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就可以檢測癌症,是真的嗎?
忽悠,接著忽悠。
「重大突破 一滴血可測癌症 已被批准臨床使用」!
近日,這則重大突破性新聞一舉擊敗各路俊男美女明星,雄霸各大網路媒體頭條。
筆者在看到這則新聞後說了兩句話:
一句是,忽悠,接著忽悠。
另一句是,現在的媒體都患有嚴重的重大突破饑渴症。
「一滴血可測癌症」的「重大突破」實為重大忽悠
這則新聞的忽悠功夫很是講究,套路純熟。
標題黨先行,是各種忽悠套路的不二法門,這則新聞標題冠以「重大突破」,掙足了眼球。
接招套路漸次展開。
先以癌症威脅論,嚇你半死:「2015年,我國新增429.2萬癌症患者,癌症死亡病例達到281.4萬,很多人因此談癌色變。
2015年我國新增的癌症病例大約是430萬,死亡的是280萬,也就是平均每分鐘新增的癌症患者已經超過8人。」
然後,給出破法,拋出救命稻草:「然而,另一個更加痛心的事實是,早期的癌症沒有明顯癥狀,往往到了晚期才被發現。早癌九成可治,晚癌九死一生。」
稻草在哪裡呢?這一刻,癌症早期發現這根稻草變身成為皇冠上的明珠:「於是,一個新的世界性課題,如何及時發現癌症一直困擾著國內外的醫學界。」
千呼萬喚,都為這一刻,主角閃亮登場:「二十多年來,羅永章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尋找答案,並且有了歷史性突破!
這支中國醫療團隊,發明的一款「照妖鏡」,可讓癌症早早現出原形,挽救成千萬人的生命!」
至此,任何有點漢語基礎的人都不難度出這樣一項重大突破:中國人在「讓癌症早早現出原形」(癌症早期診斷)方面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破,並可以「挽救成千萬人的生命」。
接下去雖經七拐八拐,套路套套路,然而套路再深,醜媳婦終須見公婆。這位媳婦的真容是什麼呢?
「熱休克蛋白90 成為一種腫瘤標誌物。……在此基礎上,他們還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
注意啦!這位新媳婦露出真容那一刻,不再是「讓癌症早早現出原形」,變成了「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
什麼意思呢?用醫學術語來說,這種試劑盒只能用於已經獲得診斷癌症病情變化的「監測」,而不是可用於診斷的「檢測」,遑論早期檢測(診斷)。
而且,這種試劑盒僅可用於肺癌和肝癌這兩種癌症,而非「千萬人」。
腫瘤標誌物用於癌症檢測、檢測,早就是臨床常規手段
事實上,目前臨床上可以用於癌症檢測和監測的腫瘤標誌物很多,比如,用於肝癌和睾丸癌的甲胎蛋白(AFP), 乳腺癌的CA 15.3,胃癌/胰腺癌的CA19.9,多種婦科癌症和消化道癌的CA125,·結腸直腸癌的胚胎抗原(CEA)以及鼻咽癌的EVP,等等,以及其他很多。
雖然,所有這些腫瘤標誌物檢測的靈敏性、特異性都不盡如人意,臨床價值都十分有限,但是,其中有一些是可以用於癌症的篩查——即真正的早期發現。
與這個重大突破的最大差距僅在於沒有宣稱「一滴血檢測」。
國外也曾有「一滴血檢測癌症」的「重大突破」
無獨有偶,2015年,也曾有「一滴血檢測癌症」的「重大突破」霸佔了眾多外媒的頭條。瑞典一研究團隊與荷蘭和美國學者合作,通過取一滴血檢測血液中被癌細胞「教化」過的血小板攜帶的來源於癌症細胞的RNA,用於癌症的監測。
癌細胞的遺傳物質怎麼跑到血小板上了呢?原來,早年有科學家研究發現,癌症的生長離不開新生血管的形成以供給遠超出正常組織的營養。新生血管的形成離不開血小板,癌症細胞通過將自身的遺傳物質轉移給血小板,這些被「教化」的血小板就會被癌症所用,幫助癌症組織快速形成新血管以實現快速生長和擴張。
科學家通過對存在於血小板上的癌細胞源性RNA的檢測可以發現癌症的存在。同時,也是跟其他腫瘤標誌物不同的是,由於檢測的是腫瘤的遺傳物質,因而不僅可以發現癌症的存在,還可以確定癌症的組織類型和來源。
研究團隊通過對招募到的228例各種癌症和55例無癌對照的檢測,發現這種方法鑒別癌症與非癌症的準確率高達96%。其中,39例早期癌症患者100%準確的被鑒別出冰杯正確分類。
在對包含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腦癌、肝癌,和大腸癌等6種癌症的患者中,確定組織分類
的準確性也達到71%。
雖然,這項研究僅處於初步實驗研究階段,離被批准用於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卻不妨礙其在癌症監測方面巨大的潛力,甚至被研究者指為可能改變癌症診斷遊戲規則的一種方法,可以替代目前被稱為癌症診斷金標準的活體病理組織學檢查,而被譽為「癌症的血液活檢法」。
即便是如此鼓舞人心的研究,當被媒體冠以「一滴血檢測癌症」大肆渲染時,仍被專業人士大加鞭伐,因為,這種方法仍然不能單獨用於癌症早期發現的「檢測」。
綜上,近日雄霸國內眾多媒體頭條的「一滴血檢測癌症」的「重大突破」是帶有嚴重誤導性的忽悠。
雖然現在醫療技術越來越高超,但是癌症一直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尤其是當病情發現的太晚,癌細胞已經擴散,醫術再好的醫生也很難妙手回春。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起每年2次全身體檢的高額費用。
美國一位年僅15歲的小伙——傑克·安德拉卡,發明的一張癌症試紙,將徹底改寫人類醫學史。這張紙的成本只要3美分(約合人民幣0.2元),卻能在5分鐘內利用一滴血檢測出結果。而且它的精確度超過90%,靈敏度比目前醫學界流行的檢測方法提高了400倍。
這種測癌方法是通過測量人體血液內的某種生物指標含量,來判斷人是否患有相關癌症。比如間皮素含量可以看出患有胰腺癌的可能性大小。同樣的,只要改變試紙上檢測材料,就能測出不同癌症。在實驗中,傑克證明了他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和準確性,獲得了許多專家的認可,甚至有人稱他為下一任喬布斯。少年也因此榮獲英特爾科學大獎,並得到了10萬美金的獎金。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提出質疑。雖然某些生物指標含量有助於癌症的判斷,但是否能夠作為特異性標誌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輕易給病人下結論,是不科學的。據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稱,癌症試紙作為一種試紙會比新葯的審批快,但正式上市至少要2、3年的時間。到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
科技公元,帶你了解最創新的技術,最創意的產品。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科技公元!專家表示,這一滴血來測癌症是不靠譜的謠言。因為單單只是靠一滴血,並不能判斷你體內是否有癌症,而癌症的檢測還是需要正規醫院的規範化癌症檢測才可以幫助你診斷是否患癌症。
關注「腫瘤的真相與誤區」,每天了解一點腫瘤知識~
最近的媒體報導現在可以從一滴血就檢驗出8種癌症,而且檢測的敏感度跟特異性非常高,將來可能可以利用在臨床篩檢上,但是最近JAMA雜誌也有另外一篇報告發現世界尖端的兩家生技公司進行基因檢測的液態活檢,檢測結果卻不相同,讓這項檢驗技術的可靠性打上大問號。
事實上,在2013年時華盛頓大學就針對兩家生技公司Guardant Health與Foundation Medicine進行9名癌症病患(5名是乳癌,4名分別是胰腺癌、胸腺癌、肺癌和唾液腺癌)血液樣本檢測,檢測315個與癌症相關基因外顯子及28個重排基因的內含子。其中胸腺癌病患沒有被檢測出來,剩下的8名檢測到45個突變,只有10個(22%)是兩家相合的。
而這一次(2017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Gonzalo Torga和Kenneth J. Pienta又將40名樣本送至Personal Genome Diagnostics及Guardant Health兩家公司,這兩家都被美國FDA及美國病理學會所認證的檢驗中心,Personal Genome Diagnostics在癌症領域已有超過25年的研究經驗,Guardant Health更被認為是「正在改變未來的公司之一」。
兩家公司分別檢測73個基因和64個基因的部分編碼序列進行測序,結果有6名檢測無效,剩下的34名中有12名檢測結果相同,其中3名完全一致,9名沒有檢測到突變,剩下的22名有6名的突變檢測結果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但是有16名突變檢測則是完全不相同。
這個研究成果是個重大的打擊,為什麼檢測結果各家都不相同呢?檢測結果會被當成腫瘤標誌,會影響到將來的治療方式,如果做出來的檢測都不相同,要如何判定正確性是個很大的困擾,目前仍然找不到標準檢測方式,哪一家最準確都還未知,這是將來還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早已經證實」一滴血測癌症」是假的,其官方的回應說是僅是預測發生癌症的可能性,反正也是騙人的。測腫瘤主要是測腫瘤標記物,通過一滴血測腫瘤標記物不準確,早期腫瘤標記物十分不明顯,需要通過各種檢查配合才能確診。
科學界從來就沒法提供治癒晚期癌症的時間表,於是民間就有大量治癌偏方、治癌大師、治癌神葯。打掉一個,必有成千上萬個出來繼續騙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