個時候你已經開始認真的品讀格律了,開始安裝規矩寫詩填詞了,七言五言律詩絕句欽定詞譜,最開始你填的估計是字數少的,20字左右的,然後你在不斷進步,開始填到百字的或者三五百字的時候,你的詩詞寫作能力你就可以出師了。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我已經完成千鍾醉、九張機、鶯啼序、戚氏這些字數超過兩百字的詞牌,其中千鍾醉我寫了五百多字,詩中也寫了一首超過500的長調敘事詩,當然我也感覺寫得不怎樣。

當你們寫到長體的詩詞後,你基本上可以駕馭詩詞了,然後歌賦這兩塊和詩詞都差不算太多,你應該能駕馭了。

然後就是第四步了,這一步在你第三步沒有名氣的還是不要走,不然會被老一輩做思想工作的,這一步的名字叫,推陳出新。

意思是修改格律規則,滿江紅為啥會有這麼多變體,就是因為推陳出新而來的。

第五步又在推陳出新的基礎上在上一等,叫做再創新篇。柳永黃庭堅在這一步做得非常好,我們現在寫的很多都是他們寫出來的。

因此,騷年們亂寫亂改不是錯,錯在寫得太早了,沒有底蘊的亂寫是不合適滴。

附圖,我曾經填的詞。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改了覺得不好,真實的原因只能是「我」沒有用心去改,或者懶得花時間不停地改。

現在真正寫格律詩的人,沒有不遵守格律的,從一開始的質疑到後期心甘情願地去錘鍊,而這其中最大的魅力就是格律詩符合格律的情況下,真的是美到不行!

我個人認為,改了覺得不好,還是改得少,寫得少的緣故。

僅以我個人閑來無事的經歷來看,我現在寫絕句或律詩,自然而然地就符合常規格律了,若是心情好,偶爾還玩一下雙聲疊韻,若是心情再好,再填填詞也未為不可。當然,是不值得光天化日之下發表的,只能選擇後半夜定時發送,以湊足申請數量的需求。

我在其它回復中說,格律和詩是夫妻關係,允許床頭吵架床尾和的,神如杜甫,也有一些律詩不合格律,但人家的不合是不得不合,而且是建立在精通,化境的基礎之上的,可是我們卻不能如此要求自己。

因為懶得改,所以便拿「不以辭害意」當借口,總覺得有些不負責任。

愛她,就去追她,然後就娶他!

這不僅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責任。

因為我沒有看到你寫的律詩,所以無法提出什麼具體的建議。如果僅以近體詩為例,應當是喜歡的某個詞與平仄不附。如果不想將這個詞換掉。

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挪位置。

比如「柳淺煙濃畫閣新,多情蜂蝶恰相鄰」,比如,我不喜歡「相鄰」,特別喜歡「比鄰」,於是他會有幾種變體,首先是兩句調換。變成了「蜂蝶多情自比鄰,煙濃柳淺畫屏新」,

如果不換位置,可以將上一句平仄結構換一下,如「煙濃柳淺畫屏新,蜂蝶多情自比鄰」

這種換,有兩句之間的換,也有同句之間的話。同樣是這一句,可以換為「煙濃水遠畫?新,蜂蝶枝頭更比鄰」

如果,兩句都是自帶對偶效果,那麼就更簡單了,比如「煙濃柳淺畫屏新,雨細風斜梁燕頻」,這一句就會有許多種拆分方法。

煙濃雨細畫屏新,柳淺風斜梁燕頻

風斜雨細畫屏新,煙濃柳淺梁燕頻

風斜柳淺畫屏新,雨細煙濃梁燕頻

哪怕是畫屏新,若是仄仄平,改為畫?新,梁燕頻,若改為仄平平,完全可以是燕聲頻。

如果是律詩,常用的辦法就是向上挪一聯,或者向下串下聯,即原來是頜聯,變成頸聯,原來是頸聯,變成頜聯。

這是不想改動原詞的幾個辦法。

當然,另一個辦法就是改,肯定會找到相當的辭彙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語病的,寫格律詩自然要遵守格律,不遵守當然就不是格律詩了。如果知道鄰韻相押,那還能算作古體詩。最不濟能按照普通話押韻也是新韻古詩。

一、學舊體詩必須學格律

格律是舊體詩的入門基礎知識,可以不寫,不可不懂。舊體詩分格律詩和古體詩,而詞全部要遵守格律,如果學舊體詩不學格律,相對於吃飯吃了半飽,做事只做一半,而收穫則遠遠不到一半。

二、學格律並不難

很多人學格律,基本半小時就明白個大概,之後就是熟練和深入,讀書寫作相結合逐步提高能力。

大部分畏難的人是心理作怪,格律並不比九九乘法表難多少。也不要被厚厚詩詞格律書嚇倒,一本格律書的精華其實就是一張紙的內容。

三、格律詩的四要素

1.平仄

平上去入中,平就是平,仄是上去入。

相當於普通話,平聲:媽,仄聲:馬、罵。入聲比較複雜,如:熟、隔等字今天發平聲。初學不要理會,按照普通話發音即可。

2.對仗

五七律中間二聯要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

3.粘連

第三、五、七句的第二字,和第二、四、六的第二字平仄必須一樣。

4.平水韻

第一句平收可以押鄰韻,二四六必須同一韻部。

另:格律詩只有四種基本句式,然後通過以上四要素組合成四種格律詩。

懂了格律詩,你就能看懂詞譜,然後依譜填詞就行。

結語

不管多厚的格律書,說的就是第三段的內容。詳細了解的話,看一下我的文章《老街詩詞閑話10-律詩四式 半小時學會格律》。

如果有難度,看到第三部分即可,先看明白絕句,也可以看下《老街詩詞閑話30-四首藏頭詩教會您四種絕句寫作方法》。

詩的基本知識《老街詩詞閑話38-古詩的「言」、「律」、「絕句」有什麼區別?》。

怎麼填詞《老街詩詞閑話31-怎麼根據詞牌寫詞 如卜運算元》。

關於入聲字一開始不要理會,想了解的話可以看《老街詩詞閑話44-學格律詩怎麼辨認入聲字》。

看過以上文章,您就明白格律是怎麼回事了,然後就是對照格律再去理解古人的作品,邊讀邊寫即可。

@老街味道

2018-3-23


律詩:即規律,要求非常嚴謹,現代詩詞愛好者是否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則成詩?這對詩詞愛好者是一個課題。我認為,如果想把律詩寫好,首先要多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有多讀,多吟,就會慢慢地掌握律師中的平仄關係。第二步,盡量多掌握辭彙,特別是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一首好的律詩,這三個詞性是一首詩的靈魂。

例如: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這是唐代詩人李嶠的【風】。

詩人在這首詩中,寫風卻不見【風】,他只是用了大量的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來表達風吹過後萬物的表現,讓讀者一下就能進入他的意境。特別是第二局的【能開】,他告訴讀者,不象一、三、四句風吹過後的??間變化。這一個【能】字,足以說明詩人對每一個字的推敲,簡直美不勝收!

平聲是現代漢語的一二聲;仄聲是現代漢語的三四聲。

平仄韻律是中國詩詞中的用字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廣?》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他三種聲調有高低變化,故統稱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是指語言的高低、升降、長短。平仄是在四聲的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的是平。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就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中的平仄是有錯誤的。

平仄的目的,是讓詩詞中的意境給讀者美感,可以取悅於讀者,或可以傳情達意,給人以啟發和力量。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平仄之說就由此誕生。

隨著平仄之說的刻意發展,到後來反而限制了詩詞的氣勢和意境的發揮和拓展,成了詩人的蹩腳鞋和包袱,大大地誤入岐途,有違初衷。特別是平仄之說,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眾說紛紜,難以統一,難以規範,讓學習的人無所適從,無所運用,無所發展。這是對詩詞文化的自我封閉,對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極其不利。

李白、王維、蘇東坡、辛棄疾等大家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現代人無論是創作或是評判詩詞的好壞,都不應過於拘泥詩詞的格律和平仄之說,當以詩詞的氣勢、意境為重。

好了,嘮嘮叨叨這麼多,希望能給現代的詩詞愛好者一點啟發。


對於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既然寫格律詩,肯定要按照格律來的。如果不按照格律來,那就成古詩(古風)了。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格律詩?

格律詩:詩體的一種。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詩、絕句和排律。因其句數、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都有一定的規則,故稱格律詩。格律詩產生於 南朝 齊 ,至 唐 代發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為我國詩壇的主要詩體。因其區別於古詩,又稱近體詩或今體詩。

下面分享兩首自己的拙作,還望斧正。

七絕.題圖成名返鄉

文/醉清風

少兒立志撫琴弦,曾擾家鄰年復年。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今日盛名揚四海,再回故土拜高賢。

平仄仄平中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秋

文/醉清風

落葉知秋至,千山盡染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楓林紅似火,蘆雪白成牆。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水映半江赤,船開兩岸香。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孤舟有歸客,早晚到家鄉。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我告訴初學者咋樣來學習寫古詩。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你總得懂一些平仄知識,至少背了一些唐詩宋詞,讀過幾百首唐宋詩詞吧)在這基礎上開始寫的時候不要給自己限定在格律詩的範圍,那樣你寫不出東西,對自己的自信心有很大傷害。但是你可以把它們靠近古體詩或說古風詩。在此基礎上自己在加以深度學習,研究揣摩進一步提高,逐漸向格律詩靠攏。另外如果自己真的寫出了上口和非常得意的句子,就別管他啥韻律規則了。看看唐詩里那些好絕句不在韻上的也不少,誰敢說個不字,沒辦法只好把那些名詩往古體詩上靠。如果你去看李商隱的登古原,就不是很在韻,但是編纂人只好把他劃分到古體詩上。(但我想人家李商隱做這首詩的時候就是喜歡自己的詞句,其他管不了那麼多)


寫古體詩,必須遵守格律,這一點不能動搖。

「對不上格律,又不知所措」,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初學者身上,說明對格律詩的書寫規則一一平仄譜,運用技巧不十分熟悉。粘、聯、對、拗、補,這是基本常識。其中,拗、補就是給作者預留的變化空間,也就說,當某一句式之中,犯了孤平或孤仄,俗話說就是錯位了對不上了,這時候,拗、補就派上用場了,例如,上句的字點原本是平,但是,找不到平的合適字,無奈只好用仄聲字,顯然,這不合規定了,怎麼辦呢?那就將錯就錯,把下一句與其相對應的字點,改成平聲,依此類推,這樣處理就符合規範了。所以說,我們的老祖宗真的是智慧聰穎,生怕後人不會寫詩,早就想到這一點了,呵呵…

當然,要想寫出一首像樣的詩,除了多學習《詩詞格律》、《聲律啟蒙》之類知識以外,更重要的還應在文學修養方面,以及對自然界各種事物留心觀察等方面,不斷的加強學習,提高文化底蘊……

一點點心得,班門弄斧。謝謝!


你把你的小詩貼出來讓大家為你拿拿意見!寫詩不見詩,這意見不好說!不過記住以下幾點,就是好詩!一是要有意境。四句也好八句也罷重要的是要表達一個主題,切忌每句一個畫面,互不相干!(成不了律詩絕句不等於不是詩,寫不了不要勉強,重要的是把你要表達的意思寫清楚就可以了)二是要有真情。不要為了寫詩而寫詩,詩乃語言精華,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就可以了,要言簡意賅!要自然貼切!要情真意切!三是不要迷信詩。詩不是詩人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從三言兩語到千數八百字的長篇都可以寫,只要你有信心,勤於觀察,長於想像,善於表達在我看來就是好詩!四是關於格律。格律是個很磨人的事情,在我們表達過程中是為了格律而格律呢?還是為了美的表現而放棄格律呢?我個人觀點是為了後者放棄前者,正所謂詞不害意!不要為了格律而格律,格律有了而表達的意境出現了歧義,成了一首讓人讀不懂的詩,就偏離了背離了寫詩的本意!


你能回答我嗎: 現在跳《四隻小天鵝》芭蕾舞,卻不用踮起腳尖的有多少人嗎?

簡言之,不踮腳尖,不叫芭蕾舞。不遵守格律,絕不能稱之為格律詩。

從古至今,流傳千古的詩篇象一個大花園,色彩繽紛,爭奇鬥豔,格律詩,只是其中的一朵。你明明是薔薇,為什麼起名叫"玫瑰"?你本來很美,但掛羊頭賣狗人就讓人費解和氣憤了。

其實,好詩不一定非得是格律詩,古風啊,現代詩啊,都可以的。另外,格律詩要學也不難,稍下功夫即可掌握基本格式。如果你既不學踮腳尖,又說自己跳的是芭蕾舞,還廣為宣傳,受鄙視是必然的。


不知為何,如今總有人以為,寫古體詩就會比格律詩自低一籌,寫格律詩又覺得太限制意境表達,於是長此糾結,最後連寫詩都沒有興趣了。


我有一個疑問,寫格律詩如果不遵守格律,那如何稱之為格律詩?不如直接說明古體詩尚可。

首先,認為古體詩不如格律詩的觀點,僅是片面之談而已。詩詞歷來不以體裁分高低,只看意境。所以當你隨手寫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類似的句子,不要因不合格律便覺不妥。寫詩常言天然去雕飾,並非無道理。

其次,既然堅持要寫格律詩,那麼須得按照格律詩的規矩來寫,況且格律不過是入門知識而已,只要2發現其規律,並不需要背所謂的平仄公式。

寫格律詩之所以會不適應平仄,僅僅是因為還不熟練。

每個寫格律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過程,一開始因平仄不知如何下筆,或是想出的句子不合格律卻不知道如何改,這是第一階段的正常現象。

隨著格律的熟練,以及辭彙積累到一定程度,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甚至連口占的詩句都是符合格律的。只要堅持一年,足見成效。

另外,並不是說格律詩完全不能出律。

古人也會遇到意境和格律不合的問題,如陸遊的「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萬字出律。可以肯定的是,陸遊格律基礎沒問題,他也知道出韻,但認為有好句也便不在意出律了,這正是駕馭格律的體現。

我們如今寫詩,偶爾出律是無妨的。不過須注意一點,一首詩一般只有一處出律,過多的話與寫古體詩何異。


以上便是我的觀點,歡迎交流探討,互相學習。


推薦閱讀:

初唐名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有哪些?
當前什麼類型的文化傳播比較普及和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上聯:寒冬漁獵查干湖,如何對下聯?
魯迅評四大名著哪段最精彩?
硬筆書法的困擾?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