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為什麼會出名?
解縉除了因為《永樂大典》出名,還因為一段「黑歷史」出名。
最近網上有則消息火了,兩個人相約辭職一起創業,結果一個辭職之後,另一個不僅沒有辭職,五一假期還主動申請加班,一起相約辭職最後卻被放了鴿子。其實這種事在古代也經常有,比如明朝這幾位,相約一起殉國,卻只有一個人赴死,另外兩個人苟活。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朱允炆掃清權力上的障礙,防止功臣造反,大肆屠戮曾經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可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棣卻造了孫子朱允炆的反,朱允炆無人可用,最後被朱棣攻破都城,下落不明。故事就是發生這個背景下。
建文帝手下有幾個大臣關係不錯,比如周是修、王艮、胡靖、解縉等人。他們平時關係就很好,而且他們還是老鄉,因此平時經常相聚,談論國家大事。這幾個人都各有特點,其中解縉因為才華出眾,曾被稱為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也深得建文帝朱允炆的賞識。
周是修也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曾獲得朱元璋的提拔,留下很多著作。同時他也是個有長遠眼光的忠臣,為人正直,卻遭奸臣排擠。他曾經上書建文帝早點採取措施防範朱棣,可惜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
胡靖與王艮也都是朱允炆的手下。燕王朱棣造反的時候,這幾位好友還經常相聚,談話內容更多的是指責朱棣的叛逆和對朱允炆的忠心。其中胡靖的演說最為激情,把朱棣罵的一文不值,同時又表現出對建文帝要忠心耿耿。而解縉作為大才子,同樣表達了對朱棣的鄙視和對建文帝的忠心。而只有王艮表現低調,很少說話。
後來,這幾個人相約,如果都城被破,他們就一起殉國,「忠臣不事二主」。看當時胡靖和解縉慷慨激昂的情形,他們兩個應該是最先殉國的兩位。但事實讓人大跌眼鏡,當朱棣攻城之後,解縉第一個跑過去臣服朱棣,還推薦了胡靖,胡靖也順水推舟,投降朱棣。而表現低調的王艮則服毒自殺,周是修也自縊身亡。
古人云:「察其言,觀其行。」幾個人相約一起赴難,結果只有周是修和王艮履行了諾言,其他幾個人則見風使舵,違背初衷。有些人能說會道,比如解縉和胡靖,但是真做起來卻成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被人鄙視。所以看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夸夸其談,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實際行動。
參考文獻:《明史》
首先特別感謝悟空問答,今天把我列為「文化問答達人」,今後,我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解縉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文才相當了得,民間流傳甚廣。主要是他的一些敏對故事,這裡流傳較廣的,有個典故是說,一天尚書知道解縉有才名,想煞煞他的威風,以宴請為名,出了一個對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尚書這個對聯,很是大氣,意象恢宏,把天比作棋盤,星星比作棋子。一般人是答不出來的,旁邊都為他捏把汗,以為這次應當把他難住了。尚書一旁,洋洋得意。誰知,解縉聽罷,一跺腳,說出下聯:「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旁邊人叫好不絕,尚書只是由衷佩服,看到他確實不是浪得虛名。這樣他還嫌不夠,叫人拿來筆墨,立即題下:「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讓尚書很是沒有面子,本來想羞辱一下解縉的,反倒被他羞辱了。這副對子也為毛主席1941年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所引用,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這個才子。也正是解縉這些才思敏捷的對子,他的書法,還有他主持編纂的《永樂大典》,讓他千古流芳!
他的為人剛直不阿,死得太悲劇。他雖短暫的47歲的一生,但歷經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中國什麼都講究中庸之道,即使有才也不能顯山露水,太過招搖。都說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吹之;行高於人,人必非之。所以,出名趁早是不對的,為此很多人要經歷挫折,歷練多了,才不會磕人。看解縉這麼有才,很得皇帝的賞識,平時有點恃才傲物了,加上朝堂之上,像個「憤青」,看不慣的就要說,得罪了不少人,讓很多人對他產生忌恨。其他人得罪就算了,但他最後把明成祖朱棣得罪了,這個劊子手,開始還是比較賞識他的,但因為立儲之事,徹底把朱棣得罪了。按道理,這是皇帝家事,差不多就行了,但他太過認真,堅持不能「廢長立幼」,最後以「無人臣之禮」之名下獄,在朱棣的授意下,被錦衣衛灌醉,深埋雪中被活活凍死。下場之慘,令人不忍想像!
可以說,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很了解解縉的,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把解縉的父親召進宮來,對他直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但是,人是回去了,在家待了8年,但脾氣沒有變,不然也不會那麼個下場。雖然,解縉死得很慘,但是他捍衛了一個知識分子、一個臣子的名聲與氣節,所以幾百年來,深受人們的愛戴與尊崇,他的故事也一傳再傳。
解縉,明初的名人,他之所以會出名,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縉,少年神童,少年的時候,就盛名在外;
二、解縉,在永樂皇帝時期,主編了《永樂大典》,使其流芳百世;
三、解縉,在永樂時期,做到了內閣首輔,也使其出名的一個原因;
我認為,他最主要還是因為主編《永樂大典》,而出名。
解縉的身後名主要是他參與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這是當時中國歷史上和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可以說居功至偉。
他中年時是以治國之才,剛直敢言聞名的,多次向朝廷的綱政直抒己見,這也造成了他坎坷悲慘的命運,令人唏噓不己,也令後人思悟。
他青年時是以才學出眾,文思敏捷聞名的,在書法藝術上也卓有成就。關於他的奇聞逸事很多,反映了他在詩文詞賦等方面的造詣和水平。
他幼年時是以神童聞名的,幾歲便能詩能文,能與成年文人對聯,聰明過人。當時的一些達官文人都想目睹這個神童的風采,爭相邀請他參與聚會,遊園,宴會等活動,邀詩邀對,藉機考查和欣賞他的奇詩妙對,蔚然成風。
他八歲時,大學士鬍子祺邀他游南京金水河玉欄杆,胡出上聯,(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也是頂針聯,命他對下聯,他略加思考,便對出了(玉欄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對仗工整,巧妙自然,令胡大驚,因為胡是有備而來,早有腹稿,而解縉臨時應對,如此迅速工妙,不得不令人佩服稱奇。
就說這些吧,以後有機會再說說解縉的其他妙對。
《懷解縉》明月山脈。
殺人不解刃,
只言綉春廢;
誰知雪下血,
一滴杯中悲。
解縉,江西吉安吉水縣人。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公推為博學第一。對聯大師、文學家其餘兩位分別是楊慎(三國演義首詞作者、文學家)和徐渭(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解縉從小有「神童」之稱,七歲能寫文章,十歲一日背千言之文而終身不忘,十二歲讀盡《四書》、《五經》,「橫貫其義」。十八歲江西鄉試榜首(解元),十九歲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登進士第,授庶吉士,讀中秘書,同年官至翰林學士,深得朱元璋器重。歷官御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參預機務,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他是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著有詩詞:《赴廣西別甥彭雲路》、《游七星岩偶成》、《廬山歌》、《藤縣即事》、《竇家寨》、《桑》等,著作:《白雲稿》、《東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雜述》、《天潢玉牒》,。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五年後的永樂十三年(1415)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於是紀綱用酒將他灌醉,全身赤裸,凍死於雪地。
解少有奇才,以解元入士,其五言七言詩冠絕一時,政論文,記敘文章成就頗豐,最主要的是主持並參與了明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他是明初朱元章開科取士最早一代士子,才情,性情為歷代士人所讚賞!
推薦閱讀:
※四十、消滅了天下第一強軍的超級迷魂陣
※【軼事秘聞】倪桂珍是徐光啟的十七代孫女,為什麼她不姓徐?
※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光復?五千年歷史上僅此一個,別無二家!
※歐陸風雲-多瑙與萊茵
※歷史故事——唐朝的南詔國