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飲食提倡少油少鹽,那麼少油或者不吃油健康嗎?


近年來,「三高」人數越來越多,大家都開始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中的食用油的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也提出讓大家少油少鹽。有些人以為油吃得越少越好,就以為可以少吃或不吃油,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完全斷油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的油脂攝入對我們的健康是有益的。

因為油脂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組成自然界的三大營養成分。首先,油脂能為我們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助於機體免疫力提高、傷口癒合、視力、腦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等。其次,油脂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好地吸收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

食用油是人體純熱能的食物來源。食用油都含有許多種維持人體生理機能脂肪酸,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需求量最大的,高達80%以上,它可以幫助清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降低「三高」;亞油酸亞麻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卻是人體「必需脂肪酸」。

幼兒缺少了亞油酸,皮膚變得乾燥鱗屑增厚發育生長緩慢。成人體缺少了亞麻酸會引起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

這兩種「必需脂肪酸」,雖然人體需要總量只佔10%(二者最佳比例為:亞麻酸:亞油酸=1:4-6),但只有從食用油中攝取。可見,人不能不吃油,關鍵是吃對油少吃含飽和脂肪酸的油,飽和脂肪酸攝入超過10%,人就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此外,食用油還富含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直接影響人體健康。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每人每天油脂攝入量為25-30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飲食少油少鹽,但並不是說,不吃油就更健康了。飲食講究的是均衡合理,烹調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所以不吃油也是很不利於機體健康的。

健康與美食常常難以取得平衡,為了美味不少人會使用重油、重口味的烹調方式,然而過多的脂肪和動物脂肪攝入會引發超重,反式脂肪酸會增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難道對於健康與美味只能選擇其一嗎?其實只要花點心思,改變烹調方式,也能兼顧美味和健康。

下面,就教大家幾招減少用油的秘訣。

秘訣1:避免多油烹調方式

油炸或油煎的料理方式會攝取過多的油脂,其實不少料理都可以將油炸或油煎改成燉、蒸、烤、燙、涼拌等方式替代。如果非得煎不可,那也盡量少油以接近干煎的方式。此外改用低油料理器具,比如電鍋、微波爐、烤箱、蒸籠等,都可以減少用油。

秘訣2:抹油代替倒油

炒或煎都需要用油,以往都會用倒油的方式,這樣會有不小心添加過多的缺點,不如利用廚房紙巾沾上少許油,均勻的塗在鍋面上,這樣不但均勻不易沾鍋,也不會倒入太多油。

秘訣3:利用食物本身油脂

其實許多食材尤其是肉類,本身就帶有些許的油脂,因此有添加這些食材的狀況下,可以減少食用油的用量,如果鍋的質量好甚至可以不用再放油。

秘訣4:使用無油食材替代肉類 

許多料理都需要添加肉來搭配,其實現代人已經攝取過多蛋白質與油脂了,不妨將肉換成其他無油的食材,比如豆腐之類的,以獅子頭為例:在絞肉中加入碎豆腐,不但減少肉類用量,油脂也相對減少,更可以增加綿密的口感。

秘訣5:少用含油調味料

汆(cuān)燙或涼拌的料理是最好的少油烹調方式,但許多人往往會蘸許多含大量油脂的調味料,例如:美乃滋、沙茶醬,反而適得其反。不如將這些重口味的調味料捨棄,換上口味清新的調味方式,比如檸檬汁、醬油等等。

秘訣6:去除食材上的多餘油脂

肉類表面的皮都帶有大量油脂,可以去除後再烹飪,如果擔心去皮料會影響風味,也可以在食用前再去除,但是油脂攝取就會多一點了。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台,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推薦閱讀:

豬肺炎支原體對豬場有什麼危害?
秋天涼,頸椎病就容易犯,該怎麼預防?
股骨頭壞死保守治療沒效果?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些!
手抖頭抖特發性震顫到底怎麼辦呢?

TAG:天天飲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